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川三江口萬畝旅遊溼地公園作為蘭州市旅遊開發項目,是推進我區旅遊業發展的一件投資少、拉動地方全面發展、造福一方的好事,建議政府高度重視,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其品味,讓其成為我區一大旅遊亮點。
達川三江口溼地旅遊景區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相對周邊縣區,三江口旅遊溼地建設發展緩慢,具體表現在:
1、達川三江口旅遊溼地其規模小,目前僅有一「農家樂」支撐,佔地不足十幾畝,周邊廣闊地區未能得到開發。
2、服務內容單一,如達川作為「泥塑之鄉」,僅靠「農家樂」內十幾個泥塑支撐;除農家樂之外,相關水上娛樂、周邊景物觀賞等旅遊項目未能涉及。
為了打造「黃河風情線」,更好的發展綠色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我們建議:
1、吸收各方面資金,加大資金投入,扶持特色項目。如達川的泥塑文化應擴大數量和面積,成為三江口一大特色;建設「陶吧」、水上旅遊、垂釣等配套服務設施,豐富遊玩內容,滿足遊客多方面的需求。
2、加大周邊環境美化。首先,對達川鄉各自然村的環境進行整治,各村負責對路邊垃圾每周清理至少一次。其次,岔路、吊莊、上車進出位置建設廣告牌,宣傳三江口文化。第三,整治三江口溼地周邊鹽鹼地帶,鼓勵村民開挖魚塘,政府大力引進適宜生長的植物,如紅柳、蘆葦等。第四,整治河道,對周邊挖沙行為予以制止,限期清理河邊堆積成山的河沙。第五楊荒灘—焦家橋一帶修建沿河小路,便於遊客參觀旅遊。
3、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動全鄉鎮的旅遊文化。一是進一步把達川千畝棗林打造成特色產業;二是把種植觀賞性農作物、特色經濟作物、無公害瓜果蔬菜作為農業發展的一大項目,發展成與皋蘭石川的梨花會、青海湟源的油菜花類似的附加旅遊產業。
4、旅遊項目的發展勢必拉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政府應注重當地服務業的發展,高標準要求,對相關單位及人員做好各類培訓,提高服務質量。
5、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藉助蘭州電視臺、各大報紙、打廣告牌等方式提高其知名度。
西旅字(2014)3號
關於對區八屆政協三次會議第80號提案的
答 復
達冬梅委員:
《關於全面開發達川三江口旅遊提案》的建議已收悉,現結合我局職能答覆如下:
自2007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根據省委提出的「打造沿黃經濟帶」、區委打造特色旅遊線路和「蘭臨」商貿旅遊圈的有利機遇,以打造蘭州市旅遊集散地、高標準休閒度假區為目標,積極打造特色旅遊產品,不斷拓寬旅遊服務內容。2009年被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旅遊局、蘭州日報評為「蘭州十大最美麗鄉村」, 2011年被列為市旅遊局首批旅遊示範村。2014年被市旅遊局列為第一批旅遊補助資金項目,下撥項目資金100萬元。
一、三江口旅遊景區建設情況。
1、改善園區基礎設施,打造特色旅遊產品。
一是著力打造農村小品類題材的「泥塑之鄉」。 投入資金50萬元,聘請專業團隊建造帶有濃鬱鄉村文化化風格的泥塑15座,初步打造出具有達川特色的民俗泥塑主題文化園。二是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達家臺祖師殿進行了擴建維修,形成了以道教活動為中心的宗教寺廟文化產業園。三是投入資金60萬元,分別新建了「岔路村委會——三江口」、「供銷社門口——碼頭——三江口山莊園區」兩條道路1700米和新奇特農作物觀賞區,種植蔬菜瓜果4大類24個品種和花卉(薰衣草)一個品種,形成了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和增加群眾收入的雙贏局面。四是籌資160多萬元,建成300平米多功能會議廳1座,觀光廳10座,對景區內廁所、道路進行了維修、新建。
2、積極進行國家級溼地公園申報工作。
三江口境內有溼地353hm2,沿湟水河和黃河帶狀區域分布,東西河岸線總長約7.0km,直線距離長約5.6km;南北直線距離平均長約500m。目前,三江口溼地聘請省林勘院編制國家級溼地公園建設規劃,規劃建設期限為2015~2020年。根據資源分布、資源特色、規劃布局及管理的需要,初步將三江口溼地公園分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其中:溼地保育區面積108公頃;恢復重建區面積168公頃,主要進行溼地恢復工程、恢復採砂場植被、溼地水系恢復、溼地水質恢復和圍欄封育;宣教展示區面積公頃19公頃。主要建設科普宣教中心、野生動植物馴養展示中心、溼地淨水功能展示園、溼地花卉園、溼地觀賞木棧道、溼地科普長廊、觀鳥塔、宣傳牌及解說系統等;合理利用區面積52公頃.主要建設溼地體驗遊、親水觀鳥遊、農業生態遊、休閒健康遊、特色民俗旅遊商品研發製作、黃河歷史博物館、黃土雕塑園、溼地農民體驗項目、溼地與農耕文化體驗項目、溼地垂釣、棗園休閒茶園、農產品採摘園、民俗文化展示長廊、沿河景觀步道、觀景平臺、黃河碼頭等;管理服務區面積6公頃。主要包括溼地公園的管理、服務機構和設施。
3、積極進行招商引資,不斷加快三江口旅遊步伐。
一是積極與甘肅萬方黃金開採公司進行接洽,擬在三江口景區打造佔地面積達1000畝的以薰衣草為主的「香草世界」觀賞基地,目前已達成初步開發協議,正在進行土地流轉。二是積極與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進行聯繫。目前,集團高層已來我鄉對三江口旅遊資源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與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進行了座談,現正在進行具體合作開發方面的協商。
4、改善園區周邊環境,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將三江口旅遊區建設與全鄉環境衛生整治相結合,建立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成立垃圾清運隊,對通往園區的張崗公路垃圾雜物每日進行清潔整理,並投入資金30萬元,對沿街房屋牆壁進行刷白,改善全鄉旅遊環境。同時,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加大三江口對外宣傳力度,提高園區對外知名度。
5、爭取市區部門支持,積極進行整體規劃。
一是在邀請市區主要領導對三江口旅遊資源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加大市區部門的爭取力度,成立了西固區三江口旅遊開發指揮部,並初步爭取到市級每年2000萬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計劃。二是邀請北京王志綱工作室進行三江口資源實地考察,委託其制定既有前瞻性,又符合三江口發展的戰略性策劃和概念性歸劃,為園區整體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二、未來景區發展規劃
(一)打造特色文化產業園區。
一是著力打造以「祖師殿」為中心的宗教寺廟文化園區。積極籌措資金,在完善祖師殿等現有宗教寺廟建設的基礎上,對園區進行綜合規劃,加快綠化、美化進程。二是著力打造泥塑文化產業園區。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在三江口和川地其它不同地區打造以「河湟文化」和農村小品類題材為主題的「泥塑文化園」,將達川打造為西部地區特有的河湟民俗文化泥塑園區。三是著力打造花卉觀賞基地。積極籌措資金,打造以薰衣草為主的「香草世界」花卉觀賞基地和各類觀賞性瓜果為主的新奇特農業觀賞園,將三江口建設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花草觀賞基地。四是在爭取省市對三江口文化旅遊開發項目立項的基礎上,積極向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爭取建設資金,加快園區道路、棧橋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五是積極配合區林業局做好三江口溼地公園申報工作,爭取6月份完成省級專家對三江口國家溼地公園申報材料進行評審,10月完成國家林業局對三江口國家溼地公園的實地考察和專家評審12月之前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和初步審核。六是做好三江口開發總體規劃和詳控規劃。根據王志綱工作室編制的戰略性策劃和概念性規劃,聘請有資質的單位編制三江口旅遊景區開發總體規劃和詳控規劃,爭取9月底前完成。
(二)做好三江口旅遊度假區綜合開發工作。
利用達川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按照「一街三區四節點」的總體布局,將達川打造為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生態度假區。「一街」即打造一條5公裡長的貫穿川臺的以各類觀賞花卉、苗木為主的花卉景觀形象大道;「三區」即山地四季娛樂區、臺地花海休閒區、溼地生態度假區;「四節點」即在達家臺寬溝地區打造以「六祖歡樂世界」為主題的國內最大的室內主題娛樂集群,在達家臺打造以觀光塔、植物迷宮、花海世界為主題的「七彩花海世界」;在川地打造以「大禹治水」和 「河湟農耕文化、西固工業發展、達川溼地生態」為主題的溼地休閒度假區和以「水下隧道迷宮、潛水過山車、高空蹦極塔」為主題的立體水上娛樂綜合體。
(三)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加快三江口旅遊開發。
圍繞三江口旅遊總體規劃,多渠道、多平臺做好旅遊區招商引資工作。一是以亞洲金牌培訓師劉逸舟所參加的前沿公社企業家俱樂部為招商平臺,邀請俱樂部會員召開達川三江口旅遊風景區旅遊資源宣傳推介座談會,向與會企業家介紹三江口的優質資源,並通過他們向外進行宣傳推介,實現以商招商的目的。二是以北京王志綱工作室的智綱會共享未來基金舉辦的商務論壇為招商平臺,充分利用智綱會共享未來基金定期舉辦的商務論壇為契機,向參加論壇的企業家推介宣傳三江口資源,邀請參加論壇的企業家們到三江口進行實地考察,與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家進行對接,洽談,達成合作意向。三是全方位對三江口資源進行包裝,協同區經合局對三江口資源進行宣傳推介。充分利用經合局在項目宣傳推介方面的主導優勢,編制項目宣傳冊,利用市政府組織的企業家西固行、蘭洽會等活動進行宣傳推介,積極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四是積極與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進行聯繫,利用其多年來進行沙漠綠化經濟、循環經濟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向其推介三江口資源,爭取該公司投資開發。五是充分挖掘民間資本力量,召開達川地區企業家座談會,向當地企業家推介三江口資源,發揮當地企業家的人脈資源,讓本地企業家對外進行宣傳,邀請有志投資旅遊業的企業家到達川三江口來考察、投資。
(全文僅供參考,請以發文單位正式文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