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低調」寺廟 藏京城最大石佛頭 順治在此出家卻少有人知

2020-08-10 亂碼

老北京有句俗語:「東單西四鼓樓前,五壇八廟頤和園」。北京作為歷代國都,不僅有長城、故宮等諸多景點,還有很多寺廟值得一看。坐落在石景山區天台山上的慈善寺,是一座規模宏大、歷史文化悠久的寺院,然而由於地處深山,雖然距北京市區不遠,知道的人卻不多。

據記載,慈善寺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現存38座殿堂,100多間房舍。山門上方的「古剎慈善寺」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來過慈善寺幾十次,孝莊皇后(順治母親)也來過多次。清朝歷代帝王的多次到訪,讓這座深山古剎充滿了神秘色彩。

進入山門,就能看見東面山坡的綠樹叢中,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頭正居高臨下俯視著來訪的香客。據介紹,這尊佛頭由山上露出的一塊萬斤大青石雕鑿而成,高4米、寬3.5米,僅嘴唇就厚達半米,是北京地區最大的石雕佛頭。此外,在羅漢崖還有十七尊羅漢石刻浮雕,吸引著遊人流連拍照。

歷史上,京西寺廟在北京佛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慈善寺作為集佛教、道教和民間諸神為一體的寺院,各宗教和信仰在此和諧並存,每逢節假日,附近民眾都會來到寺廟先拜佛、再拜道、最後敬民間諸神,構成了京西地區特有的宗教文化景觀。

整個寺廟建築群依山而建,由正院(西院)、東跨院、後跨院、東山坡和門外殿堂五部分組成,從空中俯視呈北鬥七星狀排列。其中最吸引人的藏經閣,也稱伏魔殿,俗稱魔王老爺殿。殿內原先供奉著一尊罕見的「魔王老爺」肉身佛像,乾隆皇帝不但多次前來進香,還為魔王菩薩題寫了「魔王和尚」匾額。

相傳清康熙年間,有一瘋僧來到慈善寺修行,被僧眾稱為「魔王和尚」。他在寺內題寫了一首308字的七言墨書《歸山詩》:「……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又知我是誰?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但願不來也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十五日,魔王和尚圓寂,因肉身不腐,被供奉在伏魔殿內成為肉身菩薩

民間傳說,此「魔王菩薩」便是清朝的順治皇帝,因為朝廷為了能及時掌握順治帝的情況,肯定不會允許其去遙遠的五臺山出家。而居住在京西一帶的八旗子弟,每逢魔王菩薩圓寂的紀念日都要進香朝拜,甚至形成了廟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民國時期一場火災將伏魔殿燒毀,「魔王老爺」也下落不明,現僅存一座衣缽塔。

慈善寺與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有關係。在1912年5月至1925年1月期間,馮玉祥將軍曾四上天台山慈善寺,三次隱居於此。伏魔殿後一座名為「靈境」的東跨院,就是當年馮玉祥將軍的故居,現被闢為馮玉祥將軍展室。展室前的一棵老槐樹,是馮玉祥與夫人李德全親手栽種。

寺廟東面山上的「將軍亭」是為紀念馮玉祥將軍而建。據說馮玉祥1912年遭段祺瑞排擠,第一次來慈善寺修養時,就非常喜歡這裡,他不但帶領士兵在山上植樹,還留下了「謙卦」、「淡泊」、「靈境」、「耕讀」、「勤儉為寶」、「真吃苦"六處摩崖石刻。

相關焦點

  • 北京一座低調寺廟,藏有京城最大的石佛頭,順治曾在此出家
    說起我國的熱門旅遊城市,除了網紅城市重慶、成都之外,就要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大都市了。尤其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北京有很多的名勝古蹟。例如萬裡長城、故宮等這些都是去北京必打卡的地方,當然北京還有很多的公園,例如朝陽公園,據說還有明星在此跑步呢。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北京的寺廟,據說是順治帝出家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
  • 北京最低調寺廟,順治皇帝在此出家,門票8元卻少有遊客
    北京,現在熱門的旅遊城市,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實北京除了故宮、長城這些熱門景點外,還有很多小眾景點少為人知,在北京近郊的石景山區天泰山上,有一個寺廟坐落在天台之上,名為慈善寺,也稱為天台寺,寺廟人煙稀少,環境清幽。慈善寺具體建立的時間已經沒有史料可以考證了,不過從眾多的民間傳說中,可以推測在明末清朝就已經有了這座廟宇,距今也大約有400多年歷史了。
  • 北京最低調寺廟,順治皇帝在此出家,門票8元卻少有遊客
    北京,現在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實,除了故宮和長城,北京還有很多小景點鮮為人知。在北京近郊石景山區的天台山上,有一座坐落在天台的寺廟,叫慈善寺,又稱天台寺。寺內人煙稀少,環境幽靜。
  • 這座大山深處的寺廟-竟藏著順治肉身-天泰山慈善寺
    遊人都知道北京海澱有三山:萬壽山、香山、玉泉山,然而少有人知另一個三山:平谷丫髻山、門頭溝妙峰山和石景山天泰山,它也是過去北京著名的三山五頂,五頂就是北京城裡的五座娘娘廟,就包括那座大名鼎鼎的北頂娘娘廟,今天要說的則是天泰山,天泰山位於石景山西北,東是香山鬼見愁,北是掛甲塔,西是克勤峪,因為山上有一平臺,也稱天台山,它是過去北京城最重要的宗教名山之一,今天的天泰山可以參觀的只有慈善寺
  • 山西五臺山一寺廟,清朝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康熙寫詩、乾隆題匾
    山西省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且在旅遊方面它又是一個很特殊的省份,由於這裡的自然地理環境相對比較複雜,自金元之後,這裡不再是戰略中心,所以在之後受到戰爭的損害較小,因此這裡的歷史遺蹟比較多,而且被保護的也很完整,而在山西最著名的景點當數忻州市的五臺山了,每年的遊客都非常多,五臺山上有一個寺廟
  • 山西最「低調」的古城,人稱晉北「小京城」,不輸平遙卻少有人知
    ,造就了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山西境內的旅遊資源不在少數,這裡有平遙,五臺山,雲岡石窟等人文景觀,還有寧武山洞,蟒河生態景區,太行山大峽谷等自然美景;世人皆知恆山雄,石窟奇,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二者所在之地的大同本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它就像是山西這座省份一樣即便是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與諸多的歷史遺蹟,卻是十分的低調,低調到人們快要忘了昔日的它也曾輝煌,也曾矚目,也曾是一方王朝故土
  • 安徽最低調的寺廟,被譽為「皖南第一古剎」,卻少有人知
    安徽省早已是我國知名旅遊大省,悠久的歷史,著名景點就有黃山、九華山、宏村等景點,每年都是遊客最喜愛的地方,去安徽旅行還可以見證源遠流長的文化,領悟徽州、淮河、瀘州文化,世界各地遊客前往安徽,將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
  •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 被譽「五臺山第一風景」 順治在此出家
    有句話說,「五百年風景看北京,五千年風景看山西」,山西境內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佛教文化更是光輝奪目,擁有多座在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忻州市五臺縣臺懷鎮南清水河西側的鎮海寺,以其獨特的悠久歷史、民間傳說和絕妙的風景享譽海內外。
  • 英年早逝的順治皇帝,民間關於他曾出家的說法,究竟是真還是假?
    但這一說法也讓很多人疑惑不已,有的人認為順治皇帝不可能出家,並且一介草民又如何知道皇帝的面容呢?但是民間關於他出家的傳說又被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那麼這順治皇帝這件事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順治皇帝的親生母親是孝莊皇后,父親是皇太極,這父母二人對於佛法之類的說法都非常深信不疑,因此,順治皇帝可以說是從小便開始接觸到了佛教,這麼看來,順治皇帝出家一事也是極有可能的。
  • 北京最「奇特」古寺,佛像建在寺廟頂部,藏於深山鮮有人知
    所以現如今不少人也非常喜歡到寺廟這樣的,心靈境地來感受心靈的洗禮表達對家人以及未來的祈願,北京最「奇特」古寺,佛像建在寺廟頂部,藏於深山鮮有人知!我國的寺廟數量是非常多的,佛教對我國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說並不是起源於中國,但是自傳入之後,就收穫了一大批的信徒,在現在很多的古建築以及文化中也包含了不少佛教思想。
  • 山西最低調古城,被稱為晉北「小京城」,風景不輸平遙卻少為人知
    說起山西的古城,下意識就會想到平遙,作為我國四大古城之一,我國漢族地區現存最完成的古城,自然有著重要的價值。不過,山西作為我國歷史上發展比較早的地區之一,當然不僅僅只有平遙這一座古城,比如這座低調的古城被人稱為晉北「小京城」,風景與平遙古城不相上下,卻少為人知,它的名字叫做大同古城。
  • 武漢最為低調的寺廟,就在楚昭王墓的「隔壁」,但卻少有人知
    武漢最為低調的寺廟,就在楚昭王墓的「隔壁」,但卻少有人知武漢這座城市當中也分為了很多不用的區,而江夏區就是其中比較偏僻的一個,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景色卻極美。而在江夏區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裡的寺廟建築了。
  • 中國最低調的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齊名,卻少有人知
    佛教自古代傳入我國之後,千百年來也經歷了輝煌與衰敗的時期,在古時候人們經常修建寺廟佛像等,雖然有些毀於戰火或災害之中,但仍有很多保留了下來。這些建築或雕像之類的在經過人們的不斷宣傳而變得有名氣起來,但有一些卻因低調而少有人知,就比如今天要介紹的炳靈寺石窟。
  • 順治皇帝到底是駕崩了,還是出家了?
    歷史上的順治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可惜他掌權的時間並不長,在他最年輕有為的時候卻突然暴斃,年僅23歲,這成了清朝最大的奇案之一。於是有民間流傳,順治皇帝並沒有駕崩,只是看破紅塵,出家為僧了。在北京的石景山上,至今仍有順治皇帝出家的寺廟,慈善寺,而且裡面還有順治皇帝的塑像。這就讓人好奇,順治皇帝到底是駕崩了,還是出家了呢?
  • 與少林寺齊名的千年古寺 順治在此出家 康熙御書匾額竟無人會念!
    寺廟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大相國寺齊名,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相傳每到夏秋季節,這裡就會白雲繚繞,於是改稱白雲禪寺。白雲禪寺還是清朝順治皇帝的出家之地,當年順治皇帝因愛妃董氏的死而心灰意懶,後看破紅塵到此出家。康熙皇帝為尋父,曾三次到訪白雲禪寺為僧人打齋供眾,期間還遇到一位自稱「八乂」的燒鍋僧人。
  • 順治真的出家了嗎?
    《清史稿》本紀六「聖祖本紀一」記載:順治十八年正月丙辰,世祖崩,帝即位,年八歲,改元康熙。順治究竟是壽終正寢還是出了家,有三個寺廟的歷史變遷告訴我們可能隱藏的歷史真相。在奠基時,偶得玉器一件,其形如缽,其聲如聲,視為珍寶,故名聲山,而這座寺廟,取名「磬山禪院」,因為出了玉琳,康熙初年也就是順治逝世當年,改罄山禪院為磬山崇恩寺。雍正十一年,文命敖建磬山崇恩寺,增建殿宇,直至乾隆年間。
  • 五臺山唯一有祈福殿的寺廟,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如今可以免費遊覽
    這座寺廟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傳說鎮海寺對面有一個「海眼」。有一年,大量海水從海眼湧出,淹沒了周圍的村莊,衝走了稻田。當時在此修行的文殊菩薩,為了救民,在海眼上建了一座寶塔。後來,人們在塔的周圍建了一座寺廟,稱它為鎮海寺。除了這個傳說,鎮海寺也是五臺山唯一一座有祈福殿的寺廟。這裡曾是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
  • 北京「低調」的避暑勝地,門票僅20元,卻少有人知,就在昌平區
    北京「低調」的避暑勝地,門票僅20元,卻少有人知,就在昌平區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一座城市,但是我們並不能忽略這座城市的面積很大,人也很多。很多人的心裡都覺得,這輩子一定要到首都自駕遊一趟,而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自然就吸引了許多前來遊玩的遊客。
  • 山西行3,鎮海寺順治出家地,大智路朝聖黛螺頂
    》中的情節,順治皇帝出家在五臺山,法名行痴。在這部小說裡,更是描寫出一個痴情痴意的順治皇帝,因為心愛的女人董鄂妃之死,便看破紅塵,執意出家,把一個幅員萬裡的錦繡河山,扔給了8歲的兒子玄燁,即康熙皇帝,真真做到了只愛美人,不愛江山。
  • 江蘇又一山脈走紅,享「天下第一江山」之譽,不輸華山卻少有人知
    北固山因山勢的險要而著稱,有以三國文化而聞名於世;山巔之上有一雄寺,名為甘露寺;不過這可不是甄嬛傳中甄嬛出家的那座寺廟,雖同名,但是此甘露寺卻非彼甘露寺,儘管如此,這座甘露寺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的,這一寺廟建於三國東吳時期,寺廟之內殿堂遍布,其規模雖小,卻也是小有名氣的,相傳三國時期的劉備招親就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