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伴著第17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的開幕,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隆重舉行了開園儀式,同步慶祝園區內的深圳非遺展覽館開館。
出席本次的部分領導與嘉賓有:
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文旅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
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一級調研員胡濱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廣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副會長於泳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視頻直播委員會執行會長孟慶功
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非遺辦)主任喬永清
深圳市非遺辦副主任邱文清
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黃士芳
深圳非遺協會主席王程太
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煒琳
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明軍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視頻直播委員會執行會長孟慶功
兩岸四地大中華非遺協會副會長研究員叢明
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非遺中心主任陶一
深圳市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劉東
深圳市中醫藥健康服務協會中藥質量分會會長昌墨振
深圳市沙井街道沙一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巧柱
唐三彩非遺傳承人、深圳高水旺唐三彩非遺藝術館秘書長、三品美術館館長黃海林
黔東南州投資促進局調研員王榮鍾
黔東南州非遺中心主任粟周蓉
洛陽非遺協會會長李少華
開封非遺協會會長曹桀
洛陽非遺協會副會長李白璐
深圳世紀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全亞東
河北省王其和太極拳協會副主席、深圳王其和太極拳分會會長於志躍
洛陽本然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衛
本然(深圳)非遺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文華
開園典禮上,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非遺辦)主任喬永清致辭。他表示,深圳不僅是對外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彰顯文化自信的窗口,尤其需要承擔起保護、弘揚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使命。他希望,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能夠大膽創新,努力拼搏,在寶安沙井這片濃厚文化底蘊的寶地上,先行先試,走出新路,走出精彩,在非遺保護、展示、非遺+旅遊、非遺+市場等新形態上取得好的成果。
本然(深圳)非遺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文華首先感謝各界的支持,並就項目規划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表示,本然非遺定位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並於2020年8月2日作為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大會的籤約項目代表,已接待多批次省、市、區、街道領導以及上百次國家、省、市、區非遺傳承人的來訪指導。園區一期已實現籤約600多家非遺項目及傳承人,並已構建非遺美食、非遺表演、非遺大健康、非遺展覽、非遺研學、非遺文創、非遺直播、華夏禮儀培訓、非遺金融等業態功能布局,以打造全國非遺相對完整生態產業鏈,實現非遺產業化、非遺市場化、非遺傳承活化為目的。預計2-3年打造成為深圳乃至大灣區的非遺特色文化產業園的標杆項目。
他強調,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將在非遺產業領域裡探索出具有自身優勢的產業閉環,讓非遺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信,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上有所作為,在實現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貢獻力量。
隨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文旅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分享了我國非遺的發展現狀。他表示,這些年來,非遺工作取得較大的進步和成果。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的成立是一個很好的傳播的平臺。他希望利用深圳這一大都市的國際平臺,讓非遺展現英姿。他希望本然非遺創意園不僅要做好深圳非遺項目的展示,更應吸引全國、各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展覽展示。他強調,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及相關非遺項目、傳承人使命光榮,任重道遠,依託開園的良好開局,要充滿信心,堅定信心的走下去。
隨後,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嘉賓們陸續登臺,參加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的開園儀式。
儀式中,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廣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給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頒授常務副會長單位及廣東省非遺產教融合中心、廣東省非遺產教融合示範基地稱號;兩岸四地大中華非遺協會
副會長 、研究員叢明為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頒發「兩岸青少年交流基地」牌匾。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陶一為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頒發「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研學基地」牌匾。
儀式中,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還與重點非遺項目開展了入駐籤約儀式,並與部分省市關聯行業協會代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園儀式上還成立了「本然非遺專家委員會」,聘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文旅部非遺司原巡視員馬盛德及原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廣東省非遺促進會會長杜佐祥擔任專家委員會的名譽主任;深圳非遺協會會長王程太先生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黔東南州經典民族醫藥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全亞東擔任秘書長,朱連強、張梅、張春雷、劉明軍、叢明、齊魯、李少華、賀紅、粟周蓉、曹桀、昌墨振等17人擔任委員。
隨後,領導與嘉賓參加了位於非遺創意產業園內的深圳非遺展覽館的開館儀式。
深圳非遺展覽館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圍繞「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將非遺產業打造成為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深圳市構建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文化先行的背景之下,以深圳城市總體規劃和文化創意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為依據,由深圳非遺辦作為指導單位、深圳非遺協會、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為主辦單位,本然(深圳)非遺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推動成立的。
展覽館以科普深圳非遺發展現狀及展示典型代表為目的,通過實物、圖文及視頻等形式,免費向深圳廣大市民開放。
活動中,嘉賓於本然國味酸湯魚就餐,品嘗國家級非遺美食酸湯魚和多種苗家菜餚,並欣賞苗侗歌舞表演。
當天下午,本然非遺創意產業園專家委員會還就非遺的保護傳承主題各抒己見,貢獻出各自領域的真知灼見,分享了非遺項目的建設經驗,並對本然非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文旅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表示,深圳的文化交融特徵明顯,民間文化形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此方面深圳大有可為。他強調需要打破既有的傳承模式,需要加強非遺的認識、共享與研究,弘揚具有科學價值、尊重人權的優秀傳統文化。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廣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表示,非遺的市場化運營需要從頂層做好設計,以精品化的思維,做好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她希望本然非遺能夠做好示範,形成更具影響力的帶動效應。
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黃士芳表示,非遺要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要力行高質量的發展,培育相關市場,推動產業鏈的形成與完善,一方面滿足人民的需求,還需在一定程度上創造與引領需求。他強調,非遺項目需要改變賣場思維,加強體驗與互動,用更為時尚、更有吸引力的方式緊貼社會的發展。
本然(深圳)非遺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文華表示,優秀的非遺項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但囿於傳承人的局限性,目前在商業化發展上存在較大的短板。如何助力非遺項目更好地發展、實現優秀資源強強聯合,是專家智庫的使命和任務。專家委員會應根據上級部署和安排,規範化、高質量地推動項目的優化、評選、建設,在更高的層次中形成合力,形成品牌影響力和作用。
深圳非遺協會主席王程太表示,深圳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與政策優勢,可以做好非遺「四展一壇」的工作,即「非遺展覽、非遺展演、非遺展示、非遺展銷及非遺高峰論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真正發揮文化先行的引領作用。
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非遺辦)主任喬永清表示,深圳的外來非遺項目很多。深圳市非遺辦致力於挖掘本土資源兼容並蓄吸收全國優秀非遺技藝項目,探索非遺+、產業+的發展模式。他強調,非遺事業從業者要利用深圳的市場活力和優勢,發力文創和旅遊,做出深圳品牌。
(當天活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