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企天保集團赴港上市 認購不足背後估值偏高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潔)訊,又一家區域型小房企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11月11日,天保集團(01427.HK)在港交所上市,首次掛牌開報2.5港元/股,盤中一度破發,最終以2.57港元/股收盤。而在12日其股價出現下跌,收盤價為2.50港元/股,與發行價持平。

「在港股上市的公司破發率一直比較高,而從天保集團的股價表現來看,如果企業沒有提振股價的措施,未來破發是大概率事件。」一位從事公司證券的律師告訴記者。

「對於謀求在港上市的房企來說,即使可以達到上市的業績要求,但是在房地產市場環境並不樂觀的現狀下,如何吸引足夠數量的投資者是個難題。」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向財聯社表示。

香港公開發售認購不足

除了存破發風險,在首次對外公開認購時,天保集團根據香港公開發售初步提呈的香港發售股份認購不足。

天保集團公告顯示,公司認購合共1585萬股香港發售股份,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合共2000萬股香港發售股份的約0.79倍。香港公開發售項下認購不足的發售股份已被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而國際發售初步提呈的發售股份已獲超額認購。

「在香港認購不足的原因大概率是其估值比較高,天保集團2018年的利潤才1億左右,而現在發行市值已經到20億港元,相當於近20倍的市盈率。雖說市盈率高大部分是投資者看好房地產開發商以及其土地儲備,但是利潤低也說明了其土地儲備以及運營效率並不是太有優勢。」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向財聯社表示。

據了解,天保集團屬於區域型公司,本身知名度不大,其房地產業務主要集中在涿州以及張家口兩個城市。

截至2019年8月31日,天保集團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98.9萬平方米,共擁有20個房地產項目,其中7個項目位於涿州,13個項目位於張家口。

「我們的業務持續嚴重依賴於該等地區的房地產市場。」據天保集團方面表示,未來計劃將房地產業務擴大至京津冀地區城市以及四川省。

據財聯社了解,近一年以來登陸港交所的中小房企,多數都出現了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情況,包括德信中國、萬城控股、大發地產、美的置業等房企。

「內房股認購不足是常態 對於在香港上市來說,大多數房地產公司股票的配售和銷售都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香港市場對內地房企的商業模式不太看好。」黃立衝告訴記者。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天保集團業務總收益分別為為8億元、12億元、16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收益分別為0.77億元、2.74億元、4億元;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3.1%、50.8%、30.3%。

經營現金流連續兩年為負

事實上,2019年以來隨著融資渠道逐步收緊,越來越多的區域型房企選擇赴港上市,目前已有超過10家企業申請赴港上市,包括萬創國際、匯景控股等。

「一些龍頭房企和百強企業都已經在資本市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對於區域性地產企業來說,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和追求更大發展空間的迫切,也會有走向資本市場的需求。」天保集團副總裁申麗鳳在上市發布會上表示。

「現在房地產行業集中度提高,大型企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小型企業機會越來越少。為了發展,小型房企需要通過上市來證明企業是有成長性的。對於區域型房企來說,上市不光是意味著融資,也是大的行業格局下的必須具備的發展因素。」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告訴財聯社。

天保集團本次上市共計劃發行共2億股,按照發行價2.5港元/股,本次募集資金約5億港元。對於募集資金的用途,天保集團方面表示,募集資金的50%將用作增加土地儲備;20%將為在建房地產項目建設提供資金;另20%募集資金用於未完成合同金額中的建築項目提供資金;餘下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市之前,天保集團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借款。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4月30日,天保集團銀行借款分別為0.9億元、2.2億元、9.1億元及8.1元。

而銀行借款規模在大幅上漲的同時,其資產負債率也出現快速攀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為9.9%、22.8%、54.4%。

「雖然天保集團的負債率處於行業低位,但其現金流量淨額長期為負數,而資產淨值也在下降,這對於企業經營會有一定影響。」一家資管公司的高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4月30日,天保集團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數,其中2017-2018年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95億元和-6.66億元。

「維持大量銀行借款及面臨不斷增加的資產負債比率,在日後或會產生額外債務,未來或許不能產生充足現金以履行現有及未來的債務責任。」天保集團方面稱。

「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尤其是融資側的收緊,導致房企紛紛通過上市來緩解相應壓力,部分小型房企甚至將上市視為融資的救命稻草,殊不知這稻草本身並非黃金,往往還會因為定價偏低直接影響到實際融資效果。」張波向財聯社表示。

「對於天保集團來說,未來關鍵的是如何通過上市擴大融資,其次對於發展而言,天保集團需要走出去,也必須拓寬其城市布局。」嚴躍進如是說。

相關焦點

  • 中小房企赴港上市之路:道阻且長
    「半年一提交,半年一失效」幾乎成常態 不過,中小房企在對接資本市場的路上仍舊堅持不懈。 「申請-失效-更新」的循環,成為今年不少中小房企赴港上市之路的寫照。
  • 新城地產、旭輝集團、金輪集團「組隊」赴港上市
    江蘇新城地產11月9日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新城發展將於2012年11月12日發布香港公開發售招股書預披露稿及相關文件,擬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據悉,新城發展發售前通過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本公司58.86%的股權。  就在同一天,上海旭輝集團亦宣布正式路演,並決定於23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 破發、認購不足!大唐、領地、上坤們的「三道紅線」危機
    下半年,赴港敲鐘的房企漸多,但不知杆友是否也有此感覺,雖然頻率比上半年高了,但從股價、認購等各方面表現來看,似乎並不樂觀。今天,槓桿地產想以近期上市港交所的幾家房企為例、三道紅線數據為標準,一窺其發展優劣,也是赴港上市中小房企生存情況的縮影。
  • 東莞匯景控股高負債赴港上市 中小房企迎降槓桿大考
    4月10日,東莞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景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資料,計劃赴港上市。若最終成功掛牌交易,匯景控股將成為第七家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隨著內地融資渠道持續收緊,中小房企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赴港上市成為「自救」手段,一邊是多家內房股仍排隊等候上市,另一邊是香港市場對內房股的認購態度「冷淡」,港股呈現出邊破發邊排隊上市的「奇景」。
  • 「掉隊多年」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還有10家房企在排隊
    近日,總部位於成都的合能集團因密切接觸投行、欲赴港上市受到行業關注。有消息稱,其上市一事已在執行之中,最快將於今年三季度末遞交招股書。經記者統計,包括合能在內今年已有11家房企謀求赴港上市,但截至目前仍無一家成功通過申請。
  • 貴州銀行赴港募資53億 認購不足首秀破發
    原標題:貴州銀行赴港募資53億 認購不足首秀破發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雖然帶有茅臺的光環,但貴州銀行(06199.HK)上市依然「遇冷」,首日即破發。2019年12月30日,貴州銀行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48港元,但很快跌破發行價,最終收報2.30港元,跌幅為7.26%,跌破發行價;成交額為2.07億港元,換手率為3.81%。破發早有徵兆,該行幾天前的認購嚴重不足。
  • 房企IPO「黃金周」:4家將赴港上市_基金動態_基金_中金在線
    房企IPO「黃金周」:4家將赴港上市 2020-12
  • 海倫堡資金饑渴赴港求遠水 黃熾恆錯判形勢朝花夕拾
    2015年,海倫堡曾傳出準備赴港上市,並將集資額暫定約11.7億至15.6億港元,但未能成行。  如果此次能順利上市,海倫堡是今年第五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房企,但是此時選擇赴港IPO,之前上市的內地房企都出現了未獲足額認購、股價破發的情況。因此,海倫堡的融資需求迫在眉睫,但前景難言樂觀。
  • 東莞房企匯景控股港交所敲鐘,淨負債率連續4年超200%
    這是一家來自於東莞的微型房企。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匯景控股的銷售額為20.00億元、12.96億元、25.62億元和15.98億元。與中國天保集團(01427.HK)、銀城國際控股(01902.HK)、德信中國(02019.HK)等其他6家同在2019年赴港上市的房企相比,匯景控股的規模是最小的。
  • 掛牌首日大跌,東莞小房企匯景控股流血上市
    記者 | 張子怡即便香港資本市場常年不看好房地產公司,對於內房企而言,A股已緊關大門數年,衝向香江,已經是內房企獲取更多融資渠道的不多路徑。這是匯景控股第二次衝擊IPO,此次在認購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上市,成為東莞首家在港上市房企。匯景控股認購不足的情況在意料之中,在它之前上市的銀城國際、德信中國都曾遭遇過類似狀況。更何況,來自東莞的匯景控股,是家體量極小的「迷你」房企。
  • 估值125億 天士力生物分拆赴港上市
    天士力(600535.SH)在秀出2018年的成績單之後,還宣布了子公司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生物」)赴港上市獲得受理的消息。
  • 負債率224.7%,三巽控股三度衝擊上市,中小房企上市危矣?
    三巽控股無疑是中小房企赴港上市之路的縮影,「申請-失效-更新」的循環之下,登陸資本市場的道路可謂是異常擁擠。那麼,對於第三次遞交招股書的三巽控股而言,更新後的數據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三度闖關的它手握多少勝算?
  • 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實地集團也要赴港上市了
    近期,據《華夏時報》報導,有消息稱實地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擬赴港上市。記者向實地集團品牌相關負責人求證上市一說,對方僅表示,屬於公司戰略情況,不清楚。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19年實地集團銷售額達300.38億,與2015年的15億相比,業績翻了20倍,在全國房地產銷售金額榜單排名第90。天眼查數據顯示,實地集團成立於2006年1月17日,註冊資本為55277.5789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洪志。
  • 公司|陳卓林家族再添新上市公司
    這家年銷售額只有20多億元的小房企獲得了地產圈內外大佬的青睞,市場消息顯示,李思廉、孔健岷、岑釗雄、楊受成等已經以個人名義認購該公司股票。景業名邦受到行內關注主要是因為創始人的背景,其董事會主席陳思銘是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3383.HK,以下簡稱「雅居樂」)董事局主席陳卓林的侄子、副主席陳卓賢的兒子,公司內也有不少高管曾供職於雅居樂。
  • 領地集團更新招股書,赴港上市難度加大
    有業內人士猜測,「第一次IPO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盈利能力不強,」領地集團更新後的招股書中也印證了這一點。 《每日商業報導》發現今年排隊上市的房企以及物業很多,但成功上市的寥寥無幾。就目前的房地產行業而言,領地集團業績似乎不太理想,這或許會成為本次領地集團上市路上的絆腳石。此外,企查查顯示,領地集團還身陷法律風險高達107條。
  • 河南恆達赴港上市紓困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吳春波陳玉堯文圖    總營收15.5億元許昌最大房企謀香港上市    8月30日,恆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達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預示著又一家河南房企或將踏入香港資本市場。
  • 抖音被曝擬單獨赴港上市!日活超過6億,母公司估值僅次於螞蟻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風語10月26日消息,有報導稱,字節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單獨赴港上市。知情人士稱,高盛等多家投行曾與字節跳動溝通承銷事宜。上個周四,其在國內主要競爭對手快手公司確定赴港上市,並已經確定了美銀以及摩根史坦利為保薦人。對於上市的時間,快手公司上市團隊的目標是趕在2021年第一季度掛牌。 對此,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向金融界網站回覆說,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但還沒有最後確定。
  • 完成上市首秀 祥生控股掛牌上市香港聯合交易所
    完成上市首秀 祥生控股掛牌上市香港聯合交易所 來源:第一財經 • 2020-11-19 11:32:36 TOP30的最後一家上市房企以橫盤狀態完成了上市首日表現
  • 京東赴港二次上市,機會背後更多是無奈
    多日來,關於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一直沒有中斷。5月29日外媒報導,京東香港發行股票計劃已被批准,京東香港二次上市幾成定局。  多日來,關於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隨著618逐漸進入收官階段,距離京東二次上市的「大日子」也越來越近。。
  • 快手棄車保帥背後:延遲上市 估值打九折
    與快手捆綁太深的辛巴家族假燕窩事件被揭發,直接引爆了直播行業亂象的「大炸彈」,主業直播遭遇監管「三板斧」,快手面臨上市暫緩的風險。這背後快手估值一個月內打了九折,而被傳的延遲上市,極有可能不是因為券商排單火爆,而是因為快手在大機構方面認購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