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部方言網絡電影《以為是老大》上映(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以為是老大》劇照。

  這個春天,四川方言動靜不小。

  3月24日,德陽一家民間劇社將老舍先生的經典話劇《茶館》改編成川話版,在德陽連演兩場,場面火爆。4月初,中華方言歌曲大賽登陸成都,招募最具特色的方言歌曲。4月28日,第一部四川方言網絡大電影《以為是老大》獨家登陸愛奇藝,引發網友關注。

  幾十年前,四川方言電影《抓壯丁》曾經火爆全國。近些年,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方言歌曲《謝謝你的愛》等屢屢引爆網絡狂歡。然而,由於版權糾紛、低俗粗話頻現等原因,在登臺亮相過程中,方言創作幾經波折。

  這一次,四川方言再度登臺,從區域性舞臺到全國平臺,方言創作有了更多可能性。

  川話演電影接地氣又好耍

  □本報記者 常雄飛

李伯清在《以為是老大》成都首映發布會現場贈送題字。

  四川方言網絡大電影《以為是老大》4月28日獨家登陸愛奇藝。作為第一部四川方言大電影,該片上線後就引來熱議:網友觀眾覺得,影片接地氣又好耍;業內人士則覺得,這算是方言大電影的一次嘗試,如果效果好,可能會吹起一股新的「西南風」。

  該片的這種嘗試,其實源於導演王光利對故鄉的情懷和依戀,眾多巴蜀笑星的加盟也給方言臺詞帶來了活力。方言電影到底怎麼拍?是試水還是創新?

馮家妹出演《以為是老大》。

  少見

  全片都用四川方言

  其實在國內,用方言的電影不少,但近幾年真正能主要用四川方言的幾乎沒有。王光利在籌備《以為是老大》的時候,就希望全片都能用四川方言來演繹,於是他的4位編劇中有來自綿陽的,或者祖籍四川的。當確定廖健、閔天浩、胖姐等本土笑星來主演之後,王光利就把給劇本潤色的任務交給了他們。《以為是老大》講述的是一個經歷10年牢獄生活的江湖老大高山眼,在出獄後面對世事變遷和一連串啼笑皆非的圈套的故事。「劇本已經很豐滿了,我們只修改了一些臺詞。」胖姐告訴記者,四川方言很有特色,有時候很短一句話就能表達很複雜的情緒,有時候要用很多詞來表達一個簡單的東西。

  每次拍攝前一兩天,幾位主演都會一句一句對臺詞,確定什麼地方加什麼特色方言。廖健說,劇本中出現的「幹啥子」,感覺已經很方言了。但在不同的前後語境中,大家又改成了「弄啥子」「整啥子」「搞啥子」……

  片中各種大場面,走心的戲份也讓人記憶深刻。該片突出的是兄弟夥的情意,有一場戲廖健和閔天浩在天台吵架、喝酒,兩位演員就用充滿喜感的四川話「硬碰硬」地演出了四川男人的血性和情意。「那場戲拍得有點撕心裂肺,拍攝完之後,我看旁邊好多工作人員都感動得哭了。」胖姐說。

  「其實,導演要求大家不用刻意去搞笑,因為劇本已經賦予電影搞笑元素了,所有的喜劇包袱都在裡面。」廖健說,相信觀眾看了之後,會對巴蜀笑星有個全新的認識。「前輩們拍攝的《抓壯丁》《傻兒師長》和《山城棒棒軍》在全國好火嘛,希望新的巴蜀笑星能像前輩那樣受歡迎。」

  宏願

  欲刮電影市場「西南風」

  當王光利看了廖無墨的小說《以為是老大》之後,立刻就有了拍成電影的衝動。在原著中,故事囊括了犯罪、懸疑、喜劇等多種元素,王光利覺得故事中的兄弟情誼,各種搞笑的巧合事件如果能放到四川來,引入方言,將會非常接地氣。

  「想拍方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10年。」王光利是眉山人,北漂多年,和賈樟柯、王小帥一樣被稱為中國第六代導演。10年前,王光利在成都拍攝了一部非常有四川特色的商業電影《血戰到底》,該片充滿著濃厚的四川特色,卻沒怎麼啟用四川演員。「當年的電影市場並沒有現在繁榮和成熟,投資方也和我商量了很久,我當時也沒有自信,就用了香港演員來演四川人。雖然效果依然很好,但在我心裡留下了一點遺憾。我一定要用四川演員,說著四川方言來演四川的故事。」

  王光利籌拍方言電影,最支持他的人居然是香港導演王晶。一個說廣東話,一個說四川話,差異不小的兩個人,怎麼能走到一起?原來,當年王晶看過《血戰到底》之後覺得還不錯,便和王光利做了很多交流,兩人便成為好朋友。後來王晶在香港籌拍警匪片《臥虎》,也找到王光利當導演。王光利覺得,王晶對電影市場的嗅覺非常敏銳,「他聽說我想拍方言電影之後,就說『這個可以弄一下』。」

  專注港式喜劇幾十年的王晶深知地域特色對於電影的重要性,他表示,「四川方言、四川美景、四川美食都很值得去挖掘和推廣。《以為是老大》讓我很看好四川電影這片藍海。我們選擇這個題材,就是想在電影市場颳起一股強大的『西南風』,這股風會隨著『電影川軍』的發展壯大越刮越猛。」

子在話劇社的《茶館》劇照。

  川話演《茶館》,什麼味兒?

  □本報記者 張良娟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問我們《茶館》啥時候再演。沒想到,我們第一次嘗試反響這麼好!」儘管首演已經過去1個多月,在子在話劇社理事會會長王智紅的朋友圈裡,他們用川話演出的《茶館(第二幕)》仍然泛著漣漪。

  子在話劇社是德陽一家年齡不到1歲的話劇社團,由一群話劇愛好者自發組成。3月23日、24日,該劇社的第一部作品《茶館(第二幕)》在德陽演藝中心連演兩場。30元一張的票價,吸引了眾多觀眾。而四川話的臺詞,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濃鬱的川味。

  劇情不變,「什麼」變「啥子」

  從1958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至今,老舍創作的話劇《茶館》已經58歲了。它不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話劇,也是北京人藝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通過老字號茶館裕泰的興衰起伏,描寫了20世紀前50年中國的三個典型時代。劇中對老北京風俗的展現,以及充滿京味兒的臺詞,也讓《茶館》被稱為京味話劇的代表。

  用川話演《茶館》是什麼味道?「今天打,明天打,打啥子哦?」這是裕泰老闆王利發用四川話在抱怨。在北京人藝演出的話劇《茶館》中,王利發的臺詞是:「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媽的什麼呢?」「現在哪個瞧不起哪個哦?都是在街面上混的人,不要說瞧不起哪個。我說的是老實話哦!」在演出現場,王利發用四川話對唐鐵嘴說。而在原版中,王利發的原話是:「沒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誰能看不起誰呢?這是知心話吧?」

  記者發現,在45分鐘的表演中,劇情不變,但是演員的臺詞多少都有些變動,加入了「啥子」等四川方言。「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寫了一個川話版的《茶館》臺本。」子在話劇社理事曹藝透露,由於導演反對,最終每個演員都是先吃透了原版劇本,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將臺詞改成了符合自己語言習慣的四川話。「背臺詞是最困難的。《茶館》的臺詞帶著北京話的語言習慣,所以在排練的時候,我們還是經過了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扮演王利發的盧仁成是德陽當地一家酒店的副總,他說自己和其他演員們不斷觀看各種版本的《茶館》視頻,尤其是北京人藝版的《茶館》,慢慢去理解劇情、熟悉臺詞。

  眾籌投排,民間劇社挑戰經典

  和盧仁成一起登臺演出的,有退休職工、咖啡館老闆、工程師、牙醫、軍人,有靠裱畫為生的手藝人,也有超市售貨員……他們的年齡橫跨「50後」到「90後」。這樣一個非專業的劇社,為啥第一部戲就挑戰經典的《茶館》?

  「《茶館》是一個群角戲,大家都可以上臺演。」川話版《茶館》的策劃人王智紅直言,這對他們是一個考驗,「一般很少有話劇社敢挑戰《茶館》,可能我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想著盡力演好自己就好了。」

  劇社成員每人出資1000元,眾籌投排《茶館》。因為都是非專業演員,不少演員普通話不標準。最後大伙兒一商議,乾脆揚長避短,用四川話演。劇組還專門請來播音員擔任臺詞導演,輔導演員們把握臺詞的節奏、語氣。

  經過近4個月的排練,川味《茶館》最終登上舞臺。「很多觀眾都說,沒想到用川話演《茶館》效果還不錯。」曹藝說,也有觀眾嫌川味兒還不夠濃,認為「語言還不夠本土化和生活化」。

  雖然演出已經過去1個多月,但詢問下一場演出時間的人絡繹不絕,話劇社也收到很多邀請。「高一的語文課本裡就選錄了《茶館》的第二幕,所以有學校聯繫我們,希望能夠進學校演出。」曹藝說。

  也有觀眾提議,希望劇社能夠排出完整的《茶館》。曹藝透露,目前劇社還沒有排練完整版《茶館》的計劃,不過,現在正在眾籌另一部方言話劇《抓壯丁》,「準備將曾經火爆全國的四川方言電影《抓壯丁》搬上話劇舞臺。

  「《抓壯丁》主要是自貢方言,我們可能會進行一些修改,改成成都、德陽的方言。」曹藝表示,除了向經典致敬,劇社還將選取更多本土文化元素符號進行原創話劇創作和演出。

  連結

  那些年,四川方言靠什麼火爆全國?

  1963年,以話劇《抓壯丁》為藍本,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我國首部四川方言喜劇電影《抓壯丁》,詼諧幽默而又爽利潑辣的四川方言,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

  1992年,四川方言電視劇《傻兒師長》講述了被稱為「範哈兒」的川軍師長範紹增的傳奇,讓巴蜀笑星劉德一為全國人民所熟知。

  2004年,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VCD一經推出,就火爆街頭巷尾。VCD被搶購斷貨,還引爆網絡。

  2006年,由寧浩執導,黃渤、郭濤、徐錚、王迅等主演的《瘋狂的石頭》上映。全劇以重慶方言為主,獲得多個電影大獎,還帶動一批方言電影的上映與拍攝。

  2014年,第二期《中國好歌曲》比賽中,謝帝以一首四川方言RAP《明天不上班》引爆微博話題,該歌曲也被稱為「年度放假神曲」。

相關焦點

  • 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四川方言版全國上映
    萌到爆炸的熊貓寶寶們熊二光頭強被原始人捕獲今日,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曝光了四川話版預告片,喜萌的四川方言,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又逗趣。在川話版的預告片中,熊大熊二說著一口四川話,「神奇哇」、「Amazing」,語氣語調自帶喜感。
  •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在金三角開機
    騰訊娛樂訊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以下簡稱《金三角風雲》)日前作為首部代表作正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火熱開機。  電影《金三角風雲》作為「以為是老大」系列的第二部,IP續作再度引爆喜劇盛宴。  電影大量取景一水連六國的神秘金三角,在這片風光旖旎的神奇土地上,不管是神鬼莫測的熱帶叢林,還是風雲詭譎的金三角生存法則,以及跌宕起伏生死難料的大結局,都將讓你感受到獨屬於金三角的魅力。
  • 王長田龔宇拉鉤蓋章 首部網絡動畫電影8.11上線
    > 7月9日,中國首部網絡動畫電影《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在北京舉行「再飛行」定檔發布會,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愛奇藝CEO龔宇、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和張春以及《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等出席了活動。《
  • 中國首部超感電影《靈魂遊舞者》上映 讓盲人「看」電影絕非科幻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讓盲人「觀看」一場精彩的電影,這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科幻,雖然他們看的,正是一部科幻電影。5月19日,在全國第29個助殘日來臨之際,中國首部超感電影《靈魂遊舞者》在成都啟動四川巡演。
  • 從電影《金剛川》裡的四川方言,我想談談川軍
    文/ 文帥原創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的紀念日,關於抗美援朝的主旋律電影也將陸續上映,近期上映的《金剛川》已連續三日實現票房過億,實現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 馬來西亞首部同性戀電影上映創票房奇蹟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3月30日報導,馬來西亞首部同性戀電影上映之初便獲得成功,上映前五天就創造了3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6.3934萬元)的票房奇蹟。這部電影名叫《瓶中之物》(Dalam Botol),故事講述了兩個男子相愛的故事,為了雙方的感情,其中一個男子不惜去接受變性手術,而結局卻是被對方拋棄,變性後的男子也追悔莫及。
  • 咱厝導演的首部全閩南語電影《蕃薯澆米》全國上映
    女主角楊貴媚喜歡泉州濃濃的人情味泉州網1月11日訊(記者 張博)首部閩南語對白的電影《蕃薯澆米》於本周五在全國上映。作為咱厝導演葉謙跨界的第一部作品備受關注。據記者了解,泉州已經有很多電影愛好者買好票等著周末進影院看看設計師鏡頭下的閩南風情。
  • 「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首部電影全國院線同步上映
    圖為《格薩爾藏戲》海報。果洛州文體旅遊廣電局供圖圖為《格薩爾藏戲》海報。果洛州文體旅遊廣電局供圖中新網瑪沁8月21日電 (孫睿)8月21日,國家級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程系列產品之一《格薩爾藏戲》全國院線同步上映,這也是「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首部電影全國院線同步上映。
  • 首部國產青春漫畫電影《昨日青空》即將上映,你期待嗎?
    自2015年上映的《大聖歸來》後,國產動畫電影便深入人心,同時也為國產動畫電影開了個好頭,隨後,2016年的《大魚海棠》,2017年的《大護法》,國產動畫電影給人的關注度和整體的質量似乎也有了一種崛起的趨勢。
  • 《大黃蜂》定檔1月4日上映,《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首部外傳作品!
    從2007年《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首部上映之後,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不斷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直到2017年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不過,第一部經典之後,在往後拍往往都會走下滑的道路,想超越第一部的高評分很難,更別說超越了!
  • 一張圖讓你看懂電影《你的名字。》 影片上映四天連破記錄
    ,已於12月2日全國上映,首周票房達2.98億,創2D動畫電影最高首周票房紀錄。截止12月5日,《你的名字。》在日本的票房已經超199.5億日元(人民幣13.3億元),位列日本影史第四。
  • Blued支持印度首部男同題材院線電影上映
    近日,印度電影迎來裡程碑時刻。 由Blued作為獨家交友合作夥伴參與支持的印度首部男同題材院線電影《Shubh Mangal Zyada Saavdhan》(譯《真雄起》),正在熱映。
  • 浙江橫店影視學院首部在校大學生主創網絡電影上映
    近日,由橫店影視學院學生舒琪鍇主創的校園愛情科幻網絡電影《外太空的你》在優酷電影頻道正式上線播出。這是該校首部由在校大學生創作的商業網絡電影。舒琪鍇是就讀於該校2017級廣播影視節目製作專業,在《外太空的你》中身兼數職,既是電影的出品人、製片人,還是後期剪輯師。
  • 首部全國上映的潮汕話電影! 首家專訪《爸, 我一定行的》導演
    昨天,一則《潮汕方言電影登陸全國,這次要帶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去電影院!》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據該文介紹,由潮籍青年導演藍鴻春,鄭潤奇編劇並主演的本土方言喜劇電影《爸,我一定行的》預計8月末全國上映。
  • 中國首部觀音電影《不肯去觀音》將上映
    由張鑫執導,李純、聶遠、中泉英雄、斯琴高娃等主演的中國首部觀音題材電影《不肯去觀音》將於26日正式上映。由於題材的特殊性,片方採取了不同的宣傳手段,影片片方在全國包場,邀請觀眾免費觀影,名為「善緣場」。
  • 方言是世界上最響亮溫暖的聲音,那麼,四川方言有哪些打動了你?
    一、世事變遷,唯一不變的是鄉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曾在《回鄉偶書.其一》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詩中講述了作者年少離家,遲暮之年才回來,鄉音雖沒有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他卻沒有一個人認識的,還笑著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 中英企業聯手打造動畫電影 首部預計今年下半年上映
    中新網青島1月12日電 (李英)專注於原創IP動漫出口海外的青島動漫企業澤靈文化12日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與英國娛樂品牌ZyconMedia籤署10部動畫電影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正式上映 觀眾齊呼震撼!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1日訊(記者 潘潤華)北緯78°55′的中國北極黃河站,長達120天的極夜,璀璨絢麗的極光,生活在 -40°C的極地動物……12月21日,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正式上映,該片通過冷靜、客觀的鏡頭,記錄常人無法涉足的「地球邊境」,令現場觀眾直呼震撼!
  • 19日一齊去看客家方言電影咯~
    本月19日,我國第一部客家話院線電影《圍屋喜事》將與全國觀眾見面。上周日,這部電影的劇組主創人員來到了惠州,參加了點映儀式。新聞視頻13日下午,電影《圍屋喜事》點映見面會在天美國際影城舉行。電影主創人員親臨現場,與200多位觀眾分享電影創作故事。這部影片巧妙地把客家傳統文化融入到故事之中。
  • 張藝謀首部英文片《萬裡長城》2016年底將上映
    傳奇影業(Legendary)昨天宣布了張藝謀導演的首部英文片《萬裡長城》(UNTITLED GREAT WALL PROJECT)上映日期,該片將於2016年11月23日在美國上映,12月初在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