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盧秀燕28日參加臺中市旱溪河岸橋梁景觀美化改善第二期工程開工典禮。針對27日蔡英文參加「廢核大遊行」,盧秀燕重申臺灣不會缺電。盧秀燕怒轟,因為用了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中火十部機組都是煤電,犧牲中部人的健康。
盧秀燕 視頻截圖
盧秀燕指出,蔡英文說臺灣不會缺電,是因為民進黨禁掉核電以後,大量使用煤電跟火力發電,用的是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所以對中部人來講太不公平了。她還強調,臺灣之所以不缺電,是因為用了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中火十部機組都是煤電。
盧秀燕說,全世界主流都是反煤電,所以歐洲大部分的國家在2030年、也就是11年後,全部禁止煤電。她還舉例,據報導,英國更計劃在2023年不用煤電,用煤電本來就是最不環保、最影響民眾健康的一種發電方式。
盧秀燕怒轟,請蔡英文說請楚、講明白,是不是用煤電、火力發電當作臺灣主要的發電能源?是不是在用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這個要跟中部人說清楚講明白。她喊話蔡英文,「就要告訴我們不用核電,那綠色替代能源在哪裡?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煤電、火力發電,就是犧牲中部人的健康」。
延伸閱讀:
蔡英文的「保證臺灣不缺電」到現在都已經淪為「用鼻孔發電」了
臺灣政壇向來讓人摸不清頭腦,臺灣官員發表的一些言論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立委」15日在「立法院」質疑國民黨對燃煤、燃氣、再生能源都反對,詢問「經濟部長」沈榮津「若什麼都不要,電從哪裡來?」沈榮津脫口而出「插在鼻孔」,接著又用手指做出插鼻孔的動作說,「插頭就直接插鼻孔」。
因失言「電插鼻孔」引發政治風波,臺「經濟部長」沈榮津16日鞠躬道歉。臺媒調侃稱,沈榮津的失職不在於發明「鼻孔發電」,而是未能真正領悟「選舉發電模式」。
此番言論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16日,「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曾銘宗率多人赴「經濟部」,要求沈榮津為說變就變的能源政策以及「鼻孔發電」等言論下臺負責。曾銘宗稱,沈榮津3月再三強調「若深澳電廠不蓋,北部就會缺電,臺灣就會缺電」,但本月12日又急轉彎說深澳電廠不蓋了,「到底臺灣會不會缺電?這攸關臺灣企業以及2300萬人民」。
為什麼島內民眾對此那麼反感呢?我們先來看看臺當局的「發電」過程。
自2014年臺灣第四核電廠在島內「反核」壓力下被迫封凍以來,臺灣電力供應日益吃緊。近日臺灣的電力供應一直處於「拆東牆補西牆」狀態,一些備用發電機組被迫馬力全開連軸運轉,以應付缺電危機。
臺灣民眾對此已經非常不滿。去年臺灣多地15日下午突發無預警大停電,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交通紊亂,多人被困電梯,受影響居民戶數高達668萬戶。人為疏忽造成的大停電引起島內民眾聲討,認為民進黨當局的「非核」政策才是臺灣缺電的深層原因。
原以為停電後,臺當局會仔細思考停電原因以及停電給民眾帶來的影響,沒想到蔡英文竟會以「用愛發電」來搪塞,並被洪秀柱其15日臉書上的文章,簡直通篇胡扯、轉移焦點。
臺當局在用電方面,確實是想一出是一出,剛扯完用愛發電,今年又來說「用墓地發電」。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9日報導,臺當局「內政部」9日於「部務會」報通過「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6條附表一修正草案,「內政部」指出,為配合「2025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公墓土地為「更有效利用」,未來「修法後」即可在「既有公墓內發展太陽光電發電事業」。
臺灣近年來頻現缺電危機,或許在臺當局看來,發電方式奇葩不要緊,重要的是能發出電。但很明顯,正是因為不是真心實意為民眾著想,才會提出這些無釐頭的發電模式。
蔡英文當局對電的「保證」已多次跳票,之前不能信,以後能讓人信嗎?
來源:綜合中國臺灣網、環球網、觀察者網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