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武氏宗祠大集合,盡顯武家氣派!武家人必看!

2021-02-07 武氏網

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圓井型結構,是座懸棺墓,未發現遺物尚存。為緬懷先祖,武氏族人又對武大郎墓修葺一新,並於1996年,籌資修建穿廳、展室、圍牆、大門、甬道。在墓前修建碑樓,並撰寫碑文如下:「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裔胄,後徙清河縣孔宋莊(現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武松墓位於浙江杭州西泠橋畔,修於1924年,1964年被平毀,現在的墓園是根據老照片依原樣重建的。《西湖新志》編纂時(20世紀20年代)已明確西泠橋邊有宋義士武松墓。該墓於1955年被毀。2004年,為充分挖掘西湖的歷代傳統文化,在廣大市民遊客的要求以及專家學者的論證基礎上,決定在原址恢復墓。



廣府城外,東行二三十裡,離公路十幾米處,有一片茂盛的玉米地,土路下的地頭,便是武禹襄的三尺墳   。除了墳包,看不到任何標誌。被打斷了的尺餘高的墓碑,另兩塊殘碑,散落在墳邊的雜草中,其中一塊為泥土遮蔽,找起來頗費周章。



武訓先生墓位於山東省冠縣柳林鎮。武訓先生(1838——1896),山東省冠縣(原堂邑縣)柳林鎮武莊人。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著名平民教育家。他於1896年6月4日在他所創辦的臨清御史巷義學(今臨清市武訓實驗小學)去世,歿後埋葬在當時柳林崇賢義塾東壁外,即今墳墓所在位址。多年來,由於學校不斷擴建,原來的「東壁外」早已成為校園內了。1937年以前,武訓墓是土墓。1937年,何思源先生修築武訓墓園時,把墓也一併修成水泥墓。「文革」之初,武訓先生慘遭掘墓焚屍之劫,後武訓殘骨被武莊武氏後人歸葬武氏祖塋。武訓先生墓前,有武莊武氏族人所立「武訓先生之墓」碑,碑文是曾任武訓師範教師的原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徐運北先生所書。1986年6月,武訓先生後裔武玉泉撰寫了《叔先祖武公墓誌》。1989年,武訓墓在原址重新修復,但並未歸葬武訓先生的殘骨或遺物,又未把墓誌刻石入土,武訓墓只是一座空墓。



武士敏將軍墓愛國將領、原國民革命軍98軍軍長武士敏將軍墓建立在紀念館東側,青松翠柏襯託著白色墓丘和墨玉墓碑,顯得格外莊嚴肅穆。1984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立碑以茲紀念。



古嶧武氏宗祠。宗祠於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奠基興建,二零一六年清明竣工。總耗資近貳百萬元。總面積二千五百三十九平方米(含祖塋),建築面積四百六十八平方米。宗祠大門向東,兩側立石獅一對。祠內正北祖殿五間,殿內供武氏一至十二世先祖靈位。大殿左側功德廳,往南側碑廊,右側文史廳,往南功德碑廊。殿前東側立翰林院學士武衛祖碑,西側立御賜【節孝無雙】武楊氏碑。祠堂內共立碑碣二十五座。祠南一裡許,立【古嶧武氏宗祠】牌坊一座。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於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村北,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取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武氏祠漢畫像石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碑、漢畫像石群。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餘石。



武家那,武家那村外,綠樹紅牆掩映之下,有一座風格古樸的院落,這就是武植祠和武植古墓。《水滸傳》說:「武大郎,清河縣人氏。」其實,武大郎原名武植,與《水滸傳》中描寫的相貌醜陋的矬子形象完全兩樣。武植,字田嶺,明朝永樂年間清河縣武家那村(古稱孔宋莊)人,祖籍是山西晉陽郡人,元代由山西遷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武大郎聰明好學,曾做過染房學徒,深得老闆賞識。他聰明好學,知識淵博,能文善武,中年中進士,任山東陽穀七品縣令。他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愛戴。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開時,發現楠木懸棺。根據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從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筆下的 「三寸丁,谷樹皮」形象。




武訓祠位於縣城東北35公裡的柳林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教育研究基地之一,國家AA級旅遊景區。紀念館始建於1903年,1937年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修,1996年冠縣縣委、縣政府籌集資金再次擴建重修。武訓紀念館現存建築有武訓祠、東西配殿、樂善門、武訓墓、武訓魂亭、高歌臺、義學正坊、碑廊、崇賢義塾等,是武訓及武訓精神的紀念地。




武氏家廟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武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史載,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huò)是太原文水人,當初是山西木材商人,為了理想去從軍,結識李淵(唐高祖),官路享通,武德三年(620年)升正三品工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建設部部長)



陵川縣武氏家廟是一處漢族祠堂建築,屬於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漢民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史載,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huò)是太原文水人,當初是山西木材商人,為了理想去從軍,結識李淵(唐高祖),官路享通,武德三年(620年)升正三品工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建設部部長)。



肥城市武氏家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孫伯鎮莊頭村東200米,是一處文化藝術遺存。

武氏家廟俗稱「武氏家祠」、「武義將軍廟」,是肥城市保存完好的一處家廟建築,也是肥城市最完整的家廟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以及建築藝術研究價值。有關專家經過實地考察後指出,其建築考究,規格較高,為研究家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尤其是大殿兩側設立小室,在古建築中極為少見。



武氏宗祠位於晉祠鎮北大寺村內,創建於清代嘉慶十六年,距今年整二百年,一直保持原有風貌,是太原市保存較好的家族式祠堂,2009年被列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1990年,武氏後人籌集資金,在武爭光的牽頭下,對祠堂進行過一次大修,1996年修繕完畢。現在,這裡還保存著乾隆年間絲綢質地的家譜,1369年武氏族人從洪洞大槐樹遷到此處,至今已有27代。現在武氏後人最為集中的地方,在晉源區西柳林村,約有1000餘人。

相關焦點

  • 全國最美武氏宗祠大集合,盡顯武家氣派! 清河武植墓在列……
    武訓先生墓前,有武莊武氏族人所立「武訓先生之墓」碑,碑文是曾任武訓師範教師的原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徐運北先生所書。1986年6月,武訓先生後裔武玉泉撰寫了《叔先祖武公墓誌》。1989年,武訓墓在原址重新修復,但並未歸葬武訓先生的殘骨或遺物,又未把墓誌刻石入土,武訓墓只是一座空墓。
  • 武氏太極傳人走進武家大院練拳
    做為武氏太極傳承人,今天早晨我們又一次自駕去了太極發源地廣府古城武家大院。武氏太極第五代傳承人翟維傳老師以及弟子學員經常在此練拳。我和娜太極老師直奔武家大院練拳的場地,看見翟老師正指導學員練拳 。廣府古城的武家大院,我們不僅驚嘆於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群,更折服於優秀的武氏文化。
  • 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氏能夠保全?
    武則天退位後不久便病逝上陽宮,而其扶持的武氏權貴並沒立即倒臺,所以很多人認為武氏得到了保全。其實就當時的政治環境來看,李家沒有立即清算武氏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後來武家諸多重要人物都遭到了清理。權力的鬥爭下是沒有親情可言的,雖然武則天為武李兩家安排的政治聯姻,但聯姻保得了一時,卻保不了一世,武氏一族雖未徹底清算,但有些出頭鳥還是遭到剷除,與漢朝呂氏一族的下場區別不大。武氏家族兩大重要人物的下場武則天成為皇帝之後,一度想將皇位傳承於武氏家族,所以對武氏一些族人帶來了方太子的幻想,其中不乏武三思這樣的重要人物。
  • 中華最美田氏宗祠,盡顯家族氣派!田家人必看!
    坡尾田氏宗祠位於廣西陸川縣沙坡鎮北安村坡尾自然村。天柱嶺為龍祖山,石頭崗為少祖山,雙砂纏護,辭樓下殿,龍行六起六落,踴起翔舞,經譚八鏡穿田過脈,直奔大坡山北麓扇面展開,結美地於坡尾。堂前有良案可用,左青龍砂氣勢宏壯,右白虎砂圓峰突起,伏虎於堂前。榕江水從左邊悠揚而來與大埇河交匯於左側,羅城四起,山環水抱,此乃一風水寶地也。
  • 一代女皇武則天,去世後武氏家族後代命運如何?
    而武氏家族就如同這些雞犬一樣,在武則天受寵之後得到了豐厚的賞賜,然後他們除了禍國以外,別無他用。等到他們的武皇死後,他們的命運又該如何呢?這武氏家族要從武皇還在位的時候說起,她的父親先是娶了相裡氏,這位女人生下了兩位兒子,一位就是她的大哥元慶,一位就是二哥元爽。之後她的父親才娶了楊氏,也就是武皇的母親,這才生下了武皇。
  • 武氏8大古村落!一個比一個霸氣!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武」,就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武氏網」,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武氏大家族。
  • 古慶州鹽馬古道上的「武氏暖鍋」
    古慶州鹽馬古道上的「武氏暖鍋」「武氏暖鍋」是古慶州鹽馬古道上的名吃之一。相傳,清同、光年間,古慶州府北三十裡廣福鎮「武家客棧」,是鹽馬古道上有名的車馬大店。南行北往的行旅商客、販夫馱隊都要在此浣洗歇腳,炊飲打尖。店內獨具特色的「土暖鍋」是客商們最喜歡的一道名吃。
  • 為何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相安無事呢?
    但是呂后和武則天死後呂家和武家的結局卻完全不同,呂氏集團被徹底清算,武氏家族卻相安無事,這是為何呢?表面上看,呂后去世後呂家被清算是因為呂后的親生兒子劉盈早已經駕崩,坐在皇位上的後少帝劉弘年幼,鎮不住朝堂,且宗室和功臣集團也不承認他,所以宗親和功臣們就聯手將呂氏集團剷除,並擁立一個「弱勢」皇帝(至少他們當初認為漢文帝弱勢);而繼承武則天皇位的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並且武則天把江山還給李家了,那麼作為武則天親生兒子的唐中宗李顯也就不好再拿武家開刀了。
  • 洪氏最美宗祠簡介,洪家人必看!
    西溪溼地過去不遠,有一祠堂,曰洪氏宗祠. ,以為不過當地有名的祠堂,建築年代久遠,供人瞻仰而已. 洪氏家族的人在政府機關基本當大官。老老實實做事、勤勤懇懇作人作為其行事守則,治績顯著,被譽為治世能臣.長子洪适,宋代金石學家,與歐陽修、趙明誠並稱宋代金石學三大家。著書錢幣學《隸釋》、《隸續》、《隸韻》、《隸贊》、《隸圖》。所著《泉志》是現有最早的錢幣學專著。洪适還是知名刻書家,在中國刻書史上有較大影響。  洪邁是洪皓的三子,憑藉兩部代表作《容齋隨筆》和《夷堅志》,確立了他在文學、史學、考據學領域的重要地位。
  • 武式太極拳傳承概況
    武式太極拳創始之初,名稱並沒有固定,曾用過綿拳、粘拳、柔拳、十三勢、小捋、郝架、李郝派、李氏太極拳、郝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武派太極拳等名稱。直到1963年郝少如出版專著時,採納顧留馨建議,定名為《武式太極拳》,才有了一個各支脈統一認可的名字:武式太極拳。
  • 順德這個家廟氣派如「大宅門」,還有「免死金亭」?
    在順德有這麼一座黎氏家廟及民居,氣派奢華,絕不是一般的大戶人家所住的房子!祠堂建築形式獨特,民居建築布局為「三縱三橫」的空間格局,該建築群為廣東地區保存完整、建築形式較為罕見的祠堂民居建築,歷史價值「槓槓滴」!其中,這家廟還發生過許多風光有趣的歷史故事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探廟一番,感受這承載著悠悠歷史的家廟!
  • 武氏墓群石刻——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碑、漢畫像
    武氏墓群石刻,俗稱武梁祠.在嘉祥縣武翟山下.原是東漢末年嘉祥仕宦世家武氏的一處祠堂,祠堂始建於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祠內。石刻包括石 、石獅、墓碑、畫像等。畫像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
  • 同樣是權傾朝野,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怎麼呂雉死後被清算?
    不少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武則天死後,武家人可謂是毫髮無損,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怎麼呂雉死了之後,整個呂家幾乎被殺了個一乾二淨,立即遭到了清算。這兩人之間有什麼區別嗎?要知道,呂后在掌權時也是非常厲害的,只不過沒有自己當皇帝罷了,她們二人之間有什麼不同嗎?怎麼死後的區別如此之大。
  • 江灣鍾靈毓秀,江南最好宗祠,婺源旅遊稍停即走的必看景點
    右側是村中的大戲臺,而左側就是著名的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蕭江宗祠。蕭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於明朝萬曆六年,後毀於太平天國戰火。1924年重建,「文革」期間被拆毀,2003年三度重建。蕭江宗祠曾被譽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宗祠以其建築規模宏大、佔地面廣、雕刻精美、人文豐富,盡顯王室氣派。其建築材料考究也為國內罕見。
  • 【林氏宗祠】臺灣臺中市「尚親堂」林氏宗祠
    X位於臺中市南區的林氏宗祠,建於清嘉慶年間,由於林氏宗祠是集合中部各大林姓族裔出資所建的宗廟,在資金充裕下,建築與裝飾的講究可想而知,不僅規模宏大、裝飾雕工精美,光是一間宗祠就有三對龍柱林氏宗祠創建於清嘉慶年間,由林姓先祖迎祖先神位到大裡杙(今大裡市),自立堂號為「尚親堂」。道光年間,林振樂、林奪魁、林大梁及林梅等人商議,將宗廟遷祀到旱溪莊的「祖厝內仔」(舊地名,今祖聖公園)。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川殿為白蟻侵蝕而倒塌,故暫將祖先神位移到太平莊(今太平鄉)林鳳鳴家祠中祭祀。
  • 全國各地徐氏宗祠概況(唐、宋、元、明部分)
    全 國 徐 氏 字 輩 信 息 查 詢全國各地徐氏祠堂概況序號名稱始建年代始祖或始遷祖名人1浙江衢州龍遊徐偃王廟唐以前2江蘇無錫長廣溪徐偃王廟有南宋重修碑記3福建泉州德化縣鳳山村儒山房元至正十五年(1355)4廣東汕頭市達濠清籃轄區達濠徐氏宗祠明永樂五年
  • 臺灣臺中市林氏宗祠
    核心提示:位於臺中市南區的林氏宗祠,建於一七九六到一八二0年清嘉慶年間,由於林氏宗祠是集合中部各大林姓族裔出資所建的宗廟,在資金充裕下,建築與裝飾的講究可想而知,不僅規模宏大、裝飾...  位於臺中市南區的林氏宗祠,建於一七九六到一八二0年清嘉慶年間,由於林氏宗祠是集合中部各大林姓族裔出資所建的宗廟,在資金充裕下,建築與裝飾的講究可想而知,不僅規模宏大、裝飾雕工精美,光是一間宗祠就有三對龍柱,為其它宗祠所不及。  林氏宗祠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公元一七九六年至一八二0年),由林姓先祖迎祖先神位到大裡杙(今大裡市),自立堂號為「尚親堂」。
  • 武氏糖畫|不僅好看,而且好吃,真是一氣呵成的神來之筆
    其實,這是中英文化交流活動期間最為平常的一幕,武長勇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一員,帶著他的「武氏糖畫」在英國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表演。期間,他不僅把中國的非遺項目生動地介紹給英國人民,也開拓了自己的非遺保護及傳承的思路。武長勇,山東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氏糖畫」第四代傳承人。
  • 武則天死後,武家依舊富貴,呂后死後,呂家卻為何慘遭清算殆盡?
    武則天雖然建立了武周,但她自己也知道她年紀大了,活不了多久了,所以立太子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在狄仁傑的勸說之下,李顯成為了儲君。 在這件事之後,武則天在政事上就不太用心了。再加上年紀大了,本也就力不從心。她開始享受生活了,大修廟宇,寵信男寵。但是她的男寵張易之等人卻大肆幹涉朝政,攪得朝廷不得安寧。武則天也沒有加以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