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梁施婷 編輯:梁勵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新一輪的降溫即將「殺到」,中東部將迎來近8年來最冷的跨年夜。
根據中國氣象網預計,12月28日至31日一股強冷空氣將自北向南橫掃中國大部,帶來「速凍式」降溫和混合式雨雪,堪稱今冬以來影響我國的「最強寒潮」。屆時,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入冬以來的新低。
對於即將步入全年「最冷一天」,住得暖、吃得飽要怎麼保障?
不浪費一分電力
今年的跨年夜準備怎樣過?首先得保證不會停電。進入12月份以來,不少網友都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經歷的各種「花式」停電。
「怎麼能做實驗做到一半停電」
「6000字的工作總結還沒來得及保存就停電」
「吃火鍋竟然停電了」
不少網友都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經歷的各種「花式」停電。(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隨後,雲南、上海、廣州等地發出澄清,停電是屬於日常電網維護。不過,由於近段時間生產需求過大,煤炭供應緊缺等因素影響,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確實採取了限電的措施。
伴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全國的電力供應系統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考。
以廣東省為例,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調度控制中心運行策劃部高級經理錢峰表示,近期氣象部門預計有多輪冷空氣入粵,全省氣溫較常年偏低,部分時段電力需求還會有所增加,預計比正常年份高出1500萬千瓦左右,但是今冬明春電力供應有保證,不會出現拉閘限電。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認為,從全國來看,不存在所謂的大面積缺電或者是發電能力不夠的問題。
以湖南為例,周大地指出,目前湖南最大電力負荷高峰達到3100萬千瓦左右。「但是湖南的火電裝機有2300萬千瓦,另外還有1700萬千瓦的水電,800多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100多萬千瓦的生物質能發電,完全不會因為天氣問題就發不了電。而且湖南還有600萬千瓦的外輸電力,這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電力支持。」周大地在25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不僅如此,近段時間的數據也有力地反映了當前全國並不缺電煤。根據湖南省可再生能源學會數據,截至12月15日,省內電煤可用天數為19.5天,基本可以滿足本省火力發電需求。在工業用電需求旺盛且寒冷天氣導致民用取暖激增的情況下,湖南省缺電但並不缺煤。
與此同時,浙江省的數據也顯示,12月份浙電煤炭庫存可用天數均維持在30天以上,電煤供應有較強保障。
一名南方電網的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供電局不願意多發電是因為煤價上漲導致供電成本上升。「(供電局)不能隨意調整電價,發電越多就虧得越多。」他表示。
周大地也表示,近期煤炭價高企,如果電價不做調整,企業可能就要面臨虧損,影響企業發電的積極性。
在此情況下,一些省份打起了跨省供電的主意。湖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湖南省統調火電機組全額併網發電,甘肅、三峽等特超高壓線路滿負荷送電湖南,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也指出,目前湖南與江西更為缺電,湖北已經成為能源中心,可向周邊省份送電。安徽目前電力也較為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江西部分用電。
但周大地表示,湖南本身的發電能力是綽綽有餘的,要解決的是自身發電能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從長遠來看,周大地認為,中南部、東部等省份需要進一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儘管現在可再生能源有中斷性,但是可以增加儲能方面的能力。長期來看,要把本地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事實上,在近十多年來,冬季電力緊張的供需矛盾一直長期存在。對此,周大地表示,當前需要梳理好煤炭市場的價格,防止有人藉機抬高煤價。而在需求方面,他也鼓勵南方應該採取以熱泵式材料為主的採暖方式,把一度電當三度電用。
免不了要吃「貴菜」
儘管「最強寒潮」即將來襲,但民以食為天,接下來蔬菜保供能否同樣有保障是不少人關心的重點。
根據惠農大數據監測,12月以來,熱門蔬菜價格走勢漲跌互現,但以漲居多。
「以大蔥、辣椒、土豆、胡蘿蔔、白菜等熱門蔬菜為例,12月大蔥、辣椒和土豆的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7%、11%、1%,而胡蘿蔔和白菜的價格環比則下跌19%、2%。」農業B2B電商惠農網的分析師李彬彬在25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而作為全國蔬菜供應的重鎮,山東省壽光市價格監測中心數據也顯示,12月第一周壽光市部分蔬菜批發價格總體向穩,漲多跌少,與上周相比的最大漲幅為38.59%。
該監測中心指出,上周蔬菜批發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氣溫不斷降低以及陰天天氣導致供應量有所減少,另外南方菜入市售價顯著高於前期省內貨源,助推菜價上行。與此同時,儲存蔬菜損耗增加,出庫費用上漲,也導致菜價有所提高。
李彬彬表示,隨著元旦、春節來臨,受節日消費拉動和生產流通成本增加,蔬菜價格原本就會呈現季節性上漲。但接下來天氣對蔬菜種植及運輸物流的影響大小就要看降溫的範圍和持續時間。
「如果降溫範圍小、持續時間短,那降溫對蔬菜價格的影響不會很明顯,即使價格上漲,上漲的幅度也有限。若是有大範圍持續的雨雪天氣,疊加交通運輸不暢,則會更加刺激蔬菜價格往上調整。對種植而言,降溫會對葉菜和茄果類蔬菜的產量產生一定影響,根莖土豆蘿蔔類影響不大。」李彬彬向時代財經表示。
為了應對寒潮的到來,不少批發市場在近段時間已經開始做準備。據新京報從新發地市場了解到,目前僅新發地市場自身的儲備蔬菜就達到1萬多噸,在加上政府的儲備菜及商戶自身儲備菜,蔬菜供應十分充足,即使遇到極端天氣高速封路,儲備菜也可保證北京市3天的蔬菜供應。
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說,目前新發地市場農產品供應豐富、價格穩定,12月24日蔬菜的供應量達到1.95萬噸,加權平均價為3.08元每公斤,無論是價格還是供應量都與去年持平。
而在無錫,從12月20日起,朝陽蔬菜批發市場已經規定每天的蔬菜儲備量不低於1000噸。無錫朝陽蔬菜批發市場經理尤勇表示,目前白菜每天確保滾動儲備200噸,白蘿蔔、土豆等也都有相應的儲備。「只要不是全國範圍內的寒潮、冰凍天氣,無錫的菜價不會有很明顯的波動。」
對於今年以來發展迅速的生鮮電商而言,低溫天氣也將成為檢驗他們供應鏈的一大考驗。
對此,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針對此輪大範圍的雨雪降溫可能造成的需求增長,叮咚買菜也基於大數據基礎,在各大倉對消費者日常所需的綠葉蔬菜等品類進行了提前備貨,加強各環節的溫控保鮮,保證剛需品類的供應充足、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