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便利店是什麼模式

2020-12-18 友數連鎖

2020年加速了傳統零售升級新零售的速度,傳統便利店逐步轉型新零售便利店,那麼新零售便利店是什麼模式?

新零售便利店是什麼模式

品類豐富,重視品質

開一家新零售便利店,核心的要素就是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購物體驗,經營的商品儘可能做到了品項足夠豐富、分類較細,比如傳統的日式便利店,所提供的商品品類就非常豐富齊全,消費者想要的都可以找到。

標準化的供應鏈

當下,生鮮已從解決溫飽,即日常三餐食材購買,升級到對生鮮商品的品質、健康、環保等生活、消費升級,而當一個農產品能批量工業化生產,比拼的實則是一整套標準化的工業品產業鏈。從果蔬好的生鮮標品化來看,果蔬好新零售的供應鏈已是一條接近工業品的標準化產業鏈。

門店人性化的服務

比如說,當你走進門店,會有專門的人員為你開門,為你遞上購物籃。走進門店整潔的店鋪氛圍,給人以愉快的氣氛來購物。

為了減少顧客排隊稱重打包的情況,新零售便利店的稱重臺數量比同等面積超市要多1倍,方便顧客更好地選購食物。

以上就是這篇內容,總之連鎖零售企業競爭不斷加劇,只有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心理,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新零售便利店就是這樣抓住顧客的需求,為顧客不斷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幫助商家找到精準市場,實現店鋪效益和效率的提升。

相關焦點

  • 便利是便利店的核心,也是O2O模式的核心,看全家集玩轉新零售
    在網絡時代,消費者行為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買前搜索他人體驗,買後分享自己的經驗。而這一切常常通過微信和微博來完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越來越「受限」於微博和微信。然而,堅持傳統模式營銷的門店缺乏消費者對門店體驗的認知,難以提升客戶體驗。
  • 全家集便利店新零售逆襲之路,緊抓品牌核心,啟動同步運營模式!
    這幾年,國內的便利店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紮根於全國各地。特別是隨著新零售和消費升級的衝擊下,誕生出了形態各異的便利店。但是,新零售盛行之下的便利店,雖然帶來了新的技術和新的生活方式,讓便利店的形態得以進化,可急功進利搶佔市場的節奏,也導致許多便利店直接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難題。
  •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 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8:30,在花園路128號的百聯逸刻便利店內,三三兩兩的上班族拿著麵包、牛奶、包子或豆漿在收銀臺前排起了隊,還有人直接在店內的餐桌上吃起了早餐。便利店中間一整排的麵包櫃格外引人注目,50多種麵包陳列其中,特別醒目的地方擺放著上海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這也是百聯逸刻與國際飯店聯合推出的特色產品。店長小餘介紹,這家24小時便利店於7月15日開業,主要服務於德必易園近千名白領。每天的第一個消費高峰大約在早上8點到10點的早餐時間段,最暢銷的是各類包子和餅類食品。
  • 實地走訪全家集便利店,深剖消費者需求的新零售模式!
    不管是商品的種類、支付方式,還是門店便民服務項目,都進行了升級和調整,可更為令人比較驚嘆的是這家便利店——全家集。從店員比較直觀的感受得出,全家集便利店從一開始,就與其它便利店有著很大區別。商品更齊全,種類變得多樣化「以前去便利店,大多數是買一些生活用品,或者一些零食即可。
  • 小廝吃貨: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風口,而是新零售的門口
    便利店的客單價十幾塊錢,用50%的物流成本——7-8塊錢去做配送,完全違反了商業的本質。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第二,引流成本。便利店這種小客單價的零售,經測算,需要有10次復購才能收回引流成本。100元的生意,120元引流成本合理嗎? 這兩個成本就是網際網路沒有辦法突破最後一公裡的死穴。
  • 漫談新零售(5):典型零售模式 – 7-Eleven
    無處不在的便利店大家都十分熟悉,在新零售浪潮中我們也看到了阿里零售通、京東新通路、蘇寧小店、盒馬便利店Pick』n go,以及各色各樣的無人便利店的嘗試探索。本文會深入解讀便利店龍頭7-Eleven的運作模式,以尋找新零售浪潮中的新型便利店應該或試圖解決的問題和方向。
  • 便利店也要擁抱新零售實現轉型升級?看全家集便利店怎麼做
    隨著零售市場新零售形式的快速創新發展,傳統便利店的優勢在逐步被弱化。便利店要想在這一背景下,仍然保持消費者對其的熱愛程度,就得轉型升級。如7-11、全家集便利店等行業中的龍頭品牌,TA們根據自身優勢,將原本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公裡」問題,轉變成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釐米」問題。
  • 零售業「便利店」熱潮來襲,大力發展新零售怎能少了全家集?
    從2017年開始,新零售模式動作不斷,從亞馬遜的Amazon Go無人超市,到阿里的無人便利、淘咖啡,再到繽果盒子、風靡辦公室的迷你便利店,它們以網際網路為依託、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自助消費型的無人便利店迅速成為零售發展的新勢力。
  • 本土便利店如何應對「洋品牌」和「新零售」夾擊?
    被譽為「便利店之都」的廣東省東莞市,本土便利店品牌在「洋便利店」和「新零售」的夾擊中主動尋找機遇,不斷適應本地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變化,完勝「洋便利店」;又藉助信息技術以及與「無人零售」的有機結合,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在「新零售」浪潮中前行——東莞市體育路上的美宜佳第四代便利店,每天客流量約八百人次。
  • 懶貓社長網際網路+便利店引領新零售,助力傳統零售升級騰飛
    (原標題:懶貓社長網際網路+便利店引領新零售,助力傳統零售升級騰飛)
  • 步日本後塵,便利店或將成為中國零售新業態?
    一、掘金新零售談到便利店與風投,我們不得不先談談馬雲在2016年10月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根據最新的《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阿里認為,新零售是指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方式,新零售的三大特徵是圍繞消費者需求重構人貨場,零售主體具有物理和數字的二重性,以及藉助數位技術、物流、泛文娛、餐飲等多元業態均將延展出更多的新零售業態。
  • EasyGo林樂昌:新零售下 為便利店插上「AI」翅膀
    說起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24小時、智能、科技是大多數人想到的標籤,稍有了解的,腦海中還會浮現目的性購物場所、新零售、風口等詞彙。   那麼究竟什麼是無人便利店?通常的定義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智能化管理,降低或除去人工幹預的便利店。
  • 新零售商業模式是什麼?
    商家在尋求轉型的過程中,帶火了新零售商業模式。新零售這個概念,是馬雲在2016年提出的,他預言,純電子商務的時代即將過去,未來10年、20年將是新零售時代。新零售是依託網際網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從而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商業模式,究竟是是什麼呢?
  • 全家、羅森便利店的「新零售」變形記
    「新零售」的概念一被喊出,創業風口、零售產業就瞬間成了所謂「新零售」的天下。貨架改叫無人貨架,貨櫃變身智能貨櫃,便利店都成了「無人」。蜂擁而至的巨頭們紛紛做起了小賣部的生意,技術、網際網路思維等概念不斷入侵,似乎有幹掉傳統便利店之勢。已經感覺到危機的便利店「正規軍」,正在試圖重刷存在感。
  • 新零售熱潮之下,7-11、全家集這些便利店「龍頭」是這樣轉型的
    從2017年到現在,有關於新零售概念的普及已經有了4個年頭。從亞馬遜的Amazon Go無人超市,到阿里的無人便利、淘咖啡,再到繽果盒子、風靡辦公室的迷你便利店,以網際網路為依託、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自助消費型的無人便利店迅速成為零售業發展的一股新勢力。但這股勢頭,這些新型便利店並沒有做起來。
  • 如何區別傳統便利店與新零售便利店 全家集告訴你答案
    近兩年隨著阿里巴巴的盒馬生鮮,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蘇寧小店等在全國進行快速的鋪設,加之消費者對服務與體驗的注重,微領地網絡等企業也搭上新零售的便車。「新零售」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核心是要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和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 便利店:新零售風口下 國產711出路
    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連鎖便利店業態並沒有成為最主流的零售業態。根據美國國家便利店協會(NACS)的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美共有15.4萬家便利店,過去13的年化複合增長率只有1.2%。其中,63%的便利店為單店運營狀態(即非連鎖)。更有意思的是,美國80%的汽油是在便利店銷售出去的(美國絕大部分的便利店都有加油設備),即美國主要是加油站型便利店。
  • 武漢便利店緊跟新零售風口 各大品牌加速擴張
    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認為是「新零售元年」,新品牌、新模式、新資本的加入,令便利店行業度過了風起雲湧的一年。在便利店發展最為迅速的市場之一武漢,也正在經歷新零售帶來的新變化,進入了史上最快擴張期。各大便利店品牌加速擴張有調研機構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傳統零售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便利店業態異軍突起,年均增速超過9%。這表示便利店業態已經處於零售行業的風口,無論是品牌方還是資本方都在摩拳擦掌,等待最佳時機佔領市場,武漢市場也不例外。
  •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2020-08-14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何為「新零售」?艾美創投與你「探索」新零售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新零售」作為一個從線上火到線下的熱門概念可謂是火遍的整年。就連在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新零售」這個詞也成為了年會的熱詞之一,成為了論壇的看點。到底新零售是什麼?新零售在2018年發展的趨勢怎麼樣?市場上有哪些行業適合新零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