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69課:荷、蓮、茄、芙蕖、芙蓉、菡萏是一種東西嗎

2021-02-19 三個小布丁

之前寫對聯文章時,有一個上聯「荷葉蓮蓬藕」被稱為「絕對兒」,當時這個上聯是蓬萊風景區出2萬元加風景區終身免費旅遊權為獎勵徵集下聯,這個上聯之所以難對是因為這五個字繁體都是「艹」字頭,這本來就已相當難對,而荷花、荷葉、蓮、蓬、藕為荷的五個組成部分,又分別是五個生長期的不同狀態,五詞均為名詞,又有嚴格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今天我們《說文解字》正好講到相關的幾個漢字,我們慢慢看。六個漢字如圖:

1、茢。讀作liè。《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芀也。」這個字我們上一課已經講過,就是蘆葦的花穗。

(茢)

除了這個本義,其實這個字還有其他意思,1、《說文通訓定聲.泰部》裡說:「茢,葦花已退,其穎可為帚」,就是苕帚;2、《爾雅.釋草》裡說:「茢,勃茢」,郭璞作注說:「一名石芸」什麼是石芸,只有《本草》裡有載,具體樣子已不可考。

茢的小篆寫法如圖:

(茢的小篆寫法)

2、 䓿 <上艹下圅>。讀作hà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䓿也」其實就是「菡萏」。這個詞熟悉五代詞的朋友一定知道它為何物,因為李璟的詞裡有一闕比較著名的《攤破浣溪沙》有這個句子:「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菡萏指的就是荷花。

(菡萏)

一定要注意,所謂的菡萏,特指的是荷花,下邊還會講,特指未開的花,注意:是「花」的部分。䓿的小篆寫法如圖:

(䓿的小篆寫法)

3、<上艹下閻>(GBK字庫沒有這個字)。讀作dà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扶渠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夫容。」這個字跟上個字是疊韻詞,意思還是菡萏。指的還是含苞未放的荷花。按照《說文》的意思,芙蓉沒有開是菡萏,開了之後,叫芙蓉。顯然,我們把這些詞彙總一下:扶渠,菡萏,芙蓉,指的都是荷花,狀態並不相同,扶渠指的是已經開放的全株荷花,菡萏指含苞未放的荷花,芙蓉指開放的荷花,指的都是「花」的部分。

(扶渠)

<上艹下閻>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上艹下閻>字的小篆寫法)

4、蓮。讀作lián。這個字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芙蕖之實也」。徐灝注箋說:「蓮之言連,其房如蜂窠相連屬也。其謂其實曰蓮實。省言之但曰蓮。」它之所以叫蓮,是因為蓮蓬的蓮子房是互相連接的。而蓮其實就是芙蕖的果實,單指「蓮子」。樣子如圖:

(蓮子)

所以,平常我們所說的蓮,在古漢語裡並不指蓮葉荷花的整株,而是僅指蓮子。蓮的小篆寫法如圖:

(蓮的小篆寫法)

5、茄。這是常用字,兩個讀音。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jiā。給的解釋是「芙蕖莖」,《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莖茄」也就是說,茄指荷花的莖。現代漢語裡有個外來詞,雪茄的茄,也讀這個音。荷莖如圖:

(荷莖)

茄也專門用來指荷。《說文解字注》說:「茄之言柯也,古與荷通用。」

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是qié。這個音現代漢語更常用。最常用的就是茄子。茄屬茄科,直立分枝草木,在熱帶為多年生灌木。莖直立,葉倒卵形或橢圓形,花淡紫或白色,漿果圓形或圓柱狀,紫、綠、或白色。樣子如圖:

(紫茄子)

茄子現在是常見蔬菜,它原產亞熱帶,我國各地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宋代《政和證類本草.菜部》裡說:「茄子,味甘、平,無毒。今人種而食者名洛蘇。」《廣韻.戈韻》裡說:「茄,茄子,菜可食。」茄的小篆寫法如圖:

(茄)

6、荷。有三個讀音,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hé。給的解釋是:「芙蕖葉。」《說文解字注》裡說:「蓋大葉駭人,故謂之荷」。也就是說,在古漢語裡,荷指的僅是荷的葉子部分。因為葉子大所以叫荷,樣子如圖:

(荷)

現代漢語裡,荷的字義已經延伸,指荷的全株。也說蓮(上面說了,古漢語裡蓮就是蓮子),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葉圓形,高出水面,葉柄常有刺。夏季開花。淡紅或白色。根狀莖叫藕,種子叫蓮子。《爾雅.釋草》裡說:「荷,芙蕖」郭璞作注說:「別名芙蓉,江東呼荷。」你看,荷這一種事物,在古代漢語裡,有多麼豐富的表達方法。

荷還有第二種讀音讀作hè。意思很豐富:1、扛、擔。比如荷槍實彈;2、擔任;承當。比如「荷天下之重任。」;3、承受。比如《三國演義》裡說:「甚荷大夫不外,留敘三日」;4、「電荷」的簡稱,比如正荷、負荷。

荷的第三種讀音讀作hē。有兩個意思:1、通「苛」指瑣細、煩擾;2、通「訶」指查問。

荷的小篆寫法如圖:

(荷的小篆寫法)

回到今天六個漢字的主流,就是荷的各種狀態、各個部位。在學習古漢語用字時,要注意這些細微的差別。講到最後,大家一定更加認識到「荷葉蓮蓬藕」這個上聯,出得有多精妙了,因為世間再也找不到像荷這種神奇的植物了,當然,後來這個對聯也的確有人對了兩個版本的下聯,如「浪潮波濤流。」如「雲靄霧露霜。」但跟上聯相比,似乎都差點意思。

(【說文解字】之69,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第69課:荷、蓮、茄、芙蕖、芙蓉、菡萏是一種東西嗎
    《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扶渠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夫容。」這個字跟上個字是疊韻詞,意思還是菡萏。指的還是含苞未放的荷花。按照《說文》的意思,芙蓉沒有開是菡萏,開了之後,叫芙蓉。顯然,我們把這些詞彙總一下:扶渠,菡萏,芙蓉,指的都是荷花,狀態並不相同,扶渠指的是已經開放的全株荷花,菡萏指含苞未放的荷花,芙蓉指開放的荷花,指的都是「花」的部分。
  • 《說文解字》69課:荷、蓮、茄、芙蕖、芙蓉、菡萏是一種東西嗎
    《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扶渠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夫容。」這個字跟上個字是疊韻詞,意思還是菡萏。指的還是含苞未放的荷花。按照《說文》的意思,芙蓉沒有開是菡萏,開了之後,叫芙蓉。顯然,我們把這些詞彙總一下:扶渠,菡萏,芙蓉,指的都是荷花,狀態並不相同,扶渠指的是已經開放的全株荷花,菡萏指含苞未放的荷花,芙蓉指開放的荷花,指的都是「花」的部分。
  • 中國傳統色彩——菡萏色
    先得了解什麼是菡萏。菡萏,拼音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屬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古稱水芙蓉、菡萏、芙蕖。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除中國外,日本、俄羅斯、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均有分布,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國花,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淨潔的象徵。
  • 荷月問荷說——蓮是荷花嗎?
    你看,此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暑氣是否已消去多半了,因為「荷」之如此喜人,六月也常被稱為「荷月」。悠悠暑日長,我們不如一起閒聊「荷」一番以解暑苦。「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說文解字》第70課:藕是荷花的根嗎?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70課,仍然是「艸」部漢字,仍然是每課六個漢字,今天要講的六個漢字如圖:《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芙蓉本」《爾雅.釋草》裡說:「荷,芙渠;……其本蔤」郭璞作注說:「莖下白蒻在泥中者。」聽起來還不是特別清楚,更清楚的還有《本草綱目.果部.蓮藕》:「以蓮子種者生遲,以藕芽種者最易發。其芽穿泥成白蒻,即蔤也。長者至丈餘,五六月嫩時,沒水取之,可作蔬茹,俗呼藕絲菜。」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藕。
  • 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 三教調和蓮花意象深
    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 三教調和蓮花意象深傳說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蓮花是中國人最為熟悉喜愛的花卉之一,寄託著無數美好祝願和想像,以它為題的作品數不勝數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中這樣解釋:「荷,莢蕖。其莖茄,其葉蓮,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藥,菂中薏。」陸機《詩疏》中說: 「其莖為荷。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其實蓮,蓮之皮青裏白。」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羊亭河公園賞荷:是「蓮」還是「荷...
    江南可採蓮, 蓮葉荷田田! 接著問題就來了:怎麼又是「蓮」又是「荷」?什麼是「蓮」?什麼是「荷」?她所說的「蓮葉」,其實就是睡蓮葉。 那麼現在要研究的就不是「蓮」與「荷」的區別,而是「蓮」與「睡蓮」的區別。
  • 一川秋意生芙蕖
    如果僅僅以荷的葉、莖、實、根而論,就有芙蕖、菡萏、蓮花、芙蓉、蓮藕等等稱謂。荷池之美,緣於滿池荷花。荷花之美,美在清麗自然,古今同賞。自從宋代周敦頤所撰《愛蓮說》出世以後,「出淤泥而不染」遂成為了荷貞潔的定評,荷花也由此博得了「花之君子」的美譽。
  • 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 三教調和蓮花意象深
    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 三教調和蓮花意象深傳說百花難及芙蓉名號多蓮花是中國人最為熟悉喜愛的花卉之一,寄託著無數美好祝願和想像,以它為題的作品數不勝數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中這樣解釋:「荷,莢蕖。其莖茄,其葉蓮,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藥,菂中薏。」陸機《詩疏》中說: 「其莖為荷。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其實蓮,蓮之皮青裏白。」
  • 米丈堂木作之「常花·荷在」
    ——純道題記欣賞更多米丈堂木作之精品,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39A」「39B」「93C」查詢。《太液荷風圖》宋 佚名荷花又叫蓮花、芙蓉、芙蕖、水芝、菡萏、君子花等,其歷史悠久,栽培廣泛。《詩經》中就記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等有關荷花的句子。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云:「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 蓮為何出淤泥而不染?原因全網都答錯了
    如此特殊的微米結構使得水滴落在蓮葉上時,會被突起和蠟隔離開表皮細胞,進而滾動形成「玉盆瓊珠」,同時把葉表面的髒東西黏住、帶走,最終實現自潔。僅從古人給蓮的身體各部位都取了專屬稱呼即能體會一二:果期膨大的海綿質花託特稱為蓮蓬,蓮子又叫澤芝;葉特稱為荷(hé)或「蕸(xiá)」,立葉之柄叫「茄(jiā)」,柄細長,卻高舉大葉片立於水中,「荷」字由此產生「負荷(hè)」之意;花的暱稱更多,有荷花/華、(水)芙蓉、菡萏(hàn dàn)、水華、水芸、
  •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為什麼?
    僅從古人給蓮的身體各部位都取了專屬稱呼即能體會一二:果期膨大的海綿質花託特稱為蓮蓬,蓮子又叫澤芝;葉特稱為荷(hé)或「蕸(xiá)」,立葉之柄叫「茄(jiā)」,柄細長,卻高舉大葉片立於水中,「荷」字由此產生「負荷(hè)」之意;花的暱稱更多,有荷花/華、(水)芙蓉、菡萏(hàn dàn)、水華、水芸、水芝、澤芝、藕花等等,其中,
  • 夏荷趣物之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原創圖片:夏荷趣物之7——怒放2上一篇《炎炎夏日,荷塘一股清流怒放——夏荷趣物之6》小編發了第一組荷花怒放的原創圖片,並和大家溫習了一些描寫荷花的古詩詞,並在文末提了問題:關於荷花的古詩詞,怎麼出現「芙蓉
  • 蓮為何出淤泥而不染?原因全網都答錯了!
    如此特殊的微米結構使得水滴落在蓮葉上時,會被突起和蠟隔離開表皮細胞,進而滾動形成「玉盆瓊珠」,同時把葉表面的髒東西黏住、帶走,最終實現自潔。 僅從古人給蓮的身體各部位都取了專屬稱呼即能體會一二: 果期膨大的海綿質花託特稱為蓮蓬,蓮子又叫澤芝;葉特稱為荷(hé)或「蕸(xiá)」,立葉之柄叫「茄(jiā)」,柄細長,卻高舉大葉片立於水中,「荷」字由此產生「負荷(hè)」之意;花的暱稱更多,有荷花/華、(水)芙蓉、菡萏(hàn dàn)、水華、水芸、水芝、澤芝、藕花等等,其中
  • 《說文解字》第66課:《紅樓夢》「吹散芰荷紅玉影」,芰是啥?
    今天在說解文字之前,我們先說兩個小結論,類似廢話,但這兩個結論對能否堅持我們課程的學習卻很重要。我們偶爾會發現《說文解字》中有一處兩處的錯訛,這本是白璧微瑕,卻讓有一部分朋友從此認為《說文解字》不能當作經典來學習,這首先跟有些篆刻名家的說法有差異,比如:吾丘衍在《三十五舉》裡說:「凡習篆,《說文》為根本,能通《說文》,則寫不差,又當與《通釋》兼看。」
  • 芙蓉花開,一天之內竟會變三個顏色?
    這裡的「芙蓉」通常被認為是荷花或者蓮花。 不過有意思的是,古時荷花的標準稱謂也不是芙蓉,而是芙蕖。在《爾雅·釋草》裡,說的是「荷,芙蕖」。這裡並沒有芙蓉什麼事兒。
  •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芙蓉花是什麼花?
    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含有「芙蓉」二字的有幾百上千首,古人常用「芙蓉」來指代美女,表達對女性的讚美,那芙蓉花到底是什麼花呢?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其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在《爾雅釋草》一書中「荷」的釋義為: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東晉文學家郭璞曾為《爾雅》注釋:芙蕖,別名芙蓉。可見芙蓉花確實是荷花的別稱,可似乎又不僅僅是荷花的別稱。北宋的蘇軾在《和陳述古拒霜花》中寫道「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其中的芙蓉指的並不是荷花,而是拒霜花。
  • 聆聽漢字之美:《花草字傳》,了解「荷」
    (張一清 著 / 梁 豔 讀)「荷」上邊的「艹」表示它的意思與花草有關,下邊的「何」表示它的讀音, 上下合在一起表示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水生植物。採蓮圖 清明 包棟這種植物出淤泥而不染,花葉壯碩, 花色嬌美,根莖子實均是人間美味。
  •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芙蓉花是什麼花?
    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含有「芙蓉」二字的有幾百上千首,古人常用「芙蓉」來指代美女,表達對女性的讚美,那芙蓉花到底是什麼花呢?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其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在《爾雅釋草》一書中「荷」的釋義為: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東晉文學家郭璞曾為《爾雅》注釋:芙蕖,別名芙蓉。可見芙蓉花確實是荷花的別稱,可似乎又不僅僅是荷花的別稱。北宋的蘇軾在《和陳述古拒霜花》中寫道「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其中的芙蓉指的並不是荷花,而是拒霜花。
  •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芙蓉花是什麼花?
    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含有「芙蓉」二字的有幾百上千首,古人常用「芙蓉」來指代美女,表達對女性的讚美,那芙蓉花到底是什麼花呢?我們都知道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其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在《爾雅•釋草》一書中「荷」的釋義為: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東晉文學家郭璞曾為《爾雅》注釋:芙蕖,別名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