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下屬廣州城市旅遊問詢救援服務中心與天河區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等單位合作,以廣州新中軸線旅遊線路為坐標,有層次地在花城廣場、廣州塔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進行 「龍舟競渡」和「龍船探秘」為主題的串聯式端午龍舟文化宣傳,在端午節期間共同講述廣州龍舟故事,別樣感受「又有龍船又有戲」。
據悉,花城廣場旅遊信息諮詢中心的展示以「龍舟競渡」為主題。網點的「扒龍舟」花車手繪,成為了不少市民遊客的熱門拍照打卡點,市民朋友可以一起參與到龍舟手繪創作中,在花車上留下自己絢爛的一筆。網點內部以手繪作品與攝影作品的形式,介紹了本土龍舟競賽的「起龍」、「採青」、「點睛」、「招景」等有趣的傳統儀式環節,以及廣州非遺車陂扒龍舟「十宗最」,讓人於方寸之間飽覽龍舟競渡盛景。
遊完花城廣場,乘坐地鐵APM線,片刻即可到達廣州塔遊信息諮詢中心,來一場「龍船探秘」。在這裡,可以通過手繪圖進一步了解傳統龍舟的結構元素,觀賞精緻的龍舟模型,近距離接觸龍舟的龍頭與龍尾,成為「龍船專家」。還可以穿上村裡龍舟扒手的紅馬褂,敲響龍舟鼓,划起龍舟槳,做一個快樂的龍舟手,更能「掃一掃」狂玩龍舟H5精彩遊戲,免費獲贈蓋有念戳的明信片!
同時,在網點還可欣賞到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珍藏的龍舟歷史老照片和西洋畫作,以及廣州市民間藝術大師李光華先生難得一見的「紙通公仔」系列作品。這些造型生動、色彩豔麗的公仔都是用薄紙片製作而成,堪稱民間絕技。車陂小學、東圃小學的小朋友,以及雪中炭工作坊的聾啞花藝師也呈現出一批充滿想像力的龍舟主題創意作品,表達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此外,除了線下的精彩呈現外,線上將與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合作,推出「小小主播話龍舟」活動。龍舟競渡流傳千年至今,不只是一項民間運動,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暫別龍舟景,不絕龍舟情。願我們銘記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乘風破浪,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