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娃誤服藥物致1死1殘!家長牢記這點,關鍵時候能救命

2020-12-17 騰訊網

■2歲女寶誤吃奶奶降壓藥 緊急洗胃但沒能救過來

2歲的佛山女童小月(化名),乘奶奶不注意時,誤服了放在桌面上的半瓶降壓藥。

當時,小月的父母上班去了,奶奶發現後大吃一驚。不過,老人家並不知道事態嚴重,沒有及時叫120,而是撥打了小月媽媽的電話,讓她趕緊回來看看。

幾經周折後,小月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吃藥」2個小時了。

這時,她的血壓已經降到很低,出現了心臟驟停。接診醫生馬上展開搶救,給她洗胃。在孩子的胃裡,發現大量白色藥物碎片。

遺憾的是,由於誤食藥物量大,且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這個孩子最終沒能救過來。

得知噩耗,一家人痛哭失聲,奶奶更是崩潰地自責,「都怪我!」

醫生介紹,小月誤食的降壓藥為「硝苯地平」,因其表面有糖衣,容易被兒童當作糖來食用。

對於小孩來說,即使吃很小劑量的降壓藥,都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更何況,小月一次吃了三四十粒!

■因誤吃了大人的藥 娃進了ICU

今年10月,廣東梅州一名1歲半的女童,誤服了成人的降血糖藥。

當天,3歲的哥哥在家裡翻出了一個藥瓶。打開瓶蓋時,不小心把藥撒了出來。撿藥片時,妹妹好奇地就把藥片往嘴巴裡塞。

外婆看見後,趕緊上前去摳。但是,沒摳出來。

老人也沒當回事。不料,當晚孩子就出現了咬緊牙關抽搐的症狀。當時,家人還以為孩子只是受了驚嚇。

直到第二天早上,家人才發現不對勁,趕緊送到醫院就診。

此後近10天,孩子一直處於昏迷狀態,被送往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經過全力搶救,孩子終於能睜開眼睛,但仍然不能說話。

醫院診斷意見顯示,孩子可能會合併缺血缺氧性腦病、雙肺炎症,預判為腦癱,影響智力發育。

看著病床上遭罪的孩子,心情真是沉重。

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卻被一次失誤,改變了命運。天堂與地獄之間,不一定隔山隔海。也許,只隔著一兩片小小的藥丸!

■兒童誤服藥物的悲劇 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兒童誤服藥物,當然不是個例。

據統計,2013年全年,北京兒童醫院共收治中毒病例369起,平均一天就有一起兒童中毒事故發生。其中,有56例重症,4例經搶救無效死亡。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曾對上海、北京4家醫院的兒童中毒病例,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顯示,所有中毒病例中,藥物中毒的比例高達55%。其中,79.2%都是因為兒童自己誤服導致中毒。

■哪些孩子,容易誤服?

有統計數據顯示,1歲至4歲的兒童多見,1歲多最為高發,且男孩多於女孩。

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強、好動,對新事物感興趣,喜歡探索,還喜歡模仿,如吃藥、倒水等動作。但是缺乏判斷力,藥物或毒物保管不嚴就會造成小兒誤服而致中毒。

■藥物誤服,何時高發?

統計顯示,三餐期間最為高發,特別是:

7:00-8:30

11:00-13:00

17:00-19:00

臨近就餐時間,兒童飢餓感最強烈,容易四處尋找食物導致誤服藥物。其次,這個時間段大人忙於做飯而疏於看護。

■什麼藥物,誤服最多?

誤服藥品種類中,感冒藥、降壓藥、降糖藥、抗抑鬱藥等最多。

這是因為,這些藥物較為常見,患者眾多,且有不少為老年常見病藥物。

在很多家庭,幼兒日常主要監管人為老年人,其文化層次相對較低,且多有長期服藥史。如果缺乏日常安全宣教和防範意識,幼兒容易出現模仿服藥行為。

■孩子誤服藥物 別亂操作,及時就醫!

如果發現孩子誤服藥物,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如果一味地責備孩子,Ta 受到驚嚇,反而不利於說出真相,耽誤治療。

第一步要做的是,弄清孩子誤食的是什麼藥、大概吃了多少、什麼時候吃的。

誤服普通藥物

如果誤服的是普通滋補類藥物,一般不必特殊處理,只要多喝水,使藥物稀釋,從尿中排出。

如果誤服普通藥物(比如VC、止咳糖漿),且孩子意識清醒,家長可以第一時間幫助孩子催吐。

先讓孩子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將孩子腹部頂住救護者的膝蓋,讓頭部放低,然後用牙刷柄、筷子之類不尖銳的東西,用紗布包住,刺激寶寶舌根(用勺子壓住寶寶的舌頭根)。

反覆進行,直至嘔吐為止,進行催吐。這樣,能迅速排出孩子胃裡的毒物。

催吐之後,要趕快送醫院。

特別提醒

誤食泡騰片,一定不要喝水,泡騰片加水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很容易導致窒息死亡。

如果誤服了潔廁靈、泡泡水這樣的鹼性物質,也千萬別給孩子用水漱口或催吐,以免使孩子的咽喉、食管和胃二次受到傷害。正確的做法是:趕快就醫。

誤服非普通藥物

如果懷疑孩子誤服安眠藥、降壓藥、降糖藥等其他藥品,建議在催吐的同時,儘快就近送醫院。

千萬不要猶豫,以免錯過最佳排除毒物的時間。

針對誤服的不同藥物,還應注意不同的處理方法:

劇毒藥、大量避孕藥、安眠藥、具有腐蝕性的藥物

應及時送往醫院,切勿耽誤時間。如果情況緊急,來不及送醫院,必須迅速催吐,然後讓孩子喝杯牛奶和蛋清養胃解毒。

碘酒

應趕緊給孩子喝米湯,麵糊等澱粉類流質食物,阻止機體對碘的吸收。

強鹼、強酸類藥物

不宜採用催吐法,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損害。可先讓其喝冷牛奶、豆漿等。

對於誤服強鹼類藥物,還可以服用食醋、檸檬水、桔汁等;誤服強酸,則應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以保護胃黏膜。

藥物不明

可使用木炭或饅頭燒成碳研碎加濃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到解毒作用。

有機磷農藥

可讓其喝下肥皂水反覆催吐解毒,同時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去醫院之前 還有一點很重要

去醫院時,要帶上孩子誤服的剩餘藥品及其包裝。

這樣,可以幫助醫生迅速明確藥品成分,為搶救爭取時間。在救命的關鍵時刻,節省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決定性作用。

當然了,說到底,家長們平時還要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防止兒童誤服藥物 這6點一定要做到

為了避免孩子誤吞藥物,家長還應該這麼做:

1、藥物需放在寶寶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鎖的櫥櫃或儲藏室內。

2、平時餵藥時不要騙寶寶說藥是糖果,而應該告訴他正確的藥名與用途。

3、藥品不可與其他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他容易拿取的容器內。

4、寶寶模仿力強,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動作,所以最好避免在寶寶面前吃藥。

5、兒童和成人藥物應分開存放,定期檢查藥品的有效期,將過期藥品及時丟棄。

6、家中的清潔劑、消毒劑及有毒物品,要妥善管理,切勿將其裝進飲料瓶內。

來源|晶報APP綜合深圳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廣東電視臺觸電新聞等

相關焦點

  • 兒童誤服藥物急救基本原則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打不倒的辣媽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沒有成年人強,一旦發生吃錯藥的情況,又往往敘述不清,是家長最著急的事情。但是一旦家長發現孩子真的誤服了藥物,一定切莫驚慌失措,更不要指責打罵孩子,否則孩子哭鬧,更不利於說清真象,還會拖延時間。
  • 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離世,關於兒童誤服藥,家長請做好這四點
    兒童誤服藥又是兒童藥物中毒的一個小範疇,頻繁發生的原因就在上面的3個信息點裡:1.家庭常備藥隨意放置因為未知,所以好奇,所以小寶寶把他能抓到的任何東西放入口中,用嘴巴來探索世界;大點兒的幼兒,會到處走來走去探索尋覓,打開櫃門、冰箱、抽屜,打開瓶子、蓋子、盒子,吃起藥品、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等
  • 廈門1歲半男童誤服降壓藥,心率一直降!還有家長餵孩子牛皮癬藥
    >心率持續下降孩子心率降至71次/分上周六下午4點,家住杏林的1歲半男孩東東被緊急送往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兒科急診。↓↓↓林剛曦告訴記者:「1歲多孩子的平均心率在100次/分以上。這個孩子吃了降壓藥,在哭鬧的時候心率才71次/分,這是一種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再不救治就有生命危險。」
  • 寶寶誤服藥物後家長第一時間該做什麼?急救措施必須看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越讀越有料】,匯聚孕育、早教權威圖書精彩內容,為媽媽提供從備孕、生娃到養娃、教娃一站式科學指導,請持續關注我們哦!寶寶生病後,有時候需要服用一定的藥物來治療病情,但是在給寶寶服藥這條路上,很多父母多多少少總會犯些小錯誤,雖然這些錯誤可能暫時對寶寶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畢竟是藥三分毒,父母還是需要謹慎一些。所以,媽媽在給寶寶餵藥時,除了要有耐心外,還要掌握正確的餵藥方法。
  • 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身亡!關於家庭常備藥,這 4 件事家長必須知道
    再加上仍然有很多家長平時在餵孩子吃藥時,會哄騙孩子說這是甜的糖,這些行為都會導致孩子混淆藥物和糖的認知。孩子年齡還小,很難區分糖果和藥物,在他們看來,甜的就是好吃的。如果家長一時沒注意,孩子就可能誤服藥物,甚至過量造成生命危險。
  • 專家:部分藥品似「糖豆」 兒童誤服藥物危害大
    新華社長沙5月23日電(記者帥才)記者從長沙市中心醫院獲悉,醫院近日接診的誤服藥品的患兒增加,其中一些患兒將降壓藥當成「糖豆」吃,導致藥物中毒。專家提醒,一些感冒藥、高血壓藥貌似糖豆,兒童易誤服,家長應加強防範,不要讓孩子接觸到這些藥物。
  • 1歲誤服驅蚊液寶寶給寶媽寶爸們的一封信
    致最最親愛的寶媽寶爸們:我叫七七,我今年1歲。最近我在網上出了名,就因為一個小黃瓶……周一那天,爸爸難得在家陪我。我就在爸爸身邊來回耍寶。1、寶寶誤服的處理立即送往有洗胃設備的正規醫院。時刻注意保持寶寶呼吸通暢,及時處理分泌物。不要給寶寶餵食餵水,因為大量給孩子喝水,反而會促進化學物品的吸收。如果誤服的是強酸強鹼物質,喝水會給孩子的胃帶來二次灼傷。
  • 關鍵時候能救命!成都AED配置點位公布
    關鍵時候能救命!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室顫,並且給予電擊除顫,被譽為「救命神器」。公共場所遇到心臟驟停患者,我們可以這麼做:(按壓頻率每分鐘100-120次,按壓深度5-6cm)哪些地方有AED?
  • 電水壺除垢後服務員忘清理 1歲女童誤服檸檬酸鈉
    2014年7月7日,西安市郵電北巷,瑩瑩的媽媽在水池裡倒水 華商報記者 袁琛 攝  賓館服務員用檸檬酸鈉清理電水壺汙垢,忘記清理;客人回來後用電水壺中的水給1歲大的孩子服藥——孩子本來就感冒,這下在醫院重症監護室住了6天,還在普通病房住了一天。
  • 這兩起「誤服」有點離譜!洗廁液、脫氧劑……
    這下好了,自己和女兒喝了加了脫氧劑榨出來的豆漿。趙女士連忙翻出黃豆,裡面的脫氧劑確實沒有了。她拿出一包未拆封的黃豆,把脫氧劑拿出來看了看,上面寫著「不可食用、不可微波」!誰知,下午4點左右,趙女士覺得嘴巴麻麻酥酥的,上顎最明顯,於是到了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急診科張慧珍醫生接診後,為趙女士進行常規接診處理後,觀察了一段時間,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趙女士的女兒也沒特別的不舒服,於是便回家了。
  • 春節意外傷害高發,請收下這份《春節帶娃安全操作指南》
    原標題:春節意外傷害高發,請收下這份《春節帶娃安全操作指南》深圳特區報2020年1月20日訊 娃被開水燙了、熊孩子放鞭炮炸到手了、孩子把食品袋裡的乾燥劑也吃了……每逢春節假期,關於孩子的意外傷害高發,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宋萍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春節帶娃安全操作指南》,以備不時之需
  • 記住這5點,關鍵時候能救命!
    記住以下5點,關鍵時候能救命!第一 切忌長時間跟大車並行晚上大車司機更難注意到開小車的你,一旦出現事故,生還的機率跟買彩票中5000萬差不多。第四、切忌只開近光燈沒人會感謝你,在前方100米內沒車情況下,一定要打開遠光燈,這樣能提前察覺前方是否有危險。
  • 3歲女娃吞下58片乳酶生 27月寶寶誤服40顆心痛定
    中午,奶奶在廚房準備午飯,等她將飯菜端出來的時候,只見瑤瑤手裡拿著一隻空藥盒,嘴巴裡不停地嚼著什麼。  奶奶一看大驚失色,連忙從瑤瑤手裡抓過那個小藥盒,上面寫著「乳酶生」。老人稍微鬆了一口氣,這個藥是幫助消化的。  其實,這盒藥是前段時間買的。瑤瑤消化不好,當時就吃了一周。
  • 生娃後,寶寶身上這東西和臍帶血一樣能「救命」,家長別再亂扔了
    這件東西可是和臍帶血一樣重要的,能夠救人性命的,家長可別再亂扔了。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的震驚。這麼多年聽說過各種收藏乳牙的奇奇怪怪的方式,還真沒聽說過乳牙居然能救命。其實乳牙有很多神奇的作用,只不過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罷了。
  • 記住這6點,關鍵時刻能救命!
    以下這6條黃金法則,可要記好啦!1.走大不走小這有兩個注意事項:首先,一般山區裡的道路,只要沿著大路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所謂的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者機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間小道或者是田埂。那麼什麼樣的小路算是鄉間大路呢?
  • 家長覺得孩子矮就真的矮?想讓娃「多長5cm」,不妨注意這3點
    家長們每天看著自己的娃,都在琢磨著孩子什麼時候能長起來,可看看牆上身高表標記著的冰冷數字,似乎娃也沒啥變化。還有些家長不光擔心娃長得不高,還覺得孩子長得慢,擔心是不是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甚至疑惑需不需要去看看大夫。
  • 娃退燒攻略、誤區一次理清
    擦酒精這樣的硬核退燒法,可千萬別給娃用:新聞來源:人民網類似的還有吹電扇、敷冰袋等,也是同理!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溫水擦浴,只適用於寶寶覺得熱的時候。 栓劑退燒藥,要得出現以下情況,家長可以使用栓劑退燒: 孩子口服藥物不配合。 孩子有嘔吐症狀,口服藥物容易嘔吐。
  • 又死5人!請焦作所有老師家長一定要看看!天熱了,這堂安全教育課不...
    救援隊隊長立即組織三臺車十一名隊員前往救援,雖然下午6點已經出發,但因鄉村道路難行,直至晚上11點左右才抵達現場。通過向現場人員和當地派出所了解得知,事故發生地為潢川縣小潢河內一廢棄沙坑,在現場發現了5雙鞋子,4套衣服。經過警方與救援隊的現場判斷,雖然小潢河水流湍急,但是有很多回流旋渦,溺水者應該就在這樣的區域內。
  • 奶奶帶娃6年,孩子從不積食,日常堅持這1招,你也可以
    這其實大部分歸功於奶奶的調理有方,奶奶看過這麼多醫書,也總結出,小孩要是想身體健康少生病,養好脾胃、別積食是特別重要的,相當於是個基礎,奶奶也有自己的一個小秘訣,和日常常做的事,能保娃少積食,脾胃好。1.
  • 20多片暈車藥當糖丸猛吃 兩兄弟急性藥物中毒
    原標題:20多片暈車藥當糖丸猛吃 兩兄弟急性藥物中毒  今天(11月11日),從湖南省兒童醫院獲悉,誤將暈車藥當成糖丸大量食用,5歲的小勇和3歲多的小濤(均為化名)相繼出現神志不清,目前病情仍比較重,依然有抽搐的現象發生。  小勇和小濤是兩堂兄弟,益陽市安化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