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五,中秋節就要到了,上海人必吃的鮮肉月餅你買好了嗎?近日,記者走訪了南京路上五家老字號及食品商店,發現每家店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鮮肉月餅的排隊時間長則2小時以上,短則30分鐘。為了方便行人通過,不少店家還對隊伍進行了分段,市民、遊客甚至「老外」,都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排隊的人群中。為何上海人就愛鮮肉月餅?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小調查。
【為了月餅,有生以來第一次排隊】
在南京路上走一圈,記者目測發現,排隊人數最多的當屬新雅粵菜館、第一食品商店和真老大房。前往隊伍中一問果然如此,第一食品商店的排隊時間在2個小時左右,真老大房的排隊時間為1小時,新雅粵菜館前則分成了蘇式和廣式兩支隊伍,排隊時間都在1小時左右。泰康食品、沈大成等老字號的排隊時間較短,在一個小時以內。
新雅粵菜館前的鮮肉月餅排隊區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排隊,就『奉獻』給鮮肉月餅了。」第一食品商店前,一位從寶山區趕來的崔先生雙手提滿了剛剛買到的現烤月餅,8盒月餅總共480元。記者數了數,這8盒月餅中共有6種口味,除了鮮肉月餅外,還包括芝士文蛤、乳酪鮮貝、鮑魚鮮肉等新口味。「朋友指定要吃這家,沒辦法,據說排隊2小時算快的。」崔先生說。
原來,第一食品商店今年總共銷售10種口味的現烤月餅,每種味道都需要現場進行包裝。口味雖豐富,但這也讓排隊時間變得更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近中秋節,他們每天大約能售出上萬隻月餅。
在真老大房前,排隊購買鮮肉月餅的隊伍沿著街道繞了很大一個圈。隊伍中,記者還看到了外國遊客的身影。這位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遊客和妻子分工明確,妻子在商場「血拼」,他則負責排隊買鮮肉月餅,「我們之前嘗過,覺得非常好吃,所以排隊也要買。」
真老大房前的隊伍,大約排隊1小時
排隊最井然有序的,還是新雅粵菜館。這家老字號門前,隊伍被分成了兩列,互不打擾。為何排隊人數較多的新雅粵菜館排隊時間卻不算最長?記者看到,今年新雅粵菜館售貨速度明顯加快,月餅都已經在後廚包裝好,源源不斷供應到售貨窗口,大幅提高了買月餅的速度。
包裝好的月餅省了不少時間
今年,不少店還對月餅購買數量設置了限額。泰康食品每人每次限購鮮肉月餅8盒,新雅則對今年新出的烤鴨鮮肉月餅設置了每人兩盒的限額,這也有效縮短了排隊時間。
【上海人為什麼排隊也要買鮮肉月餅?】
為什麼上海人就好鮮肉月餅這一口,不惜排隊也要買?對此,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食客,問問他們願意排隊的理由。
南京路上排隊的人群
在不少上海食客心目中,老字號的鮮肉月餅有一種無可取代的味道。趕來買真老大房鮮肉月餅的朱阿姨告訴記者,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第一次嘗到鮮肉月餅的時候,覺得實在是太鮮美了。那個味道一直忘不掉。」從此,每年中秋節來買鮮肉月餅就成為了她的習慣。
在新雅粵菜館前,記者遇到了一位從墨爾本回國過中秋的準大學生小陳。「吃過很多家月餅,發現還是老牌子、老味道最好。」小陳說,自己也嘗試過不少花裡胡哨的月餅,選擇多了,才懂得鮮肉月餅的好,所以特意過來買兩盒月餅過中秋。
鮮肉月餅是怎麼火起來的?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說不上來,好像每年中秋吃鮮肉月餅是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不管怎麼樣,肯定是上海最早開始做鮮肉月餅的。」一位排隊等候的曹先生說。
為何上海人喜愛吃鮮肉月餅
目前,關於鮮肉月餅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鮮肉月餅的前身是高橋鬆餅,是上海高橋古鎮四大名點之一。高橋鬆餅有百年歷史,也會將鮮肉入餡,口味鮮美多汁,慢慢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鮮肉月餅。另一種說法則像美食家沈嘉祿所稱:鮮肉月餅最早誕生於上海曹楊路、蘭溪路一帶的「悅來芳」。這類月餅主要是從蘇式月餅演化而來。
至於為何上海人喜歡鮮肉月餅,有資料稱,計劃經濟時期,買豬肉要用到「肉票」,上海市區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而購買鮮肉月餅既不需要肉票也不需要糧票,只要鈔票夠就可以,因此十分受歡迎。不過,記者向幾位「老上海」求證時,這種說法卻遭到了質疑。朱阿姨說,當時買一隻鮮肉月餅也要加1兩糧票,所以鮮肉月餅還是靠味道取勝的。
「現代人的消費水平提高了,口味相對過去也更偏好鹹味的食品,所以近年來鮮肉月餅更受歡迎,各家也都推出了創新的鮮肉月餅口味。」 新雅食品行政總廚黃任康告訴記者,作為一家粵菜館,新雅有著近百年製作廣式月餅的傳統,鮮肉月餅是在近10年內才開始發展的,但人氣已經超過了廣式月餅。隨著鮮肉月餅在南京路上已成「氣候」,這項蘇浙滬特有的美食也已經逐漸被遊客接受和喜愛。不過,是否有方法不排隊就買到鮮肉月餅呢?泰康食品前的一位老先生道出了真相:如今鮮肉月餅一年四季都出售,過了中秋就不用排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