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餐飲業日均營業額恢復至78.1%,與文娛、汽車同為促消費重點行業

2020-12-13 界面新聞

4月9日,在2020年上海市商務情況通報會上,上海商務委主任華源對外透露,根據全市重點企業監測顯示,上海3月零售額環比2月大幅增長 41.3%,其中,近一個月內,購物中心和餐飲行業日均營業額分別回升35 個百分點和29個百分點,恢復率分別達到 56%和 78.1%。

2019年,上海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萬億元,增長6.5%,規模穩居全國城市首位;商品銷售總額10.92萬億元,增長0.8%。新式新業態發展迅速,電子商務交易額超3.3萬億元,增長14.7%;網絡購物交易額1.3萬億元,增長27%;商業稅收收入2230億元,佔全市稅收比重達16.3%。

華源表示,為了穩消費、促消費,2020年上海市商務委將針對被疫情壓制的消費需求,舉辦各類促消費活動,重點圍繞受疫情衝擊嚴重的文旅娛樂、餐飲服務、汽車消費等領域。同時,上海將持續發展「夜間經濟」、「免退稅經濟」、「平臺經濟」、「品牌經濟」和「首發經濟」5個方面。此外,上海將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和促消費29條,開展國家級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

上海一直是外商投資的熱土和高地,因此在保證消費市場的同時,穩外資也成了上海發展的重要一環。

2019年,上海新設外資項目6800個、合同外資503億美元、實到外資190億美元,分別增長21.5%、7.1%和10.1%,繼續保持「三升」態勢,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高附加值服務業,分別增長11.4%、63.6%和25.4%。

3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有4418億元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外資項目超過160億美元,為上海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4月8日,上海市代市長龔正為新認定的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此次獲頒證書的跨國企業多數來自於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截至2020年3月底,上海累計引進外商實際投資2642億美元,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30家、研發中心466家。如今,上海已經是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數量最多的城市。華源表示,一批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沒有止步於疫情影響,反而加快了在上海的布局步伐。

「我們將持續優化制度環境,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外商來滬投資興業。」華源說,2020年,上海將落實好外商投資法、國家穩外資20條以及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服務業擴大開放40條等舉措,加快制定出臺上海市外商投資促進條例。

同時,上海還將根據國家穩外資20條精神,制定實施上海貫徹落實的24條政策,圍繞投資促進、投資便利、擴大開放和投資保護等方面,為外商來滬投資興業提供開放、便利的投資環境;打造涉外服務專窗,完善外籍人士及企業認證體系,推動涉外服務流程優化再造。此外,上海還將健全企業走出去服務體系,支持走出去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相關焦點

  • 「雙節」假期助力餐飲業復甦:消費信心逐漸恢復 「一座難求」再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0日訊 失去了「春節旺季」的餐飲業,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中迎來了復甦。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從市場變化來看,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
  • 人氣回升 消費回暖(銳財經·一手抓防疫 一手促發展(62))
    「五一」期間,北京商業服務業企業經營回暖,連鎖超市、家政、商超配送物流等6個行業領域的重點企業開復工率達到100%;「五一」假期前4天,廣州市餐飲總營業額超10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近六成水平。  「『五一』期間全國市場人氣明顯回升,消費呈現積極回暖態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5月1日-5日,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
  • 商務部:五一假期餐飲住宿行業消費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70%
    據商務部監測,5月1日-5日,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呈現加速回升態勢。「五一」消費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市場人氣顯著回升。各地商務部門和商貿流通企業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通過舉辦購物節、發放消費券、開展讓利促銷等多種舉措,努力集聚市場人氣。
  • 江西:餐飲業迎來消費熱潮
    為了把因受疫情影響被抑制、被延遲的餐飲消費釋放出來,加快促進餐飲消費回補,「五一」假期,全省商務系統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餐飲促銷活動,掀起餐飲促消費熱潮。省商務廳向全省發放2000萬元餐飲電子消費券後,各地積極響應。
  • 餐飲業恢復元氣的正確姿勢
    天風證券報告稱,全國餐飲業逐漸回暖,商戶復工率已經超過55%。招商銀行信用卡和旗下的掌上生活App,為餐飲業元氣恢復,添了一把柴。元氣的恢復疫情肆虐,餐飲是重災區。隨著3月份國內疫情正在快速消退,進入復工解凍期,餐飲業終於開始緩慢恢復元氣。所有經濟數據角度的分析都會說,疫情結束之後,餐飲業會出現報復性反彈,當年SARS過後就是這樣。事實真的如此嗎?火鍋、擼串或許會,但是經歷過SARS的上海高端西餐館老闆Robin認為,不見得。
  • 寧夏消費市場加快復甦 觀光夜市客流恢復至九成
    四個行業降幅不同程度收窄,餐飲業恢復加快 「五一」前,建發商管專門舉行動員會,鼓勵中街、夜市等商戶通過逐步延長經營時間、豐富夜間消費產品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回流」。在建發大閱城「429超級粉絲節」期間,120家中街商戶共實現800萬元銷售額,同比增長23.47%。其中,寧夏觀光夜市5天實現銷售額80萬元,日均客流量達5萬人次左右。「自3月18日以來,觀光夜市的客流量逐步增加,目前已經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寧夏觀光夜市副總經理陳序說。
  • 廣州餐飲業「五一」小長假前4天營業額超10億元
    央廣網廣州5月5日消息(記者廖開迪 何偉奇)5月5日,記者從廣州市第100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五一假期成為疫情爆發以來廣州餐飲行業快速回暖的重要節點,小長假前4天,全市餐飲總營業額超10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近六成水平。
  • 「最燃」假日消費!「雙節」亮眼數據背後7大趨勢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4.9%;國慶檔電影票房達39.2億元,近1億人次觀影黃金周期間,上海全市餐飲消費金額高達51億元,同比增長1.8%;廣州餐飲業營業額超50億元;浙江全省餐飲營收同比增長24.9%。
  • 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有關情況
    會同發改、工信等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回收處理體系、促進家電更新消費等5個方面13條具體舉措。指導各地開展家電消費節、家電惠民行動等線上線下促消費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施綠色智能家電補貼、開展家電以舊換新,促進家電消費。在全國231家綠色商場設立節能產品銷售專區、專櫃,擴大節能家電產品銷售。  三是推動餐飲業恢復發展。
  • 海南上半年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8.1%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光明 實習生楊苑)去年以來,我省共有10多家高端餐飲店關門停業,但另一部分企業積極尋求轉型、面向大眾消費。記者從省商務部門了解到,上半年,全省餐飲業實現營業額85.78億元,增長18.1%,高檔餐飲企業轉變經營模式成效明顯,下降勢頭得到遏制,大眾消費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 促廣州餐飲小店增速全國第一
    促廣州餐飲小店增速全國第一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20-05-1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圖/受訪者提供五一假期,全市餐飲總營業額超10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近六成水平,與四月份日均營業額相比提升超三成
  • 餐飲業7天營業額50億元!廣州市到店餐飲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表示,國慶前7天廣州市重點商圈客流總數約為3400萬人次,北京路步行街客流量超400萬人次,營業額同比增長160%;餐飲業7天營業額50億元,廣州市到店餐飲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3成。
  • 12部門發文提振消費、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汽車消費是重點
    [摘要]1月5日,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相較於去年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發布的《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此次《通知》促消費的範圍更廣,但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仍是重點。
  • 民航局:雙節期間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至去年同期9成
    記者從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網站獲悉,10月1日至8日訪澳總旅客逾15.6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佔93.1%,而且呈逐步增加趨勢,各大知名景點出現了久違的遊客絡繹不絕的景象。內地遊客的到來,帶動了澳門旅遊市場的復甦。隨著澳門疫情趨於穩定,不少新的店鋪開業迎客,商家對旅遊市場重現生機滿懷信心。
  • 暖心政策給住宿和餐飲業「撐腰」,消費者為「煙火氣」添「薪...
    據小編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連出「實招」助力住宿和餐飲業復工達產。 例如,2月份,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的《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號)明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 「報復性消費」哄炒之下,文娛行業更好了嗎?
    「報復性消費」概念哄炒之下,文娛行業又將收穫什麼呢?原本按照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整個旅遊行業的恢復速度來看,新冠肺炎有望帶來旅遊行業產值的新高峰,甚至打開整個旅遊行業的局面。畢竟,2003年,借非典疫情「報復性出遊」,三個月實現業績衝刺,進而順利上市的攜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大數據解答:五一「報復性消費」到底回來沒?
    01「五一」假期部分電商平臺消費數據   5月6日,中國銀聯發布「五一」假日交易數據。作為近12年來最長「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突破1.57萬億元,日均0.31萬億元,較清明小長假日均增長了7.7%,與4月份日常周末相比日均增長了16%。銀聯網絡交易總筆數較4月環比增長6.95%。
  • 旅遊、交通、消費領域假日數據發布!「恢復」成北京五一假期關鍵詞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一百零一場昨日舉行,發布會重點通報北京在旅遊、交通、消費領域的假日「大數據」,「恢復」成關鍵詞。消費人氣回暖,消費回升,信心恢復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人氣回暖,消費回升,信心恢復。
  • 文娛行業V型反彈 阿里影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時代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文娛行業自從2015年以來,二次元、直播、短視頻剛開始顯露生命力,整個文娛行業十分繁榮、遊戲、影視、音樂、動漫以及衍生品等領域均開始全面發力,與此同時,在文娛內容更加多樣化的同時,伴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更替、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和產業政策的大力度扶持,四大利好因素成為支撐中國文娛產業迅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中國的文娛及傳媒行業也開始突破萬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