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寶安區人民政府主辦,沙井街道辦與寶安區投資推廣署承辦的「深圳西引力,灣心瞰沙井——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沙井專場)」活動盛大舉行。
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籤約項目之一,獲得了區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阿凡達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本然(深圳)非遺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曹文華應邀出席活動並參加籤約儀式。
(阿凡達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本然(深圳)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文華(左二)出席籤約儀式)
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王立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蔡英權,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孟錦錦,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紅瑛,副區長婁巖峰,區投資推廣署署長陸奕斌,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詹輝,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肖宏義等出席活動。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候選人王立德致辭)
(沙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肖宏義先生做沙井營商環境推介)
本次對接會共推介34個存量產業空間、7個「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存量空間目前可以提供72.78萬平方米,其中工業用房65.4萬平方米、商務辦公用房7.38萬平方米。「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預計可供應產業空間387萬平方米。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位列重點項目。
(會上進行了沙井街道產業地圖發布暨產業空間推介,並舉行沙井街道發展定位研究成果報告書移交儀式)
據了解,本次對接會旨在進一步推動空間載體資源和產業項目的精準有效對接,加快推進「西部中心、智造重鎮、魅力蠔鄉」建設,助力寶安建設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和打造灣區智造高地,是寶安區為落實「六穩」「六保」,更好地推動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增資擴產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精準對接,推出重大產業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系列活動之一。
打造寶安區優質的文化產業名片
一直以來,寶安區積極發掘空間、清理空間、保障空間、建設空間。盤活土地、產房、物業等稀缺資源,為企業、園區提供面對面交流機會,同時深度對接產業空間發展需求,為優質產業項目提供優質產業空間資源,為優質存量企業拓展載體空間,助力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寶安區堅持文化與產業「雙輪推進」,發展「文化+」新業態,推進人文資源發掘提升工程,啟動眾多文化設施規劃建設,促進文化產業與製造業、網際網路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這次對接活動多方位展示寶安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
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的籤約,也代表著寶安區對於文化的產業化發展的重視與支持。
近年來,寶安持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積極推動高端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文化產業也隨之快速發展。
阿凡達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本然(深圳)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文華表示,「得益於寶安區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和指導,經過不斷的思索和調整,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探索出具有自身優勢的非遺產業領域的『產業閉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運營。」
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位於寶安區沙井街道,是以非遺產業為主體,以將其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非遺+」特色文化園區為目標的特色文化項目。
目前引進的國家級及優秀省市級非遺大師級項目200家以上,產業內容包括:非遺美食、非遺集市、非遺體驗、非遺博物館集群(非遺演藝館、中華非遺陶瓷館、中華非遺民俗館、中醫非遺養生館等)、非遺傳承人培訓、非遺創新中心、非遺直播平臺、中華傳統禮儀等非遺產業鏈孵化項目。
「未來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將會根植沙井,立足寶安,不斷探索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發展機制,力爭成為寶安區文化產業領域閃亮『名片』。」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文化項目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級戰略規劃, 賦予了沙井新的機遇與使命。沙井位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西部中心核心區域,處於「三城一港」規劃核心範圍,是空港新城的主要輻射和服務區,擁有多重戰略規劃疊加優勢。
地處「雙區」建設核心區域的寶安區沙井街道,如今正充分發揮國際會展城、海上田園城、海洋新城和寶安綜合港組成的「三城一港」規劃疊加優勢,打造「灣區海洋門戶」、智造產業示範區和蠔鄉城市文明典範,迎來產業發展新機遇。
「『薄宦遊海鄉,雅聞歸靖蠔』,宋代文學家梅堯臣這首《食蠔》詩中的歸靖蠔,就是沙井蠔,沙井因蠔而得名,被譽為蠔鄉。」
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從一首古詩詞介紹蠔鄉沙井以蠔為媒,帶動文化交融,傳承「開放、包容、勤勞、重教、崇孝、創新」的蠔鄉精神。
如今,蠔鄉精神早已化為蠔鄉人的習俗和品格。已連續舉辦16屆金蠔節,也成為沙井、寶安乃至深圳重要的文化品牌,廣東省旅遊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僅如此,沙井還有深圳最早的歷史名人東晉孝子黃舒和地面建築宋代龍津石塔,有明代以來傳承至今的粵劇傳統,是著名的僑鄉、寶安足球之鄉、廣東省戲劇之鄉。
曹文華表示,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項目選擇沙井的重要原因,但更離不開沙井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因晉代孝子黃舒而起的沙井「孝文化」與粵劇粵曲文化、蠔文化被稱為沙井的「三大文化」,讓沙井街道成為寶安區乃至深圳市重要的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也是深圳市非遺項目重要區域。
「本然非遺產業園將引進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落地深圳,通過非遺產業的聚集和融合,幫助沙井街道以非遺產業的發展帶動文化及周邊產業的聚集,完善深圳的非遺文化市場體系及運行機制,讓非遺產業和非遺文化市場日益走向成熟和規範,帶動該片區的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沙井街道打造深圳西部特色文化項目。」
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圍繞「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將非遺產業打造成為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深圳市構建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文化先行的背景之下,以深圳城市總體規劃和文化創意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為依據,由本然(深圳)非遺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推動成立推動成立的「非遺+」文化產業綜合體項目。
本然非遺文化產業園以非遺文化為底蘊、以非遺產業為依託、以園區為載體,以大灣區為市場橋頭堡而打造,園區總規劃面積9.2萬㎡,分三期打造,預計總投入資金:3.7億元。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約1.5萬㎡,預計投資金額為8000萬元。園區根據「可吃、可看、可玩、可帶走」的業態進行功能規劃,設置非遺美食中心、非遺演藝中心、非遺藝術館集群、非遺體驗中心、非遺產品交易平臺、非遺線上直播中心、非遺創新創意中心、非遺文化綜合服務平臺等體系化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