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日),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迎來了第二批學生返校,還迎來了一位新「校工」上崗——全國首臺利用超氧水消殺機器人。經過工程師的最終調試,這臺明德學生家長捐贈的智能消殺防疫機器人終於與明德實驗師生見面,開始投身到校園消殺防疫工作。
超氧水消殺後分解成氧和水
還可按路線巡檢、測體溫、紫外線消殺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位新「校工」不僅消殺功能獨特,外形更是炫酷,滿滿的科技感、未來感。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之下,這臺由深圳市祺豐智慧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超氧消殺機器人開始對周圍環境進行「AI感知學習」。據工程師鄧翔介紹,臭氧已經廣泛用於飲用水消毒、醫療衛生機構空氣消毒,此次祺豐機器人研發團隊率先利用納米共混技術將臭氧與自來水充分融合,不僅達到殺菌消毒、淨化水質的目的,還消除了傳統的84消毒液、酒精消殺的鄰避效應。通過機器人消殺的空間是基於臭氧與水,完成消殺30分鐘左右,彌散在空氣的超氧將分解成氧和水,將一定程度增加空間負氧離子,氣味更加友好。
另外,這名明德新「校工」還自帶導航控制器系統。在完成地圖構建之後,可以按照要求的路線進行超氧水消殺和體溫監測,在夜間還可以對校園公共區域進行紫外線消殺和巡檢作業,並且根據自身電量情況,完成自動回充及蓄水請求。不僅如此,它還搭載了陣面感應的紅外攝像頭,可以遠距離、快速地發現體溫異常者,並發出語音提示。
學校多處用上「超氧水」
殺菌、除臭 還很安全
此次與消殺機器人一起在明德「上崗」的還有祺豐智能超氧消殺設備。該設備可以安裝在學校重要水管道,直接與自來水接駁,通過設備處理,打開水龍頭就是「超氧水」,而且濃度可以調節,符合多場景應用,如醫用殺菌、果蔬除農藥殘留、洗手間除臭等。據悉,作為政府委託明德基金會管理的學校,近年來,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全力推進智能化學校建設。這次面對疫情,學校積極發揮智能化優勢,推送信息化技術與校園工作的深度融合。迎來學生返校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學校已全面加強了消毒消殺工作,超氧水消殺機器人的引進,將幫助明德在返校時期更好地保障師生們的安全。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魯江告訴記者,該校一共12個年級,到今天已有9個年級、近3000學生全部返校。學校配備了充足的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熱心企業和家長也紛紛給予學校大力支持,如騰訊捐贈了6萬餘個口罩,柔宇科技給該校老師在線教學捐贈了手寫板,還有就是今天祺豐捐贈了超氧水消殺機器人。這臺超氧水消殺機器人使用效果不錯,學校是師生高度密集場所,該校還有學生在校午餐午休,通過智能化幫手、嚴格的防疫措施為孩子築起一道道安全保障屏障。
訪校長魯江——
智能幫手、嚴格防疫保安全
不用補課,可按時放暑假
未來將打造新生態「無圍牆學校」
據了解,作為福田區委區政府與騰訊合作辦學的學校,該校還採取了很多措施將人工智慧技術與教學、教研、管理深度融合。據魯江介紹,寒假期間,該校還把所有教室和功能室進行了智能物聯教室的升級和改造,提高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實現了後臺根據學生課表和作息時間等一鍵式控制,自動開關,減少了通過遙控器按鍵等接觸控制的傳統方式,也由此可減少接觸交叉傳染的風險;在疫情之前,該校還建立了一個「虛擬學校」——海豚學院,組織老師錄製了大約有3000多節微課,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還建立了2個直播間,4個錄課靜音倉。疫情暴發後,海豚學院發揮了作用,利用直播和線上微課的資源給孩子們上課,師生教學得心應手,由此疫情對該校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的影響很低,目前評估,基本可以不用雙休日補課和暑假延期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可以實現「按時放假」。另外,海豚學校還實現了向全國中小學免費推送,後臺統計,全國多省市學校學校都有上海豚學院的網課,總訪問量達到20萬人次,發揮了網課在推進教學公平、公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魯江表示,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有深入融入網際網路的基因,而此次疫情亦深化了他對線上教學的思考。「未來疫情結束後,明德將致力於建立一個新型的教學新生態。而未來教育、未來學校,將是線上與線下相互補充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實體學校和虛擬學校相互補充、結合的校園」他說,未來將是「無圍牆學校」「無時限學習」,時時可學、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是一種泛在的學習狀態;還有就是無學籍的老師、無學籍的學生,全國名師都可以請來、錄課,全國各地學生都可同學一堂課。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