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鋒
中秋和國慶國慶即將來臨,節日過後,不少快消品將進入淡季了,比如糧油、休食等。市場進入淡季,經銷商該做什麼?
對於淡季,最好的辦法就是動起來,我一直認為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在一個行業裡面,所有經銷商面臨的情況是一樣,你是淡季,別人也是淡季,所以關鍵是思想的問題。
經銷商要想點子、方案,讓業務人員動起來,只有人員動起來市場才能動起來!
-01-
抓需求,做改變
市場進入淡季,並不意味著經銷商無事可做。在這個空白期,經銷商一定要想點子,找到新的市場的市場機會,新的增長點。從各個環節去挖掘需求,尋找銷量和利潤的突破。
舉個例子,某二線城市的經銷商,做米麵糧油的,主做批發渠道,有300多個小二批客戶,在一個90萬人口的縣城一年賣3600萬左右。銷量雖然還行,但是批發渠道的利潤太低,想在淡季拓展傳統渠道,直接做終端。
從業務需求去分析,做傳統渠道最重要的是人員,要直接做終端就必須要有業務團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招聘業務員,去一家家的拜訪,開發網點。
同樣的,馬上進入十月份,不少行業開始進入淡季,在淡季的時候老闆一定要想點子改革做突破。找到自己的問題點在哪,需求是什麼。有了需求,再去做針對性的突破,將新的需求點去做好,變成增長點。
首先,從內部需求出發,渠道單一的經銷商,制定計劃打通新渠道;產品單一的經銷商,調整產品結構;網點數量少的經銷商,去開發新客戶;客情不好的經銷商,增加拜訪頻率,品牌不行的代理新品牌。
其次,從外部的機會點看,地級市場做的好,可以去縣城設立分公司,或者渠道下沉;縣級市做的好,可以招人擴網點,做終端。甚至花錢讓業務員去外面充充電,學習新方法新知識。
總之,不是淡季就沒事幹,你的倉庫費用、人員費用、車輛費用等等不會因為淡季就減少,經銷商在淡季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需求,積極做改變。
-02-
調整KPI考核,讓業務人員動起來
整個快消行業正處在存量時代,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總量是固定的。好比一塊蛋糕,你多吃一口別人就少一口。存量時代的核心就是搶,你要搶競爭對手的銷量,搶競爭對手的終端的市場表現,搶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尤其是在淡季的時候,正是經銷商搶市場的機會,大家都是瓶頸期,誰更積極誰的銷量就能起來。因此,在淡季時,有必要重新制定策略,去調整員工的KPI考核方向,保證自己的整體銷售不淡季。
1)按品鋪市,車銷代訪銷
大多數經銷商老闆都多品牌代理的,可以按照不同的品牌或品項制定不同的鋪市計劃。比如每個星期專門針對一個品牌去做大規模鋪市,搶佔市場銷量,同時也是告訴客戶,即使是在淡季,也會投入大量資源給門店。
其次,在淡季可以用車銷代替訪銷,避免車輛閒置,業務人員跟車去鋪市。每月底提前制定好下月的鋪市計劃,確保淡季使勁幹,車和人都動起來。
2)抓小客戶活躍
小客戶往往不被業務員和競爭對手重視,這是個很大的機會點。大客戶雖然銷量好但數量少,而小客戶畢竟還是數量眾多。在數據完善的情況下,經銷商一定要通過數據把進貨少的小客戶拉出來,重點關注。
抓住競爭對手不重視小客戶的機會,通過促銷政策,加大費用投入把貨壓到客戶,打擊競品。比如做礦泉水,小客戶一個月能賣10箱礦泉水,如果通過政策壓進去30箱,相當於一個季度的銷量,這段時間他自然不會再去進競品,競爭對手就非常難。
3)抓擴品,增加SKU品項
品項越多銷量越大,旺季太忙沒時間做這個工作,淡季一定要把握機會,積極擴品。淡季做好了,旺季就是收穫的時候。
擴品的關鍵點是激勵政策,客戶獎勵和業務獎勵。設立一個標準,讓業務員按照標準,去擴品。
比如針對小店的標準:100平米以下的6個sku,100-200平8個sku,200-300平米10個sku。小店達到這個標準,給與相應的獎勵,同時業務員完成一家小店,也要給予獎勵。
4)抓陳列佔比,特殊陳列搶位置
每到淡季一些小品牌都會被淘汰,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有很大的機會去搶佔陳列。不管是大賣場還是小店,陳列面積越大銷量越大。
四月份在走訪門店的時候,我看到很多水飲品牌都開始都在搶陳列,搶收銀臺前面的割箱位置,搶冰箱冰櫃的牌面。在北方來說,天氣還不熱,但是不少品牌商就已經開始做動作。這是值得經銷商去學習的,淡季提前做好布局,銷售旺季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
所以在淡季一定要讓業務人員去終端搶陳列,陳列不是花錢買的是搶回來的,靠客情掙回來的。在這個時間段還能保持好的陳列,銷量自然不會差。通過擠佔競爭對手的銷量,彌補了自身的銷量。
5)淡季考核,以銷量為主
淡季之所以稱為淡季,就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銷量不好。因此,在淡季的時候,經銷商不要過於看重利潤,應該以銷量為主。
這個時期、業務員考核以銷量目標挑戰為主要標準。比如,淡季可以做一個累計銷量考核,激勵業務員。比如10-12月 ,每月給業務員的銷售任務都是500箱,不僅要設置單月完成任務獎勵,還有10-11月份累計完成獎勵,10-12月份累計完成獎勵,超額完成20%以上獎勵。
-03-
激活市場,讓淡季不淡
市場低迷的時候,作為經銷商,不能只靠小店的銷量,要主動出擊,去激活市場。
1) 規劃場外推廣活動
經銷商的目光不要只放在門店、電商上,場外活動做好一樣可以提高銷量。場外活動銷量來的快,成本比較低,而且廠家可能還會有費用支持。
舉個例子,一般做牛奶、做糧油的,到淡季廠家都會有帳篷支持,帳篷可以拿來做場外活動,一個帳篷一個促銷人員,尤其是在鄉鎮,做贈品促銷,效果會非常好。
做場外活動要先規劃好場次、品項、人員等配置,做好銷量目標設計,以鄉鎮大客戶為重點規劃目標。場外活動要重點強調的就是選址,主要是在鄉鎮,人流量大的黃金地帶。附近一定要有關係不錯的客戶,因為促銷時間一般是2~3天,裝備和產品可以放在客戶店裡。
規劃好場外活動,對銷量是有很大幫助的,特別對終端去庫存有很大幫助,直接幫終端把庫存貨解決。
2)現代渠道、AB類店重點運作超低價的大眾品類產品
淡季不是看利潤的時候,一定是抓銷量。銷量大的地方一般都是賣場、大店,人流量多賣的快。對於這種大店,要重點運作超低價的大眾品類產品,把量做起來,為旺季打基礎。
比如:你家旺季每個月銷售200萬,淡季一個月150萬,但是車和費用並不會少,造成了淡季的費用率比較高。大眾品類產品做促銷,銷量上來了,費用率就降下去了。雖然利潤降低了,但是費用率下來了,而且又打擊了競爭對手。
3)線下、線上大型推廣活動
一般商超都會有線上平臺,經銷商可以藉助商超渠道的平臺做線下、線上大型推廣活動。在門店做推廣活動參與人數終究是有限的,經銷商可以藉助大店的場景,通過線上品牌通過直播或者頁面廣告的形式做推廣活動。
比如前段時間益海嘉裡在大連通過自身的大商系統,線上線下同步宣傳,觀看人數達到做好1.3萬人,你在一個大店做推廣,最多就五六千人,線上推廣的優勢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
寫到最後:
「淡季做市場,旺季做銷量」,這並不是一句空話。淡季能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經銷商真正去實施,落實到事,到人,才能改變市場的競爭格局,在旺季收穫銷量。
PS:新經銷將於9月17日-9月18日在成都舉辦,第7期「經銷商落地增長實戰大課」,為經銷商提供實戰經營方法論,提高抗風險能力,從內部人員和業務管理,到外部快消新零售,挖掘更多生意機會!因受場地限制,限額150名,滿額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