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15「中元節」,(俗稱鬼節的由來)

2021-01-20 便民工作室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

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

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

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這三日分別有,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又叫三官大帝。下到人間定人之罪福。

三官的責任有分工: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1、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界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天官賜福的時間,是每年正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上元節。到了這一天,天官即到人間,根據人們行善多少,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2、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地官赦罪的時間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到了這一天,天官即到人間,根據人們行善多少,校定人之罪福,赦免行善之人的罪過。

3、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水官解厄的時間是十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下元節。到了這一天,天官即到人間,根據人們行善多少,校定人之罪福,化解行善之人的厄運。


 道教對「中元節」的影響

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通過「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福納吉、祭祖拜神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三元日成為民俗節日。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


佛教與中元節的融合

佛教傳入後,佛教中也有一種追薦祖先的超度儀式,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LAMBANA),也就是「孟蘭盆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且佛教也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因為對鬼神、祭祀、超度等恐懼的心理,民眾逐將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稱為鬼節,稱農曆7月為「鬼月」。

 

中元節的禁忌(以下內容僅供參考,筆者認為身正炁足不畏邪)

1、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聽到後,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2、別拍肩膀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3、不可吹口哨,當心好兄弟喜歡你;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念「對不起,打擾了!」並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6、床頭不掛風鈴,因風鈴會招陰;也不玩碟仙。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輕的人怕會撞見好兄弟;

8、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不要亂隨便撿起來;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因為這些錢可能是好兄弟們的,要不然這些就是冥婚招親用的。

9、路經喪事場所,嘴裡及心裡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10、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  

11、別亂靠牆休息沒事不要亂靠牆,因為好兄弟平時最喜歡依附在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12、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覺或天黑以前,要把曬在外頭的衣服收回來,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曬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嚇人的)  

13、別亂照相夜遊時最好不要亂照相,否則好兄弟會入鏡與你合影,手電筒也不要往樹上亂照,以免驚動喜歡附著於樹梢上的好兄弟。  

14、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其形狀如同香插在香爐上,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其實,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於許多人來說,不論靈驗與否,至少也能求個心安。 

 

7月15中元節將至,特與大家結緣【三官手書】手繪開光手書三道。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祈求,賜福、赦罪、解厄、安康吉祥。

此次七月十五【三官手書】結緣法金隨喜,郵費到付。

截止時間8月27日。

需要的朋友請聯繫侯理廣老師微信。

另有七月十五超度點擊了解


相關焦點

  • 中元節俗稱鬼節的由來是什麼 中元節|鬼節的十五大禁忌大全
    中元節,俗稱鬼節。在舊社會,是封建迷信的一部分,但到了現代社會,它內涵中的糟粕成分開始被逐步的剝離。現在的中元節,傳承的是一份思念,一份親情,一份孝義。節日由來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
  • 視頻:鬼節,中元鬼節如何過?農曆7月14日/15日
    如您受益,請關注轉發,利益他人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 鬼節是7月14還是15?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傳統風俗禁忌
    鬼節是7月14還是15?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農曆七月十四被稱為鬼節,這是為什麼呢?鬼節是7月14還是15?整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傳統風俗禁忌。》》》推薦閱讀:中元節和上元節有什麼區別?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那麼大家知道中元節是幾月幾日嗎,中元節的由來又是什麼呢?
  • 中元節(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明天就是七月半(鬼節),最近這幾天,富民人已經開始燒紙火、潑姜水飯。以此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 2018年中元節「鬼節」是哪一天 中元節的由來及各地習俗
    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推薦閱讀: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圖)
    2017年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在這一天晚上要少照鏡子,注意好臥室的鏡子,不要照著床為好,否則易做惡夢。鬼節晚上也不宜出門,總之禁忌很多。鬼節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哈哈,會不會被嚇得晚上不敢出門了。點擊查看》》》中元節出生的人好嗎?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
    2018年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在這一天晚上要少照鏡子,注意好臥室的鏡子,不要照著床為好,否則易做惡夢。鬼節晚上也不宜出門,總之禁忌很多。鬼節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哈哈,會不會被嚇得晚上不敢出門了。中國鬼節有幾個鬼節含義為鬼過的節日。
  • 農曆七月半為何被稱之為「中元節」或「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被稱之為中元節,對於這個稱呼也是現在在知道。以前,在我們這裡都把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或者「鬼節」。在這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活動為祭祖,緬懷先人。為何要把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稱之為中元節或者鬼節。
  • 中元節出生會怎樣?農曆7月15日「鬼節」出生的人運氣如何?
    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稱「鬼節」。很多人都想知道鬼節出生的人,他們的性格以及命運好不好,因為7月人們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那麼,你知道鬼節出生的人命運如何嗎?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7月15中元節你們知道有什麼美食嗎?
    你們知道,在我國農曆七月有幾個傳統節日嗎?答案是,兩個,一個就是我們所崇拜的七月七日七夕情人節,另一個就是我今天要講到的中元節,即我們俗稱的,鬼節。上中元指的是我國的元宵節,中元節就是鬼節,下中元就是我國的重陽節。分三個來劃分。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2019中元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幾號中元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每年陰曆七月十五,陵園將安排各墓區代表參加盂蘭盆節,又叫中元節或鬼節。這一天傳說中是陰間的佳節,所以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界時陵園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問:2019年中元節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可以說,天地水三官都是造福人間造福百姓的,所以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也稱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這就是中元節最早的由來,那麼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元節又是怎麼和鬼聯繫起來的呢?
  • 農曆7月15中元節,為什麼有「鬼節」之稱?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說起農曆七月十五,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傳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關於節日基本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兩個人真的細聊起來,「中元」究竟是什麼,「中元」和鬼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這個節日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主要風俗是什麼,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現在咱就來聊聊 「中元節」的這些事。
  • 中元節的由來,是鬼節嗎?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入,夜涼如水。
  • 2018中元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中元節具體時間是幾月初幾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初幾?大家對於「中元」這個概念可能不熟悉,但是換一個說法,2018年鬼節是幾月初幾?相信這樣大家就能明白了。七月半就是我們傳說中的鬼節,傳說這一天陽間會有鬼魂出沒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中元是農曆幾月幾日吧!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7月15「鬼節」馬上到了。為何會有「鬼節」之說呢?你是否害怕
    傳說農曆7月15日是節節又叫鬼節du或盂蘭節。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無數鬼魂湧到陽間度假,陽間便成為「它們」的散心地,可謂「陰氣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