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袁晗 劉廈 實習生 周樞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統書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網邀請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進行解讀。
圖為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接受新華訪談專訪。新華網 劉廈 攝
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華網:如何理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提出的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韓慶祥:十九大報告是第三卷的開篇之作。十九大報告有兩個非常重大的論斷:第一個論斷,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黨改革開放以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這個全部理論當然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主題。
第二個論斷,是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論實踐中,要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第三卷有十九個專題、九十二篇文章。這十九個專題可以稱之為「綱」,九十二篇文章可以稱之為「目」。每一個專題下面那些目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編排的。其中第一個專題,就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把它作為第一個專題來謀篇布局是有深意的,這意味著整個第三卷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這一根本主題而展開的。這裡最關鍵的概念是「新篇章」。第三卷是從三個方面來闡釋譜寫新篇章的。
第一,從新要求新作為新氣象譜寫新篇章。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要提出新要求,要有新作為,要呈現新氣象。比如說第一個專題的第一篇和第三篇,就是從「三新」來譜寫新篇章的。「三新」,我學習後有一個概括,就是六個字。一是標。這個標就是奮鬥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二是道。道是理念、是思想,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三是術。這個術是戰略,是方略,是思維方式,是工作方法,集中表達為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能力。四是行。行就是實踐行動,即增強我們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五是招。就是關鍵一招,集中表達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六是領。它是領導,是引領,集中表達為加強我們黨自身的建設。這六個字就是從「三新」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第二,從進行偉大鬥爭方面譜寫新篇章。前面所講的新要求新作為新氣象不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要付出相當艱辛的努力,要進行偉大鬥爭。所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我們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進而譜寫新篇章。
第三,從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來譜寫新篇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集大成者。這一思想直面中國問題,也面對世界問題,它是解釋當代中國和世界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具有當代中國的意義,也具有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因而是解釋當代中國和世界的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還可以從歷史發展的階段性來理解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是與時俱進的。所以,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價值取向、理想信念、基本原理、方法原則和理論品格的前提下,要根據時代和實踐發展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把馬克思主義提升到二十一世紀時代和實踐發展所要求的新境界、新格局、新水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開闢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提供了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就是回答了一系列具有總體性、根本性、戰略性的問題,解答了時代之問、世紀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實踐之問。不僅如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在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圍繞著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出一個具有原創性新的理論。這一理論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價值取向、理想信念、基本原理、方法原則和理論品格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