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

2020-12-13 人民論壇網

[摘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深刻揭示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中國面貌,而且也正在重塑世界秩序,給人類和平與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實踐證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闢了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新路徑,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意義重大,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具重大而深遠影響。

成功開闢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時代化大眾化新境界

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只能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探索前進。恩格斯說過:「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麼程度。」我們黨在90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始終結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沒有丟「老祖宗」,又說了很多「新話」,並且明確了新時代治國理政的一系列科學理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立足國內國際形勢發展的新特點,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大命題,努力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起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並且成功付諸於實踐,推進了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斷吸取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提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全面從嚴治黨」「『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等新思想新戰略,這些都體現了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遵循和發展。

可見,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終結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在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能否建成社會主義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社會革命,開創了後進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次又一次飛躍,進一步生動詮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和生命力,對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成功開創人類走向文明的全新現代化道路

20世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命運各不一樣,尤其是社會主義既有凱旋高歌,也有曲折坎坷。現在每個國家都在探索自己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可是世界上搞現代化失敗的例子卻比比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證明了,社會主義不僅能夠成功實現現代化,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甚至超越,而且還能夠建設成為獨立自主的現代化強國,最為重要的是還改變了世界現代化以西方為標準的基本格局,為其他國家提供了除西方發展模式之外的一個全新選擇,展示了後發國家的優勢,為人類擺脫貧困落後樹立了榜樣。

把落後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納入整個世界歷史和人類文明發展的軌道,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探索落後國家現代化道路時的共同願望。中國的發展奇蹟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基礎上,發生在一個具有超長文明史、超大國土面積、超大人口規模的國家裡,這是偉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這麼大的制度變革和這麼快的財富增長。我國用短短的40年,迅速擺脫貧困,達到小康,初步實現了共同富裕,走過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100多年走過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路程。中國作為世界性現代化的後來者,為世界的經濟增長、減貧和貿易作出了貢獻,同時中國也實現了從落伍者、挨打者,到追趕者、 趕超者,再到成功者、貢獻者的角色轉變,這是前所未有之大變局。這樣的發展、這樣的巨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罕見的。中國的發展道路還站在人類道義制高點上,使現代化不再建立在擴張領土、奴役他國、殖民掠奪的基礎之上,規避了資本主宰勞動的發展邏輯,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發展模式的現代化之路,通過自主的選擇、自己的力量、和平的方式闊步向前。中國道路不僅改變了自己的歷史命運,更改變了原來落後的面貌,也終結了西方模式主宰世界的線性史觀,開闢了人類社會第二條現代化的成功之路、正義之路,向世界人民展示了通往現代化並非只有資本主義路徑的光明前景,豐富了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尤其是對因簡單複製西方發展道路、發展模式而陷入「現代化困境」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啟示借鑑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人類追求文明進步開闢了一條新路,不僅正在改變中國,而且還必將影響世界。正如鄧小平所說:「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指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無法想像的壯麗場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

相關焦點

  • 姜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世界意義》一書出版
    作者姜輝,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該書的出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它是我國理論界權威學者第一次用通俗化的學術表達、大眾化的理論語言,系統分析、精準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世界意義的原創學術精品力作。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頁)用恩格斯的話來形容馬克思對中國的重要意義也十分恰當。於中國而言,馬克思主義不僅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論,更是指引中國由屈辱、落後逐漸走向繁榮、富強的明燈。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和建設才有了正確的行動指南,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 韓慶祥:從三個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袁晗 劉廈 實習生 周樞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統書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了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帶動和引領意義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以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戰略布局作為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確立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布局安排。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
    [2]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應時代之變遷、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也科學構建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形態。
  • 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新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闢概括併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這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在緒論部分,開宗明義地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理論貢獻,強調這一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科學的形成及時代價值
    如果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位一體構成」的意義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智慧主要體現在:道路的選擇、理論的定位、制度的設計上。以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中國化的展開和具體化。這一領導理論,科學地回答了當代領導理論與實踐的新課題,深刻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時代特徵和價值。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世界意義
    正如黨的十九大所指出,這個新時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它必將成為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也必將成為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人民在熱情擁抱新時代。
  • 韓慶祥:從三個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袁晗 劉廈 實習生 周樞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統書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原標題: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核心提示   ●每個時代都有反映這一時代的話語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的時代產物,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   ●「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摒棄國際國內「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了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帶動和引領意義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以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戰略布局作為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確立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布局安排。
  •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1.新時代標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7)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奮勇開拓中前進的,必定隨著形勢和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為什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報告原文】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 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收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報告、講話和指示,第一部分即是關於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和深刻把握習近平關於繼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開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的重要論述,對確保「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尤其是開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鮮明特徵
    我們要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必須學好用好《綱要》,注意從先進性、人民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的維度,全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鮮明特徵。 一、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所以先進,就在於它體現了生產力發展新要求,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歷史方位的三重維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中國發展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進一步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正確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方位與世界意義,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創新發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展現中華文化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歐陽雪梅認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和標誌。文化自信的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經過長期努力,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 十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1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