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暢通雙循環中的東北振興與製造業轉型升級。10月24日,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供支持的「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在瀋陽舉行。來自中央部委、國家級智庫、遼瀋地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幹部,遼寧省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東北地區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央廣網、中新社、遼寧電視臺、遼寧日報、東北新聞網、瀋陽日報等媒體代表,日本、韓國智庫的專家學者共300餘人出席論壇。
以下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發言實錄。
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潮以及疫情衝擊的雙重影響,東北地區如何利用與東北亞更加接近的地緣條件,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打造國內市場與東北亞市場的重要連接點,並形成東北擴大開放的新優勢?
一、以推進中日韓自貿進程為契機形成東北擴大開放新動力
中日韓三國產業聯繫深度嵌入、產業內分工協作緊密。後疫情時代,需要加快推動日中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儘快達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互利的三邊自貿協定;需要儘早出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穫清單,在醫療、養老、環保、能源、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等項下率先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全面拓展和深化三方合作; 需要以共同維護製造業供應鏈安全穩定為重點,推動形成三國製造業分工合作新機制。例如,明顯提升汽車製造、電子通信、機械設備、工業機器人等製造業領域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開放度低、開放滯後是制約東北經濟發展的突出因素,也是東北地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突出掣肘。這就要求東北以擴大開放倒逼改革,形成東北經濟轉型和可持續增長的新動力。作為東北唯一既沿海又延邊,且GDP佔45%、外貿總額佔80%的省份,遼寧有條件帶動東北擴大開放進程,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最前沿,並在對接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成為連接東北與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樞紐。
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傳統製造業實力雄厚,但總體上還處於全球製造業產業鏈的中低端,正處在轉型升級進程中。日韓製造業大多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中高端,與東北地區製造業互補性較強。東北地區要抓住中日韓推進自貿與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的重要機遇,實現與東北亞產業對接。例如,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需要,在醫療物資、醫療藥品器械等領域加快與日韓共建裝備、設備製造業產業鏈;適應疫情後日韓等拓展外部市場需要,加快建立自貿區性質的跨境合作產業園,在汽車製造、電子通信、機械設備、工業機器人等製造業領域形成分工合作新機制,提升這些產業領域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二、適應服務貿易發展合作大趨勢,務實推進東北地區與日韓在服務業項下的自由貿易進程
東北地區突出的短板是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而日韓的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和社會性服務業都比較發達。無論是從東北亞經貿合作趨勢看,還是從東北振興的現實需求看,服務貿易已成為促進東北亞深化區域經貿合作的重點,也成為東北地區加強與日韓經貿合作的重點。
從現實需求出發,東北地區要爭取以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參與東北亞區域服務貿易合作。例如,率先在研發、設計、商務、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對日韓人才實行職業資格單向認可制度,最大限度降低人員流動壁壘;率先在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探索實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給予境外服務提供者國民待遇,降低「邊境後」壁壘。
適應全球經濟數位化發展大趨勢,推動中日韓數字經濟合作進程。目前,東北三省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僅為28.2%,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6.2%)。遼寧佔比剛超過30%,黑龍江和吉林只有23%左右,與西部欠發達省區排在全國的第四梯隊。東北三省需要抓住中日韓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著力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例如,推動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經濟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的對接和互通,開展數據確權、數據認證、數據定價、數據監管、數據交易、數據安全等標準規則制定及其相互對接,支持數字經濟企業打造數字產業發展聯盟,率先在通信產業、計算機基礎技術產業、軟體產業、網際網路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項下實行零關稅、零補貼、零壁壘的自由貿易政策。由此,使數字經濟發展成為與中日韓服務貿易合作的突破點,成為東北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三、適應東北亞合作新趨勢,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
中日韓三國地理位置相鄰,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偏低。攜手推進東北亞基礎設施一體化,可以考慮推進中國東北、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臨海港口群之間的貨櫃遠洋幹線業務、海內支線業務、國際郵輪業務的共同開發運營;共同參與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促進東北亞各國之間跨境大橋、跨境鐵路和跨境公路建設,提高中、朝、韓、俄、蒙陸路交通運輸網絡的互聯互通水平。
依託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區位條件,在加快東北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實現東北亞陸海聯運,需要以東北經濟一體化為目標加大東北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例如,圍繞中蒙俄經濟走廊構築東向出海、南聯內陸的大通道,加快建設面向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圖們江開發開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