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後北大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2020-12-20 透明娛樂侃天下

法國文學家託馬斯·布朗爵士曾經說過:

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

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

人的生命有兩個屬性,就是長度和寬度。

長度是壽命,寬度是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要用知識,用智慧,用奉獻拓展生命的寬度。

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主角張培祥,她18歲考上北大,在24歲的時候香消玉殞。

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著名主持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她傳奇的一生。

01

張培祥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

她的父親常年多病,她的母親曾患有小兒麻痺,一隻手幾乎癱瘓。

父母幾乎都喪失了勞動能力,家裡的經濟就指著家裡的幾畝薄田。

因為窮,張培祥到10歲那年,才入學。

進入學校之後,她格外珍惜學習機會。

雖然入學晚,但是聰明又刻苦的她,從班裡的末等生一躍成為尖子生。

但是在她小學畢業後,家裡實在負擔不起她的學雜費,張培祥又一次面臨輟學。

02

她的姑父姑母十分疼愛她。

不僅幫了墊付了學費,還把接到自己身邊,照顧她的飲食起居。

在姑姑姑父的資助下,她才順利進入中學。

羽翼未豐者,凡有鴻鵠志,乘風上青雲!

張培祥深知自己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所以她只能更加用功學習,用好成績來回饋姑父姑母。

最後她以年級第一的好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

雖然有學霸光環籠罩,但是進入高中的張培祥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知識改變命運,她每日挑燈夜讀,讓姑姑十分心疼。

03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7年18歲的張培祥收到了北大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一剎那,全村都沸騰了。

張培祥哭了,她的姑姑也跟著灑下淚水!

因為這一切太不容易。

在全村的資助下,18歲的張培祥拿著行李,走上漫漫求學路。

進入大學之後,張培祥每天不是在上課就是在泡圖書館。

她多次拿到學校的獎學金。

2001年本科畢業後,她在老師的建議下,開始考研究生。

自此張培祥開始了半工半讀的學習生涯。

04

張培祥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女。

她酷愛讀書,鍾情文學,她對《紅樓夢》頗有見解。

她在網上發表的《飛花讀紅筆記》《大話紅樓》《紅樓十日談》一經發表,就引起網友的追捧。

不僅如此她還翻譯了國外著作《你想你的狗 一樣快樂嗎?》《所向披靡---打造卓越團隊17條法則(美國)》,一經發行就成為暢銷書。

值得一提的是,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紀實文學《賣米》。

雖然沒有華麗辭藻,但是卻感人肺腑,更被譽為"可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佳作

05

研究生畢業之後,她順利進入湖南衛視節目組。

在《新青年》欄目中,張培祥不僅擔任編導,還是嘉賓主持,節目一經播出就引起巨大反響。

當人們以為她的人生要走向輝煌的時候,不幸發生了。

在一次工作中,她突然暈倒,醫院的診斷書猶如晴天霹靂。

原來她得了白血病!

樂光的張培祥並沒有被病魔打到,她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但是還是沒有戰勝病魔,在2003年8月27日年僅24歲的張培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06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這是對張培祥最真實的描述。

北大為了紀念張培祥這種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決定在八寶山為她舉行葬禮,祭奠她卓越的一生。

師哥撒貝寧親自為她念悼詞。

結語:

能有璀璨絢爛讓人們懷念一生,雖死尤生。

相關焦點

  • 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後學校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北大的才女張培祥,她曾經18歲考上北大。在她24歲,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天妒紅顏,英年早逝。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撒貝寧為她致悼詞。其中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而張培祥雖然年齡小,但是非常的體貼懂事。在張培祥10歲的那年,家裡已經快揭不開鍋了,實在沒有多餘的錢供她上學。無奈之下她只能輟學在家。而她的姑姑看出她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於是資助她繼續讀書。
  • 北大才女張培祥離世,學校破例為其在八寶山送行,撒貝寧致悼詞
    才華往往被被美貌更能讓出彩,且才華所造就的美麗將隨著作品長久,北大才女張培祥就是這樣的人,雖然她已經離去,但其才華以及其優秀的文學作品卻一直讓大家銘記於心。在張培祥去世之後,學校感念其才華還破例為其在八寶山辦追悼會,其學長撒貝寧為她致悼詞,由此可見張培祥的出色才華。
  • 17年前,北大法學院一女生去世,為何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
    看著電腦屏幕,女生兩眼出神,似乎在想些什麼,接著她敲響了鍵盤,打下了一封長達幾千字的「信」,感謝那些關心她和支持她的朋友們。88天後,女生因病去世,永遠閉上了自己的眼睛,為了紀念她,北大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辦了葬禮,撒貝寧親自致悼詞,她是誰?為何會引起這樣的重視?
  • 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北大破例為其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念詞
    能進入北京大學讀書的無疑是特別優秀的人,每年都會有很多寒門子弟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北京大學,張培祥就是這樣的一個女生。天妒英才,張培祥的年齡永遠停留在了24歲,北大破例為其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念詞。張培祥共讀了4年的小學,在學校她學習非常努力,為的就是考上大學改善生活。放學之後還會幫父母做一些家務,是個懂事的好孩子。10歲輟學,每天都在做農活,後來善良的姑父姑姑又繼續資助她上學。張培祥深知學習不易,非常珍惜,之後憑著出色的成績考入了重點中學。
  • 18歲上北大24歲早逝的張培祥,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葬禮
    撒貝寧是一個為人十分風趣幽默的主持人,在綜藝上頻頻曝金句,「北大還行」就是從他這裡傳出去的。在綜藝上撒貝寧提起上學的事情,就說:「提前被北大錄取的時候,心裡很猶豫,因為要去北京太遠,而且遠離了家鄉的小夥伴。不去吧北大也還行。」
  • 17年前,24歲北大才女患癌去世,北大首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行葬禮
    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講的這個姑娘,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4歲,但她的精神卻一直存在,她就是北大才女張培祥。張培祥從小就非常聰明,說她過目不忘都不是誇張,張培祥很喜歡看書,她的姑父在校工會裡工作,借著這個機會,她就常常到工會借書看。有一次她上午借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小說,下午就還回去了,姑父看到後還以為她三心二意沒讀完,為此還罵了她一頓,但是張培祥卻說自己已經看完了,還將書裡的情節給姑父講了一遍,書裡面的人物一個也沒落下。姑父聽完後也是非常吃驚,沒想到自己的侄女竟然還是個小天才。
  • 北大才女張培祥:18歲上北大24歲去世,卻為何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
    最終在姑姑和姑父的幫助下,張培祥才得以正常讀書。自強不息,她結出碩果張培祥以她那優異的成績,回報了所有幫助她上學的人。在1991年的小升初考試中,張培祥考入了醴陵一中,並且她當時的成績是泗汾雙塘小學的第一名。升入初中後的張培祥繼續保持著勤奮好學的狀態,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列。
  • 一位24歲北大女學霸病逝後,葬禮為何在八寶山舉行?她到底是誰?
    八寶山是一個埋葬革命烈士的重要地方,在17年前有一位北大的24歲女學生,她因病逝世後葬禮就在八寶山舉行,這是為何,她是誰?怎麼會有資格在八寶山舉行葬禮的,這個令人有些痛心的女子,名叫張培祥,出生於1979年11月,她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湖南女孩兒,其姑父原本在校工會工作。
  • 她18歲考入北大,24歲去世,北大第一次為一學生在八寶山辦葬禮
    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一位北大的才女,她18歲進入北大,但是24歲就離開了人世,她的人生似乎很好的向我們闡述了由此新的這個概念。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北大才女在北大的報刊裡面,有一篇文章曾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賣米。它的作者是一個叫飛花的筆者,她的真實身份是北大的才女張培祥。
  • 北大才女作文《賣米》原文閱讀 飛花張培祥經歷資料照片
    北大才女作文《賣米》原文閱讀 飛花張培祥經歷照片寫在前面  最近,整個朋友圈都在為一篇文章潸然淚下——《賣米》。  總以為《多收了三五鬥》的故事,只存在於那個年代的課本裡。卻想不到,竟是張培祥——一個出生於1979年的北大女生的整個少年。
  • 《賣米》刷爆朋友圈,記者湖南醴陵探訪北大才女張培祥艱辛成長軌跡
    (湖南籍北大才女《賣米》寫哭整個朋友圈,你知道她是怎樣一個人嗎?)《賣米》素描了「我」和母親賣米的過程,白描了湘東農民生活的艱辛不易,讓無數讀者感動落淚。即便學校免除了她的學雜費,但是,她生活費依然沒有來源。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後,張培祥到株洲市內的一家小餐館打了一個月的零工。
  • 北大才女一等獎作品:《賣米》,看哭無數人!
    作者:飛花(原名張培祥,北大才女)文章《賣米》作者飛花,原名張培祥,北大才女。曾獲得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但天妒英才,獲獎者在頒獎一年前,就已身患白血病離開了人間。2003年非典期間患白血病,三個月後,年僅24歲的張培祥去世。北京大學在八寶山為這位歷經磨難的才女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撒貝寧介紹其生平時,「全場慟哭失聲」。張培祥生前曾有翻譯和編寫作品出版,並有小說、散文發表,這篇文中描述場景,皆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 北大才子撒貝寧,也有被妻子「套路」的一天?
    撒貝寧一一跟大家解釋:「她想學中文,我說我免費教。」大家便開始感嘆撒貝寧套路深,以免費教學為幌子追求異國美女:「免費?這個套路~」結果撒貝寧又補了一句:「我那時候都不知道她中文那麼好!」話一出口,撒貝寧就愣住了,打趣道:「從沒見過如此奇怪的要求。」在《開講啦》裡,撒貝寧提到妻子也是熟稔且滿是笑意,他稱她為「我家那老外」,說她踢足球摔斷手腕,到中國醫院接回去後,發現比沒斷前還好使。
  • 「北大才女」送快遞不是「人盡其才」
    胡建兵  在什邡快遞界,一個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氣,她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新聞專業。身為北大才女,婚後,她卻放棄了北京的白領生活,選擇回鄉,選擇做快遞,甚至自己還騎車到處送快遞。(3月15日《成都商報》)  我國有句古話,叫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 「北大才女送快遞」需要的不僅是勇氣
    在什邡快遞界,一個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氣,她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新聞專業。身為北大才女,婚後她卻放棄了北京的白領生活,選擇回鄉做快遞。親友眼中的「北大才女」,現在卻是一個開貨車送快遞、還能扛100斤左右快件的「女漢子」。3月14日,在快遞公司辦公室裡,徐璐正盯著電腦不停地輸入單據。
  •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它是北大才女田曉菲於1987年10月,在她16歲的時候寫的一篇小說。我隱約記得語文老師開篇講課說了這麼一段話:同學們,大家正值十二、三歲,十二、三歲是個充滿幻想,憧憬未來的年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同齡人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去感悟她的人生理想。
  • 她高考數學考0分,卻憑藉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
    不知道是不是人以群分的緣故,沈從文的小姨子,也是一位才女,她被譽為: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可是,她文學方面雖然厲害,但是在數學方面,卻是一個小白。高考時,她數學只考了零分。眼看著就要跟北大擦肩而過,但她卻因為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張充和究竟有多厲害,請聽我一一道來。
  • 撒貝寧「凡爾賽式」聊天登上熱搜,你和保送北大,差的不光是學歷
    「北大還行」撒貝寧的「逆天人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撒貝寧作為節目主持人採訪馬雲的片段呢?在節目當中,馬雲公開表示自己對於錢不感興趣,最開心的時候的自己拿91塊錢工資的時候。
  • 翁帆嫁給楊振寧教授,而這位北大才女嫁給自己的老師,網友:很值
    翁帆嫁給楊振寧教授,而這位北大才女嫁給自己的老師,網友:很值 一個女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嫁給了真正的愛情,汕大才女翁帆和北大才女田曉菲,都嫁給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這2位才女都嫁給了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教授,由於和伴侶之間在年齡的隔閡,對於她們所收穫的愛情也是頗受爭議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