保山,古稱永昌。如今,這片神奇的土地,綠水青山、鳥語花香、藍天白雲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交織成新的夢幻美境,呈現出保山262萬各族兒女,踏上追尋夢想新徵程的颯爽英姿和奮鬥風採。
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赴雲南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1月19日下午,總書記考察首站便來到保山市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與和順古鎮,了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情況,察看古鎮風貌,了解西南絲綢古道形成發展、和順古鎮歷史文化傳承等情況。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親臨雲南考察,充分肯定了雲南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希望雲南正確認識和把握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一年來,保山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262萬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展開的重大部署,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長期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夢的保山新篇章。
一、牢記殷殷囑託,推動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入腦入心
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特別是親臨保山騰衝考察,面對面指導工作,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邊疆和基層的親切關懷,這是保山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為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一年來,保山市精心謀劃、周密部署、迅速行動,通過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和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正確認識和把握雲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決戰脫貧攻堅」「踐行初心使命,激發奮進新時代的力量」等重要指示精神。
對標對表雲南「四個突出特點」,深入開展「邊疆、民族、山區、美麗」市情新內涵大討論,不斷廓清思想迷霧、行動迷霧、發展迷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5個專題,組織開展3次集中學習研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立足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省情、市情新內涵,完善了「一條路子、兩個前列、三城定位、四化發展、五馬競爭」的發展思路,明確了建設「滇西輻射中心、滇西工業重鎮、滇西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的奮鬥目標。
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及時組織開展專題學習,著重在準確把握、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上下功夫,在聯繫實際推動工作上下功夫,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960多次,村(社區)開展集中學習達2300多次;在各級媒體刊發各類相關稿件18000餘篇條,圖片1200多幅,製作宣傳標語52萬餘(條)幅,撰寫心得體會文章1萬餘篇,在省市媒體刊發相關理論文章160餘篇,開展宣講2750餘場次,推出優秀文藝作品2500餘件(篇),全面興起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熱潮,全市「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方向更明、決心更大、幹勁更足。
二、牢記殷殷囑託,推動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保山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堅守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矢志奮鬥,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保山大地落地生根,推動保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一)突出責任落實。對標對表「四點指示要求」,逐一細化分解任務、推動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為迅速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保山市及時制定下發工作任務細化分解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其他市級責任領導負責落實牽頭事項。明確要求責任領導帶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問題;各責任單位實行「一把手」負責制,進一步研究制定細化方案,對標對表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嚴格按時間節點推進;各配合單位積極支持配合,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如期推進。
(二)突出創新引領。一是抓實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親臨保山帶來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國家以更強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帶來的政策性機遇,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帶來的開放機遇,東部和南部產業轉移帶來的發展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和高速度相統一,奮力推動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圍繞實現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兩個1000億元的目標,分別召開五縣(市、區) 2020年10項重點工作、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經濟運行分析點評、市委市政府工作會等會議,分析形勢、查找問題、研究措施、推動工作。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及時制定應對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11條意見、穩定全市經濟運行15條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10條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和對衝疫情影響。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善2020年重點經濟指標監測預警及通報問效工作機制,實行研判、預警、應策、問效管理制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預計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2%左右,民營經濟增加值增3%。加強穩投資目標責任管理,實行領導掛鈎重大項目制度,堅持每月分析調度一次、每季集中開工一批,強化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突破「雙千億元」大關。二是全力推進滇西輻射中心建設。緊扣「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現代化大城市發展定位,紮實推進「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壩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重點項目,青華海東湖西湖、東山森林公園「園中園」建成開放,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全面提質、承載能力大幅增強。保山中心城市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等榮譽,騰衝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稱號,騰衝市、昌寧縣被命名為首批雲南省美麗縣城,和順古鎮被命名為雲南省特色小鎮。力爭2020年施甸縣、龍陵縣成功創建雲南省美麗縣城;力爭2021年中心城市成功創建雲南省美麗縣城和國際溼地城市。同時,全面推進滇西綜合交通樞紐、滇西能源樞紐、滇西物流中心、滇西公共服務中心等建設,積極推動構建滇西一體化發展格局,輻射帶動滇西地區地理空間、經濟空間、產業空間、生態空間、社會空間互聯互通、深度融合,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把保山建設成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新節點、人文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支撐雲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引領滇西一體化發展的新典範。三是全力推進滇西工業重鎮建設。按照「龍頭與配套並重、生產與服務並舉、空間與要素集中」的思路,打破行政區劃,實行共建共享,在保山工貿園區規劃建設了「園中園」。保山工貿園區被列為首批「雲南省綠色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已引進西安隆基一期5GW、二期6GW、三期10GW單晶矽棒項目,並帶動矽碳、石墨、坩堝以及碳氈等5個配套材料項目落地保山,完成投資近60億元。2020年上半年,隆基二期6GW項目全面投產,三期10GW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通威1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開工建設;晶科能源20GW電池片以及矽基相關配套項目也正在積極洽談引進。同時,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統籌推進「一線兩園」建設,把保山工貿園區、騰衝經濟開發區作為境內產業聚集的載體和平臺,把緬甸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密支那經濟開發區作為企業「走出去」的支點和跳板,全力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下一步,保山將進一步優化提升保山工貿園區、騰衝經濟開發區等園區載體功能,力爭把矽基產業和石油煉化產業培育成兩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把食藥、輕紡、綠色化建、電子信息和裝備製造培育成百億級產業集群,把保山工貿園區打造成為千億級產業園區,培育5戶以上百億元企業。2020年,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3.2%左右。
(三)突出統籌協調。一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及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繃緊「責任」之弦、「精準」之弦、「質量」之弦、「紀律」之弦,全面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機制,實行黨政「一把手」雙組長制和行業部門「一把手」責任制,做到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面支持、全力保障,舉全市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4個貧困縣、33個貧困鄉、41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剩餘2761戶1016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動態清零。二是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堅持試點先行、穩紮穩打、梯次推進,高標準規劃建設司莫拉和潞江壩兩個鄉村振興示範區,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在司莫拉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上,遵循兩個理念,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理念;突出三個目標,即以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為總體目標、以建設5A級景區為規劃標準、以富民興村為具體目標;形成兩個品牌,即一個文化品牌、一個商品品牌;落實五項措施,即規劃落實、建設落實、資金落實、管理落實、組織落實;推進四個示範,即產業發展的示範區、農民就業的示範區、鄉村治理的示範區、機制創新的示範區。目前,司莫拉幸福佤鄉核心區總體規劃、清水鄉鄉村振興規劃基本完成;研發司莫拉果酒果醬系列農特產品6個、大米粑粑產品3個、文創產品多個;22.8公裡旅遊環線建設等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能夠確保2020年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在潞江壩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上,依託五個優勢,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人文優勢、交通優勢;突出三個支撐,即打造滇西高原特色農業展示中心、建設世界級康養旅遊目的地、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探索四條路子,即生態內涵型、產業融合型、活力開放型、區域連片型的鄉村振興路子;實行分區推進,即起步區、核心區、示範區分區推進。目前,潞江壩鄉村振興示範區總體規劃已多次進行評審,100公裡怒江西岸沿江木棉大道等項目建設已先期啟動。同時,統籌推進保山壩、潞江、騰衝三個大型灌區為主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緊抓實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加快生豬、肉牛產業一體化發展,並在每個縣(市、區)至少規劃建設一個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形成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努力把保山建設成為全省前列、全國一流的鄉村振興示範區。
(四)突出改革開放。2020年,保山市9個領域337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各類園區布局、定位和功能不斷優化提升。整合重組5個國企集團,國資規模居全省州市第二位。農村改革全面深化,隆陽、騰衝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騰衝啟迪科學家小鎮院士村開工建設。積極創新投融資體制,爭取到專項債券73億元、抗疫特別國債7.6億元、特殊轉移支付7.8億元。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政府存量債務穩中有降。預計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002億元,增15%;實際利用外資1968萬美元,總量居全省第三;完成進出口總額41億元,降幅全面收窄。
(五)突出共建共治。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為統領,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創建、沿邊三年行動計劃、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扶持發展、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安置等工作。騰衝市被列入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申報計劃並通過省級初驗,騰衝猴橋鎮孫家壩、龍陵木城鄉等養2個自然村被納入全省首批實施的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2020年已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項目27個,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5871.37萬元。在沿邊4個鄉鎮32個村實施基礎設施、產業培育、穩邊固邊等項目建設,投入沿邊項目資金20605.75萬元。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掉黑惡勢力組織37個791人,查封凍結資金6.5億元,榮獲全省先進單位。聚焦疫情防控、命案防控、邊境治理、農村短板、公共安全等重點問題,紮實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創建工作。全力抓好邊境管控,織密邊防管理網絡,加強情況信息收集,依託大數據收集和分析研判,精準掌控毒情形勢、精確打擊涉毒違法犯罪,連續7年禁毒綜合考評全省第一。2017年以來連續兩次召開全省反邪教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觀摩+匯報交流+座談點評」的「3+」工作模式及「防滲固邊-牆面工程」建設得到中央和省充分肯定。堅持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方向,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安防控體系,2019年命案發案率全省最低,連續8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優秀州市,連續2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全省第一。
(六)突出黨的建設。堅持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地落實。深化政治建設,強化政治監督,以耿梅嚴重違紀違法案為鏡鑑,對照「蛻化變質的典型」「濫用職權的典型」「膽大妄為的典型」「貪得無厭的典型」「為害鄉裡的典型」,認真開展「以案促改」,全力淨化修復保山政治生態,認真解決「業務能力不能支撐政治站位」的問題。打好巡察監督「組合拳」,市級單位實現全覆蓋。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2089人次,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9起76人,處置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08件。用好用活保山「一校兩院一基地」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環線,以楊善洲精神等黨性教育資源為依託,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守初心、擔使命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2020年以來共組織舉辦7期「保山市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研討班」,培訓1265人,實現處級領導幹部、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全覆蓋輪訓。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新時代好幹部標準,鮮明樹牢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和急難險重一線選拔任用幹部導向。2020年以來提拔使用59名、儲備185名衛生、公安系統和縣鄉基層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實績突出的幹部,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三、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幾點啟示
(一)持之以恆在政治站位上對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二)持之以恆在思想觀念上破冰。堅持把「站在保山看世界」和「站在世界看保山」有機結合起來,堅決破除小農思想、封閉思想、保守思想,努力培養城市意識、工業意識、金融意識,積極推動思維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形成一系列事關保山長遠發展的關鍵性、創新性、務實性舉措。
(三)持之以恆在正風肅紀上發力。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開展「賭酒賭博」等專項整治,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激濁揚清,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不斷修復淨化保山政治生態。
(四)持之以恆在狠抓落實上擔當。堅持「一把手」帶頭抓落實,發揚「盯著不放、咬著不松、守著不走」的精神,採取「主題+專題」「匯報+點評」「重點工作督查」等方法,實行目標任務倒逼、時間節點倒排、責任落實倒追,推動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實。
(五)持之以恆在脫貧攻堅上奮戰。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奮戰全局,全市動員、全員參與、全面支持、全力出戰,做到責任壓實、政策務實、措施落實、成效真實,徹底撕掉「貧困」標籤,困擾保山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六)持之以恆在跨越發展上聚焦。堅持把高質量跨越發展作為最大主題,與發達地區比質量,與落後地區比精神,與發展水平相近地區比速度,在全市形成「五馬競爭、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推動保山發展從「易羅池時代」邁向「青華海時代」。
這些經驗和做法,是保山的寶貴財富,要一以貫之堅持好、落實好、發揚好。
四、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幾點建議
(一)必須深刻學習領會,強化省情、市情新內涵認識。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雲南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對雲南省情特徵、發展方位、工作重點作出精闢判斷、給予精準指導,為新時代雲南發展進一步打開了視野、指明了路徑。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同2015年1月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和近年來對雲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貫之、相互貫通,是新時代雲南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提出的「一個跨越」「三個定位」和「四個突出特點」的內在邏輯,正確認識和把握保山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推動保山工作;科學把握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變化,科學研判「形」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化危為機促進高質量發展;深入把握新時代保山「邊疆、民族、山區、美麗」基本市情的新內涵,找準保山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坐標和方位,統一思想、奮發有為,發揮獨特優勢加快發展步伐。
(二)必須深刻學習領會,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抓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樹立正確政績觀,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結合保山實際,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創新引領,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產業體系,依託綠色能源優勢,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圍繞建設滇西輻射中心發展布局和生產力布局,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堅定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建設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保山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好雙向開放這篇大文章,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
(三)必須深刻學習領會,不斷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斷完善治理體系、提升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紮實推進中國之治的保山實踐。要深刻把握「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的深刻內涵,立足保山實際總結經驗,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的短板,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自覺性、堅定性;抓住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這個關鍵,確保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保山得到堅決貫徹落實;做好新時代民族宗教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作貢獻;全面提高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保山;健全黨政軍警民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切實維護邊疆穩固。
(四)必須深刻學習領會,保障和改善民生、決戰脫貧攻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各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固樹立「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的理念,把增強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努力把民生大事辦好辦實辦長遠,讓全面小康社會成色更足;統籌守邊固邊、強邊固防、興邊富民、沿邊開放,促進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生活水平。
(五)必須深刻學習領會,踐行初心使命,激發奮進新時代的力量。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進一步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要深刻把握「主題教育有期限,踐行初心無窮期」的深刻內涵,鞏固和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將保山光榮的革命傳統作為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不斷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突出提高現代化建設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下一步,保山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次、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深化對「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省情、市情新認識,科學謀劃保山「十四五」發展,在滇西輻射中心、滇西工業重鎮、新型基礎設施、鄉村振興、大滇西旅遊環線樞紐、邊疆治理能力現代化、最優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破好題。
調研組成員:
沈向興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研究員
謝 煒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編輯中心副主任
尤功勝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建國 雲南日報社保山分社負責人、主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