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湖南省鳳凰縣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4月10日起,暫停鳳凰古城圍城設卡驗票方式。這意味著,遊客進古城不再需要買強制性的「大門票」了。
2013年4月10日,鳳凰古城圍城收費,每張門票售價為148元。如今,暫停門票捆綁銷售,政策因何改變?「一收一停」之間,有哪些問題值得反思?
30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鳳凰縣宣布:經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從2016年4月10日起,暫停鳳凰古城圍城設卡驗票方式,保留古城景點驗票方式。
鳳凰古城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主任姚文凱說,鳳凰縣試行「景區整合經營、圍城設卡驗票」為主的旅遊管理服務新體系以來,出現了一些新矛盾、新問題,「圍城設卡驗票方式已不適應旅遊市場發展的新需求」。
姚文凱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只是暫停圍城設卡驗票,而非取消。下一步,還將針對是否取消進行專家論證、群眾聽證、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
包括「一票制」在內的旅遊管理服務新體系,是鳳凰縣針對2013年之前的各種旅遊亂象推出的管理手段。如今暫停,會不會導致亂象重新抬頭?
記者調查發現,在傳出暫停圍城收費消息的第二天,湖南旅遊市場就出現了「遊張家界送鳳凰古城」的組團廣告,有旅行社試圖借「免費遊古城」吸引消費者。此外,面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如果遊客爆棚怎麼辦?
鳳凰縣委副書記時榮芬表示,鳳凰縣成立了「旅遊亂象綜合整治工作組」進行長期監管;將加快城東、城西、城北的遊客服務中心建設,通過「交通大管控」優化旅遊秩序;根據今年的特殊情況,鳳凰縣將作出相應的「黃金周預案」。
3年前,鳳凰縣政府曾表示,鳳凰古城的管理與保護面臨極大人力、財力困境,充斥零負團費、環境髒亂、欺客宰客等現象。實施「一票制」等管理服務新體系的目的,一是有效控制景區內客流量,提升旅遊體驗;二是規範市場秩序,改善古城內部的旅遊環境;三是依靠部分門票收入,加強古城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
3年後,預期目標實現了嗎?據介紹,2013年,鳳凰全縣共接待遊客842萬人次;2014年956萬人次;2015年1200萬人次。今年春節黃金周,鳳凰古城人流量達到了42萬人次的高峰,每天進出的車輛5萬臺。「現在看來,圍城收費和遊客人數沒有直接關聯。」姚文凱說。
旅遊市場秩序規範方面,3年間,鳳凰全縣非法鄉村遊景點和22家不具備營業條件的文化演藝場所全部依法關閉。遊客購票進古城,屬於「明白消費」,使景點購票回扣、零負團費等現象大幅減少。2011年,鳳凰古城旅遊投訴量佔湖南省旅遊投訴總量的67%;到2015年,這一比例下降到3%。
「暫停圍城收費,也是因為反對聲音一直比較大。」有縣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圍城收費的確出現了新矛盾、新問題,「應該用發展的辦法,在發展中解決。」
儘管政府宣布已實現預期目標,但捆綁售票和圍城收費,始終沒有獲得民意支持。
25日,鳳凰縣政府召開各界代表徵求意見會,在202份徵求意見表中,有159人選擇拆除現場驗票卡點,佔78.7%。
26日,鳳凰縣官方微信公號向網民發起意見徵求,7824張投票裡,有6014張選擇「撤除驗票卡點」,佔76.87%。
在旅遊業轉型的大背景下,鳳凰古城經歷的「陣痛」,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鑑。
古城保護需要科學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僅在0.91平方公裡的鳳凰古城核心區,就有1000多家賣薑糖的商店,280多家賣銀飾的店鋪。這種情形在麗江、大理、西塘等古城(鎮)也存在,酒吧泛濫、旅遊商品低質濫價等比較普遍。
中南民族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黃金鑄認為,高度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的背後,是古城發展欠缺早期規劃。發展初期,缺乏科學引導,導致外來資本任性闖入,令整個旅遊業態扭曲。
李武武建議,政府在古城開發上要有文化傳承的積極引導。「比如一些古城的原創音樂、美術等文化氛圍就非常吸引人,將這樣的文化氛圍借商業模式傳遞出去,這就是開發與保護的結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袁汝婷、張玉潔、明星
本期編輯: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