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揚帆遠航促改革 凝心聚魂拔窮根丨現任普定縣猴場...

2020-12-13 天眼新聞

我叫龍全江,現任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自2009年11月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猴場鄉工作,從未離開過,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想法就是:「我和我的猴場一刻也不能分離」。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幹部,參加工作十餘年,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需、解群眾所盼,以為人民謀福祉、為猴場鄉謀發展為自己家業,一心為猴場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自己全部力量。

 

我經常想:「我們上班幹工作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讓貧困的家鄉擺脫貧困。」自來到猴場工作的那天起,我已經把這裡當成了我的家鄉,看到這裡產業發展零星化、碎片化,難成氣候,廣大群眾生活艱辛,心裡不是滋味。

龍全江(左一)進村入戶走訪群眾,了解農戶生產生活情況

 

我2016年開始走上領導崗位,要帶領群眾們過上幸福生活,猴場必須抓住脫貧攻堅政策機遇,以改革促進發展,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以群眾的增收致富過上美好生活。

 

猴場是普定縣最偏遠的鄉,少數民族居多,受人口素質、年齡結構等因素的影響,群眾大多只是關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對政策很少有人會去深入了解,導致許多人對脫貧政策一知半解,甚至有的還對政策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攻堅力量難以凝聚,內生動力難以激發。

 

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和黨政班子成員研究,率先用苗語在通過召開群眾大會、庭院會、院落會和走進田間地頭等方式宣講十九大精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向廣大群眾講解脫貧攻堅惠民政策,詳細講解貧困戶的精準識別標準和退出程序,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認可和點讚。

 

「鄉長,你是我們的苗族同胞,你剛剛用我們苗族語言宣講十九大精神和脫貧攻堅的一些政策,寨子裡的群眾都說感到很親切,說讓你有時間來家吃飯,多來和他們聊天,他們很喜歡你。」水落洞村支書楊華富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很感動,不只我把這裡當成了我的家,原來群眾也把我當成家人。

 

脫貧攻堅是一項大民生工程,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四處對接,爭取項目,想方設法解決群眾住房難、出行難等問題。自2016年以來,全鄉共實施基礎設施項目75個,投資1.7億元;實施危房改造397戶,易地搬遷388戶1726人;實施通組路硬化39條45.005公裡,產業機耕道22公裡,串戶路硬化24.59萬平方米,庭院硬化2029戶59279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000餘盞。極大地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龍全江進村入戶動態更新包保的建檔立卡農戶的明白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旅非一日之功。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破題的關鍵,結合我鄉實際,我們緊緊抓住縣委、縣政府「村村建公司,一村一百萬」的政策背景,抓住「村企合一」政策機遇,實地調研,進行改革,在10個村建立村級公司,採取「村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壯大村產業發展,有效破解空殼村發展難題。截止目前,全鄉種植韭黃1300畝、辣椒1600畝、巨菌草500畝、養殖種兔9000餘只、蛋雞90000羽、雪蓮子加工、巨菌草加工,預計實現收入4280餘萬元,解決就業56200餘人次,支付土地流轉金137萬餘元,發放務工工資432萬餘元;實現戶均增收3000餘元。

 

看到猴場鄉的發展越來越好,群眾生活越來越富裕,我心裡比誰都高興。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堅持「四個不摘」,做到「十個防止」,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緊緊圍繞脫貧致富「一個貧困群眾都不能少」目標,建立防貧預警監測機制,加強返貧致貧風險動態監測,高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繼續改革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人物小傳:龍全江,2009年11月參加工作;2016年開始走上領導崗位;現任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通訊員 趙凱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揚帆遠航促改革 凝心聚魂拔窮根丨現任普定縣猴場...
    我叫龍全江,現任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自2009年11月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猴場鄉工作,從未離開過,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想法就是:「我和我的猴場一刻也不能分離」。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幹部,參加工作十餘年,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需、解群眾所盼,以為人民謀福祉、為猴場鄉謀發展為自己家業,一心為猴場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自己全部力量。 我經常想:「我們上班幹工作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讓貧困的家鄉擺脫貧困。」
  • 「我的扶貧故事」普定縣猴場鄉黨委書記陳雲兵:身先士卒徵戰脫貧...
    剛來到猴場鄉任黨委書記時,我立下了這個工作目標。 我叫陳雲兵,1997年農校畢業後到普定縣化處鎮工作,帶頭包村駐點,曾任化處鎮副鎮長、普定縣扶貧辦副主任等崗位,紮根基層20餘載,工作歷經三個鄉鎮。20016年6月,我臨危受命,到普定縣脫貧攻堅主戰場猴場苗族仡佬族鄉任黨委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普定縣猴場鄉黨委書記陳雲兵:身先士卒徵戰脫貧...
    剛來到猴場鄉任黨委書記時,我立下了這個工作目標。 我叫陳雲兵,1997年農校畢業後到普定縣化處鎮工作,帶頭包村駐點,曾任化處鎮副鎮長、普定縣扶貧辦副主任等崗位,紮根基層20餘載,工作歷經三個鄉鎮。20016年6月,我臨危受命,到普定縣脫貧攻堅主戰場猴場苗族仡佬族鄉任黨委書記。
  • 【我的脫貧故事】促就業拔窮根 助力脫貧譜新​篇—元陽縣人力...
    【我的脫貧故事】促就業拔窮根 助力脫貧譜新​篇—元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先進集體事跡 2020-10-10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2020-05-26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2020-05-26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盞盞路燈照大地 拳拳之心暖群眾丨普定縣猴場鄉...
    我叫田亞運,就職於普定縣交通運輸局,普定縣猴場鄉大地村是交通運輸局的結對幫扶村。2017年,我作為普定縣第一批脫貧攻堅作戰隊的一員,來到猴場鄉大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我出生在農村,是一名「90後」,大地村相較縣城比較遠,工作忙起來有時一兩個星期回不了家,以前的朋友也漸行漸遠。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丨普定縣雞場坡鎮新寨...
    我叫黃麗,現任普定縣人民醫院總務科科長,2017年10月30日,經醫院推薦和縣委組織部安排,我離開從事20餘年的護理工作崗位,被組織派駐到雞場坡鎮新寨村開展扶貧工作。在3年多的駐村工作中,我為變成村民們貼心的「駐村幹部」而感到驕傲。黃麗(左三)走村入戶了解村民情況新寨村全村總戶數962戶,共4089人,其中貧困戶479戶2152人,人口基數大,貧困面廣。
  • 「我的扶貧故事」愛崗敬業勤耕耘 擔當作為樹形象丨普定縣馬官鎮...
    這是我的為人風格。分管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幾乎沒有一次完整的周末,「五天四夜」、「5+2,白加黑」成為我的工作常態,丈夫在另一個鄉鎮任駐村第一書記,也是長期不落家,家裡十七歲的女兒和九歲的兒子儼然成了「留守兒童」,孩子們總調侃:「媽媽做的工作讓人很心煩,我們又想你了,你人在哪?」
  • 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就業扶貧「拔窮根」
    「多虧有了這個扶貧公益崗位,在家門口就給我解決了就業的問題。既照顧了家庭,又能拿到工資,我一定珍惜機會,盡力把工作做好。」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前胡屯村貧困戶陳電均高興地說道。陳電均的母親和妻子都是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兒,一家人僅靠地裡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行走在大山裡的扶貧醫生丨普定縣雞場坡鎮新寨村...
    六月,桃李滿枝頭,空氣中流淌著甜絲絲的鮮果味,我走在雞場坡鎮新寨村的鄉間小路上,眼裡儘是生機勃勃的綠色……我是普定縣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醫生。在來到這個大山裡的小村莊之前,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給患者看病、打針、開藥。
  • 「我的扶貧故事」盞盞路燈照大地 拳拳之心暖群眾丨普定縣猴場鄉...
    我叫田亞運,就職於普定縣交通運輸局,普定縣猴場鄉大地村是交通運輸局的結對幫扶村。2017年,我作為普定縣第一批脫貧攻堅作戰隊的一員,來到猴場鄉大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我出生在農村,是一名「90後」,大地村相較縣城比較遠,工作忙起來有時一兩個星期回不了家,以前的朋友也漸行漸遠。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周年秀丨乘風破浪檢察人 揚帆遠航正當時
    成都市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一周年, 全市檢察機關都有哪些重點亮點工作值得細說, 一年前立下的flag都實現了嗎? 成檢君推出「周年秀」來為大家一一盤點。
  • 產業扶貧拔窮根,村民人均純收入10360元
    如今,各項技術得到大夥認可的郝俊福組織成立了專業服務團隊,實行包工包價,一天可掙到300—400元,「我媳婦也在果園打工,一天也有100元收入,現在我家已徹底脫貧,這樣的生活以前不敢想,家裡有了冰箱等以前城裡人才有的電器,還能經常吃上新鮮蔬菜。」
  • 「我的扶貧故事」無論多苦多累都值得丨普定縣馬場鎮扶貧工作站...
    走訪農戶2018年初,黃店村因為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土地產業調整等產生的問題較多,成為了馬場鎮的「問題村」,我與同事走訪調研,了解到這是由於貧困戶識別不精準造成的。我包保的貧困戶劉德祥突發腦梗,孫女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一感冒發燒就要住院治療,支付不起大筆醫療費用。我立即與合醫辦、社會事務辦等部門對接,了解報銷程序和比例,幫其申請低保,動員他的妻子到村級韭黃基地務工,解決基本生活需求。了解到其兒子有水電安裝技術,及時和人社中心對接,推薦他到梅州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務工,現在月收入達4500餘元。
  • 湘潭縣烏石鎮眾興村:依託產業扶貧拔窮根
    公司+農戶+合作社眾興村依託產業扶貧拔窮根湘潭在線5月1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4月30日,湘潭市生態環境局一行到湘潭縣烏石鎮眾興村調研駐村扶貧工作時發現,烏石情專業種養合作社的生態農莊前食客絡繹不絕,前臺謝智利忙得不亦樂乎。
  • 「我的扶貧故事」心繫貧困戶 真情為扶貧丨普定縣發改局結對幫扶...
    我叫彭啟潮,是普定縣發改局一名副科級幹部,我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叫夏陽平,家住普定縣白巖鎮中心村李後組。一開始,我們素不相識,通過一天天接觸,一次次走訪,我與夏陽平夫婦真誠交流,宣傳扶貧政策的同時,為他們想辦法、出思路,謀點子。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2020-12-29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