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京華時報訊昨天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倫敦當地時間19日晚,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習近平將抵達希思羅機場。
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邀請,習近平於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將是1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方面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訪英期間,習近平將出席近20場公開活動,這其中不僅包括多場會見、重要宴請,也有參觀多所學校、企業、出席峰會等。
出訪前夕,習近平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期待著同英國領導人和各界朋友共商兩國關係發展大計,為今後一個時期中英關係繪製路線圖,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
陪同習近平主席出訪的有: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
□前瞻
中英經貿大單值得期待「雜音」不幹擾中英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在眾多智庫觀察人士眼中,這將是一次不同以往的「超級國事訪問」。中國歐洲學會英國研究分會副會長江時學說,英方此次用超高規格接待習近平的事實充分表明,中英兩國可以使合作共贏成為雙邊關係乃至南北關係的主流。
核電高鐵金融領域兩國合作基礎雄厚
在中英關係大框架下,兩國雙向經貿、投資和金融合作基礎雄厚。在媒體報導中,習近平訪英的經貿「大單」備受矚目。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黃日涵指出,中英在核電、高鐵、金融等領域深化合作成果可期,英國曾率先加入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銀行,積極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此次隨同習近平訪英的企業家代表團涵蓋金融、基建、能源、汽車、航空、文化等領域,這傳遞出清晰的信號,中英將在習近平此訪中達成豐富的成果,有可能在核電項目、中企收購曼徹斯特機場股份、加速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加強中英創意科技合作方面實現突破。
兩國在全球治理中為世界做更大貢獻
在江時學看來,中英在未來的全球治理中合作前景廣闊,近期合作領域可涵蓋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信息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打擊恐怖主義以及防範重大傳染性疾病等。「毋庸置疑,中英在這些領域的合作必將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歐盟中國經濟文化委員會成員諾曼·塔內特表示,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對中國歐盟關係具有帶動作用,英國在中國與歐盟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歐盟委員會此前已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歐洲投資計劃」表示了歡迎,習近平此訪同樣是一次深化中國與歐盟關係的重要機遇。
「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使歐洲公眾關注與中國的友好關係」,正在領導中德青年交流項目的德國前駐華大使施明賢表示,這將進一步加強歐盟與中國的人文交流,增進雙邊人員往來,促進歐盟與中國編織更加緊密的夥伴關係網絡。
進一步加強政治共識不因「雜音」幹擾關係
智庫觀察人士同時指出,中英應進一步加強政治共識。此前英國領導人曾會見達賴,使中英關係遭受打擊。中國香港出現所謂「街頭抗議」,一些英國政治家發表了一些不負責任甚至幹涉中國內政的言論。
「習近平主席此次對英國的訪問,有助於進一步凝聚中英之間的政治共識。」江時學認為,一方面,中國應更加理性地看待英國的一些批評和一些人士存在的誤解;另一方面,英國必須尊重中國在西藏問題和香港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不應因這些「雜音」幹擾中英關係的主旋律。
□揭秘
白金漢宮「比利時套間」對英王室意義重大
習近平將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並下榻著名的白金漢宮的消息引起熱議。
白金漢宮初建時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房屋,後來房子的主人將它賣給了王室。經歷過上百年間的幾次大改造,直至1845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督辦下,王室寓所才建成了今天的模樣。如今,它堪稱全球最貴豪宅,估算價值超過10億英鎊。
白金漢宮總面積達
77000平方米,另外還有約161874平方米的王室花園,佔地面積相當於1/3個故宮。不僅佔地面積大,白金漢宮還內設有775個房間,包括52間王室成員與賓客臥室,以及188間工作人員臥室,光廁所就有78個,一共1514扇門,760個窗,還有超過4萬個燈泡。
據外媒報導,按慣例,之前來訪的國家元首通常會被安排下榻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的白金漢宮「比利時套間」。這次習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就會住在這間套房裡。包括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小布希和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等等都曾在此居住過。而對於英國王室來說,這間套房同樣意義重大,英國女王在登基之初,曾與菲利普親王在這裡居住數月,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都在這個套房出生。同時,這裡也是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大婚之夜入住的房間。
為國家元首「私人定製」女王親自檢查巡視
「比利時套間」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初這裡是專為比利時首任國王利奧波德一世設計的。利奧波德一世在年輕時娶了英國女王儲,但是女王儲未繼位就去世了,英國繼承人出現空缺,這位利奧波德就促成了自己的姐姐嫁給愛德華親王生下了一位新的繼承人——這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所以比利時國王就成了維多利亞女王的舅舅,這樣看來在白金漢宮獨享一間套房就不奇怪了。
這間套房位於白金漢宮一層北向,窗戶正對著女王的40英畝皇家花園,栽培著350種來自全世界不同角落的花,光桑樹就種植了35種。人們在園子裡可以觀賞到30多種鳥類,這其中很多都是瀕臨滅絕、受到嚴格保護的稀有品種。套房由3個主要的房間構成,包括「18世紀廳」、「藍色奧爾良臥室」和「西班牙廳」。3個房間都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傳統英國皇室風格。其中,主廳「18世紀廳」是伊莉莎白女王最青睞的地方,她常在這裡舉行私人聚會。整個房間以米黃色為主色調,牆上懸掛著喬治三世國王和夏洛特王后的肖像。此外,「藍色奧爾良臥室」主要供元首休息,而「西班牙廳」則是一間可用作更衣或供元首孩子居住的小房間。
私人定製現在是一個很熱的概念,白金漢宮更是以「熱情好客」和「私人定製」見長,比利時套間的私人定製更是細緻到了每一個生活細節。據介紹,白金漢宮對於接待外賓有著統一的嚴格標準。每次外國元首入住之前,女王都要安排專員進行一番布置,會提前打聽好元首和伴侶的相關喜好和忌諱,在書架上放上他們最喜歡的書,在桌子上擺放最愛的花,連衛生間的衛浴用品也要換成貴客慣用的品牌。在準備齊全之後,女王會在客人到訪之前對客房配備親自檢查巡視。
□幕後
領導人接受專訪表述層面更清楚
在即將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10月18日,習近平接受了英國路透社的專訪,回答了關於中英關係、兩國金融合作、中歐關係、中國外交政策、中國經濟形勢、亞投行、反腐、南海以及中國足球等10個問題。而此前早些時候,習近平在訪美前也接受了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書面採訪,回應了亞投銀行、南海島礁、中國股市、網絡安全、反腐等共12個熱點話題。
在國家領導人出訪前接受當地主流媒體採訪或發表署名文章已成為一種慣例,京華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習近平上任以來,共在其他國家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15篇,接受外國媒體採訪8次,其中4次是接受同一地區多個國家媒體的聯合採訪,有的是書面形式,有的是面對面採訪,3次是接受單個外國媒體採訪,分別為前天接受英國路透社的採訪、上個月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2014年接受美國《赫芬頓郵報》專訪。採訪問題一般控制在10個左右。
那麼,發表署名文章和接受媒體專訪有何區別。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明明說,不論是署名文章還是媒體專訪,都是中國領導人主動發聲的機會,也是一種外交創新,是出訪前對國外媒體「種種分析和猜測」的很好回應。國家主席在海外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是大國外交的一種大手筆。這些署名文章,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內涵豐富、信號清晰,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功能和價值,產生了很大很好的對外宣傳效應。
同時,接受媒體採訪也是正常對外交流的一種方式,雙方事先可以商量好,出訪所在國的媒體提出書面問題,國家領導人給予回答,回答內容需要類似實錄的方式給予刊登出來,不能有刪減,區別於電視臺採訪的好處是必須得一字不少地全文刊登出來,讓讀者主觀準確了解國家領導人政策的理念,不易產生誤解,可以更加了解中國真實的想法,表述層面會更加清楚明了。
署名文章更傾向於領導人的主觀表達,而媒體採訪的方式一般都是出訪所在國關心的問題,甚至涉及敏感問題也需要給予回應,有的問題很尖銳,但是領導人願意在這時候給予全面性答覆,這種方式相比署名文章來講,針對性會更強,也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出訪所在國的重視。
綜合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新華社中新社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