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恩達、Yann LeCun: AI 2018 年的裡程碑以及 2019 年的預測

2020-12-21 雷鋒網

「人工智慧技術一旦完全投入使用,它有可能拯救這個世界,也有可能終結這個世界。」

近日,VentureBeat 與「谷歌大腦」的聯合創始人吳恩達、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創始人 Yann LeCun 等業內專家進行了對話,並將他們的觀點整理成文。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選取了吳恩達和 Yann LeCun 的觀點進行編譯,一起看看他們認為 2018 年有哪些裡程碑,以及對 2019 年有何預

在對 2018 的回顧和對未來的預測中,其中一些專家表示,他們很欣慰越來越少地聽到「人工智慧終結者」這樣的說法,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人工智慧能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不過,這些專家也強調,該領域的計算機和數據科學家在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繼續保持負責任的倫理觀。

吳恩達:軟體業以外的 AI 應用將會有很多故事可講

吳恩達是史丹福大學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副教授。由於種種原因,他的名字在人工智慧圈中如雷貫耳。他是「谷歌大腦」的聯合創始人,是將人工智慧應用到谷歌諸多產品中的倡導者,還創立了幫助企業將人工智慧集成到公司運作中的初創公司——Landing AI。他也是 YouTube 上一些最受歡迎的機器學習課程的講師,也是在線學習公司 Coursera 的創始人兼講師,同時,他還創立了 deeplearning.ai,並出版了《機器學習要領》(Deep Learning Yearning)一書。

他曾在百度任職首席科學家,2017 年,他離開百度進入另一家科技巨頭,並幫助其轉型為人工智慧公司。最終,他成立了投資基金 AI Fund,並籌集到 1.75 億美元資金,同時還擔任無人車創業公司 Drive.ai 的董事會成員。

本月月初,在吳恩達發布關於指導企業獲取人工智慧對公司所帶來的積極影響的《人工智慧轉型指南》(AI Transformation Playbook)時,VentureBeat 就對他進行了採訪。

他預測在 2019 年,人工智慧發生進展或者變化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它會在科技或軟體公司以外得到應用。他表示,人工智慧領域待開發的最大機遇在軟體領域以外,同時,他還引用了麥肯錫報告中的用例,指出到 2030 年人工智慧將會創造 13 萬億美元的 GDP 產值。

「我認為到 2019 年,軟體業以外的人工智慧應用將會有很多故事可講。在行業裡,我們已經幫助谷歌、百度以及 Facebook、微軟等企業做了許多不錯的工作,甚至像 Square、 Airbnb 和 Pinterest 等公司也都開始用上了一些人工智慧能力。我認為下一個巨大的價值創造浪潮將發生在能夠賦能製造業、農業設備以及醫療公司開發一系列有助於企業發展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時候。」

對話中,吳恩達對於 2018 年人們對於人工智慧能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的理解的進步表達了他的驚訝,同時,他也很高興對話沒有圍繞殺人機器人事件以及對於通用人工智慧的恐懼展開。

吳恩達表示,對於採訪中的問題,他有意識地給出與其他專家有所區別的答案:「我嘗試特意列舉出我認為對於實際應用非常重要的一些領域。我認為 AI 的實際應用還存在很多阻礙,而在這些問題的某些方面是有前景性進展的。」

對於接下來的一年,吳恩達期望 AI/ML 研究中的兩個特定領域取得進展,而這將能夠推動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發展。

  • 一個是「小樣本學習」(few shot learning),即人工智慧能以更少的數據實現較高的準確率。「我認為深度學習發展的第一波浪潮是擁有海量數據的大公司訓練龐大的神經網絡,對吧?因此如果你想要構建語音識別系統,就在 10 萬小時的數據上對它進行訓練吧;想要訓練機器翻譯系統的話,就在大量平行語料的句對上對它進行訓練,以此來實現大量突破性成果。現在,我看到在小數據集上也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這種形勢下,即便你只有 1000 張圖像,你也可以嘗試做出點成果。」

  • 另一個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進展——通用化的視覺能力(generalized visibility)。一個計算機視覺系統可能在史丹福大學的高端 X 光機拍攝的原始圖像上訓練時的表現非常好。同時,該領域的許多先進企業和研究者已經開發出表現勝過人類放射科醫生的系統,不過,它們並不是特別靈活。

「但是如果你將訓練好的模型應用到低端 X 光機上,或不同醫院拍攝的有些模糊的 X 光片上,或者技術人員讓病人稍稍右轉而導致角度產生偏差的 X 光片上,那人類放射科醫生在對這一新場景的泛化能力會比現在的學習算法好得多。所以我也看到一些有趣的研究正在嘗試提高學習算法在新場景中的泛化性。」

Yann LeCun:AI 倫理問題尚未生死攸關,但人們需未雨綢繆

Yann LeCun 是紐約大學教授、Facebook 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並創立了 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院(FAIR)——它是 Facebook 的科研部門,先後開發了 PyTorch 1.0 、 Caffe2 以及大量的人工智慧系統,例如在 Facebook 上每日被使用上百萬次的文本翻譯 AI 工具或者會下圍棋的強化學習系統。

 LeCun 認為 FAIR 針對研究和工具所採取的開源政策幫助推動了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也進行開源,並且他認為其中的一些開源項目推動了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的進步。上個月的 NeurIPS2018 以及 FAIR 50 周年慶前夕,LeCun 接受了 VentureBeat 的採訪,對於 FAIR,他將其描述為一個致力於成為「機器學習的技術性、數學性腹地,實現各種可能」的機構。

「開源推動了整個領域更快地向前發展,因為越來越多人進行研究交流,這實實在在地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人工智慧現在的發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現在有更多的人在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地開展交流,同時做了更多開放性的研究。」

關於倫理,LeCun 表示很高興看到大家在思考人工智慧研究帶來的倫理影響以及帶有偏見的決策所帶來的風險方面的進步。「我們都應該關注這些倫理問題,現在這也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在兩三年前情況還非常不同。」

LeCun 提到,他認為人工智慧中的倫理和偏見現在還未成為需要我們立馬採取行動的主要問題,但是人們應該要為此做好準備。「我認為現在還沒有出現... 亟待解決的生死攸關的大問題,但倫理和偏見問題終有一天會發生,因此我們需要... 理解這些問題,並在它們發生之前未雨綢繆。」

和吳恩達一樣,LeCun 期望未來出現更多靈活的 AI 系統,進而開發出不需要原始輸入數據或者完全準確的場景就能產生精確輸出的穩健的 AI 系統LeCun 表示,研究者已經能夠很好地利用深度學習管理感知,但缺乏對完整人工智慧系統的整體架構的理解。

同時他還指出,教會機器通過觀察世界來學習,將需要自監督學習或基於模型的強化學習。

「不同的人對此的稱呼不同,但本質上人類嬰兒和動物都是通過觀察和分辨大量關於世界的背景信息來學習世界的運作原理,我們不知道如何讓機器學會這麼做,但這是一項重要挑戰。這個研究方向的成果可以讓 AI 以及計算機取得真正的進步,讓它們具備一點常識,以及讓虛擬助手可以更流暢自然地就更廣泛的話題和討論與人類對話。」

對於將有助於 Facebook 內部運營的應用,LeCun 稱讓自監督學習取得顯著進步以及人工智慧僅需要少量數據也能返回準確結果,將會非常重要。

「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找到能夠減少機器翻譯或圖像識別任務等特定任務所必需的數據量的方法,而現在,我們在這個方向已經有所進展。我們在翻譯和圖像識別任務中使用弱監督或自監督學習,這已經為 Facebook 所使用的服務帶來了影響。所以實際上,這些問題並不是純粹的長期問題,它們也可以帶來短期影響。」

LeCun 期望在未來能夠看到人工智慧在事件之間建立因果關係方面有所進步。這一能力不僅僅通過觀察就能學到,還需要對事物有實際的理解,例如,如果有人打傘,就有可能是下雨天。「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你想讓機器通過觀察學會世界的模型,它就必須能夠了解它能對這個世界的狀態有何影響,以及哪些事情是它自己做不到的。假設你在一個房間裡,面前有一張桌子,桌上有一瓶水,你知道推一下水瓶,水瓶就會移動,不過你沒法移動桌子,因為桌子又大又重——這類事情都是與因果關係相關的。」

via:https://venturebeat.com/2019/01/02/ai-predictions-for-2019-from-yann-lecun-hilary-mason-andrew-ng-and-rumman-chowdhury/,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吳恩達聖誕寄語:回顧2020年,這些AI大事件讓我無法忘懷……
    昨日,吳恩達在聖誕節之際回顧了2020年AI的一些重大發展,包括AI應對新冠疫情、數據集存在種族偏見、對抗虛假信息算法、AlphaFold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1750億參數的GPT-3出現等等,並為大家送上節日祝福。
  • 爐邊對話吳恩達:不回應70HR招聘要求,看好小公司AI驅動
    曾任職於谷歌大腦和百度,Coursera創始人,並最近建立神秘公司Deeplearning.ai的吳恩達也是嘉賓之一。今天午飯後的「爐變對話「環節,吳恩達和大家聊了聊他對於AI的理解和期待。他似乎很願意繼續保持自己新公司的神秘感,對於未來的動作守口如瓶。主持人調侃起之前盛傳其公司要求員工工作時間為每周70個小時的傳聞,吳恩達只笑稱自己收到很多簡歷,不願多談。
  • 吳恩達李開復狹路相逢!王小川傅盛產品撞臉,AI四教父落地戰打響
    作為AI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國際最權威學者之一,想當年,吳恩達在史丹福大學開設的機器學習公開課火爆到座無虛席、觀者如堵。無論是谷歌還是百度,把吳恩達請去都是當作吸引研究人才的「金字招牌」。去年12月14日晚,吳恩達通過博客平臺Medium在AI界拋出一顆驚雷,宣布自己成立新公司Landing.ai。
  • Reddit熱議:AI教父Yann LeCun提出的「能量模型...
    但有關優化生成模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OpenAI通過iGPT預訓練預測缺失像素,採用「對比預測編碼法」,通過對比損失來進行丟失信息預測。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均取得不錯的成果。相比之下,基於能量的自監督學習好像並沒有特別之處,也沒有相關的成功應用案例。
  • Drive.ai的誕生、繁華與黯然離場
    作為被知名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背書的無人駕駛項目,Drive.ai從一誕生起便自帶光環,憑藉著吳恩達在業界的影響力以及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Drive.ai也獲得了許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親睞,乘著無人駕駛創業熱潮,Drive.ai的發展一度順風順水,甚至在一眾同類項目中脫穎而出,率先進行商業化嘗試。
  • 2019 年 NLP 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常識推理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因為我們想要構建的人工智慧系統,不僅僅要能夠根據擁有的數據進行預測,還要能夠理解並對這些決定進行推理。這種技術可以被用於人工智慧對話系統,旨在使智能體可以與人類進行更加自然的對話。
  • 2018年中國鋼鐵行業經營數據分析及2019年趨勢預測
    2018年,鋼鐵行業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去產能和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嚴防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以及取暖季限產不搞「一刀切」等因素的影響下,整體市場呈現震蕩運行格局。2018年鋼鐵行業發展現狀1.鋼鐵行業企業數量據數據顯示,至2018年12月末,我國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5138家。其中,鋼鐵行業虧損企業數量在2018年12月末達1100個,虧損面為21.4%。
  • 川普拿H1B籤證開刀,皮猜LeCun吳恩達等移民實名譴責!
    斯坦福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吳恩達也表態:暫停H1B籤證項目對美國不利、對創新不利、將擊碎夢想、擾亂生活。作為一名前H1B籤證持有者,我對所有受影響的家庭表示同情。這一預測結果表明,假設經濟收縮結束,美國經濟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收縮前的經濟產出水平,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穩定的勞動力需求。綜上所述,我認為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某些外國人作為移民和非移民進入美國將會損害美國人的利益。」
  • 斯坦福教授、A*算法發明者Nils Nilsson去世,吳恩達、LeCun等發文...
    Nils John Nilsson教授(1933年2月6日-2019年4月23日)出生於密西根州的薩吉諾,是人工智慧學科的創始者、研究者之一。他是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第一位Kumagai工程教授(名譽),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擔任該職位直至去世。
  • 機構預測2018年臺灣經濟增2.57% 2019年增2.2%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經濟研究院12日舉行「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指出,2019年臺灣景氣不會太好,預估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2.57%,預測2019年增長2.20%,希望臺當局加速公共建設等。
  • IMF數據:2018、2019、2020年全球各國GDP預測排行榜
    IMF數據:2018、2019、2020年全球各國GDP預測排行榜  鄭萃瑜 • 2019-02-13 10:01:14
  • eMarketer:回顧2018年美國假日季及2019年預測一覽
    其中,網絡星期一的在線消費額為78.7億美元,與此同時,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增速均顯著高於平均水平,成為電子商務重要的購物節日,隨著這些節日的到來,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針對發布了其2018年的假日旺季的回顧報告,並對2019年進行了預測。
  • 大神Yann LeCun:我們的使命是終結「填鴨式」 AI
    你需要大量的信息,每個樣本都需要輸入 10 到 10000 比特的信息到機器中,這樣它才能感知數據,並作出粗略的預測。但真正的 AI 過程應該是,機器可以根據觀測到的東西,預測輸入中的任何部分,例如,它能夠基於行動序列和已經看到的幀,預測視頻中未來的幀。這種類型的學習是無監督的,在數以百萬比特的樣本中,相比於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對於每個樣本都需要至少 100 倍以上的計算能力 。目前的 AI 能夠認知世界,但在推理和規劃方面有缺陷。
  • 冰島社區—對比特幣2019年的價格預測是一次失敗的預測
    一年結束距離年底還有幾小時的路程,市場以及價格一起記錄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時刻。Bakkt最終於2019年推出,CME宣布在2020年第一季度通過比特幣期權擴展服務,而市場並未看到ETF獲批。但是,確實看到VanEck 推出了VanEck SolidX比特幣信託,僅適用於機構投資者。
  • 美國限制AI軟體出口;騰訊回應暴力裁員;Python2.7 正式終止支持
    尤其從 2018 年底起,本人拒絕履行崗位職責,多次無故缺勤及曠工,確係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2019 年 3 月,公司依法與其解除勞動關係。2019 年 5 月 -7 月,深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與一審法院先後受理此案,均支持公司與其解除勞動關係的決定。
  • 2019年上證指數全年預測
    2018年12月15日取數150預測一下大盤2019年全年的大體走勢   本預測準確率大約為70%,僅供娛樂,按此操作,風險自負!
  • 2019歐放年會重磅觀點一覽:AI或將在未來10年改變放射學
    ◆ ECR2019開幕現場 巨大的古希臘風雕塑、恢弘的交響樂團伴奏,炫目的燈光表演,以及無處不在的現代藝術展…………濃濃的藝術氣息包圍下截至2019年2月,由依圖醫療研發的care.ai™系列AI產品在全國200餘家三甲醫院落地試用,並在部分省市完成了縣市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覆蓋,部分AI單品落地試用的醫療機構超過100家,並突破單一醫療場景,向早篩及健檢場景進軍,擁有全球領先的醫療AI產品定義、研發、工程部署、運維經驗。
  • 前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2021年無人駕駛元年將至,汽車業將被顛覆?
    在大會上,王勁講解了自動駕駛的不同技術路線,以及近年來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的三大技術突破。他預測,2021年有可能是自動駕駛的元年,而不論早晚,一個自動駕駛的時代終將到來。而汽車行業,也許將在未來,被徹底顛覆。以下為王勁演講實錄,黑智(ID:VR-2014)整理:我今天的內容主要會聚焦在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的應用。人工智慧61年前就有了,但前面的50年一直不成功。為什麼?
  • Yann LeCun對於AI的最新見解 | 深度學習現存的各類疑問,你是否想...
    將因子圖與學習系統相結合被稱為機器學習中的「結構型預測」方法。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許多關於將神經網絡與結構型預測方法相結合的提議。事實上,我和我的同事當時在貝爾實驗室建立的檢測閱讀系統除了運用卷積網絡,還運用了一種結構型預測方法,我們稱之為「圖形轉換網絡」。關於將圖形模型粘貼到ConvNets上,訓練端對端的算法,近期湧現出眾多研究成果。
  • 愛彼迎發布「2018年中國旅行白皮書」及2019年旅行趨勢報告
    近日,愛彼迎在上海召開主題為「重新定義旅行」的新聞發布會,與大家共同回顧了愛彼迎2018年在中國市場的迅速增長及關鍵裡程碑,探索旅行的無限可能。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先生與會分享了愛彼迎對中國旅行者出遊的趨勢洞察、愛彼迎中國社區的建設成果,並預測了2019年春節期間中國旅行者出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