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裡」有座藝術村 溫州首個專業藝術村落入駐龍西

2021-01-20 浙江在線

2017-09-06 10:1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董露露

藝術村吸引了不少人來創作。

龍西鄉深藏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它是藝術家眼中的自然與人文風情的創作素材,該鄉上山村更是吸引了溫州首個專業藝術村落的文創項目——「山谷裡·藝術村落」入駐。目前,該藝術基地和藝術民宿均已對外開放,可同時接待80多人。已有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等10家院校、機構和基地籤約合作,將創作寫生基地籤約落戶到「藝術村」。

坐落於龍西鄉上山村的藝術基地是一座沿溪三層建築,院內開滿紅色美人蕉。這幢樓原為村辦公大樓,改造後,一樓是接待室、畫室、廚房及餐廳;二、三樓是藝術民宿,有上下層六床的學生房和二人床的教師房。

樂清山谷裡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恆明是上山村人,他說,之所以在村裡建藝術基地,是因為中國美院具像表現繪畫工作室主任、樂清籍著名油畫家金陽平教授發現龍西是一處很好的藝術寫生基地。他在考察了安徽宏村、麗水等地的畫家村後,確定了「山谷裡·藝術村落」設計風格。

幽靜的山谷、原生態的景致、樸實的鄉風,均成了學生筆下的畫作,也吸引了不少人來這創作。剛過去的暑假,來自江蘇的女孩鹹爽爽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僅三天,就創作了7幅作品。

與女孩同行的還有鹽城書畫院的汪老師。「晨,靜謐山林,享竹風。午,聆聽笛音,品名茗。暮,隱臥山谷,夢悠然。」汪老師說,他曾帶著學生去過很多地方寫生,但這裡卻有另一番感受,靜享山林,行遠山水,隱臥山谷,這種靜很適合創作,他會帶更多的學生來。

據了解,該藝術村落基地已接待學生300餘人。「山谷裡·藝術村落」目前提供的寫生創作點分別有顯勝門景區、莊屋村的散水崖瀑布、林家山的古村落、龍西仙人潭的一條寫生長廊、南閤牌樓群及村內溪邊一帶。

龍西鄉相關負責人介紹,雁蕩山一帶,有著很好的文化藝術底蘊。僅雁蕩山一座山,曾有張大千、黃賓虹、潘天壽等許多名家上雁蕩畫雁蕩寫雁蕩,這些名家的來到,曾影響了上世紀初的雁蕩青年,培育出了周昌谷、徐柏清、周滄米、馮炎等書畫大家。

去年,龍西鄉正式提出「一溪一路四板塊」構想。其中,在打造上山村藝術寫生基地內容中,將上山村的沿溪打造成彩色森林,並對龍西溪進行改造,把上山村全域打造成藝術、生態、民宿相結合的優美藝術村落。

目前,村內還有七八幢民房正在改造藝術民宿。龍西鄉計劃以上山村的藝術寫生基地為中心,將上山村、仙人坦、顯勝門等連成一圈,打造成集藝術培訓、藝術客棧、藝術修心等為一體的藝術村落。


1504664179000

相關焦點

  • 千姿百態藝術村,不一樣的藝術地產
    但面臨房地產整體下行和轉型,這種沒有藝術家只有藝術場所的藝術地產模式似乎並沒有收到臆想中的效果。再說到藝術村,它其實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從英文來看,如Artist-in-Residence、Artist Community、Art Colony、Art Farm等,都在藝術村廣義的範疇裡。雖然很多文化藝術類型的地產項目冠名「藝術村」,但還是主要沿用上述的操作模式,難見成效。
  • 深藏大山的藝術樂園:當古村落遇上藝術
    2013年,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的一次踏青,讓這個隱於大山深處的古村落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郭愛和像誤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偶然發現了羅嶺鄉這條山谷,這座滿天星河下靜謐原始的村莊,激發出了他無限的藝術靈感。曾經的愛和小鎮,交通閉塞,只有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然而這座古村落卻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積澱。
  • 文旅融合典範:韓國Heyri藝術村的二十年平衡之術
    他們組建企業並向政府購買建設用地,利用山勢地形,以村落布局的形式和堅持原生態的風貌,建造出今天的藝術村,並以該地區傳統農作歌曲「Heyri之聲」為其命名。同時,創始團隊聯合入駐的藝術家,組建了藝術村委員會,負責各類發展計劃與建設方案的審定,實現社區營建。坡州市政府亦大力支持藝術村的發展,為其投資建設了村內的道路、公園、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
  • 綦江古劍山藝術村:昔日窮村莊今日藝術天堂
    如今,現代派的藝術家工作室散落在村子的梯田間,與相鄰農家的土牆房、石頭屋相映成趣,這裡有了一個在藝術圈中聲名鵲起的名字——古劍山藝術村,並不時有藝術大咖前來造訪,成為了藝術家們創作的天堂。大山裡的小村莊,是如何演變成藝術村的?據介紹,古劍山藝術村在建設之初的設想,是依託綦江版畫的資源,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版畫村,這一設想與許多藝術家尋找創作佳地的想法不謀而合。
  • 文產觀象|「三線」老廠區的藝術重生——探訪貴州花溪板橋藝術村
    目前,已入駐板橋藝術村的藝術家、各類與藝術相關的公司及餐飲等商戶達60餘家,正在建設改造的酒店、賓館、公司等有10餘家。這裡有從事花道、茶道、香道、掛畫的專業人士,有從事舞蹈、音樂、美術培訓的老師,有做軟裝設計、美學體驗的牛人,有從事動漫製作、企業宣傳片、微電影拍攝、活動策劃寫真拍攝、VI設計、平面設計、室內外設計等專業、資深的文創工作者及其公司。
  • 盤點 | 那些用文化藝術支撐起來的村落
    中國·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作為第四屆文博會的分會場,迎來了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和藝術愛好者,基地位於大水田古村落,這裡有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歷史悠久的客家民居以及保存完好的古碉樓,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古村落。
  • 陝西洛南縣有個山谷裡的村落,數戶人住在山谷,谷中建有水泥路!
    這是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境內的一個小村落,整個村落位於一個小山谷中。山谷兩側都是山坡林地,這是山谷的一面山坡,山坡上有小片的坡地、松樹林及一些經濟林木。一塊坡地邊上的柿子樹,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山谷中有一條小溪,溪水潺潺,每流一段還會積一個小水潭,看這水潭中的水清澈見底,說明小溪裡的水十分的乾淨。山谷中一戶人家院子前的小路,這戶人家房子背靠大山,左鄰大山,前方隔一條小溪還是大山,只有東面相對比較開闊。山谷越往裡走越寬闊,這個山谷中大約住了七、八戶人家,有一條水泥路通向山谷。
  • 在深圳龍華區,有一座沒有被商業化的藝術村,不喧鬧但煙火氣濃
    很多人談起深圳,可能更多的是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發展機遇多等等,但其實,深圳並不僅僅只是這些,避開鬧市的喧囂,深圳有許多古村落不為人知,她們安靜地偏居一隅,卻以深厚的文化積澱,為這座城市提供精神養料。就在深圳龍華區,有一座沒有被商業化的藝術村,不喧鬧,反而煙火氣特濃,本地人都未必知道。
  • 從深度貧困村嬗變為國際藝術村——荔波縣洪江村的發展歷程
    「這個世界有兩個地方必須去,一個是巴黎,一個是洪江。巴黎是時間沉澱的美,而洪江是時間從來就沒有開始的美。」一位入駐洪江村的藝術家這樣描述洪江的美。吸引詩人、畫家、攝影家等國內外藝術家接踵而至,實地到訪洪江、體驗洪江、創造洪江,先後有多名藝術家入駐洪江,並「認養」修繕老房子,形成獨具特色的「村落遺存藝術活化」產業,為洪江文化帶來鮮活的生命,在洪江原住民中產生廣泛影響。藝術家們把文藝血液注入到洪江的老房子中,讓這種布依族先輩的生活習性和幹欄式文化建築,以一種特有的風貌能夠延續下去。
  • 瑪御谷溫泉小鎮——山谷田園裡的藝術生活
    以一種近乎信仰的心態,堅持保護性開發原則,讓山還是山,田還是田,讓古村落完整的保留,讓建築與自然相融,讓藝術與山野共生,讓小鎮與原生風貌達成融合。小鎮依託這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建立了高黎貢自然教育基地,讓小鎮人對自然有更自由更親近的感受和認識。
  • 貴陽板橋藝術村:老工廠綻放的藝術之花
    不得不佩服大家的眼力,照片拍攝的地點就是花溪區板橋藝術村。板橋藝術村 田間大道旁當人們提起工業廠房改造的藝術聖地時,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位於北京朝陽區的「798」藝術區。不過,在兩千公裡之外的貴陽,也有這樣一片工業舊廠房被再利用。
  • 感受身邊不一樣的藝術村——崔崗
    ,她就是崔崗藝術村。崔崗藝術村位於合肥市西北的三十崗鄉,也是景點雞鳴三縣的所在地。可能有人會問是哪三縣?如果你是安徽人的話我就不告訴你,自行腦補去,哈哈!駕駛在三國城路上,兩旁綠樹成蔭,偶有我不認識的小花在路邊綻放,筆直的道路如練般的起伏於鄉野大地,車內放著隨心的那首歌,好不快活!拐入001縣道,快到崔崗村了,路邊是大片鬱鬱蔥蔥的樹林,好一個天然氧吧!
  • 地鐵明天開通,出口有個藝術村,遇見異國戀愛情故事
    鰲湖藝術村位於觀瀾牛湖老村,地鐵四號線延長線明天開通,牛湖站出口就到了鰲湖藝術村。這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客家古村落,這裡古樸、簡約、純粹的藝術氛圍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藝術家在這裡居住、生活和創作。這裡我遇見動人的異國戀愛情故事,美國藝術家和中國設計師相愛而留下來,並一起合作,在牛湖生活。這裡還有個壽星奶奶開的飯館,親自摘抄下廚。這裡是深圳現有的最大藝術創作群落之一。
  • 探索世界級藝術殿堂——藍頂藝術村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初夏時節,南方的陽光初炙,偶有微風撲面,時常會讓人覺得心情愉悅,想要外出感受一下這夏日的清涼。今天,難得閨蜜和我都有空閒,我們倆便打算開著秦Pro,去尋找成都一處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順便在最後的初夏中進行一次歡快的開溜。
  • 特別報導|讓藝術紮根在美麗鄉村,烏鎮橫港村成為「國際藝術村」
    本網訊(通訊員谷江報導)浙江省桐鄉市烏鎮橫港村通過文化喚起鄉愁,以藝術活化鄉村。從送文化下鄉到讓藝術在田野中生根,用藝術這一支點撬動美麗經濟,給美麗鄉村裝上發展新引擎,開闢發展新天地。橫港村自2015年開始建設美麗鄉村,主題定位為「國際藝術村」。
  • 藝術改造讓村落獲「新生」
    轄9個建制鎮、8個鄉。總人口30萬(2010年),其中鄉村人口24.75萬人。 當地特產是「一瓷二茶」: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在歷史上長期隸屬於浮梁縣管轄,因而浮梁被譽為「世界瓷都之源」;唐代的浮梁茶也曾聞名天下,在敦煌遺書之《茶酒論》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分別留有「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與「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美名。
  • 韓國的村落藝術計劃,空心村成了藝術品
    導讀: 位於韓國釜山市沙下區的甘川文化村曾被外國媒體稱為「亞洲最藝術的村落」。充滿壁畫、塗鴉和裝置藝術的甘川村,本身就是一件超大型藝術品,也是釜山最熱門的新興景點,每年有超過30萬的旅客前往。而此前,該地曾是釜山代表性的貧民區。
  • 民生興義 | 烏沙:打造彩窯藝術村 傳統山村迎變化
    2018年五月份開始,彩窯藝術村項目的入駐,讓這個傳統村落煥發了新的生機,迎來了鄉村振興的新機遇。    走進窯上村,曾經的瓦窯煙囪已經不見身影,廢棄的瓦廠已被改建為彩窯藝術村,放眼望去,草坪、假山,水塘、步道,充滿了勃勃生機,充滿了藝術氣息。興義市黔龍古鎮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重譽告訴我們,藝術村項目從去年五月份啟動,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進入尾聲階段。
  • 貴陽板橋藝術村,舊廠房上盛開的藝術之花
    青銅器藝術也是板橋藝術村的主要元素之一,園區內四處都有各種大師所做的含義深遠的雕塑作品,而在園區爬滿爬山虎的老房子裡,有一處「古堰青銅藝術空間」,也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講述著青銅藝術的魅力。單純地欣賞展架上的作品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瓷器們散發著清冷的光芒,各具風格,等待著有緣人為他們賦予不同的生命力。板橋藝術村的面積很大,被劃分為文魁街、雕刻小鎮、油畫山、休閒娛樂、培訓機構、展覽館、藝術館7個版塊。這裡另一處地標建築是這個高聳入雲的紅磚煙囪,到了這裡便是來了板橋藝術村的藝術交流中心。
  • 南寧又一百年古村落,逆襲為網紅旅遊藝術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南寧圍繞著邕江岸邊其實有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古村落,有的已經被開發變遷成為新南寧面貌,有的被保護起來成為旅遊景點,像南寧的青瓦房古村落,楊美村還有最近新晉的旅遊藝術村缸瓦窯村。這個新晉的景點還沒有對外開放,就已經吸引了無數網紅打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