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誤吸怎麼辦?這波操作能救命!

2020-12-24 生活雜記館

誤吸是指進食(或非進食)時在吞咽過程中有數量不一的液體(奶汁、分泌物等)或固體食物(花生米、硬幣等)進入到聲門以下的氣道。

容易引起兒童嗆到和窒息的東西太多了,生活中到處可見,堅果、果凍、生蘿蔔、葡萄、爆米花、較硬的或黏糊糊的糖果、玩具的小零件、電池等等。兒童窒息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往往突然發病、病情危急,如不採取緊急措施,很可能使小朋友在短時間內死亡。

那麼,當孩子發生誤吸時,應該怎麼處理呢?

接下來,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就為大家講一講幼兒被嗆到或窒息的表現,幫助大家更直觀、更快速的判斷幼兒是否已經發生了誤吸或窒息。

1、誤吸的表現

①寶寶不斷流口水、無法再吞咽其它東西,有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注意此時可能有異物卡在食道。

②寶寶會哭鬧,並且臉部發黑,但是卻無法發出聲音,這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嗆到或氣管被堵住,要進行急救處理。

③寶寶吞下的異物為尖銳物品,嘴裡可能會有出血、受傷的情況。

④吞食異物的寶寶,若暫時還沒有明顯的症狀,就應該注意觀察寶寶呼吸時是否出現咻咻的喘鳴聲。

⑤如果發現寶寶長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類似氣喘的情形,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異物堵住呼吸道。

2、如何處理

當懷疑孩子可能吞入異物時,如果孩子正常沒有任何症狀,首先,我們應該帶上疑似被孩子吞入的物品到醫院,讓醫生確認有無異物存在,以及異物在孩子體內的位置,再通過內視鏡將異物夾出。

如果已經發生了異物阻塞住食道或呼吸道,並且沒有呼吸現象時,應該立即施行心肺復甦,並撥打120。

而當孩子在意識清醒時,應以背擊與胸壓法(嬰兒適用)或海姆立克法(寶寶適用)幫助排出異物。

①背擊與胸壓法(嬰兒適用)

先將寶寶俯姿,前傾約45°,臉朝下且略微頭低腳高。

施予寶寶5-6次有效的背部拍擊,之後翻成正面施予5-6次胸外按壓,反覆進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

若寶寶只是嗆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狀況,通常能自行吐出異物。不要用手指去做挖的動作,以免異物更加深入。

若寶寶已出現窒息症狀,且呼吸道不通暢,立即撥打120。

若寶寶無呼吸,但呼吸道暢通或未完全受阻時,可為寶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到窒息症狀解除或救護車到達。

②海姆立克急救法(寶寶適用)

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後腿蹬的姿勢站穩;

使患兒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並讓其身體略前傾;

將雙臂分別從患者兩腋下前伸並環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從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貼在患兒胸部下方,肚臍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圍」之勢;

突然用力收緊雙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這樣由於腹部下陷,腹腔內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擠壓肺及支氣管,這樣每次衝擊可以為氣道提供一定的氣量,從而將異物從氣管內衝出;

施壓完畢後立即放鬆手臂,然後再重複操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相關焦點

  • DNF都說旭旭寶寶沒技術,他12年前這波操作,有幾個人能打出來?
    DNF都說旭旭寶寶沒技術,他12年前這波操作,有幾個人能打出來? 了解DNF的朋友都知道,旭旭寶寶是這款遊戲最火的大神,不過現在對他的印象,幾乎都是沒技術全靠砸錢。
  • 如果寶寶不小心噎到,學會這2招,緊急時刻能救命
    文|秘籍君有寶寶的家長都知道,小孩子可是見什麼都往嘴裡塞,尤其是兩歲以前的孩子。這是因為他們最初是用嘴巴來認識物體,感知世界的。因此照顧小寶寶們需要格外用心。可見,照顧寶寶時,安全有多重要。當然,不止不懂事的小寶寶會吃下不該吃的東西噎住,一些大孩子在吃東西的時候也可能不小心噎到。噎住咳嗽一陣子還算小事,如果堵住氣管阻礙了呼吸,那可是生命攸關的大事,往往幾分鐘的時間就是天差地別。因此建議為人父母,學會異物窒息急救法,緊急時刻能救命。
  • 外公丟失2個月大寶寶「救命藥」
    金山網訊  正是雪花紛飛、北風凜冽之夜,2個月大寶寶的「救命藥」,卻被粗心外公不慎弄丟了!
  • 之後這波操作...
    眼前一幕  並沒有讓10歲的女孩兒不知所措  她迅速跑到客廳的窗戶  對外大聲呼救  救命!救命!救命!10歲姐姐的這波教科書級操作和妹妹玩火引發火災的鮮明對比,無一不在提醒著我們:安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必須加強孩子防火教育。
  • 生娃後,寶寶身上這東西和臍帶血一樣能「救命」,家長別再亂扔了
    這件東西可是和臍帶血一樣重要的,能夠救人性命的,家長可別再亂扔了。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的震驚。這麼多年聽說過各種收藏乳牙的奇奇怪怪的方式,還真沒聽說過乳牙居然能救命。其實乳牙有很多神奇的作用,只不過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罷了。
  • 寶寶積食怎麼辦?這7招超有用!
    粉哥導讀: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可營養需求又較高,基於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由於各種原因引發消化問題,比如積食,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辦?應對方法都在這
    孩子發燒並不少見,但如果寶寶一直高燒不退,那麼可要引起重視了。那麼,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辦?下面育姐就教給大家正確的應對方法。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辦?2.使用冷敷法將毛巾放在冷水中浸溼,擰乾後放在寶寶額頭,毛巾變熱後再次放到冷水中浸溼。這樣進行冷敷,方便易行,而且降溫效果很不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冷水袋或冰袋,只要孩子能接受,感到舒服即可。
  • 寶寶上吐下瀉?大多是這個原因,掌握一些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昨天,在電梯裡碰上了愁眉不展的明明媽媽,問過才知,一向健康的小明明這兩天突然上吐下瀉,一天拉肚子十多次,不見好轉。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明明媽媽,小明明得了急性腸炎,需要用藥治療。明明媽媽表示很疑惑:一家人在小明明的飲食護理方面都很小心謹慎,怎麼就得腸炎了呢?
  • 三星Galaxy A9s的這波操作,能讓你在朋友圈很有排面兒
    三星Galaxy A9s的這波操作,能讓你在朋友圈很有排面兒大家好,這裡是亮說科技,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今天與大家交流一下關於三星Galaxy A9s的話題,智慧型手機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了,方方面面都很透徹,如手機支付
  • 寶寶被蟲咬了怎麼辦?
    導語:寶寶被蟲咬或蟲叮是很常見的,通常反應很小。蚊子、吸血蠅、蝨子和一些蜘蛛等蟲咬人後常常也只是引起發癢、微小刺痛和輕微腫脹。被蜜蜂、黃蜂、紅火蟻蜇到也會很痛,但是通常都不嚴重。寶寶被蟲咬後所起的反應取決於他對某些特殊昆蟲的敏感程度。快來和小編了解一些關於寶寶被蟲咬後的處理辦法。  寶寶被蟲咬後過敏怎麼辦?
  • 戶外迷路怎麼辦?記住這6點,關鍵時刻能救命!
    那麼,戶外迷路了應該怎麼辦呢?以下這6條黃金法則,可要記好啦!1.走大不走小這有兩個注意事項:首先,一般山區裡的道路,只要沿著大路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所謂的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者機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間小道或者是田埂。那麼什麼樣的小路算是鄉間大路呢?
  • 這波操作太中毒
    ,導致創始人這波有毒的操作在國內也迅速就登上了微博熱搜The Ordinary的產品都是功效型的護膚精華,均價折合人民幣不到100元,產品名稱就以配方成分直接命名,搭配上性冷淡又很科學畫風的滴管包裝,獲得了大批護膚成分黨的喜愛!
  • 寶寶咳嗽發燒怎麼辦?吃這7種食物好得快
    寶寶咳嗽發燒怎麼辦?吃這7種食物好得快 寶寶咳嗽發燒怎麼辦?寶寶一旦出現咳嗽症狀,康復周期通常會比較長,這其中跟飲食也有一定的關係。那麼,寶寶咳嗽發燒吃什麼好呢?下面這七種食物值得推薦:
  • 寶寶腹瀉怎麼辦,學會這幾招輕鬆應對
    寶寶拉肚子,媽媽很著急,該怎麼辦,需要去醫院看醫生嗎,可以先在家觀察嗎,什麼時候非去醫院不可呢,在家要注意觀察什麼症狀呢,平時在家需要備什麼藥呢?是不是有一連串的問題,是不是恨不得自己化身為兒科醫生,甚至後悔當初為什麼沒學醫?
  • 東北人這波操作——暖心了,老鐵!
    東北人這波操作——暖心了,老鐵!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東北人這波操作——暖心了,老鐵!》
  • 怎麼辦?這波操作,來了!
    去哪能辦理?……返程了復工了一大波的問題又來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據顯示:連日來,隨著上海企業陸續復工,每天相關諮詢來電有1萬多個。幫忙君刨根問底,找來了攻略——這一波操作真的可以有01個人復工,要啥證明?
  • 這波操作真是膽大,看完冷汗直流
    這波操作真是膽大,看完冷汗直流 現在人們對於自己的髮型是非常注重的,特別是女性,隔三差五就會去到理髮店來做髮型,而那些理髮師也非常的炫酷,用著熟練的技巧在顧客頭上舞動一番,一個完美的造型就做好了,但是前段時間小編就聽說了這樣一件事情,國外竟然流行用打火機剪頭髮,這波操作真是膽大,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家長牢記這點,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是因為,這些藥物較為常見,患者眾多,且有不少為老年常見病藥物。 在很多家庭,幼兒日常主要監管人為老年人,其文化層次相對較低,且多有長期服藥史。如果缺乏日常安全宣教和防範意識,幼兒容易出現模仿服藥行為。 ■孩子誤服藥物 別亂操作,及時就醫!
  • 都是昭通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學生,不約而同的這波操作真帥
    如果撿到一個錢包 你會怎麼辦? 一起來看看 昭通這個中學生及這名醫生的這波操作 讓人稱讚
  • 寶寶便秘怎麼辦?寶寶能喝蜂蜜水嗎?
    寶寶是一個身體抵抗力比較低下的人群,因而其需要家人在生活和飲食上進行悉心的呵護。那對於寶寶的便秘來說,家人們該怎樣處理呢?寶寶便秘能喝蜂蜜水嗎?寶寶便秘能喝蜂蜜水嗎寶寶便秘喝蜂蜜水是一個方子,一般如果堅持喝是有效果的,但是有專家說寶寶一歲以內不能吃蜂蜜的,裡面有病菌,寶寶抵抗力弱,吃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