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汕頭(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的澄海,有座古老的村落,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就在這裡生活。到唐宋時期,「鳳嶺古港」在此興起。其後的一千多年裡,它成為粵東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這便是廣東汕頭澄海的程洋崗古村落。遠自南北朝和唐宋,鄉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勤懇勞作,至今留下許多名勝遺蹟。這個被史學界證實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曾商賈雲集,因文化昌盛而人才輩出,是粵東的水陸交通要塞。
今年早春二月,我從汕頭乘公交103路來到程洋崗村。下車後,先去位於村旁的、名為「虎丘山」的小山丘。沿著兩峰間的小徑我攀上山頂,這裡有古石刻。有宋代陸秀夫的「鳳鳴歧崗」、「虎丘之月」。明代蔡慄庵的「振衣千仞」、海瑞的「片羽」。另有近代的康有為、蔡元培、饒宗頤、吳南生等人的鐫刻。虎丘山上還有棵神奇的古榕樹,因呈雞形狀,被稱為「雞翁古榕」。聽說在過去,這棵樹既被當做航海航標,又是離家遊子的思鄉樹。
程洋崗的面積為1平方公裡,村內面積連池塘為43.5萬平方米。現存的具有傳統潮汕民居特點的古屋,最早建造於宋代。目前保存完好的祠堂有18座、府第33座;書齋31個。其中杏園、梅園、柏廬、松園等4個書齋最為知名,而杏園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清代宰相劉墉親自題寫的「題襟館」匾額,就掛在杏園的書屋正上方,據考證,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劉墉題贈給程洋崗蔡氏的,如今保存完好。
慢慢踱步在古村,我看到大量的古舊宅第,庭院均有花草點綴。村邊有古榕荷塘, 無數茂密的古榕樹間,鱗次櫛比排列著潮汕傳統民居。永興街、新興街、順興街、源興街,這些被釘在紅色門牌上的街名,令人憶起舊時的繁華。老街兩邊那些斑駁褪色的「遵古法制」、「源和」鋪號匾額,和已經破敗不堪的南、北順勝館,是當年碼頭苦力待工館所的遺址。身處程洋崗古村落,會有種時空交錯的恍然。穿梭在古巷古街,注視著「三房巷」、「四房巷」等巷名,不禁聯想到,生活在這裡的先民,都是些人丁興旺的望族。
古村仙巷門樓有株榕樹,它的根部沿著石柱、磚縫,蜿蜒而上。呈現出門長樹,樹成門,牆長根,根成牆的奇特景象,屬於程洋崗村獨有的自然景觀。據介紹,程洋崗村的榕樹有100多株,它們散布在古村各個角落,長期以來蔭庇這裡的鄉人,營造出安詳寧謐的人間福地。其中的「麒麟大樹」,位於公雞山西(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麓,最為著名。其樹軀幹雄偉挺拔,狀如麒麟,因而得名。整整一下午,我悠悠漫步在程洋崗古村的各個角落。村裡古榕濃蔭蔽日,古寺輕煙嫋嫋,古宅門深掩映,古街則四通八達。條條又窄又長的古巷,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幽寧。可以說,程洋崗是個活著的千年古村,它遠古的靈魂,依舊盎然。
以下遊記圖文來自POCO網友:dongdandd
上周六匆忙吃完午飯後就跑去和幾個色友集中坐公車出發。
古榕濃蔭蔽日,古寺香菸嫋嫋,古宅重門深掩,古街四通八達,
走在澄海區蓮下鎮程洋崗村那一條條又窄又長的古巷裡,恍若隔世。
鳳嶺古港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是海上絲綢之路出發點之一了。
這個被史學界證實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寨,歷史上曾商賈雲集,名人聚至。
08年9月,這個被人稱為「活著的古村落」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認定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
但長期以來,程洋崗深藏閏中人未識,平日遊客罕至,與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形成巨大反差。
古寺前古樸的四柱石牌坊,橫匾上鐫有「千年寶光」四個遒勁的大字,因傳承香火於武當山,故石牌坊上也有「鳳來武當」之題刻。
牌坊後的丹砂古寺正門左右兩側還各有石雕一尊,左側者身著倭服,手託帽子做謝罪狀,其腳下刻著:「倭寇犯境,燒殺劫掠猖狂,立此倭身,千秋請罪。」
右側為手託靈芝的林厝園人的林道乾石雕。林道乾像腳則刻著:「林氏悟梁寺左林厝園人擅海禁利累村兵燹」。資料中對林道乾是這樣介紹的:「林氏是一位集眾反海禁的海上武裝頭目,因禍及鄉民,故也於此手抱靈芝,立地護寺,成為該寺的守護神」。
丹砂古寺原名紫宵樓。據稱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成,後為倭寇焚毀。明天啟年間,由僧人重建。後歷經數次興廢。而寺門石匾「丹砂古寺」四字乃清康熙年間澄海知縣王岱所書。
村裡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古蹟,具體可以見百度百科(點我),還有一個記者報導(汕頭周莊)。
據傳創建人是位武探花,兵敗憤而出家,建寺規模型制照搬武當山寺觀。
寺中三寶之一神案前的隕石香爐。
太喜歡這種風格了。
寺廟相當寧靜,走在裡面,挺舒服的。
寺廟裡的一面牆。
那時候顧著看手,拍了這張有點傻B姿勢的照片。
猥瑣三人組。
屋頂,很喜歡留意屋頂上的裝飾。左邊的已經斷了一半了。
寺廟外面有很多裝飾畫還有題字,不過很多都因為缺乏保護而破碎了。
逛完古寺就開始了完全沒有頭緒,一味亂逛的古巷之旅了。
因為巷子裡面有太多名稱太多過往,我又不善於挖掘資料,所以以拍照為主。
出去走走就是要享受當地的氛圍,太拘泥於文字反而太累了。
左圖是N多小巷中一條,右邊是露天廁所,細看會發現很多牆壁都是用刻有土地神或者貌似墓碑的石牌堆成的,汗。
很多巷子牆面已經剝落了。
不時有小狗突然跳出來狂吠,嚇死。
很多巷子邊都有一隻石猴,或者像狸貓的物體,-_-! 或者直接就是一塊小石碑上面刻著石敢當。
後來回來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是這意思:石敢當是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衝處被稱為兇位的牆上,用於闢邪的石碑。
右邊是在小巷中間的一口古井,還有水哦。
哇,這個也是一文物來的了。小時候用過。
漂亮的陶瓷雕花屋頂。
連28寸的單車都這麼有感覺。
一戶人家的大門。殘舊的木門主體和鮮紅的門聯形成強烈對比。
巷子裡大多數電線都是裸露在外的,錯綜複雜。
三重門,呃。
巷子裡充滿了四處走動的雞鴨鵝,貓狗豬。儼然一個自然農場一樣。
發現村子裡面的池塘水還挺黑的,呃。
後來逛了一大圈突然想到看過有人在山上往下拍全景的照片,於是找了座山,爬了上去,那個艱苦,在山腳差點給一大群鵝圍攻,汗。
那座山其實沒什麼路可走的,徒手爬上去後發現原來上錯山了,汗。沒拍到什麼,咳咳。
後來經過一條小巷似乎是以前的市場,房子雙層結構一字排開,樓下的是店面式的,還有一個落地的大石桌,難道是賣豬肉的?
不過挺有烏鎮周莊那種古鎮的感覺。
這也是號稱「南方周莊」讓我唯一產生聯想的地方,咳咳。
今天沒開業。
村口的塔樓,上面有個廣播。
村口公路對面的巨型廣告牌,咳咳。
感覺時間還是挺倉促的,特別是等到下午五點多太陽有點下山了,匆忙的趕去坐車。
下次吧,我會好好的拍一些照片的。
特此感謝新認識的
肌肉小熊為大家免費提水提衣服盡心盡力完成後勤工作,
我一張都沒有拍的自信公務員小姐摸鬥(實在按不下快門-_-!),
還有可愛氣質認識我的小學美女老師(我實在都沒有記住名字),
還有邀請我同去的老鹹同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