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匯景控股高負債赴港上市 中小房企迎降槓桿大考

2020-12-14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翁榕濤 童海華 廣州報導

中小房企的赴港上市潮從2018年延續到2019年,且熱度絲毫未減。2018年以來,弘陽地產(01996.HK)、美的置業(03990.HK)與大發地產(06111.HK)等6家中小型地產公司相繼在港上市。近日,又一家廣東本土房企進入搶灘IPO的最後倒計時。

4月10日,東莞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景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資料,計劃赴港上市。若最終成功掛牌交易,匯景控股將成為第七家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

隨著內地融資渠道持續收緊,中小房企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赴港上市成為「自救」手段,一邊是多家內房股仍排隊等候上市,另一邊是香港市場對內房股的認購態度「冷淡」,港股呈現出邊破發邊排隊上市的「奇景」。

高負債赴港上市

據匯景控股招股書顯示,公司於2004年在東莞成立,並於次年完成了首個物業開發項目,即匯景銀座和匯景華府。作為一家綜合住宅及商用物業開發商,匯景控股主要聚焦在廣東省、湖南省,深耕於大灣區並逐漸向華中區域擴張。

匯景控股在全國3個省份、5個城市擁有16個物業項目,竣工後總計佔地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總計為450萬平方米,其中已規劃及尚未開發的建築面積為280萬平方米。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度,匯景控股已開發及交付物業的總建築面積分別為26.04萬平方米、10.76萬平方米及21.14萬平方米,分別獲得營收約20.93億元、11.98億元及22.39億元。2019年1月至3月,匯景控股售出及交付約9.8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銷售額約為8.9億元。

2016年至2018年,匯景控股產生的財務成本分別為3380萬元、5020萬元及7710萬元,財務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由於銀行及其他借貸金額在2018年上升超過42%,部分成本則由相應期間的資本化利息所抵消。

截至2018年底,匯景控股的總負債達24.8億元,淨負債率為242.7%,雖然相較前兩年已有下降,但從財務結構來看,難以完全覆蓋一年內須償還的9億元借貸。公司依然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赴港上市是否與緩解財務壓力有關等問題致函匯景控股品牌部門人士,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同策研究院院長助理張宏偉認為,目前國內融資渠道收緊,匯景控股等中小房企進行規模擴張有較大的資金需求,2019年上半年這段時間,房企的資金壓力是比較大的,借新還舊也越來越困難,在償債高峰期到來前,上市可以緩解融資壓力。

匯景控股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3.4億元、1.6億元和4億元。淨利潤的大幅波動是由交付面積變化所致。雖然業績有所起伏,匯景控股毛利率和純利率在2018年分別達到53.3%和17.9%,較前兩年有所上升。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告訴本報記者:「民營房企在缺乏銀行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應謹慎擴張,在融資困難時期要降負債降槓桿,將淨資產負債比率控制到70%以下比較適合,以加速現金流回籠為準繩,未來90%的中小房企將看不到曙光到來的一天,會被市場淘汰。」

內房股認購「遇冷」

自2018年開始,內地房企進入赴港上市高峰期,如正榮地產、福晟國際、弘陽地產、大發地產、美的置業、恆達集團、萬城控股、德信中國、銀城國際。此外,海倫堡、中梁控股、萬創國際、奧山控股也已遞交招股說明書。

然而,資本市場對中小房企態度謹慎。銀城國際(01902.HK)2019年3月5日關於股份發售價及配髮結果公告中顯示,此次發售價每股2.38港元,銀城國際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7.705億港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股份認購不足,認購額僅佔約41%。

除銀城國際以外,此前已上市的美的置業、大發地產在公開發售股份的過程中也遭遇了香港市場認購不足的情況,其中美的置業原計劃在港公開發售1800萬股,最終僅錄得456.6萬股申請,有效申請僅佔總發行的0.25倍;大發地產擬在港發售2000萬股,最終錄得645萬股,有效申請僅佔總發行的0.32倍,剩餘股份則改為國際市場發售。

黃立衝認為,這個時候赴港上市,並非很好的時機,目前整體市場環境都比較不利,加上內房企受政策影響風險較大、負債高等原因在香港市場不太受歡迎,除非發行價格比較便宜,否則將面臨較大的挑戰,房企能拿到的資金並不多。

城市更新開發項目也是匯景控股的重點,目前已完成一個城市更新項目的開發,並開始預售建築面積94232平方米,此外匯景控股還有3個城市更新項目處於向政府提交開發計劃的狀態。

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提及匯景控股在城市更新項目中可能面臨改建周期較長、資本壓力大、規劃難度高等問題,對於資源和成本有較高要求。

據悉,匯景控股本次IPO募資額將主要用於按照公司已訂立的若干收購協議完成收購土地及項目公司,包括平湖昌平項目、沙田楊公洲片區項目等11個項目。當前匯景控股的募資規模、認購股份情況等尚未披露,但從已披露的募資用途來看,和此前眾多房企一樣,匯景控股希望通過借力資本市場做大自身規模。

張宏偉認為,內地中小房企去境外謀求融資,除了短期內能拿到一筆錢以外,從中長期考慮,未來還能在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對企業未來規模擴張有推動作用。

償債潮凸顯中小房企困境

作為內地中小房企的「自救」手段,赴港上市並不能完全化解房企的債務壓力,而債務的高峰期即將到來。

與其他中小房企不同,匯景控股在此前進行了多元化布局,涉足產業地產、物業管理、酒店業務、汽車貿易以及乳業發展等,但在招股書中,則明確提出其主要從事住宅、綜合物業以及產業地產項目,因此匯景控股要將酒店業務、物業管理業務、室內裝飾服務等業務剔除在外。

在產業地產方面,匯景控股布局了「文旅康養」項目,即衡陽匯景雁湖生態文旅小鎮,總佔地面積約938427平方米,設有娛樂和生活健康設施。在科創小鎮方面,匯景控股已就開發人工智慧小鎮與地方政府機關訂立合作框架協議,並與浙江大學合作,擬在東莞開發人工智慧小鎮。

招股書顯示,匯景控股由倫瑞祥和妻子陳巧雲全資持有,關聯企業包括荷仕蘭(香港)乳業有限公司、河源市匯景置業有限公司以及海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並主要由倫瑞祥夫婦持有股份。

另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間,由倫瑞祥夫婦全資持有的智海國際、海盈國際及東莞瑞盈酒店等總收入分別為2.01億元、1.80億元和1.30億元,而相對應期間三家酒店的淨虧損總額分別達3080萬元、4720萬元和6700萬元,合計1.45億元。可以看出,匯景控股的多元化布局並非一帆風順。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房地產企業發債(信用債)規模達4843.81億元,遠超2017年全年的3747.74億元規模,2019年至2021年逐年提高,年償還規模分別高達4172.66億元、4621.51億元和6713.39億元。

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則認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所謂的償債高峰期,並不會帶來大量房企的債務違約潮,相反只會進一步促進房地產行業「大魚吃小魚」的局面,國有大型房企由於有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將佔據更多市場份額,而中小型房企多數將被淘汰。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高毛利高負債匯景控股衝擊「東莞上市房企第一股」
    為借力資本市場實現進一步發展,中小房企的赴港上市潮在2019年繼續上演,名不見經傳的匯景控股正在向「東莞本土房企上市第一股」發起衝擊。4月10日,匯景控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這家前身為東莞匯景房地產的企業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房企,2016年之後才將觸角延伸到東莞之外,目前只在東莞、河源、合肥、衡陽以及長沙等五個城市有所布局。儘管匯景控股2018年的收入僅11.9億元,但其毛利率卻超過素有「利潤之王」之稱的中海地產,達到53.3%。
  • 「蚊型」房企上市迷途,匯景控股交易首日出師不利
    來源:時代財經TF圖片來源:網絡歷時9個月,來自東莞的「蚊型」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終於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1月16日,匯景控股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09968.HK」,成為2020年第一家登陸港交所的房企。
  • 掛牌首日大跌,東莞小房企匯景控股流血上市
    1月16日上午,匯景控股(09968.HK)開始於聯交所主板買賣,截至10點30分,股價為1.8港元/股,較前一日確定的發售價1.93港元/股,大幅下跌6.74%。這是匯景控股第二次衝擊IPO,此次在認購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上市,成為東莞首家在港上市房企。
  • 東莞房企匯景控股港交所敲鐘,淨負債率連續4年超200%
    1月16日,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匯景控股」)在港交所正式敲鐘,股票代碼為:09968,開盤股價1.94港元,截至發稿時,其股價為1.8港元。這是一家來自於東莞的微型房企。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匯景控股的銷售額為20.00億元、12.96億元、25.62億元和15.98億元。與中國天保集團(01427.HK)、銀城國際控股(01902.HK)、德信中國(02019.HK)等其他6家同在2019年赴港上市的房企相比,匯景控股的規模是最小的。與此同時,匯景控股的淨負債率也居高不下。
  • 終於通過聆訊,匯景將成東莞房企香港上市第一股!
    最終成功掛牌交易後,匯景控股將成為東莞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房企,也是東莞繼粵宏遠A之後第二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9月30日,匯景控股已擁有17個項目,其中10個已竣工,7個在建,未來有3個已收購待開發,還有12幅累計57.8萬平方米的項目正在收購中。12宗地塊,有9宗位於東莞,它仍是一家重倉東莞的房企。 匯景控股一般土地儲備包括河源東江書廊、浙江平湖第一、第二地塊,厚街寶屯村地塊。
  • 「傍」上羅傑斯,匯景控股以小博大
    羅傑斯(左)與匯景控股主席倫瑞祥(右)文/樂居財經研究院陳傳希上市近50天,來自東莞的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股價仍徘徊在發行價(1.93港元/股)左右,截至3匯景控股2004年成立,項目集中在東莞,直到2016年才開始向外地擴散,截至2019年9月30日,匯景控股只布局了東莞、長沙、河源、衡陽、合肥五個城市。在銷售業績方面,公司2018年僅實現了25.62億元的銷售額。但此次上市,匯景控股上市發行卻博得了超過100億港元的市值。匯景控股創始人倫瑞祥夫婦憑藉85%的持股帶來的身家,踏入福布斯億萬富豪隊列。
  • 匯景控股:東莞城市更新專家的穩步增長
    作為2020年上半年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港成功上市的內房企,匯景控股在疫情及調控影響下,交出的這份成績單十分亮眼。 匯景控股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倫照明先生表示:「雖然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但集團在上市後憑藉自身優勢,繼續深化大灣區的業務布局,以迎合市場變化,令業績持續向好,合約銷售更是再創歷史新高。」
  • 12.5%高息發債「解渴」 匯景控股「舊改模式」如何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6日成功赴港上市的匯景控股,上市前曾有過突擊降負債的經歷。資料顯示,2016年-2018年,其淨負債率分別為375.4%、277.2%、242.7%,連續三年超過200%。但在2019年,其淨負債率大幅降至82.6%,截至2020年6月底,匯景控股淨負債率再度驟降56.1個百分點至26.5%。
  • 「掉隊多年」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還有10家房企在排隊
    近日,總部位於成都的合能集團因密切接觸投行、欲赴港上市受到行業關注。有消息稱,其上市一事已在執行之中,最快將於今年三季度末遞交招股書。經記者統計,包括合能在內今年已有11家房企謀求赴港上市,但截至目前仍無一家成功通過申請。
  • 去香港上市先過繁體關:匯景控股招股書現文字烏龍
    來源:IPO早知道據IPO早知道消息,東莞物業開發商匯景控股於7月16日在披露易平臺上修改港股申請信息,將公司名匯景控股中的「匯」由繁體「滙」變為「匯」。當然,這只是匯景控股赴港IPO中的一段小插曲,那麼其是否具備登陸資本市場的硬實力?匯景控股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綜合住宅及商用物業開發商。截至1月31日,其涉足的「領土」僅有大本營東莞、廣東河源、安徽合肥、湖南衡陽以及湖南長沙這五個城市。
  • 匯景控股受困資金壓力高息率籌資:擬發行1.10億美元票據利率12.5%
    公開資料顯示,匯景控股是一家來自東莞的房企,前身為東莞匯景房地產,由倫瑞祥於2004年在東莞創立據招股書顯示,上市申請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匯景控股合約   小型房企上市樣本、利潤高   與大部分赴港上市的房企一樣,匯景控股也有著突出的
  • 直擊半年報|匯景控股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2.77億元 同比增長73.02%
    上市房企半年業績到底如何?風財訊【直擊半年報】特別欄目,多維解讀房企眼中「最難熬」半年的成績單。風財訊消息 2020年08月20日,匯景控股(09968)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業績報告顯示,匯景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2.7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3.02%。
  • 匯景控股:財務穩健行業領先,未來深耕城市更新
    作為2020年首家成功登陸港交所的房企,同樣也是東莞首家在港上市的房企,立足大灣區的匯景控股(股票代碼:9968.HK)備受關注。儘管上半年行業銷售受到疫情影響,但匯景控股仍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半年成績單。
  • 近兩年最快上市房企,祥生控股究竟是在控制負債,還是飲鴆止渴?
    而在今年眾多赴港上市的房企中,地道浙系房企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的上市之路最為順暢。從遞交招股書到通過聆訊,祥生只用了142天,是兩年以來登陸港交所最快的一家內資房企。而且身為TOP30裡,千億銷售規模俱樂部裡最後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內地房企,祥生控股也是年內最大IPO內房股。
  • 匯景控股(09968.HK):灣區布局業績動能強勁,優質土儲、城巿更新...
    作為今年才登陸港股的內地房企匯景控股(09968.HK)正迎來其上市以來第一個牛市行情。  實際上,公司自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計漲幅已超過30%,相較之下,同期恆指和內房股板塊目前仍然還處在倒跌逾10%的狀態。匯景控股在整體市場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仍然取得逆勢表現,這也充分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價值的認可。
  • 匯景控股淨負債率240%,莞房一哥倫瑞祥再衝IPO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2018年在港上市房企達到11家,成為近21年來港股上市的內地房企數量最多的一年。進入2019年,房企在港交所上市速度明顯放緩。截至目前,年內成功上市的僅有德信中國、銀城控股等五家房企。不少房企已進行二次遞表申請,上市渴求相當急切,其中就有以東莞本土房企一哥出名的匯景控股。
  • 7月10日收盤日報:匯景控股已連續2日下跌
    來源: 風財訊風財訊消息 2020年7月10日,匯景控股(09968)以1.8元(人民幣,下同)收盤,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49%。當日匯景控股(09968)開盤價為1.82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1.83元和1.8元,成交量總計314.4萬手,總市值為94.36億元。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19年財報營業收入為36.06億元,淨利潤為6.2億元,每股收益為0.15元,毛利16.45億元,市盈率15.49倍。
  • 小房企天保集團赴港上市 認購不足背後估值偏高
    「在港股上市的公司破發率一直比較高,而從天保集團的股價表現來看,如果企業沒有提振股價的措施,未來破發是大概率事件。」一位從事公司證券的律師告訴記者。「對於謀求在港上市的房企來說,即使可以達到上市的業績要求,但是在房地產市場環境並不樂觀的現狀下,如何吸引足夠數量的投資者是個難題。」
  • 「川系」房企領地控股上市:錯失的擴張風口,還能否趕上
    來源:西部城事作者丨蜜姐來源丨閨蜜財經今年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熱情不減,尤其是12月趕在年底前「突擊」上市的至少就有三家。其中,有兩家領地控股和大唐集團控股分別於昨天(12月10日)和今天(12月11日)上市。此前,蜜姐曾聊過大唐的情況。而另一位是川系房企領地控股,這家公司二次衝擊上市成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成色如何?實際上看上市房企的發展路徑,也能看到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變化。正文前說個題外話。
  • 匯景控股通過香港上市聆訊
    樂居財經 胡益健港交所文件披露,12月24日,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通過聆訊,離上市只差一步。匯景控股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東莞匯景房地產,從東莞起步,匯景控股逐漸擴張至廣東河源、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安徽、江蘇和浙江)及長江中遊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2019年4月,匯景控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經歷一次失效後於10月25日再向港股IPO發起衝擊。根據聆訊後的資料,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匯景控股共持有17個物業項目,其中12個位於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