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有淡季旺季,SCI 論文發表也同樣有高峰期低谷期。
前兩天,實驗室的師兄稿件修回,本來是件挺緊急的事兒,
然而他卻並沒有快馬加鞭的補實驗改論文,
反而跟我講,說這個月不著急了,在明年1月將稿件發回雜誌就可以了,
還說12月是淡季,1月才是論文發表的高峰期,
讓我多學著點兒,
我:這樣啊,受教了受教了!
學霸姐姐就在想:論文發表也有高峰期?真的假的?那何時是高峰?
如果我在高峰發,會不會更容易被接受?
感覺找到了小竅門呢?
......
求知慾極強的學霸姐姐,馬上擼起袖子查查查→
論文發表也分淡旺季
果然,被我找到一篇文章,2018 年 4 月 26 日由 Gemma Conroy 發表在《Nature Index》上的「April publishing lull follows end-of-year academic flurry」
這個研究統計結果顯示,2012 - 2017 這五年中,
每一年,每個月的發文量都是波動的,
並且,尤其是在每年的下半年,波動劇烈,這個波動是有規律可循的,
而且,學霸姐姐還發現,
發文量在 12 月、9 月、4 月和 7 月比較低,而在 1 月和 11 月份發文量出現了峰值。
這個現象也是蠻神奇哦~
之前看報導,某知名期刊雜誌的副主編說過,
許多因素會影響出版時間,
首先,是提交Paper的時間;
其次是同行評審的時間長度;
還有就是期刊的出版周期。
對於大部分的期刊來說,
從你提交文章到接受,大概需要4 到 8 個月的時間,
然後,審核成功的話,準備發表論文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一些比較慢的期刊,甚至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完成從接收到發布的整個過程。
那麼,為什麼4月份是發文量最高的時期?
學霸姐姐分析了一下,大概是是這樣的:
在每年的年底,聖誕節和新年假期開始之前,很多科研人員忙於完成年底工作任務,
也就是俗話說的,衝點業績好過年,
因此,沒有多餘時間去提交可能會在明年四月份發表的論文。
那11月份的發文章峰值是怎麼回事呢?
據我推測,十一月份的峰值,很可能是因為年中假期和暑期教學任務輕,
科研人員和審稿專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投稿和審稿上。
所以,師兄準備在1月份交稿的原因大家應該清楚了,
此時是專家審稿的高峰期,
現在12月提交的話,可能要等專家們忙完自己手頭的事兒,並且要過完聖誕以及新年假期,
那中間等審稿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所以,1月份可以更快得到反饋!
那麼問題來了,
對於即將投稿的我們,應該如何擇最佳的日期投稿?
由發表量圖可見,每年 2 - 5 月的平均發文量都較低,
那麼按照正常雜誌發表周期向前推,9 月到第二年 1 月投稿就是最佳時期,
而對於 9 月的發表低谷來講,當年 4、5 月投稿就是最佳時期。
當然這是在課題已經順利結題之後的理想投稿時期,
而對大部分研究生來說,考慮到 6 月份的畢業問題,
所以建議各位研究生同學在前一年的年底儘量結題投稿,趕在上半年論文發表淡季被接收。
看看日曆,年關將至,
想要過好2月份我們自己的春節,還是得現在抓緊做實驗碼論文了!
刺不刺激!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關注一個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