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我國飛行員駕機叛逃,不久被蘇聯遣返回國,下場大快人心

2021-01-21 歷史回憶室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需為國戌輪臺。」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道盡了憂國憂民,憂鬱難安的心酸。年逾60高齡,尚且夢見自己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興亡而戰。可惜年老無法真正上戰場收復失地,只能借筆一吐愛國之情。

古人尚且如此愛國,現代青年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美國幾經波折,執意回國報效祖國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就給後世人做了一個好榜樣,12歲留學美國,1878年就憑藉努力考入世界名校耶魯大學,成為同時代年輕人裡的佼佼者,前途無量。

當時美國多家公司高薪聘請,希望詹天佑留在美國,可是詹天佑不顧一切地回歸了祖國,為中國修建了第一條中國人的鐵路「京張鐵路」,這份愛國之心讓後世敬佩不已。

今天要談論卻是一個恰恰相反的「叛徒」,1990年,中國飛行員王寶玉「叛逃蘇聯」。那麼被遣返後,他的結局如何呢?

叛國罪名不可饒恕

著名詞人李清照寫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來感嘆西楚霸王項羽,有逃生的機會卻直言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而浴血一戰,死得其所,這份勇氣可歌可泣。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生的苟延殘喘長長久久就值得嗎?

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談及報國也有這麼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都會有年老色衰如然後離開這個世界的一天,無一例外。而這個活就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怎麼活呢?像嶽飛的精忠報國?戚繼光的為國捐軀?

這些活著是真正地活著,不像有些人看似活著其實已經「死」了,這些人背信棄義,為一點蠅頭小利,出賣國家。

秦儈的賣國求榮,陷嶽飛於不義。南宋哲學家曾經評價秦儈道「自秦檜當國,陰與虜結,沿邊不宿重兵",清代畫家俞蛟更是痛斥他:"身為宋臣,反為金人作奸細,必欲其君納幣稱臣於敵而後快,致燕雲不可復,兩宮不可返。"後世對秦儈都是罵名可見叛國的罪名之重。

而中國的一名飛行員王寶玉像秦儈一樣擔了叛國的罵名,王寶玉雖然比不上秦儈罪名之重,卻也在無形中損害了國家利益,挑戰了國家權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寶玉的生活背景

在出事之前,王寶玉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飛行員,是黑龍江某個航空兵團裡的一員。他出生於山東青島一個普通家庭,因為家庭條件不夠優越,父母無法給他提供好的教育。

他只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寒窗苦讀去趕上那些先天條件好的孩子,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10幾載的苦讀如願以償考上航校。

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他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著,要知道那時的航校分高的可怕,對於一個普通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考上難於上青天,可以見得王寶玉背後付出的努力之多。

9月份踏入航校的第一眼他就被那些用來展示的飛機模型吸引了,半天挪不開眼睛,他看著飛機模型憧憬著未來自己駕駛飛機的光景。

在航校裡,打打鬧鬧中王寶玉結識了很多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學習交流經驗。對於學習,王寶玉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不想錯過飛機實踐的每一個細節,他堅信未來可期。

在王寶玉辛勤學習的同時,我國飛機事業的發展也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未來對飛行員的需要大幅度增加。四年的時光如流水一樣飛逝,王寶玉已經從剛剛入學的毛頭小子變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高級飛行員了,他的駕駛技術在同一批的年輕人裡一直都是佼佼者。

1985年,他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不久後,他就憑藉自己爐火純青的飛機駕駛技術被分派到一個航空基地。

在這個基地裡都是一些新時代的航空員,這些航空員是從全國各地派遣過來的,他們都是萬裡挑一的好苗子,國家重點培養對象,是未來航空業的新星。

鬼迷心竅,叛逃蘇聯

在航空基地的日子裡,王寶玉從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的如魚得水,適應能力之快讓他脫穎而出當上了副隊長。王寶玉不僅僅技術過硬,人更是活潑開朗,不折不扣的鐵血男兒。後來他又從航空基地調到了黑龍江航空兵團,駕駛殲-6戰機,可是這次調動卻發生了意外。

這次意外出乎所有人意料,1990年8月的一天王寶玉在飛行訓練時,駕駛戰機偷偷偏離了原定航道。等到航空部發現時,雷達已經無法定位到這架戰機的信息了,最開始航空部認為王寶玉是不是發生意外導致飛機偏離航道,加大搜索力度,準備救援。

但航空部的想法與王寶玉所作所為恰恰相反,他不僅僅是早有預謀,還擅自闖入蘇聯領空,降落在蘇聯的軍用機場。

降落後他便向蘇聯士兵尋求幫助,蘇聯士兵見情況不對,馬上報告上級。就這樣層層通報,王寶玉見到了蘇聯最高領導人,並向領導人要求前往美國避難。

蘇方在猶豫之下還是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中方,這時候航空部才知道王寶玉已經叛逃到了蘇聯,一切早有預謀,在中蘇兩方不懈的交涉下,王寶玉最終還是回到了祖國。

一時衝動釀成大禍

其實王寶玉的心理早已經出現了問題,從他迎娶自己的妻子甜甜蜜蜜一段時間後,他便開始疑神疑鬼,他總是覺得妻子會出軌。

最開始妻子離他居住的地方很遠,部隊為了安撫他的心特地將他的妻子派到他身邊照顧他,並對他進行思想教育。

可是這一調遣反而讓王寶玉的疑心病更重了,妻子只不過給領導倒杯水,他便呵斥妻子勾三搭四,感情上的不如意讓他把情緒帶到了工作中,工作中看著身邊老友一個個升職。

他卻遲遲沒有得到提拔,他的心裡充滿了怨恨,再加上因為妻子懷孕他在家陪產兩個月更讓他的負面情緒翻倍,這下子情緒爆發出來,才有了叛逃蘇聯的一出。

雖然是一時衝動,但只要犯錯就要付出代價,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被引渡回國後,國家對他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探討,最後決定對他處以死刑,緩期兩個月執行。

在被處刑的那一天,王寶玉留下來悔恨的淚水,可惜時光不能重新來過,這就是叛逃付出的血的教訓。

小結:

回想過去,當初看著飛機模型都覺得未來可期的小夥子卻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為國家復興而學習卻在學成後叛了國,讓人覺得可笑。

一步錯步步錯,當王寶玉後悔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其實仔細想想 ,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王寶玉自己的臆想,覺得妻子有問題,領導的不公平,他自以為是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卻將罪責強加到別人身上,心理問題可以治療,可是叛逃卻已經上升到人品了,沒辦法饒恕。

到如今這一步,他就應該為自己所作所為付出代價。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問問自己是否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是否為自己所作所為後悔。

相關焦點

  • 1990年,這位飛行員駕駛殲六叛逃蘇聯,僅三天就被引渡回國
    空軍一直都是技術密集的兵種,能夠選入飛行員的都是千裡挑一,萬裡挑一的人才,都是天之驕子。相比於其他兵種,空軍的各項待遇也是最好的。但是由於作戰方式的特殊性,空軍其實也是管理難度最大的,在上世紀我國周邊形勢緊張的時候,就出現不少飛行員叛逃的事件,而在這些飛行員中,最笨的就是王寶玉。
  • 飛行員孫天勤,駕機叛逃臺灣獲7000兩黃金,下場怎麼樣?
    建國初期,有一位叫李顯斌的飛行員叛逃臺灣,獲得了2500兩黃金。在他之後,我軍還有一位叫孫天勤的飛行員。他叛逃臺灣後,也獲得了整整7000兩黃金,他的下場如何呢?
  • 駕機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範園焱死了
    飛機落地後押送途中的範園焱(左三) 圖片來源:臺軍歷史資料館駕機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範園焱死了         據臺灣媒體1月3日報導     由於此時中美關係好轉,隨後不久的1979年美國又宣布斷絕與臺灣的外交關係,叛逃臺灣不久的範園焱於臺軍服役期間便成為臺灣軍方實施「反共教育」最好的樣板教材,曾獲得空軍中校官階與所謂幹城甲種二等獎章,並獲得了黃金四千兩,二千四百萬新臺幣元,特許免稅作為獎勵。
  • 我軍飛行員孫天勤,駕機叛逃臺灣後獲黃金7000兩,下場如何?
    -01-02 10:53:55 來源: 異界美食家 舉報   建國初期,有一位叫李顯斌的飛行員叛逃臺灣
  • 3名飛行員攜帶機密資料駕駛戰機叛逃日本,4年後均在家中被暗殺
    二戰期間,蘇聯和日本並未正面交手,蘇聯遠徵軍和日本關東軍有過幾次衝突。雖說日本關東軍號稱當時亞洲最能打的軍隊,但在蘇聯的遠徵軍面前,絲毫不堪一擊。戰爭結束後,日軍有幾十萬士兵都成了蘇聯軍隊的俘虜,然而在戰爭結束後,日軍居然對外展示了他們擁有的3家。佔據上風的蘇聯軍隊俘虜了多達幾十萬的日本關東軍。
  • 我空軍神秘叛逃事件:殲6超低空直飛海參崴,蘇軍毫無察覺!
    1990年8月25日,中國空軍發生一起駕機叛逃事件,空軍航空兵第21師第62團飛行員王寶玉,從吉林蛟河機場駕駛殲-6殲擊機叛逃蘇聯,飛機起飛後低空直飛海參葳,直至降落也未引起蘇聯防空系統的及時反映,由此暴露出蘇聯遠東防空軍的漏洞,給蘇聯空軍造成極大被動。本文援引自原瀋陽軍區空軍政治部秘書徐秉君的回憶錄。
  • 駕機叛逃的朝鮮傳奇飛行員:拒絕10萬美元獎金,大學教授身份退休!
    在獲得了蘇制米格15戰機以後,美國開始不主張用金錢引誘華約和敵對國飛行員叛逃,此前的1953年3月和5月,先後有兩名波蘭飛行員駕駛波蘭空軍的米格-15投奔西方,但獎金只有5萬美元。盧今錫是比較特殊的。不過這位叛逃的朝鮮飛行員最後似乎並未接受10萬美元現金,而是接受了美方提供的等價大學教育和其他資助。
  • 臺灣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大陸飛行員駕機叛逃臺灣,如今還有嗎?
    兩岸隔著海峽,通過攻心策反和物資獎勵,誘惑對方飛行員駕機來投。1949年至1959年,新中國成立前十年,大陸飛行員沒有叛逃到臺灣的,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機來投的數不勝數,就不列舉了。今天只說說60至90年代的情況。這幾十年裡,雙方飛行員你來我往,都有跑到對方陣營裡的。
  • 八十年代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國,一句我終於回家了,感動眾人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沒有多久,我國還沒有從戰爭帶來的破壞中恢復過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苦,同時國際上的大環境也很不樂觀,一些西方大國根本就不想要我國發展起來,總是背地裡針對我國,所以當時我國的情況也很不好。
  • 為了駕機叛逃臺灣,不惜開槍打傷自己戰友,30年後回國探親被捕
    曾有一個人為了駕機叛逃臺灣,不惜開槍打傷自己戰友,30年後回國探親被捕,他就是李顯斌。 為駕機叛逃臺灣,開槍打傷戰友 1937年,李顯斌出生於山東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他的父母的近親都視他如珍寶,即使省吃儉用、砸鍋賣鐵也要讓他上學。
  • 為了駕機叛逃臺灣,不惜開槍打傷自己的戰友,30年後回國探親被捕
    當時,臺灣地區整體的經濟水平明顯高於我國大陸地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有許多人,紛紛產生了前往臺灣地區的想法。其中,我軍有一名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前往臺灣投蔣。 18歲那年李顯斌應徵入伍,隨後進入某航空學校深造,在當時能進入軍校並且還是名飛行員,可謂是風光一時,在老家鄉親們都為村裡能出個飛行員驕傲不易,他的父母也因此倍感光榮。
  • 越南飛機逃至我國,裡面有10名飛行員,越南聲稱他們是殺人犯
    上個世紀,世界各國的飛機技術還有些稚嫩,培養飛行員時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對那些相對弱小的國家來說,每一個飛行員都是值得珍視的人才。國家深知飛行員的重要性,一直在跟飛行員們強調愛國。這樣的做法,雖然提高了飛行員的忠誠度,但是叛逃的情況,並沒有完全消失。
  • 他駕機叛逃臺灣,定居美國後渴望回大陸,刑法如何判罰?
    讓這些人早點看清現實,迷途知返,看看叛逃臺灣的空軍飛行員吳榮根,如今孤獨無依地落魄美國的下場,想回家鄉落葉歸根,又不敢面對等待他的牢獄,悔恨莫及!為了黃金駕機叛逃吳榮根出生於浙江金華,1974年參軍並在祖國的培養下成長為一名中國空軍飛行員,被編入空軍第1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駕駛當時中國最先進的
  • 55年前駕機叛逃的李顯斌,被封義士獲獎280萬,最後結局如何?
    而在55年前,有一個人踏上了寶島,30年再未能回到故土,可不同的是,他是主動離去,且是以不義的方式,他便是1965年時駕機叛逃的李顯斌。身為空軍一員的他卻駕駛戰機叛逃到臺灣,獲得「義士」稱號和錢財,他最終面臨怎樣的結局呢?
  • 大陸16名飛行員叛逃臺灣揭秘
    王學成表示跟河南老家有電話聯絡,年前暑假還帶著家人離臺到夏威夷等地旅遊。範園焱退役後,目前是臺灣、美國兩邊跑。1989年駕機「投臺」、在臺灣當局「對匪陸海空軍重賞招降辦法」廢止前最後一位領取獎金的蔣文浩退役後,愛上潛水及海底生態攝影,目前任潛水教練,也是海底生態攝影家,還曾經參展得過獎。
  • 1965年,一士兵駕飛機叛逃臺灣,被獎280萬,最終是何下場
    雖然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綜合國力較為落後,但是,基於一些愛國志士的存在,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中國在各個領域內的發展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軍人都有著濃烈的愛國情懷,在1965年時,有一位中國士兵駕機叛逃臺灣,而在那個時候,他也被臺灣當局獎勵了二百八十萬新臺幣的現金。
  • 55年前李顯斌駕機「叛逃」到臺灣,得280萬獎金又娶嬌妻,然後呢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仍有極少數貪圖享樂者,為了一己之私,駕機叛逃到臺灣,李顯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顯斌出生在山東信陽,從小到大他父母對於李顯斌都百般寵愛,一直以來讓李顯斌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甚至在李顯斌年僅11歲的時候就給他娶了個大5歲的童養媳。
  • 55年前駕機叛逃臺灣的李顯斌,被封義士獲獎280萬,最後結局如何
    六十年代,李顯斌貪圖財祿名位,駕機叛逃至臺灣,雖然他也曾享受過他所謂的「富貴生活」,但是最終卻難逃法律和天道的制裁,在垂垂老矣之年落入囹圄,在病痛的折磨中結束了不光彩的一生,實在是可悲可嘆,可恨可鄙!那麼,李顯斌究竟是如何叛逃到臺灣的,叛逃帶給了他怎樣的風光富貴?
  • 飛行員難抵巨額誘惑駕機叛逃,五年後,屍體上三個大字異常醒目
    不過,與先進戰機同樣重要的還有優秀的飛行員,拿印度來說,雖然引進了先進戰機,但遲遲未能形成戰力,再先進的戰機也只是一個擺設,但培養一名飛行員十分不易,簡直就是用錢給堆出來的,從開始學習到進入部隊練習戰術訓練就需要花費3000萬人民幣,更別說之後的試飛訓練了,即便國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仍有飛行員難逃千萬誘惑,殘忍殺害戰友後叛逃。
  • 飛行員孫天勤,叛逃到臺灣後獲得七千兩黃金,最後結局如何?
    飛行員孫天勤是我國空軍史上的一個恥辱,他原本是一個空軍試飛員,因駕駛技術過硬,多次獲得國家獎勵。領導一直對他特別重視,可他卻辜負了國家的期待。借著執行任務的機會,叛逃到了臺灣地區。那麼,這個叫孫天勤的飛行員,為何要選擇叛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