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的蘆葦,在生態保護上的那些不可忽略的價值

2021-01-20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自古以來,甘州就是蘆葦的「家鄉」,明清時期的甘州城是當時西北少有的名副其實的水鄉之地。據《甘州府志》所繪的乾隆時期的《甘州府城圖》,標註在圖上連片的葦池就有六處之多,且縱貫南北,其水域面積可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一。

蘆葦在我國分布很廣泛,如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蘆葦是水生植物的挺水成分,它能在含鹽千分之七的水內正常生長,在含鹽千分之十的水中生存,同時還能在常年積水中正常生長,這就說明蘆葦耐鹽耐澇吸水的能力非常強。

位於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名城張掖,長期以來一直流傳著「半城蘆葦半城廟」、「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張掖位於河西走廊的中部,南靠青藏高原北緣祁連山,這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光照豐富、熱量充足、溫差較大、乾旱少雨等特點[1]。

但正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相應發育的地帶性景觀現象是溫帶半荒漠至荒漠。不過這裡的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卻為河西走廊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因此在這片土地上才會形成綠洲相間的奇特景觀。

自古以來,甘州就是蘆葦的「家鄉」,明清時期的甘州城是當時西北少有的名副其實的水鄉之地。據《甘州府志》所繪的乾隆時期的《甘州府城圖》[2],標註在圖上連片的葦池就有六處之多,且縱貫南北,其水域面積可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一。

「有情感的」蘆葦,承載的更是人的感情

法國哲人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寫道「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區別就在於他多了一種思想的機能[3]。

「蘆葦」在這裡是有象徵意義的:蘆葦是用來表示人的存在是很脆弱的,一陣風來就可以使之屈服或者是被摧折。因此人與蘆葦一樣,有其脆弱性。只是人有思想,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人是「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

在我國古代早就將蘆葦視為「有感情」的。這還要追溯到周代社會,在《詩經·秦風》中《蒹葭》一詩,「有情感的蘆葦」就是源於此,只不過在當時,蘆葦被稱之為「蒹葭」。

蘆葦是古人常見的一種水草生物,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有了一種默契,幾乎將自己所有情緒都投注於大自然的景物中,即視線所見,思想所及,詩文所寫。蘆葦在古代的名稱有很多,除了上文所說的「蒹葭」之外,還有「荻花」等別稱。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蒹葭》中的名句,好像是想要追尋一位女子,但更進一步說是主人公要追尋理想卻不斷落空的一種失落,只有在潛在蘆葦蕩中,似乎才可以將這份愁緒一併掩蓋。這是中華民族生命意識的最早流露,同時也將這種精神體驗升華到一定的高度。

在此之後,蘆葦又有了不同的深意,「秋天的蘆葦」成為了一種具有濃鬱悲劇人生色彩的固定印象。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劉禹錫在《西塞山懷古》中又寫道:「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泰戈爾曾說:「這小小的葦笛,你攜著它逾山越谷,從笛管吹出永新的音樂」。看來,古今中外的詩人、文人對蘆葦都有一份熱愛。

蘆葦的生態功能及其經濟價值

蘆葦在生態和功能方面能夠達到淨化水體的功效。這要以白洋澱的蘆葦為代表,李建國[4]等認為白洋澱蘆葦具有調節氣候、淨化汙水、促淤防蝕、澄清水質、抑制藻類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

在歷史上,白洋澱的蘆葦是優質的蘆葦叢,這裡的白皮優質蘆葦享譽全國,孕育了大量的席、筐、籃、簍、包、燈、扇、屏等民間工藝品和工匠技藝,蘆葦種植、加工以及工藝品製造等相關收入曾經佔了當地居民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

依託這蘆葦蕩這片自然風光,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觀光業、水產捕撈和養殖業成為白洋澱產區的主導產業,也發展了包括小麥、玉米、水稻、蔬菜等種植業[5]。

白洋澱由於地理形勢的特殊,即「川塹瀆溝,葭葦叢蔽,兵法謂泉土縱橫,天半之地」,因此從軍事上來考慮,白洋澱歷來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在民國以前白洋澱還是溝通保定、天津之間的重要航道。

在和平年代,蘆葦能夠發揮它的生態保護功能,它也是北方水鄉文化的集中體現:「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夏天,綠葦搖曳,菱葉燦燦,荷花吐豔;秋天,蘆花紛飛」,這這就是白洋澱的蘆葦,應著四季的更替變化萬千。

到了戰爭年代,白洋澱的蘆葦蕩則是潛藏水中的「護身符」,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澱湧現了抗日武裝「雁翎隊」。

在盤錦市有120萬畝的蘆葦田,平均年產蘆葦50萬噸,在這裡蘆葦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發揮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6]。

盤錦市巨大的蘆葦蕩在防風沙、水土保持以及改良土壤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此外,為了蘆葦的正常生長、擋海潮修築了外圍堤,為了能夠保證蘆葦正常需要水,蘆葦塘內又修建上下水渠系,因此就形成了天然的大水庫,又給魚蝦蟹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淨化空氣方面蘆葦也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蘆葦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而蒸發的水分都到空氣中了,使得空氣大大增加了潮溼度,使空氣淨化度也隨之增加。另外蘆葦在放葉之後,經過光照產生了光合作用使得蘆葦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大量新鮮的氧氣。

因此,蘆葦為這周邊的生態環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生存在蘆葦周邊的人以及牲畜、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如此說來,蘆葦真神奇,它的功能仿佛是多變的,它會因著具體的環境而產生新的功能。在白洋澱,蘆葦能夠製作各種工藝品,還能夠為當地人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在盤錦市主要就是發揮著保護環境這樣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閆廷亮.半城蘆葦半城廟——古甘州生態、歷史、人文詮釋[J].絲綢之路,2010

[2] 《甘州府志》卷首《地圖》,第8頁

[3]劉士連.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蘆葦——《詩經·蒹葭》與中華民族審美情感的歷史源流[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4]李建國,李貴寶,劉芳.白洋澱蘆葦資源及其生態功能與利用[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4

[5]陳曦.蘆葦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2014

[6]江波,陳媛媛,肖洋,等.白洋澱溼地生態系統最終服務價值評估[J].生態學報,2017

相關焦點

  • 水生花卉蘆葦生態價值及園林價值
    別稱: 蘆、葦、葭、兼蘆葦多種在水邊,在開花季節特別漂亮,可供觀賞。由於蘆葦的葉、葉鞘、莖、根狀莖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淨化汙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蘆葦莖稈堅韌,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工業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 蘆葦有什麼利用價值? 蘆葦有什麼用途?
    蘆葦有什麼利用價值? 蘆葦有什麼用途?時間:2017-06-07 12:25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蘆葦有什麼利用價值? 蘆葦有什麼用途? 蘆葦的經濟價值 蘆葦杆中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纖維。在古代就用蘆葦編制葦席用作鋪炕、蓋房。
  • 蘆葦有什麼作用和價值?
    有一個長而結實的根狀莖,表現出一種爬行狀態,通常通過根莖繁殖。二.它有什麼作用?1.由於其結構中含有通風組織,可淨化汙水,改善水質,對水汙染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能調節自然氣候,發揮保水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2.根、花、莖、葉、蘆筍可作為藥物,但注意劑量,最好請教醫生。
  • 蘆葦人工栽培技術為旱區生態闢新路
    針對塔裡木河中下遊流域乾旱缺水,生態受損的客觀現實,工人馴化栽培野生蘆葦的研究,提高草產量與利用價值等措施,既能達到生態重建,恢復生態環境的目的,而核心是水資源的合理分配供應。主要技術措施是建植高效人工草地,治理改良與封育保護天然草地,推進牲畜舍飼利用方式,而以水為先導進行適度牧業土地開發高效建設,可逐步減少荒漠草地放牧壓力,實現由退耕還草、天然草地放牧向代草地舍飼的生態置換。
  • 江蘇被忽略的古壽聖寺,是台州重點保護的寺院,文化價值很高!
    目前,就江蘇省很多地區寺廟的表現價值而言,在省內很多享有聲譽的寺廟,對一個地區的旅遊經濟都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從全國來看,有不少容易被低估的景觀,例如說歷史比較悠久的寺廟等。這座很低調的寺廟就是古壽聖寺。
  • 它與蘆葦相似,美麗壯觀,卻被人忽略,殊不知是治泌尿結石的良藥
    它與蘆葦相似,美麗壯觀,卻被人忽略,殊不知是治泌尿結石的良藥在農村有許多常見的野花野草,這些野草的生命力都十分頑強,不管是什麼惡劣的環境下,它們都能生長的很好。其實這些野草,本身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只是沒有被人們所熟知,所以才會被當成雜草鋤掉。就像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草,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和蘆葦非常的相似,所以經常會有人把它倆弄混。這種野草叫做五節芒,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芭茅,屬於一種常綠草本植物。說到芭茅這個名字,相信很多朋友就比較熟悉了吧?
  • 河南被忽略的一處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屬大型自然生態公園
    河南被忽略的一處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屬大型自然生態公園一處公園內的景點發展各有不同,因為隨著我國對公園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城市中公園的發展也變得更突出了,像是不少規模大、潛力大和旅遊欣賞意義的公園,它們在很多時候都起到很強的價值,當然,隨著其公園的不斷進步來說,每一處公園的旅遊欣賞能力也很強,它們的區域價值同樣不可低估。
  • 一棵古樹有多大生態文化價值?難道古樹保護是過分美容?
    不了解古樹保護的現狀與問題?如何提升古樹保護價值?如何實現古樹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11月25日,北京名木成森古樹名木保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林學會古樹名木專委會副理事長曹恆星做客《中國花卉報》直播間,分享了「中國古樹名木保護現狀、問題與趨勢」的講座,很多問題有了答案。
  • 山東被忽略的一處人造景點,號稱中國生態環保第一城,是5A景區
    山東被忽略的一處人造景點,號稱中國生態環保第一城,是5A景區山東目前境內所擁有的旅遊景觀數量很多,而且多數地區中的旅遊潛力價值程度也很高,而這也是一個地域中發展旅遊景點不可被忽略的管理方式,所以每一個景區的發展潛力同樣很突出,更具有比較強的社會意義,而這處景點的文化魅力則體現得更明顯了,更是當地不可缺少的一面,山東的這個景觀亦是如此。
  • 蘆葦青青 鳥鳴啾啾——長江入海口溼地保護見聞
    新華社上海8月15日電 題:蘆葦青青 鳥鳴啾啾——長江入海口溼地保護見聞  新華社記者 何欣榮  浩蕩的長江從青藏高原奔流而下,在注入東海前放緩了腳步。淤積的泥沙,除了造就崇明這樣的世界級生態島,還有崇明東灘、九段沙、南匯邊灘等一片片溼地。
  • 秦淮河邊多美景,蘆葦蘆竹蘆兄弟,出彩生態環保屏!
    不經意間,我在這個節日的春天清晨,在新冠肺炎疫情警報尚未解除的情況下,有了今年的第一次不戴口罩戶外活動。河邊已經有三三兩兩在散步的人、在遛狗的人、在垂釣的人,人們幾乎都像模像樣地戴著口罩,儘管有的人把口罩退到了下巴上,形同虛設。好在河邊地帶空曠,節日的早晨,大多數人可能還沒有起床呢。我決定放慢腳步,改散步為漫步,好多多欣賞春雨過後河邊盛開的花花草草。
  • 農村遍地是蘆葦,其實有很多妙用,看完你會感覺錯過了好多
    導語:蘆葦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生水草,是我們農村記憶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商人眼裡,蘆葦其實還是很好的材料,能夠製成各種產品使用,確實讓人瞠目結舌。蘆葦作為一種水生的野生植物,一直都是農村比較代表性的植物。
  • 蘆葦隨風飄蕩 水鳥翩躚起舞 網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市生態環境局供圖豆雁、灰鶴、白天鵝......在陽新的網湖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裡,來此越冬的候鳥越來越多,蘆葦隨風飄蕩,水鳥翩躚起舞,與粼粼湖面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除了保護鳥類不受捕殺之外,張緒財的日常工作還要察看巡護區域內有無亂砍亂挖、破壞生態環境;檢查魚池是否有投肥投料現象;有沒有受傷或死亡的鳥類。一輛摩託車、一套防護服,張緒財帶著這套「裝備」,一幹就是八年。「時間長了,對鳥就有感情了,就像自家的孩子一般,現在哪怕不給我工資,這個管護員我也會一直幹下去。」看著不遠處嬉戲的豆雁,張緒財笑得格外燦爛。
  • 溼地的靈魂——蘆葦
    這一美麗的景象在1980年代突然結束了,當時大片的蘆葦被侵蝕,開墾成肥沃的土地,種植莊稼,種植楊樹,從那時起,不再有生機盎然的蘆葦了。蘆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水生植物,也被稱之為蘆。蘆葦根發達,根盤節錯,耐水、溼,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蘆葦杆發達,可高達7-8米,杆厚1-4釐米,中空,韌性好,纖維含量高,可淨化水體,是造紙的最佳原料;蘆葦葉線狀或披針形,寬約2釐米,長約30釐米,可用作綠色飼料;蘆葦花大圓錐花序,近似擴大的狗尾草,俗稱俗稱「蘆花「、「芒花「,可採摘製作胸針;蘆葦種子是穎果,很小,只有1.5毫米,可以在風中漂浮。
  • 河南被忽略的景點,集幽、秀、險、峻於一身,是綜合性生態旅遊區
    河南被忽略的景點,集幽、秀、險、峻於一身,是綜合性生態旅遊區河南的旅遊景觀數量非常多,每一處景觀的文化意義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有些景觀的旅遊魅力也較大,對外的吸引力也比較突出,即便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風景區,但從旅遊的層面中看,卻能獲得更多遊客的喜愛,而這也算是當地區域表現很突出的地方,所以對一個區域的旅遊產業發展速度上看來,對一個區域的表現中說都有不可忽視的地方,像是這處景區也是當地很有旅遊魅力的了
  • 河南被忽略的景區,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河南被忽略的景區,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河南在如今我國的旅遊產業表現中很突出,它所擁有的旅遊景觀本身也較多,而且也獲得了較多遊客的稱讚,特別是一些比較突出的旅遊資源,從對其保護和重點開發之後,也就逐步形成了很多有潛力的地方,而在從這處景區看來,它所具有的發展魅力也變得更大,這也能起到比較強的社會價值推動力。
  • 生態之美的綻放——千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保護巡禮
    在佔地1000餘畝的千湖國家溼地公園水生植物園,栽植白毛蘆葦和花葉蘆葦630畝,蘆竹260畝、菖蒲50畝、香蒲70畝,在護坡上栽植連翹和迎春7200多株。今年,縣上在千湖南岸不斷栽植蘆葦使溼地面積有了恢復性增長,溼地生態功能得到提高同時,又在千湖北岸投資1600多萬元建設百花園項目,荷花園、鬱金香園等使這裡成為花的海洋,不僅成為遊人親近自然、了解溼地的又一勝地,更有效保護了鳥類繁殖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的安全。千湖國家溼地公園雖依託馮家山水庫而建,但所有景致,卻見不到有任何的水上遊樂設施。
  • 生態GDP彰顯呼倫貝爾森林生態價值
    本報記者  吳兆喆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尤其涉及森林資源大省、大市,更要區別傳統GDP和生態GDP的價值。」前不久,《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價值研究》出版,該書主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首席專家王兵介紹說,呼倫貝爾市國土面積25.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山東、江蘇兩省國土面積之和。
  • 孫犁的蘆葦
    水墨畫寫實手工製作,有濃鬱的年代感,與現在流行的電腦製作不可同日而語。在封面和扉頁上,設計者用淡墨掃了幾筆在風中搖曳的蘆葦,逸筆草草,與孫犁先生這本主要收集戰爭年代白洋澱生活的作品,非常吻合。在孫犁先生筆下,白洋澱的蘆葦是生活的場景,也是藝術的意象。很多篇章中,都少不了蘆葦,雖然文筆也只是逸筆草草,卻已成為作品中的另一主角。
  • 我國被忽略的古建築,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景點,列入中國造橋史冊
    我國被忽略的古建築,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景點,列入中國造橋史冊古遺蹟發展現狀古建築在當前的我國很受歡迎,特別是一些規模大、吸引力大、保存完好和管理完善的古建築,它們一般在當地都有比較高的旅遊知名度,而且也因此獲得了眾多遊客的喜愛,而且當地城市也需要對其加大力度保護,畢竟很多古建築的表現方式也比較特殊,它們一般也都有較高的旅遊人氣和發展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