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怎麼辦?我的白細胞又低於4.0了!這是很多癌友都會遇到的問題。
要知道,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如果白細胞的數量不夠,那抵抗力相對就會下降,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想升白,藥物和打針該怎麼選擇?
白細胞的數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少,維持平衡才能更好地與外界「敵人」對抗。
「一般來說,在正常成年人體內白細胞的總數在(4.0~10.0)x 109/L範圍內。」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王亞偉說道。
很多腫瘤患者都在接受化療的治療,然而在化療期間腫瘤患者體內的白細胞也被「誤殺」,往往導致身體「無人守衛」,這時候敵人非常容易乘虛而入,尤其是對腫瘤病人來說提升抵抗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化療後如何提升白細胞就顯得尤為重要。
「說起增加白細胞的途徑最常見的就是打升白針了。」王亞偉表示,一般會在化療後的第11天和第14天做血常規檢查,注射升白針後,白細胞升高會呈現雙峰型,第一峰是用藥後2-3天,5-6天降到最低,後又升高,8-9天達到第二高峰。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少患者在打了一針短效升白針後,發現白細胞已經恢復到參考值了,為什麼還要繼續打?就是因為白細胞的第一峰值很快就會過去,不繼續使用升白針,白細胞很快就會降到低點。
「目前升白針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短效升白針需要1天注射一次,長效升白針可以3天注射一次。並且長效生白針幾乎不會出現不良反應。」王亞偉說。「我們還可以預防性的注射升白針,如化療後的24小時注射升白針也可預防白細胞持續降低。」
不過,升白針如何運用,具體還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判斷。王亞偉表示,如果患者發現自己的白細胞檢查結果超出了參考值範圍,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不需要特殊處理,停用升白針1-2天左右,升高的白細胞就會逐漸降至正常範圍了。
還有些患者擔心有副作用或者怕麻煩,想靠口服藥物來升白。「提升白細胞的藥物也有,但是口服藥相較升白針來說藥效慢,效果不明顯,所以還是建議患者選擇注射升白針。」王亞偉說。
不良反應很小,無需額外進補
「其實升白針的副作用並沒有那麼可怕,會出現打噴嚏、咳嗽、流鼻涕等流感症狀,以及肌肉酸痛的症狀。」王亞偉說:「不過這都是初次使用升白針出現的不良反應,再次注射後不良反應就會大大減小。」
總體來說,大部分患者使用升白針後不良反應會比較輕微,一般2-3天也會自行消失,不需要特別的處理,但是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副反應,還是要及時找主治醫生就診。
在生活和飲食上,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保持適當鍛鍊以及規律作息。
有些患者,過度迷信「以形補形」頓頓喝骨頭湯吃骨髓,甚至海參燕窩大補,「其實食療只能保健,要想靠它來治病,甚至是提升白細胞,那效果是微乎其微,反而過度進補會對腫瘤患者的身體造成負擔。」王亞偉表示。
可以適當食用些補氣血的食物,吃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蛋、瘦肉、魚、牛奶、豆製品等,做到營養均衡即可。
合理使用升白針,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雖然有一些副作用,但能夠幫助患者減少感染發生,也能減少因白細胞降低而導致化療藥物劑量減少,從而避免治療延期甚至中斷,這樣也就不會影響到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
名醫推薦:
王亞偉:醫學博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坐診時間:每周三下午
長期從事各種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尤其擅長腫瘤微創診療。多年來負責科室新技術開展工作,迄今為止,完成實體瘤穿刺活檢3500餘例、肺惡性腫瘤微波消融治療術200餘臺次、全麻下惡性腫瘤全身熱療術20餘臺次、靜脈輸液港置入術100餘臺次。主持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1項,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SCI收錄論文3篇。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山東省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協作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化療專業青年委員會委員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定向治療專委會 青委常委、秘書
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胃腸腫瘤MDT專委會常委
山東省醫學會姑息醫學分會委員
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學會臨床轉化醫學專委會委員
濟南市抗癌協會 副秘書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