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闢概括併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我們理解和體會,新時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徵:
確定「新方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這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擔當「新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偉大夢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更好地建設偉大工程,需要新時代共產黨人牢牢把握新使命,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研判「新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雖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仍然有一些短板和問題沒有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從中國在世界所處的空間坐標看,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目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已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鄉、區域等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這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後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主要矛盾轉化這一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是對5年來中國發展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深刻總結,也是對近40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歷史回應,更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的精準定位。這一重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要出臺更多重大舉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作出更大努力,滿足人民更多層次、更高水平的需求。
提出「新思想」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著我們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其中,「八個明確」,清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十四個堅持」,構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一重要思想,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將引領中國人民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明晰「新方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包括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十四條基本方略,是黨和國家改革發展重大歷史經驗的總結,是我們實現宏偉藍圖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
指引「新徵程」
偉大成就的取得要靠接續奮鬥,偉大事業的推進要靠繼往開來。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2020年到2035年,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是這樣定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目標宏偉,前方的路還很長。當前,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也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要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篇章!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