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敬在長安城裡跑酷了十二時辰,終於跑出了暑期檔頂流網播劇的水準,甚至讓《長安十二時辰》隱隱有本年度國劇第一的勢頭。劇集即將殺青,8.6豆瓣分的成績毫無波動,看來在觀眾心中對「小十二」早已經有客觀的評價了。
劇集將近尾聲,「小十二」錯綜複雜的人物線、劇情線漸漸收尾,隨著長安城中終極boss「聖人李四郎」的閃亮登場,讓觀眾們對劇情的討論達到一波高峰。
聖人請眾臣吃一道「江山」,金杯疊山,杯中生肉。在與眾臣的對話中,表示自己將不再過問政事,將江山託付給手下肱骨能臣。扮演「聖人」的馮嘉怡與何監扮演者韓童生,一波對戲高能預警。聖人更是吐露一番自己的規劃:不再過問政事,只做帝國千秋萬代的象徵,且自稱為神。
似乎聽起來有些狂妄的話,放在這位帝王的身上卻絲毫沒有違和感。甚至因為這一道「江山」,引發了網友對懵懂形態的「君主立憲制」的討論。由戲入史真是不亦樂乎。
可在這位一生經歷波瀾壯闊的帝王「李四郎」,也有對年華的嗟嘆:「煉丹求道也難保萬年長青」,讓這位老年帝王的形象變得有血有肉,豐滿了許多。
可是別忙著感嘆「聖人」的無奈,轉眼間,「李四郎」的高光時刻就發聲在與周一圍扮演的蕭規的對話中。
打上門來的蕭規找到聖人,聖人張嘴一句話「你要告御狀嗎,朕願意聽」。首先沒有定性蕭規持械衝樓的罪名,令一方面,也表示聖人明白蕭規的訴求。在這種危機時刻,聖人的高超情商令人刮目相看。
比起動輒高呼「救駕」的皇帝形象,李四郎這句話直接一掃之前「分江山」的疲態,讓觀眾見識到了一個垂暮梟雄的氣概。
更是一口叫破第八團的番號,各人職位,仔細看一下蕭規的反應。現場被聖人的嘴炮震驚了。
哭得像個孩子的蕭規,明顯遇到了自己沒辦法接受的局面:一心為第八團正名的蕭規可以接受聖人的暴戾、甚至昏庸形象。但愛民如子、事無據悉熟念於心的李四郎,徹底衝擊了他心中的正義。曾經認為長安奸佞橫行帝王無道的蕭規,在周一圍的爆裂演技之下,每一幀都有突破熒幕的衝擊感和糾結。
蕭規跪地應諾的那一刻,似乎所有人都覺得,李四郎憑藉「皇格魅力」徹底收服了蕭規。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聖人李四郎的再次自比堯舜,自稱為神的時刻,讓蕭規重新堅定了繼續計劃的信心。也許李四郎的這一句話終於刺痛了蕭規:自始至終,李四郎都只是視自己和兄弟們的性命為螻蟻而已。
聖人一出場,就佔據了近幾集劇情的「絕對c位」,這位長安城最高ceo在全劇劇情的分量中不言而喻。可即使這樣,聖人也難逃「小十二」的落難定律。甚至比起小李必的「慘狀」也不遑多讓。
在蕭規裹挾下,李四郎淪為「人質」。不再客氣的蕭規讓養尊處優的聖人,沒有了「神」的待遇。這一秒的他,渾身泥垢,最後只能淪落到爬豬圈逃生。
在街上表明身份,卻被不開眼的六品小官折辱,這小官還得意洋洋炫耀自己是「買的官」。
還被這小官掌摑,腳踹。全程高光的「李四郎」這一刻與他自稱為神的宣言對比起來,實在是讓人不勝唏噓。編劇設置劇情之巧妙,更讓劇粉讚譽無數。
遇到了真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蕭規,縱使聖人也只能落難了。隨著聖人的失蹤,「小十二」後面的劇情顯然更值得期待,各方勢力對皇權的覬覦必將達到臨界點,跌落神壇的「聖人」,如何重返廟堂?
入戲的不僅是劇迷,連聖人李四郎的扮演者馮嘉怡,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討論大軍」,演員正主對角色的一手解讀顯然更能令人信服。馮嘉怡對網友們感興趣的「君主立憲制」等話題正面回應說。
自己認為李四郎只是朦朧中感覺國家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員去管理,比如讓法家的林九郎組閣。
還對網友們微詞頗多的「bug」(為何能清晰記得住第八團)作出解釋,稱第八團案是通天大案,李四郎沒理由不過問,而且對於李四郎來說,這件事也是痛心且無奈的。
燒了觀眾的「腦」還不行,連演員都沉浸劇情難以自拔,「小十二」怎麼能不火呢?
一句話,坐等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