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楊順興 本刊記者 宿希強
浙江省嘉興市王店鎮有中國「浴霸之鄉」之稱。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王店鎮浴霸生產企業70餘家,各類配套產品生產企業100餘家,浴霸產品佔國內市場的70%、全球市場的50%。
但中國質量萬裡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在當地,企業產品3C認證不全甚至無3C認證的情況堪稱普遍現象。「如果嚴格按照3C認證來執行,嘉興所有的浴霸都是不合格的。」多位業內老闆表示。
據透露,「真正合格的浴霸,都在生產企業的展廳裡面。」而這些合格浴霸是非賣品——專門用於「應付檢查」。
「嘉興沒有一家企業的所有產品完全獲得了3C認證」
一進入浙江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浴霸之鄉」的濃鬱氣息就撲面而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浴霸廣告牌,在無聲地宣示浴霸產業在當地的主導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王店鎮浴霸生產企業就達70餘家,各類配套產品生產企業100餘家,浴霸產品佔國內市場的70%、全球市場的50%。按官方說法,目前,嘉興浴霸的國內市場份額「只會高於70%」,「完整的產業鏈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投資者形成了的集群效應。」
但這裡出產的相當一部分浴霸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隱患——3C認證缺失。
按照國家要求,浴霸在出廠前必須獲得3C認證,並在產品指定位置貼上3C標誌。所謂3C認證,即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縮寫,也就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其實施的背景是我國政府為兌現入世承諾,於2001年12月3日對外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真正全面實施始於2003年8月1日。
據業內人士介紹,3C並不是質量標誌,但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只有通過了3C認證,產品才能進入市場。」 一供職當地十大浴霸品牌之一的銷售總監表示。
具體來說,企業每出廠一個浴霸品種,都必須進行3C認證,認證涉及到浴霸的每一個零部件,如底座、燈泡、面板、線路、材質等。「一個型號的浴霸,即使僅僅換了面板款式,按規定也需要申報3C認證擴展型號。」這位銷售總監告訴記者。
他同時直言不諱地透露:「儘管這裡是浴霸之鄉,但嚴格以3C認證標準來衡量,幾乎沒有一家企業的所有產品能達到要求。」因為,企業獲得3C認證並不代表每個產品都擁有3C認證,包括一些一線浴霸品牌,也不可能每個型號浴霸都有3C認證。「往往是型號幾十上百個,獲得的3C認證只有幾個幾十個,其他的就套用3C認證。」
他的說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證。
好太太浴霸出自於浙江歐意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儲蔣華介紹:「公司有17本3C證書。」而記者看到該公司實際上銷售的浴霸型號超過100個。
在一家名叫頂王浴霸的公司,在售的浴霸型號亦有上百種,品牌11個,但3C證書只有3本。總經理李明向記者表示,產品都有註冊商標。不過,在被問及浴霸產品最基本的3C證書時,他坦言,如果嘉興所有企業都嚴格按照3C認證標準要求,不會有一家企業產品可以在市場上銷售。「符合3C要求的產品在企業展覽廳。」
這樣的表述,同樣得到了歐朗電器一位高管的認可。「嘉興沒有一家企業的所有產品完全獲得了3C認證。」
花旗、名人等浴霸廠家也是類似情況。
公開查詢顯示,在王店鎮獲得了3C認證的企業不到90家——此數據得到了秀洲區質監局副局長陳曉凡的認可。而經過多年市場競爭和洗禮,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和海寧縣橫港鎮目前浴霸企業已經超過1000多家,並形成了奧華、寶蘭以及從浴霸企業轉型做集成吊頂的友邦、法獅龍等行業一線品牌,名人、花旗、來斯奧、德萊寶等二線品牌和眾多三線品牌等組成的多層次浴霸企業和配套產業鏈。另外,國內部分知名業內品牌諸如歐普照明、雷士照明、杭州奧普電器、前鋒熱水器等企業所銷售的浴霸,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以OEM加工的形式在王店鎮生產。
「劣幣驅逐良幣」
嘉興浴霸企業緣何無3C認證或3C認證不全?
當地人士表示,嘉興浴霸行業呈現出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境況。以區分浴霸型號的面板為例,在嘉興的價格從50元到幾百元不等。「有塑料,鐵質的,半鐵質,鋁質的等等,材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品質不同價格又不一樣。有些浴霸,全部是廢塑料注塑組裝的,至於安全性,只能靠運氣!」上述銷售總監介紹。
而這些低端的產品根本無法達到3C認證標準——它們大多出自一些生產作坊。
在王店鎮花園橋一家浴霸生產工廠,記者現場看到,偌大的一個廠房裡面僅有6名工人正在手工組裝浴霸。「要什麼品牌就可以生產什麼品牌。」這家主要生產假冒飛利浦浴霸的工廠老闆告訴記者。在這裡,「飛利浦」浴霸的出廠價只有48元每臺。
而據業內人士透露,一隻安全指標合格的紅外線取暖燈泡的價格應在50元以上,電機等其它正品配件也一般在150元左右,而廠家的利潤至少在50元以上。如此算來,一臺4隻燈泡的浴霸價格最少也在500元左右。
事實上,在王店鎮,打著格力電器、美的電器、歐派、箭牌、櫻花等知名品牌旗號的浴霸廠家,處處可見。「這些企業或者說作坊採取的方法就是用類似知名品牌的英文商標,然後在香港等地註冊知名品牌漢字的公司,在市場上讓消費者混淆。」當地知情人士透露。
比如所謂「飛利浦」浴霸,是小廠家在香港等地花極少的錢註冊一家公司名中含有「飛利浦」字樣的公司,再尋找或註冊一個英文商標「PHILIAPS」——不是大眾熟悉的「PHILIPS」,就對外公然宣稱自己是飛利浦產品。
所以在嘉興王店鎮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很多不同的廠家共同去假冒一個知名品牌。比如假冒櫻花品牌的浴霸,就有深圳櫻花、香港櫻花、寧波櫻花、澳門櫻花,美國櫻花、南昌櫻花等等。
仿冒好太太浴霸的作坊位於鳳珍村。幾經周折,這位老闆終於帶領記者參觀了他的「工廠」。在他謹慎地打開廠房的鐵門後,記者看到,這個村中的廠房裡只有一名工人正在組裝浴霸,廠房裡的所有窗戶均被封死,照亮的是一盞日光燈。這裡所謂「好太太」浴霸的價格可以低到40元。
令人意外的是,真假好太太浴霸廠家只有一橋之隔。以鐵拐橋為界,橋的對面就是真正的好太太浴霸生產廠家。「我知道誰在假冒,反正錢也賺不完,懶得理會他。」隸屬歐意公司的好太太浴霸總經理儲蔣華對此表示。
低質、價廉的浴霸產品蠶食市場的同時,不斷擠壓著正規廠家產品的生存空間。「市場過於混亂,如果嚴格按照3C要求的生產浴霸,企業只會虧本。」上述銷售總監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的格局下,近年來轉向這個浴霸市場「撈金」的人越來越多。頂王電器老闆李明就是三年前從紡織行業轉入浴霸行業的。按照他的說法,三年大變樣。「第一年就就是作坊,第二年租了現在的3000平米的廠房,今年5月將搬到6000平米的大廠房。」李明指著他的豪華座駕向記者介紹,頂王目前在全國發展的客戶超過了3000家。
秀洲區質監局副局長吳曉凡認為目前浴霸產品的生產門檻太低,「正因為低端,大家都可以做,質量就容易出問題。」他用「厭倦」來形容對這個行業的「頻繁嚴打」,「今天打幹淨了,明天又出來了,而且越來越隱蔽。」
3C「認證」成本太高?
嘉興浴霸企業3C認證缺失的另一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緣於「認證成本太高」。
在國內,負責3C認證的機構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3C認證主要是通過「統一目錄,統一標準、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程序,統一認證標誌,統一收費標準」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徹底解決產品認證制度中出現的政出多門、重複評審、重複收費以及認證行為與執法行為不分的問題,促進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為此,相關部門制訂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誌管理辦法》等規定。每個型號都有一個獨特的不重複的序號,序號不重複。消費者可以通過隨機碼所查詢對應的廠家及產品,並識別產品來源是否正宗。
3C認證是浴霸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是安全的防火牆。然而,相關企業卻認為,3C認證帶給了企業負擔。歐意公司總經理儲蔣華介紹,公司一共有17本3C證書,每本花銷的費用超過3萬元。「每本證書每年還要支付6000元左右的年檢費,對於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
科洛尼品牌銷售主管錢微表示,3C認證除了申請費用、年檢費用外,公司還要應付認證中心的月度檢查。「必須招待好,然後把合格產品交給他們檢查。」
頂王電器負責人李明更是直接表示,要是每個產品都申請3C認證,企業只能破產了。「更何況,公司產品根本達不到3C認證標準。」
浴霸產品3C認證不全,如何堂而皇之就進入市場?「負責3C認證的,都是大爺,只要把他們服務好了,什麼都不是問題。」嘉興市美旗電器一高管表示。浴霸產品不是想認證就能獲得認證,成為嘉興浴霸圈內公認的事實。「就看你與認證中心的關係如何了,有幾個產品獲得認證並嚴格按照標準生產,放在公司展覽廳供檢查。」
嘉興秀洲區質監局副局長陳曉凡也透露,確有認證中心的工作人員打著檢查的旗號,向企業「吃拿卡要」。
但也有觀點認為,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企業方面。「儘管認證中心部分人員有瀆職行為,但更主要的動力來自企業對利潤的追求,以至於忽視了產品的質量安全。」上述銷售總監表示,企業生產的浴霸產品動輒就有上百個型號,以至於3C認證成本高昂,但企業有必要生產這麼多型號的浴霸,市場上真的需要這麼多浴霸型號嗎?
「浴霸之鄉」產業鏈亟待優化
連最基礎的3C認證都缺失的情況下,「混」進市場的浴霸產品質量可想而知。或許,這正是浴霸產品質量參差、安全事故高發的源頭。
記者以「浴霸事故」為關鍵詞網絡搜索發現,相關結果為717000個。而2012年7月的「浴霸漏電奪人性命」新聞更是轟動一時。據報導,江蘇鹽城一女子在家裡洗澡,因浴霸漏電導致觸電身亡。最終法院判決廠家、批發商、經銷商連帶賠償死者家屬各項損失63萬餘元。
而近年來,有關浴霸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也快速增多。記者了解到,其中以安全性質量問題較多,比如取暖燈泡爆炸,電機故障等。而質檢部門對浴霸產品的檢測顯示,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接地端子、標誌、電氣強度、內部布線等達不到要求。
實際上,浴霸產品的質量問題早已顯山露水。2009年,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就直言,由於浴霸市場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大、市場空間廣,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浴霸市場也變得混亂不堪,假冒偽劣商品比較多,而產品價格卻一路直降,從上市之初的最高几千元跌落到現在的最低一兩百元。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儘快制定浴霸產品的準入門檻,打破「小、亂、散」的生產格局。就嘉興王店鎮的浴霸產業群而言,政府應引導當地企業就浴霸產業鏈優化組合,上下遊做好分工與整合,捨棄「小而全」,專注「精與專」,「有生產浴霸產品的,有做零部件的……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而不是一哄而上,靠價格戰相互殘殺。」
也有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應考慮將浴室電加熱器具(浴霸)國家標準,由推薦性國家標準改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據介紹,浴霸性能標準制定時遵循「333」原則,即「1/3 的企業將達到標準,1/3 的企業通過努力可以達到標準,剩下的一些小作坊式的的浴霸企業肯定會被標準所淘汰」。專家認為,「一旦強制性國標實施,那些『燈泡總是爆炸、面罩總是起火』的浴霸企業將被強制退市。」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1月1日,浴室電加熱器具(浴霸)國家標準就已經開始實施。但這一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不具強制性。
《中國質量萬裡行》2013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