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米是每個釣魚人都熟悉的東西,無論是玩黑坑還是野釣都會備一點,可以直接打窩也可以加到餌料裡面
可是前兩天有釣友問我,酒米往餌料裡加多了會不會死窩呢?
據這位釣友所述,周末去水庫釣魚,因為水深怕餌料到底沒有殘留,就多加了一些酒米,結果吃了個白板(窩子裡有魚星不咬鉤),而同行的釣友卻釣獲不少鯽魚。因此懷疑是不是酒米加多了
也許很多釣魚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也不會將酒米和死窩聯繫到一起,畢竟這麼多年都用下來了
而小飛要說的是,酒米如果是以手拋的形式打窩是沒有關係的,但如果是加到餌料裡,量大了對魚口確實有影響
記得之前在看老毛的節目時就聽他講過,小魚不喜歡酒味太重的食物,往餌料裡加點酒米能一定程度預防小魚鬧窩(當時他說的小魚是指麥穗)
然而不單是麥穗,鯽魚也同樣不太喜歡過重的酒味(我指是過重的酒味)
市面上的酒米分為兩種:幹的和溼的。一般來說幹的酒米味道不大加多了也沒事,而溼的酒味卻很重
尤其是咱們自己在泡藥酒的時候,如果掌握不好中藥和白酒的比例,很容易泡出高濃度的藥酒,而這個藥酒直接浸泡酒米後果也可想而知了
釣魚的時候用酒米直接打窩,入水瞬間酒便快速的被水稀釋了;但混合到餌料裡就不同,餌料會把酒味包裹起來
野生魚大多比較警惕,聞到味道重的食物不太敢靠近,這大家應該也知道。同樣的一毫升添加劑放到黑坑是誘魚,放到野釣就變成趨魚了
以上所述只是個人意見,給大家一個參考,凡事都得控制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