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敦煌市美麗夜色讓遊人陶醉其間。
2015年11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甘肅省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讓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個國家級大平臺、「國」字號大品牌、國際化盛會熠熠生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此,從那天起,甘肅就進入「全民總動員」的籌備倒計時狀態了。
高屋建瓴強化組織領導
文博會的舉辦是一項龐大繁雜的系統工程,該如何高效有序地推進籌備工作?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我省從健全組織體系著手,加強協調統籌力度,形成聚合效應。首當其衝是健全組織架構。先是成立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文博會籌備工作;其下,又分設賓客邀請、外事翻譯、基礎設施項目推進、環境美化等14個專項組,專抓各項籌備工作。又在省委宣傳部設立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和領導小組事務性工作。還成立了甘肅省文化博覽局,作為常設專門機構,負責文博會有關工作的具體執行和落實。其次,著力完善運行機制。除制定出臺請示報告、決策協調、聯席會議、督查落實等制度外,對重點任務進行分工,採取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對帳銷號的辦法,靠實工作責任。此外,還實行扁平化管理,每半個月或20天召開一次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確保運行機制高效順暢。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研究部署階段性任務,加強指導,並多次到敦煌調研督查,推動工作任務落實,以實際行動率先垂範,帶動全省上下投入緊鑼密鼓的文博會籌備工作。
帶著誠意開展專請專訪
2015年12月28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備工作動員大會召開。雖然文博會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但是各方面有計劃、有秩序、高質量地開展準備工作。
籌備工作頭緒繁多,既要全面廣泛、細緻周密,又要提綱挈領、綱舉目張,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突出重點、抓住核心就顯得尤為關鍵。
賓客邀請是重中之重。為了表達誠意,除向絲路沿線國家與省份發出邀請函之外,我省還特別啟動「文博會專請專訪工作」進行實地拜訪。
外賓方面,省委副書記歐陽堅、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副省長夏紅民率領我省三個文化代表團,於2016年2月17日至3月8日,分別訪問了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埃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摩爾多瓦、俄羅斯等國。其間,代表團或拜訪文化部、外交部等重要部門,或會見當地政要與文化精英,或開展交流座談,不僅順利完成了文博會推介及參會邀請等任務,也在絲路沿線國家有效宣傳了「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了我省與這些國家在文化、教育、旅遊、經貿、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內賓方面,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慧、省政協副主席慄震亞帶隊,於3月10日至4月1日,分別赴四川、重慶、廣西、雲南、西藏、青海、陝西、河南、山西、內蒙古、寧夏、新疆12個絲綢之路沿線省區市開展專請專訪。所到之處,或召開文博會兩地對接會,或實地調研當地優秀文化,同樣收穫滿滿。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截至目前,我省發出邀請的72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和25個省級友好城市中,已有58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和19個友好城市反饋了信息,其中9個國家、2個國際組織和5個友好城市明確表示將組團參會;國內絲路沿線12個省區市均表示將組團參會。此外,法國將擔任首屆文博會的主賓國。
爭分奪秒推進基礎建設
毫無疑問,文博會將迎來五湖四海的嘉賓。作為永久性舉辦地,敦煌,準備好了嗎?
陽春三月,走進敦煌機場擴建施工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來車往,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儘管時間緊而又緊,但針對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文博會籌備工作的重點,甘肅絲毫沒有懈怠,各項工程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預計7月20日前,機場擴建完成航站樓主體結構工程投入試運營;7月下旬,敦煌大劇院完成驗收;7月底,敦煌國際會展中心交付使用;8月底,景觀大道、敦煌至雅丹旅遊公路、出行大道等3條主幹道路全部完工;8月底前,柳園至敦煌、瓜州至敦煌2條高速公路建成一幅路面;會議期間,敦煌國際酒店投入運營。
我省還全力推進敦煌及周邊區域環境美化工作。不僅城市門戶亮化美化工作已先期啟動,周邊區域內的地形地貌整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已開工,沿線道路綠化工作早已準備就緒。
此外,我省正在籌備安全保衛和反恐防恐演練工作,已全面啟動醫療衛生和食品安全等工作,在安全保障方面做到萬無一失。
精心設計重要活動內容
儘管文博會《總體方案》歷經數番推敲,儘管再三審定了文博會相關事項,為了確保把首屆文博會辦成一場精彩難忘、成果豐碩的文化盛會,甘肅對文博會重要活動從頂層設計到儀式流程,從主題架構到形式內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地又「捋」了多遍。
——針對文博會大會流程,從第一天的會議報到、領導會見、歡迎晚宴,到第二天的開幕式、高峰會議、參觀年展、籤約儀式、分論壇、觀看演出,再到第三天的組織考察、閉幕式、發布《敦煌宣言》,每個事項均按時間順序一一作出安排,力求環環相扣、緊密銜接。
——針對高峰會議及分論壇核心活動,我省在廣泛徵求、吸納和綜合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傳承絲綢之路精神、促進文明交流互鑑」為主題,1個主論壇、5個分論壇,即「1+5」形式的高峰會議架構。主論壇上,我國領導人、沿線國家政要和國際組織官員的重要演講,將凸顯和引領高峰會議主題;5個分論壇的重要觀點和論述,將支撐和回應大會主題,形成主次分明又相互輝映的格局。
——針對文化年展,為了突出「廟堂氣象,博物館風格」,我省聯合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對場館進行實地考察,對整體設計進行多次對接,對展覽內容不斷豐富調整,最終確定以「彰顯絲路精神,推進融合發展」為年展主題,設計了「中國展區、國際展區、甘肅展區、專題展區」四大板塊,採取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方式策展布展,既營造欣賞高雅藝術的美好氛圍,又創造文化產品對接市場的有效窗口。
——文藝演出力求豐富飽滿。文博會期間,將以「演出季」形式,通過《絲路花雨》《又見敦煌》等3臺重要演出、10臺公眾演出、3臺小型演出和多臺備演節目的組合,確保演出「琳琅滿目」。
——X分項活動塵埃落定。文博會採取「2+X」的活動架構,即高峰會議與絲綢之路文化年展兩項核心活動和根據需要選擇舉辦的X分項活動。截至目前,共徵集到X分項活動達60項。其中,會議論壇類15項,展覽展示類34項,節會賽事類11項。
文博會籌備工作林林總總,值得一提的還有很多:
比如,開通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官方網站和「兩微一端」,及時傳遞文博會消息,展示文博會風採。
比如,成立由於丹、楊剛毅、範周等27人作為首批諮詢專家的文博會專家顧問團,以期「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
比如,確定文博會宣傳口號、會議LO⁃GO、禮儀人員形象設計等,力求呈現全面一體的敦煌文博會風採。
比如,採取全方位、立體化、多樣性的手段,通過省內外媒體連續刊播報導和新聞發布會、專題宣傳片、紀錄片、微電影、採訪錄等方式,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進行全覆蓋宣傳……這些成系列、成系統、成板塊的籌備工作,貌似「邊緣」,卻細微處見真章,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隴原大地,春暖花開,正孕育著一個收穫的季節。處在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甘肅,正在用抓鐵有痕的實際行動宣告:舉辦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我們準備好了。 (記者 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