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一個地方旅行,總是徘徊於那些風景日光之中,總覺得這個地方缺少了幾分深沉。那對於聊城而言,它的深沉、厚重之處,應該從「山陝會館」說起。山陝會館俗稱關帝廟,是乾隆八年山陝商人集資合建供奉武聖關羽的神廟與商業會館相互結合的古代建築群。
從開始到建成共歷時66年,耗銀六萬。整個建築包括山門、過樓、戲樓、左右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關帝大殿、春秋閣等部分,共有亭臺樓閣160多間。整體面積並沒有想像的那般大,但每一處的樓宇都透漏著氣派與豪華。
穿過大殿前的兩棵大槐樹,來到會館中心建築大殿前。殿前有方形石柱四根, 石柱 下為垂幔琴腿式石雕柱礎。簷廊廊西頭山牆上各有角門通往南北跨院,門外側各有石刻橫匾一方,南曰:「南極」,北曰:「北拱」。大殿由獻殿和復殿前後組成,獻殿與復殿又各分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後左右共六殿,均面闊3間。正殿房面覆綠色琉璃瓦,前後房面中央各鑲嵌有菱形狀黃、綠琉璃瓦。
聊城山陝會館為聊城 「八大會館」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來的會館。在中國現存的會館中,聊城山陝會館其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國內罕見,對於研究中國的古代建築史、商貿史、戲劇史、運河文化 史、書法、繪畫、雕刻藝術史以及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因素的產生具有極高的資料價值和重大意義。
【來源: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