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
來啦!
就在昨日
2019最閩臺伴手禮評審展銷會
在中華城圓滿落幕
經過一個多月的報名和初評,35家企業、近百款產品登臺比拼。最後,10家企業選送的伴手禮獲評「2019最閩臺伴手禮十佳」,10家企業選送的伴手禮分獲10個單項獎。榜單今起公示3天。
評審展銷會精彩視頻(嚴浩 製作)
製作工藝普遍提高
創新特色旅遊商品增多
在1月4日至5日的評審展銷會上,主辦方邀請旅遊和文創產業專家、旅遊主編、時尚創意達人以及指導、主辦、協辦單位代表,組成專家評審團進行現場打分。同時發放了200份市民選票,回收有效選票188份。綜合專家評分與市民投票結果,「2019最閩臺伴手禮十佳」和10個「2019最閩臺伴手禮單項獎」出爐。
其中,中茶廈門公司、惠和石文化園、阿吉仔食品等選送的產品上榜「2019最閩臺伴手禮十佳」,黃則和、山國飲藝、建發國旅集團等分別獲得「傳統風味獎」「包裝設計獎」「文旅融合獎」等單項獎。
參評的伴手禮產品老少皆宜
主辦方介紹
本屆伴手禮評選
參評品類之間的數量差距縮小
食品比重縮小,工藝品、旅行用品、生活用品等比重增加,這將有利於特色旅遊商品的均衡發展。製作工藝普遍提高,設計合理、製作精美、工藝精湛的參評商品比比皆是,且創新特色旅遊商品數量明顯增加。
評選產生的優秀產品
納入「優質文旅庫」推廣
伴手禮評選活動
至今已成功舉辦11屆
市文旅局副局長陳桂林表示,11年來,主辦方堅持給伴手禮商家提供展示平臺,豐富了廈門旅遊產品,為廈門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重要的貢獻。本屆評選,參評產品文化氣息濃鬱,更有文藝範、中國風、紙墨香、廈門味。商家在設計、創意、製作、包裝等環節也花了很多心思,展示了精細、精緻、精美的高品質產品。通過評選產生的一批優秀產品,將納入市文旅局的「優質文旅庫」進行推廣。
工藝品製作工藝精湛
伴手禮評選活動見證了不少本地企業揚名國內,甚至是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堅持質量為本,誠信經營,是這些企業成功打造品牌的關鍵。評審展銷會上,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森分享誠信經營故事。他說,中茶海堤從第一屆開始,連續11年參與伴手禮評選,從活動中不斷收穫專家的評點,積累了市民的認可。未來,中茶海堤將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高的茶產品。
網紅達人拿著伴手禮市民禮品拍自媒體
廈門融坤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莉表示,在中華城新開幕的新街公園,2019年最閩臺伴手禮評審展銷會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極具廈門特色的熱鬧盛會。希望通過評審展銷會,讓中華城新街公園成為更多遊客了解廈門生活、體驗廈門文化、帶走廈門特色的一個窗口。
為期兩天的評審展銷會
主辦方還聯合廈門總商會
推出消費扶貧市集
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花絮
商家自備才藝表演 吸引眾多市民遊客
評審展銷會上,一些參評商家自發準備才藝表演,展示品牌背後的文化內涵。廈門孔春霞剪紙藝術館和廈門益勝源茶業有限公司帶來的非遺剪紙與閩南特色茶藝表演備受關注。在場的觀眾紛紛掏出手機記錄。
剪紙和茶藝表演
孔春霞的徒弟劉林珍說,這兩天展位前經常圍滿體驗剪紙的市民。她一天大概剪了六七十個「春」字送給現場市民。不少市民還現場「拜師」,拿起特質刀頭的剪刀,一刀一刀剪出自己的「春」。
她說,評選展銷會讓傳統技藝遇上更多「有緣人」。
評委聲音
廈門市旅遊協會會長 謝進元
一件作品包含多種元素 讓人願意購買
最閩臺伴手禮評選對廈門旅遊具有增彩添色的作用,也為各地遊客提供購物參考。「物美價優」,這是我對本屆參評產品的深刻印象。廈門是高顏值、高素質的旅遊城市,我們也應該讓遊客購買到品質有保證的伴手禮。
一件作品包含了多種元素是一大亮點。如惠和影雕,用福建特色材質——花崗巖,作品上有惠安女、閩南歌,還能感受到非遺技藝;元氣爆棚禮盒外包裝是6角設計,這是閩南婚嫁用品,具有喜慶寓意。包裝環保,盒子還可以再利用,當作食品盒。作為遊客,我會很願意購買這樣的產品。
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主任科員 解政敏
品類更多品質更優 現場體驗有趣有樂
特色伴手禮是人們分享美好旅遊生活體驗、聯繫傳遞情感的重要紐帶,也是展示旅遊目的地形象、傳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最閩臺伴手禮評選由廈門晚報社聯合相關部門和機構傾力打造,是一個非常好的伴手禮評選和宣傳推廣平臺,發掘了許多受市民和遊客歡迎的「廈門禮物」。活動對於推動廈門旅遊商品創新和品牌提升,拉動旅遊消費起到了很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本屆評選,參評品類更多,品質更優。商家開始注重對製作工藝和品牌文化的生動闡釋。評審展銷會上,市民遊客還能體驗非遺技藝,邊學邊做,有趣有樂。
廈門市工商聯宣傳信息部主任 劉海星
參評產品性價比高 大氣且有特色
參評產品很有創意,甚至不少還是網紅產品。伴手禮企業從挖掘閩臺文化元素出發,開發出不少大氣且有特色、性價比高的產品。此後可以從創意、品質、市場開發等角度繼續挖掘IP價值。做好伴手禮研發,滿足遊客購物需求,對擴大旅遊目的地知名度、美譽度,延長旅遊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廈門老字號協會副秘書長 黃毅蘋
廈門老字號企業 參評數量更多了
本屆評選,參評產品從數量和創新力度都更上了一層樓,尤其是參與的廈門老字號企業數量更多了。老字號產品中,類型更豐富,手工藝品增多。如文字茶杯系列、非遺剪紙藝術。產品製作和包裝都有新的創意,豐富了廈門老字號產品的內涵。如阿吉仔餅古早味道的包裝非常本土化,亞洲釀酒的高粱王是極具代表性的廈門酒,石語瑪瑙茶杯體現了新廈門元素。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文創產業部主任 張德玲
口感和包裝創意結合 可融入更多元素
本屆評選呈現了很多好產品。食品類方面,商家越來越重視口感和包裝創意結合。三味酥屋的元氣爆棚禮盒,六角形紅色禮盒搭配金色絲帶,喜慶又時尚。我建議食品類伴手禮在外包裝設計上,可多考慮材料的重複利用,以及其他周邊產品的開發,如嵌入書籤、抽拉首飾盒、空氣運轉燈籠等。
手工藝品方面,千禧龍餐具融合了很多廚房所需功能,若再考慮收納方便會更專業;同心同趣的萬年曆積木實用性和趣味並重,再融入一些文化教育的元素能使產品更有文化內涵。
廈門晚報旅遊版主編、旅遊達人 楊瑛
出現一些「大件」 適合國際文化交流
參評產品中,有一些具有文化底蘊、拿得出手的「大件」,適合國際文化交流。比如一幅清明上河圖剪紙作品。有中國的文化特色,檔次也比較高。
旅遊伴手禮要儘量避免同質化,同時儘量輕便。好的伴手禮能給人帶去分享的記憶。參評的食品類產品糖和油用量減少了,商家越來越注重健康意識。
廈門知名漫畫家 小牛
地方特色小吃 也能成為伴手禮
本屆評選,工藝品類參評產品數量明顯增加,特別是有不少非遺工藝品。文旅融合的特點更突出,惠和影雕、剪紙等文創產品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創意趣味。食品類產品則更注重通過文創的設計包裝,延伸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涵,推銷手法更有文化味、文創味。
土筍凍作為伴手禮,讓人印象深刻,打破了伴手禮的固有印象。其實只要包裝、物流、售後跟得上,這些傳統的地方特色小吃一樣可以在伴手禮市場煥發新能量。
廈門知名博主 牙牙姐
讓人有記憶點 這對伴手禮很重要
一些商家真正做到了將閩南傳統文化與自身產品特性相結合,兼顧了實用性、便攜性和文化內涵的表達。比如漳州木版年畫系列產品,將木版年畫的圖案印在滑鼠墊、紅包等便攜實用的產品上。一款印有「葫蘆問」遊戲的滑鼠墊讓我印象最深,其蘊含了傳統的閩南文化,是很多閩南人兒時的童趣,可以勾起很多人的回憶。
伴手禮的意義,在於便攜和實用,不一定要十分貴重,創意獨特還能和生活緊密結合,讓人有記憶點最重要。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翁華鴻張婧瑋王穎達陳立新
編輯:盧婷雯 審核:楊佳音
廈門晚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標星+置頂廈門晚報
一秒找到晚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