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過蘇州?
卻聽過姑蘇城的美麗故事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的園林湖泊、名人軼事
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誰謂今日非昔日
端知城市有山林
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留園
周莊、虎丘、寒山寺、金雞湖
詩情畫意的名字,移步換景的別致
問誰不想去蘇州?!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但其實去過蘇州才知道
這裡不僅有青堂瓦舍
姑蘇古城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漫步蘇州工業園金雞湖邊↑
這裡有所有大城市該有樣子
高樓林立、流燈異彩
車水馬龍、人潮湧動
或許大家想不到的是,全國用電量排名第二的城市,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北上廣深,蘇州以其紮實的產業發展基礎,成為2020年全國上半年用電量第二,需求來自於實力,蘇州這座城的變化絕對超出人們的想像。
近年來,蘇州經濟社會建設快速發展,中國鐵建踐行「四者」定位,緊扣城市發展需求,不斷為解決蘇州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提供鐵建智慧,貢獻鐵建力量。
今天我們用最獨特的視角盤一盤
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
地面之上的繁華美麗
地面之下的繁忙依舊
《頭頂有座姑蘇城》
作為城市經營者
中國鐵建在姑蘇這座美麗的城市之下
默默打通勾連起一張便捷的交通網絡
潤物細無聲,這張大網融入了
蘇州人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座城、一群人
頭頂有座姑蘇城
如果說腳下的土地有思想
那麼它對蘇州是偏心的
在蘇州境內就有323個湖泊
總面積佔到了全市的42.5%
就像刻意為之
一片片藍綠「玻璃」鑲嵌在這片土地上
為姑蘇城獨特的美學開了一扇窗
蘇州市境內有湖泊總面積達320萬畝。根據《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蘇州市列入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的湖泊有94個,數量佔全省的68.6%,水域面積達到3608平方公裡。
因水而興、因湖而美
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成就了蘇州
卻也成為城市阡陌交通的阻礙
就在蘇州金雞湖底
這種現狀正在改變
金雞湖隧道打通金雞湖兩岸大通道,為湖泊星羅密布的南方城市提供參考解決方案。
在美麗的金雞湖畔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的工作地點
在蘇州的水平面之下
而他們的頭頂
是一大片湖水和繁華的工業園區
中鐵十四局集團施工的金雞湖隧道位於蘇州工業園,東西向橫穿湖底,一次性融合兩條3車道隧道以及地鐵,是國內最長明挖法城市湖底公軌共建隧道,對於緩解園區東西向跨湖交通壓力、加強湖兩岸聯繫和方便百姓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同樣的路在湖底不斷建設延伸,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陽澄西湖南隧道,是我國第一條超深、超寬的穿湖雙層疊加隧道,鐵五院負責該隧道設備用房及附屬工程設計,該工程東西貫穿後將與其他快速路共同構建蘇州快速路骨架路網,形成城市東西向快速通道。
如今金雞湖首段隧道回填在即
綠水又將盈滿金雞湖
路通了,心也就通了
當年的魚兒也可以回家了
但有的路不是那麼好通的
蘇州也有困擾它的交通難題
正在建設的桐涇路隧道,即將打通困擾蘇州政府近十年的斷頭路,中國鐵建提供設計、施工、裝備製造一攬子方案,將實現國內大盾構首次穿越350公裡時速運營高鐵的驚天壯舉,他們的故事就在這疾馳的列車之下,徐徐展開。
這是一群不見天日的地下工作者
他們頭頂是看似不可能穿越的風險點
他們的終點是困擾當地10年的斷頭路
如今桐涇路隧道建設者發起挑戰
盾構機每掘進一分
勝利的曙光就更亮一寸
雖是一牆之隔,兩方天地
而他們的人生
卻和這座奮鬥的城市緊緊相連
蘇州園林含蓄靜美
是這座城市美學發展的結晶
城市在不斷長大
曾經的姑蘇城外寒山寺
也已成為姑蘇城中景
城市要發展、文物要保護
這是擺在建設者面前的難題
現代與古典的相遇在
蘇州地鐵6號線和蘇州園林的
一牆之隔兩邊展開
蘇州地鐵6號線地處穿行於蘇州園林之間,打通城市發展與人文古建之間最後的阻礙。
在景區建設地鐵
以現代工藝疏通城市發展痛點
打通的不僅僅是一條地鐵
更是打破現代與古典之間的阻礙
打通城市通向未來的通道
建設者眼中蘇州園林與蘇州地鐵的兩個「視界」
來自於蘇州地鐵客流統計,單日地鐵客流總量高達100多萬,平均十天就可以讓這座城市的所有人實現一次大遷移,這項超級工程我們無法用眼睛直觀的感受大,但是這樣深埋於城市之下的大網,是現代與過去交融的血脈。
(圖片來自:蘇州軌道交通 2019-09-18)
蘇州地鐵1號線
是蘇州開通的首條地鐵
這座城市也成為
中國首個開通地鐵的地級市
蘇州地鐵1號線西起天平山腳下的天平車輛段,東到工業園區鍾南街站,沿線共設24個站點。線路東西走向串起了蘇州高新區、古城區和工業園區,有效地緩解蘇州古城區的交通壓力。
全長26公裡的蘇州地鐵1號線,不僅「穿越」了這座2500年的姑蘇名城,更成功「穿越」了層層歷史風貌保護關,讓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古都格局又添新韻味。
蘇州地鐵2號線貫穿南北
蘇州在全國地級市中
率先跨入地鐵網絡時代
起於蘇州相城區的騎河站,途經相城區、姑蘇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呈「L」型走向,線路全長42.0千米,其中地下線34.9千米。
由鐵四院總體總包設計的蘇州地鐵2號線重細節和人性化設計,處處體現古城蘇州的韻味和特色。與已投運的1號線形成「十」字型線網換乘骨架,標誌著古城蘇州在全國地級城市中率先跨入地鐵網絡時代。
蘇州地鐵2號線桑田島站
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蘇州地鐵2號線延伸線工程土建施工項目包含新發路站、星華街站、新發路站~星華街站盾構區間以及桑田島停車場土建部分。該項目地面車站層採用鋼結構主體加幕牆施工,隧道區間採用盾構法及明挖法施工,區間聯絡通道採用凍結法加固礦山法開挖施工,施工複雜,難度和風險大。該項目獲得江蘇省2017年「揚子杯」優質工程獎,並斬獲2019年「國家優質工程獎」。
蘇州地鐵2號線勞動路站
在蘇州地鐵2號線10標最長的車站盤蠡路站建設過程中,中鐵十七局集團施工人員創新研究出新型盾構同步注漿材料——「準厚漿」,保障盾構施工成功穿越了京杭大運河以及周邊30餘座建築物,在全線盾構施工中推廣應用,獲評2011年「山西省省級工法」。
在蘇州地鐵2號線延伸線4標建設過程中,松濤街車站主體結構在面對蘇州地鐵8號線從其下方穿過,成功實現了地鐵車站第一次用玻璃纖維筋替代普通鋼筋施工工藝的盾構穿越施工,為其他項目施工樹立了典範。最終,該工程榮獲「全國市政金杯示範工程」和「國家優質工程」獎兩項大獎。
蘇州地鐵2號線月亮灣站
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參建的蘇州地鐵2號線及延伸線工程主要包含兩站兩盾構區間:獨墅湖南站-月亮灣站、月亮灣站-松濤街站。該項目獲得國家級優質工程獎、江蘇省優質工程、江蘇省「文明工地」、蘇州市優質工程等榮譽。
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承建的蘇州地鐵2號線火車站至三醫院區間隧道是全國首例成功穿越滬寧城際高鐵。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自2008年起,十餘年間陸續承攬了蘇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地鐵1、2、3、4、5號線及市域1號線,總計約110000環的管片生產任務,生產管片總裡程約158公裡曾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等多個獎項和榮譽稱號,為蘇州地鐵軌道交通建設快速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鐵建大橋局承擔蘇州地鐵2號線2站2區間,施工地處繁華的石路商圈,隧道地層富水含砂、區間穿越控保舊房眾多,施工難度大,施工中盾構機需切削穿越廣濟橋群樁基礎,是全國範圍內首例穿越如此密集大數量的群樁,開創了國內盾構施工中有計劃切削群樁穿越橋梁的先河。該項目獲得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國家優質工程獎。
蘇州地鐵3號線
主題「吳韻新尚樂遊蘇城」
是蘇州地鐵網絡中的「換乘王」
由鐵四院總體設計的蘇州3號線起於蘇州新區火車站,止於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全長45.2公裡,設站37座。
3號線總體呈U型走向,是蘇州地鐵網絡中的「換乘王」,共有15座換乘站臺。
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蘇州新區火車站
3號線裝修設計以「吳韻新尚樂遊蘇城」為主題,體現城市與自然相生的理念。全線共設9個特色站點,以相生意象作為車站裝修特色切入點,如蘇州新區站的「幻與鏡」、獅山路站的「流光與溢彩」、東方之門站的「形與意」。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的蘇州地鐵3號線兩站兩區間建設,過程中僅用90天就實現方灣街站主體結構封頂,並研發取得國家級專利10項。
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蘇州地鐵3號線竹園路站為3、5號線「十字」型換乘車站,開挖深度達26.4米,是全線最難車站。盾構區間成功下穿京杭大運河,成為全線首家盾構貫通標段。
蘇州地鐵4號線
城市南北向交通的骨幹線路
蘇州迄今一次性建成的最長地鐵
蘇州地鐵4號線是蘇州市第三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是蘇州迄今一次性建成的最長地鐵,也是疏導城市南北向交通的骨幹線路,蘇州軌道交通網絡化體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保護古城、凸顯人文是4號線的一大特色。4號線全長52.8千米,沿線經過12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4處。為此,鐵四院在線路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車站、區間對文物的影響。全線12座車站設置了文化藝術牆,呈現出「站移景異,一站一景」的效果。
蘇州地鐵5號線
從此金雞湖東西兩岸不再遙遠
蘇州地鐵5號線對於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彌補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運能不足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優化蘇州軌道交通骨幹線網布局,極大方便金雞湖東西岸交流和太湖及沿線旅遊出行,拉近山水距離,為自然旅遊生態區及古城區沿線旅遊出行提供便利。
中鐵二十局集團承建的蘇州地鐵5號線星塘街車站是全線最大換乘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主體為地下三層雙柱三跨閉合框加結構。
蘇州地鐵6號線
東西穿越古城及金雞湖
由中鐵十五局集團承建的蘇州6號線05標項目,包含3車站3盾構區間即蘇錦站(不含)~平河路站~蘇站東路站~拙政園站。標段位於姑蘇區中心繁華地段,其中承建的拙政園車站,東側緊鄰拙政園和蘇州博物館,車站主體東側距拙政園園林圍牆最小距離僅10.6m,距拙政園園內房屋最小距離僅43.4m;距東側蘇州博物館地下室最小距離僅4.22m,是全線技術要求最高的車站。通車後,將對拙政園和蘇州博物館的旅遊服務產生重要影響。
蘇州地鐵7號線
古城東側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
蘇州地鐵7號線起於相城區莫陽站,止於吳中區紅莊站(不含),全長29.6公裡,設站25座,均為地下站,強化了湖西核心區(CBD)與高鐵新城的聯繫,也是高鐵蘇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線路。
7號線串聯了高鐵蘇州北站、高鐵新城、相城區核心區、蘇州工業園區湖西核心區、吳中區中心、越溪、吳中太湖新城等重要功能中心和樞紐地區,對促進蘇州城市資源整合和經濟融合、增加就業、保持經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能夠起到積極有效作用。
蘇州地鐵8號線
組成閉合環線
構建蘇州市「T型」城市空間結構
蘇州地鐵8號線起於蘇州高新區的西津橋站,止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車坊站,呈西北—東南走向,線路全長35.5公裡,共設車站28座,建成後將和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在西津橋站和唐莊站實現同臺換乘,形成「組合環線」,進一步支持構建蘇州市域「一心兩軸一帶」的城鎮空間結構以及中心城區「一心兩區兩片」的「T型」城市空間結構。
蘇州軌道交通S1線
助推蘇州地區一體化
助推上海與蘇州一體化
助推長三角一體化三個層次的一體化
中鐵二十局集團參建的蘇州軌道交通S1線09標項目,於2019年6月開工建設,全長2.039千米,合同工期1127天,主要包括順帆路站、金沙江路站、青陽中路站-順帆路站區間、順帆路站-金沙江路站區間、金沙江綜合管廊等施工任務。蘇州軌道交通S1線起於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站,止於上海花橋站,是蘇州首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建成後將東聯上海、西接蘇州,實現助推蘇州地區一體化、助推上海與蘇州一體化、助推長三角一體化三個層次的一體化。
中國鐵建2020年新媒體培訓實戰視頻花絮集錦,謹以作品獻給那些頭頂城市繁華,在人們看不到的角落默默付出的建設者!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芬芳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
抬頭看
頭頂有座姑蘇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蘇州,有多美就有多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