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端晶片外包!傳英特爾正與臺積電三星洽談

2021-01-11 砍柴網

1月9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和三星電子公司進行洽談,考慮將其部分高端晶片生產外包出去。不過,英特爾並未完全放棄晶片生產,並希望繼續提高自己的製造能力。

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可能在兩周內宣布外包計劃,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英特爾需要從外部採購的元件最早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上市,而且將基於臺積電其他客戶已經在使用的既定製造工藝。 與此同時,英特爾與三星的談判正處於更初級階段,而且三星的代工能力也落後於臺積電。臺積電和三星的代表均拒絕置評。英特爾發言人則重申了該公司執行長鮑勃·斯旺(Bob Swan)此前的評論。

斯旺曾向投資者承諾,當英特爾在1月21日發布財報時,他將同時宣布外包計劃,讓英特爾的生產業務重回正軌。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歷來在先進位造技術方面引領行業,這對保持現代半導體性能增長的步伐至關重要。不過,在生產工藝開發經歷了長達數年的延誤後,英特爾已經落後於那些自行設計晶片、並與臺積電籤約製造晶片的競爭對手。

在吉姆·凱勒(Jim Keller)的領導下,英特爾的設計師們轉向了模塊化生產微處理器的方法。這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既可以在內部製造晶片,也可以將生產外包。但凱勒去年離開了英特爾,而AMD和蘋果等競爭對手則憑藉自己強大的設計能力和臺積電更先進的生產技術,正不斷蠶食英特爾的優勢。

知情人士說,這給英特爾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迫使它在最後一刻對產品路線圖做出改變,使其決策過程變得更加複雜。斯旺解釋說,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做出決定,是因為英特爾需要訂購晶片製造設備,以確保有足夠的產能,或者給合作夥伴足夠的提醒,讓他們做類似的準備。他說,能夠以合適的成本按時向客戶交付領先的產品,這將決定英特爾使用多少外包服務。

知情人士稱,臺積電正準備提供採用4納米工藝生產的英特爾晶片,不過初步測試使用的是較老的5納米工藝。該公司表示,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試產4納米晶片,並在明年開始批量出貨。臺積電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在臺灣省新竹縣寶山鄉投入運營一個新工廠,如有需要,該工廠可以轉為英特爾的生產基地。

激進投資者丹·勒布(Dan Loeb)也代表股東對英特爾技術開發停滯表達了不滿,並敦促該公司進行積極的戰略變革。

雖然英特爾以前也外包過低端晶片生產,但它始終將最好的半導體留在內部生產,並認為這是一種競爭優勢。該公司的工程師歷來根據公司的製造工藝定製設計,因此將旗艦產品生產外包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此外,作為全球80%個人電腦和伺服器處理器的晶片供應商,英特爾每年生產數億塊晶片。這種規模決定了任何潛在供應商都必須擴大產能才能滿足英特爾的需求。

英特爾的戰略轉變恰好發生在晶片行業需求激增和技術變革的關鍵時刻。通過在每個封裝中壓縮和塞進更多電晶體來提高性能的傳統方法,正在被更複雜的技術所取代,這些技術包括將處理器和內存組件堆疊到單個晶片中,以及為人工智慧等任務引入更量身定製的設計。

AMD和其他公司通過對設計進行細分,允許分階段組裝處理器的各個部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製造工藝研發進展無法以預期速度進行的風險。英特爾表示,它也在朝著模塊化的方向發展。

【來源:網易科技】

相關焦點

  • 媒體:英特爾與臺積電和三星洽談外包最佳晶片生產,尚未作決定
    1月8日周五,據匿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和三星電子就外包一些最佳晶片生產的問題進行了洽談,不過尚未作出最終決定,英特爾仍希望最後一刻改善自己的產能。英特爾將在1月21日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CEO Bob Swan此前承諾將制定外包計劃,並在財報日公布令英特爾晶片技術重回正軌的戰略。信源稱,臺積電準備為英特爾提供4納米製程工藝,今年四季度可進行試生產,並於2022年實現量產。英特爾與三星的談判則處在更為初級的階段。
  • 三星首次披露3nm量產時間之際,臺積電2nm傳出「重大突破」
    臺媒也於近期放出消息,臺積電的2nm工藝已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在2024年量產,該公司還將進行1nm工藝的研發,以延續摩爾定律。報導截圖三星首次披露3nm目標晶片製造領域的高投入和高風險,讓高端製程的玩家越來越少。
  • 三星3nm兩年後趕超臺積電,<20nm產能臺灣僅為韓國一半
    11月18日消息,三星電子正向下一代晶片業務投入1160億美元,其中包括晶圓代工,三星正在加速與iPhone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展開競爭,或將在2022年大規模生產3nm晶片,希望在兩年後縮小與其差距,甚至生產業內最先進的半導體。畢竟,在時間節點的選擇上,三星與臺積電此前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3nm晶片量產的目標是一致的。
  • 晶片製程之戰:三星臺積電挺進3nm,英特爾們呢?
    通往更先進位程的道路猶如攀登高峰,飆高的技術難度和研發成本將大多數晶片代工廠攔在半山腰,全球唯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還在向峰頂衝刺。就在剛剛過去4個月,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接連密集釋放關於更先進位程的新訊息。三星首款3nm晶片研發成功,臺積電3nm晶片電晶體密度達2.5億/mm²,英特爾官宣製程回歸兩年更新周期。
  • 臺積電:掌握華為晶片命運的臺灣晶圓代工巨頭
    儘管華為早在多年前就開始了在一些高端晶片和手機作業系統等關鍵領域的備胎計劃,但供應鏈上還有兩個部分很難在短時間內給出替代方案,一個是基於X86架構的CPU晶片,另一個就是臺積電的晶圓代工業務。 晶圓代工簡單來說就是指半導體晶片的生產環節,海思、高通和英偉達這些晶片設計公司只做設計部分,產品生產成型需要像臺積電這樣的公司來做代工。
  • 晶片設計與製造哪個更好?臺積電張忠謀更希望大陸做晶片設計!
    臺積電張忠謀在談及晶片大陸的晶片設計與製造方面的問題時,他表示,大陸注重設計這部分可能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有利。 但是,大陸已經有不少科技企業已經 可以實現了高端晶片的設計,比如海思半導體
  • 失去華為,臺積電活得還好嗎?
    也正因此,從禁令公布的5月至今,臺積電股價卻則足足上漲了50%有餘。離開了華為的臺積電,似乎活得挺好。而事實上,不止是華為,哪怕離開了蘋果,臺積電也能瀟灑如故。那麼,臺積電憑什麼能如此嘚瑟?只能說「愛技術的工程師,運氣都會很好」。
  • 最前線|日本也想邀請臺積電過去建廠,晶片製造成兵家必爭之地
    7月19日,日媒《讀賣新聞》稱,日本政府正考慮邀請晶片代工龍頭企業臺積電和其他海外晶片製造商,與日本國內的製造商及研究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一座先進晶片製造工廠。對此臺積電同日回應稱,臺積電不排除各種可能性,但目前沒有相關計劃。
  • 蘋果搶佔臺積電3nm晶片產能!韓國巨頭坐不住了,斥資7200億趕超
    >蘋果已經預定臺積電最初一批採用3nm工藝的晶片產能,用於生產ios設備和自研晶片。三星希望在2023年超越臺積電? 臺積電陸續收穫蘋果「大單」,其競爭對手自然「坐不住」了。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電子目前正考慮擴大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代工廠規模,以提高其在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力。據悉,在三星看來,擴建該工廠將有助於其爭取美國科技公司的訂單。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目前擁有最為頂尖的5nm晶片製造工藝的,也只有臺積電以及三星了,而這兩家企業都在亞洲,臺積電5nm的工藝也已經相對成熟了,相繼幫華為代工了麒麟9000晶片,以及蘋果的A14晶片,經過市場的考驗之後都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而此前一直被詬病成品率低的三星5nm工藝,也很好地完成了高通驍龍888晶片的訂單,也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臺積電再傳好消息!35臺天價EUV光刻機就位:亮相3nm晶片
    【12月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荷蘭ASML公司自從研發了EUV光刻機設備以後,就直接超越了日本尼康、佳能,成為了全球實力最強的光刻機巨頭,由於荷蘭ASML公司掌握了唯一的生產技術,所以在面對「供不應求」的局面,即便是開出了一臺EUV光刻機售價高達1.2億歐元,也遭到了全球晶片代工企業的哄搶,尤其是臺積電、三星這兩家晶片代工巨頭,為了爭搶光刻機設備的優先供貨,
  • ASML、臺積電、三星紛紛宣布,是什麼樣的光刻機需弄清
    這些晶片製造企業包括ASML、臺積電、三星等,這些企業在晶片製造上確實有很牛的技術。算是業界的頂尖水平,能生產7nm、5nm等高技術晶片。晶片製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製造過程及其複雜,在製造過程中需要有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器,它就是光刻機,晶片的體積大小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光刻機的精度。
  • 三星首獲高通一萬億韓元訂單 擊敗臺積電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業內專業人士了解,三星電子已經獲得了高通下一代5G高端晶片的一萬億韓元訂單。將於12月發布的驍龍875便是採用的三星技術支持,預計將用於三星、小米、OPPO等智慧型手機中。這也是三星首次獲得高通旗艦晶片,據了解,三星已經開始使用EUV設備在韓國的生產線上大規模生產驍龍875。極紫外輻射(EUV)或高能紫外輻射是波長在124nm到10nm之間的電磁輻射,對應光子能量為10eV到124eV。自然界中,日冕會產生EUV。人工EUV可由等離子源和同步輻射源得到。主要用途包括光電子譜,對日EUV成像望遠鏡,光微影技術。
  • 三星1160億美元押下兩大賭注 加劇與晶片巨頭競爭
    9Mt中文科技資訊  儘管內存晶片對三星仍然至關重要,該公司擁有包括智慧型手機和主題公園在內的廣泛業務,但內存晶片價格的波動正促使該集團實現半導體業務多元化。三星的目標是創造其他主要收入來源,因為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商)似乎已經飽和並停滯不前。
  • 臺積電奔赴美國,損失最大的卻是三星?華為還有「備胎」!
    臺積電是世界第一的晶片代工廠,過去十年也是為華為海思和蘋果代工晶片業務,並且連續多年排名世界晶圓廠第一成績,也是亞洲市值最高的半導體科技公司,在技術上已經做到領先三星。言歸正傳,臺積電去美國建設工廠估計也是無奈之舉,而從商業市場角度來看,臺積電和華為是供應鏈的合作夥伴,兩家公司也是互利共贏,從零走向世界領先,而華為作為臺積電最大的營收來源之一,要想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地位,那麼華為也起到關鍵作用,在臺積電營收財報中看到,華為晶片產業佔比達到了15.6%,後面的三星也正在窮追猛趕。
  • 瘋狂砸下千億美元,三星能否將臺積電拉下第一寶座?
    據最新消息,在李在鎔親自掌舵下,三星電子將向其下一代晶片業務投入超過1100億美元,並在2022年量產3納米晶片,押注能夠最快兩年時間拉近與臺積電的差距,並在2030年前超越臺積電搶下全球晶圓代工的頭把交椅。三星甚至向光刻機製造商阿斯麥爾(ASML)拋出橄欖枝,希望先於臺積電獲得EUV(極紫外光)光刻設備。
  • ASML「獅子大張口」,三星臺積電願者上鉤
    所以在IMEC發布這樣一個好消息之後,各大晶片製造領導者開始了激烈的競爭,就比如三星與臺積電這兩家。此前臺積電就曾經向阿斯麥訂購了超過50臺EUV光刻機,而三星這邊為了能夠趕上臺積電的步伐,也是付出了很多,三星總裁李在鎔甚至是親自來到了阿斯麥,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EUV訂單。
  • 三星將以8納米工藝代工英偉達遊戲晶片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12 月 17 日消息,根據韓國經濟日報的消息,三星電子將為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生產最新的遊戲晶片,這是雙方今年在 GPU 晶片方面的第二份合同。
  • 英特爾突然退出,打臉美1800億振興法案,美國晶片製造業衰落已定
    AFA法案美國出臺這項法案的目的,是因為中國吸引了臺積電、三星等高端晶片製造廠,高端晶片製造能力在2019年首次超越北美,同時全球78%的高端晶片製造產能位於亞洲。這種情況引起美國擔憂,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保持領先地位,美國開始大力刺激並振興本國晶片產業發展,AFA法案就是其重要的成果。但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AFA法案還沒通過,本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公司英特爾先「繳械投降」,宣布放棄晶片製造業務,將製造訂單外包臺積電,製造工廠也可能一併打包賣給臺積電。
  • Intel調整:部分Atom、至強處理器交由臺積電代工
    在名義製程上,Intel已經落後於臺積電和三星,後者早已開始5nm的代工。對於Intel來說,儘管自信技術更先進,可也必須解決當下產品的交付問題。  爆料人Komachi_Ensaka挖掘到的一份刊登在Intel官網的QAT工程師職位說明顯示,除了臺積電7nm代工的X e -HPG和X e -HPC GPU核心, 部分Atom和Xeon至強SoC晶片已將委託給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