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民醫院與辛巴威醫院對口合作
湖南日報8月26日訊(記者 李傳新 通訊員 肖薇薇 劉江波)湖南省人民醫院與辛巴威帕瑞仁雅塔瓦醫院建立對口醫院合作機制。近日,雙方舉行對口醫院建設第一次視頻會議。 中津兩國於1980年建立外交關係。
-
海南省人民醫院對口幫扶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打造海南特色康復醫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3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陳逸航)12月23日上午,海南省人民醫院與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對口幫扶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五指山市舉行。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將依託海南省人民醫院的管理制度、人才和技術等優勢,通過對口幫扶,全面促進醫療技術、醫療服務能力及管理水平;為海南島中南部100多萬百姓的健康帶來福音。12月23日上午,海南省人民醫院與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對口幫扶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五指山市舉行。
-
泰州市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石泉縣醫院結碩果
,泰州市人民醫院每半年向石泉縣醫院派出一支醫療隊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同時接納石泉縣醫院醫護人員進修學習,協助石泉縣醫院培養醫學人才,使得石泉縣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逐年提升。阮亞石:這一次我們泰州人民醫院一行三人,到石泉來完成咱們醫院的第十三批的扶貧醫療工作,我是從事泌尿外科專業的,這次的主要的任務就是協助石泉縣醫院,進一步的搞好泌尿外科的相關工作,開展泌尿外科的手術,指導相關的年輕醫生培養。
-
成飛醫院對口支援醫療隊抵達康定市人民醫院並積極開展工作
2018年1月7日成飛醫院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醫療隊參與了由康定市衛計局主持召開的市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康定市衛計局黨委書記兼局長田志勇在會上發表講話並作出指示,要求給對口支援醫院要整合力量,形成從點到面的幫扶整體,切實落實「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對口援疆醫院」正式揭牌
10月23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黨委書記王向群(右),烏魯木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月星(左)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對口援疆醫院」揭牌。北大六院供圖中國網10月26日訊(記者 吳佳潼)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做好新時期的援疆工作,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進一步深化與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疆精神衛生中心、新疆精神衛生研究所)幫扶合作工作,2020年10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對口援疆醫院」揭牌儀式在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舉行。
-
省第二人民醫院幫扶乳源人民醫院喜獲豐收,填補11項醫療技術空白
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經過省第二人民醫院一年時間的幫扶,獲得了喜人的成果,為乳源填補了11項醫療技術空白,為乳源瑤鄉人民治病醫療帶來福音,方便更多的山區群眾在當地看病治療醫療,減少外出求醫的人數,減輕老百姓的外出求醫負擔。
-
永州市中心醫院進駐江華縣第一人民醫院 開啟對口幫扶快進模式
紅網時刻永州5月11日訊(通訊員 陳軍梅 李育霖)為深入高質量推進對口幫扶工作,進一步推進醫聯體建設,提升縣級醫院的診療水平。5月7日,永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毓琴帶領該院冷水灘院區心內科、胃腸外科、兒科、下肢創傷骨科、泌尿外科等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一行來到江華,開啟對江華縣第一人民醫院的對口幫扶工作。
-
省人民醫院醫聯體單位成員已達72家!湖北省人民醫院恩施醫院、鹹豐...
省人民醫院創立託管、聯合、協作、合作與支援等「五位一體」的醫聯體建設模式,目前醫聯體單位成員已達72家。湖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萬紅慧與恩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汪業民共同為恩施醫院揭牌本次在兩家醫院的掛牌儀式上,省人民醫院還為恩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重症醫學科、醫學檢驗科、胸外科、骨科、胃腸外科、急診醫學科、眼科、輸血科、藥劑科等15個專科聯盟授牌,為鹹豐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麻醉科
-
省人民醫院260多名專家下基層多點執業
3月26日,省人民醫院首批10人組成的專家團隊入駐永登縣人民醫院,拉開了該院醫師多點執業的帷幕。據悉,年內,省人民醫院將相繼選派260餘名副高以上職稱專家,分批次到基層對口醫院開展多點執業,將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基層群眾家門口。
-
大同市二醫院與山西省人民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近日,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山西省人民醫院舉行合作籤約儀式。此次籤約合作希望能夠堅持黨建引領,真正做到「人民醫院為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雙方合作,雙方籤約後進一步加強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學習對方的優勢,邁上腫瘤防治新臺階;加強雙方交流,包括人才交流與學術交流,在此過程中,離不開山西省衛健委和大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兩家單位能夠攜手協作,共同為改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而努力。
-
辛巴威官員:辛巴威華人企業改造當地隔離醫院 展示中國速度
為此,辛巴威華人企業快速行動展示「中國速度」,將在10天內幫助辛巴威升級改造當地定點隔離醫院,助力津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準備。3月19日,辛巴威威爾金斯傳染病醫院改造項目正式啟動。作為辛巴威政府指定的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隔離醫院,威爾金斯醫院設施陳舊、建築老化,隔離條件不足。
-
周學恭:在辛巴威創辦首家華人醫院的東大人
2012年在辛巴威創建津安公司,現任津安集團公司執行主席,辛巴威安聯會常務副會長、晉商會會長及辛巴威尚東醫院董事長。短時間建成醫院,和「新冠」賽跑!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後,在辛巴威疫情初期,由於對疫情缺乏了解,加以西方汙名中國的宣傳,辛巴威當地醫院出現了拒絕接受華人就醫的現象。如何解決在津華人就醫、防疫的問題在華人社區引發熱議,成為了大家擔心的焦點。
-
省人民醫院將於12月22日到武陵源開展「仁者心連心」博士專家團...
12月15日,筆者從武陵源區人民醫院獲悉,對口支援武陵源區人民醫院的湖南省人民醫院將在本月22日下午到武陵源開展「仁者心連心」博士專家團義診活動。 據悉,此次博士專家團由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範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會主席、黨委委員胡永紅帶隊,成員主要有湖南省人民醫院社會醫學部主任禹豔群,神經內三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周文勝,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四科主任、教授、一級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朱黎明, 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楊建輝,婦科副主任醫師閔小佳,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羅巍等。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常寧市人民醫院共建醫聯體
12月13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常寧市人民醫院共建醫聯體合作籤約儀式在常寧市人民醫院舉行。紅網時刻衡陽12月14日訊(通訊員 尹維龍 呂榮婷 記者 蔣楠)12月13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常寧市人民醫院共建醫聯體合作籤約儀式在常寧市人民醫院舉行。這標誌著兩院醫聯體合作正式拉開帷幕。組建醫聯體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的重要舉措。
-
漢中市人民醫院-公立醫院改革-案例
漢中市人民醫院開放床位800張。現有在職職工879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津貼1人,省、市政府津貼6人,擁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79人,中級技術職稱人員198人,衛生技術人員佔在職職工總人數的89%。醫院年門診量28萬人次,年住院患者1.8萬餘人次,年手術例數8000餘例。
-
四川省人民醫院辜曉惠:四川網際網路醫院發展並不慢 省醫院線上患者...
四川省人民醫院專家辜曉惠分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成果四川自去年放開網際網路醫院牌照至今,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到何種程度?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公室主任辜曉惠處獲悉,省醫院患者線上管理比例於年底有望達30%。辜曉惠介紹,四川網際網路醫療相比江浙滬儘管存在底子弱的客觀事實,但整體發展速度並不慢。
-
推進醫聯體建設 成都三甲醫院赴阿壩州小金縣對口幫扶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近日,核工業四一六醫院副院長江志強帶領普外科、心內科、腎內科、核醫學科、超聲醫學科、康復醫學科等多學科人員前往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開展對口幫扶系列工作。第一,開展義診活動。江志強帶領甲狀腺相應學科醫學專家團隊,聯合小金縣人民醫院到沙龍鄉衛生院開展甲狀腺疾病義診活動,並對衛生院醫生進行超聲技術培訓指導。此次義診由小金縣人民醫院做基礎篩查,分診後,由核工業四一六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進行進一步診斷,做相應檢查。第二,推進重點學科建設。
-
金華市中心醫院全面託管婺城區人民醫院
圖片來自網絡昨天下午,婺城區政府與金華市中心醫院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由金華市中心醫院全面託管婺城區人民醫院,標誌著雙方合作辦醫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近年來,隨著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推進,金華市中心醫院各項業務發展迅猛,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該院現有9個省區域專病中心建設學科、3個省醫學扶植重點學科、1個省中醫名科、24個市優先發展及扶持發展醫學重點學科。 開展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有利於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有利於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更好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
甘肅省人民醫院與江蘇大學合作成立附屬甘肅醫院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為加快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促進甘肅省人民醫院與江蘇大學的深入合作,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江蘇省政府、甘肅省衛生健康委批准,在雙方隸屬關係、管理體制、人員編制、經費投入等不變的前提下,甘肅省人民醫院9日掛牌成立江蘇大學附屬甘肅醫院、江蘇大學甘肅臨床醫學院
-
泰州市10強醫院:泰州市婦幼保健院第八、泰州市人民醫院第三
醫院由門急診醫技樓、病房樓、行政樓、後勤樓等四個樓群組成。佔地面積172畝,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156張,各樓層分布合理,指引標誌清晰,就醫便捷流暢,環境優美舒適。目前醫院有正高級職稱人員43名、副高級職稱人員182名,博士生4名,在讀博士生4名,碩士生百餘名,省「333工程」培養對象4名,省、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名。醫院技術力量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