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南自駕之旅D11-2 讓人迷惑的郎木寺

2020-10-19 洛浦曉風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郎木寺是一個讓人迷惑的地方,那裡有兩座佛寺,一座清真寺。如果只看其中之一,就以為遊完郎木寺了,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

郎木寺不是寺院,它只是一個地名,是一座橫跨川、甘兩省的小鎮名稱。一條叫做白龍江的小溪,在地理上把小鎮分為兩半,江北有一座賽赤寺,屬於甘肅碌曲縣,江南有一座格爾底寺,屬於四川若爾蓋縣。兩座寺院雖然分屬兩省,但卻同源,同屬藏傳佛教格魯派。清朝同治年間,甘肅和寧夏的回族商人來此經商,漸漸形成村落,於是這裡又有了一座清真寺。

郎木寺這一地名源於藏語的「達倉郎木」,為「虎穴仙女」之意。近代,郎木寺作為地名最早出現於西路軍關於實施夏洮戰役的請示中。上個世紀50年代,又在西北、西南兩大野戰軍的軍用地圖上出現。自此之後,「郎木寺」在中國行政區劃中便成了正式地名。不過,一些當地藏族百姓仍把這裡叫做達倉郎木。

近年來,隨著郎木寺知名度的提高,川、甘兩省境內的兩個寺院都聲稱自己就是郎木寺,結果,造成了外地遊客對郎木寺認知的錯誤,以為郎木寺就是一座寺廟的名稱。

兩家佛寺的真實名稱均與創始活佛有著很深的淵源。甘肅賽赤寺的創始人叫赤哇·嘉參格桑。他聰慧過人、學問通達,在西藏求學時獲得了藏傳佛教的最高學術榮譽「赤哇」。活佛在古稀之年經七世達賴首肯回到故鄉,於1748年建此寺院。由於他在格魯派寺院之首的甘丹寺擔任過「賽赤」(寺院最高領導者,願意是「金色的寶座」),所以後人便把寺院稱為賽赤寺。賽赤寺自古重視佛法研究,歷任活佛都是學問高深之人,在西藏影響深遠。

四川的格爾底寺院創建於1413年,它是一世活佛茸青根登降參所創。茸青根登降參是薩魯派始祖宗喀巴大師的七大弟子之一,他出生於四川一個叫格爾底瑪的地方,所以人們就把他修建的寺院命名為格爾底寺。

百度導航上的「郎木寺」就是甘肅的賽赤寺,後來才知道,輸入「郎木寺景區」才能到達四川格爾底寺。我們是跟著導航進入賽赤寺的。山門是一座融合了漢藏建築風格的門樓式建築,一側寫著「郎木寺院」4個漢字。門樓宛如漢式牌坊,頂部亭脊上設有金鹿法輪。這是藏傳佛教寺廟特有的標誌,常轉的法輪,表示佛法的無邊,一雌一雄的金鹿聳耳傾聽,神情專注,象徵著男女信眾正在聽佛說法。

從金塔右拐上坡不到百米,就是賽赤寺的主要佛殿。佛殿內部照例嚴禁拍攝。進入佛殿必須脫鞋、脫帽,按順時針行走。中午時分的大殿外面,豔陽高照,相當炎熱,然而進入佛殿,卻無比陰涼。雖然穿著襪子,但地板仍有一股冬天般的冰涼,凍得腳掌發麻。

導遊說大殿裡的靈塔供奉著歷世活佛的佛骨舍利,其中一尊是肉身靈塔,特別珍貴,歷經200多年,靈體的頭髮和指甲還在生長。在1958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僧人還要定期為靈體修剪頭髮和指甲。後來,靈體被毀,但骨灰被僧人暗中保存起來。改革開放之後,用香灰和骨灰重新塑出靈體,供人們瞻仰。然而,四川格爾底寺的導遊卻說肉身是五世格爾底活佛,他1775年圓寂,肉身不腐,一直供奉在格爾底寺內。1964年,肉身被運往若爾蓋縣城批鬥示眾。晚上兩名僧人為免靈體受辱,把肉身偷出,埋入後山達龍溝內。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寺廟得以擴建。於是把肉身挖出,重新供奉。雖說入土長達17年之久,但據說挖出時肌膚依然富有彈性,完好無損。現在,肉身靈塔開放時間不定,不是有緣之人是無緣瞻仰的。雙方導遊都說得信誓旦旦,大家也聽得雲裡霧裡,不知哪個為真。我查閱了相關資料,說肉身活佛供奉在四川格爾底寺,這點應該毋庸置疑。

甘肅賽赤寺中有一大殿叫宗喀巴大殿,這是賽赤寺中唯一有文字說明的佛殿,石碑上落款時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三年秋月」。這顯然不是規範的紀年,不過也能看懂,說明這座大殿是2011年為了紀念宗喀巴重修的。

宗喀巴出生於青海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藏傳佛教也有多個派別,除格魯派之外,現在西藏還有寧瑪派、薩迦派和噶舉派,只是這些派別已經不是主流。

格魯派興起於公元15世紀初葉,在各大教派中出現最晚,但它一亮相就成了藏傳佛教的主流。公元14世紀後期,藏傳佛教陷於流派之爭,戰爭頻發,寺廟組織渙散,僧人戒律鬆弛,不去念經修法,反而娶妻生子。對此亂象,宗喀巴決心推進宗教改革,在38歲時,為了彰顯改革決心和與其它教派的不同,改戴桃形黃色僧帽,從此格魯派也被稱為「黃教」。

宗喀巴倡導僧人嚴守戒律,以「聞、思、修」(即先了解教義,再思考其意,最後依之修行)為修行方法,在戒、定、慧中磨練意志,最終達到解脫的目的。他主張學經須循序漸進,為此在寺院中建立扎倉(學院)等教育機構,並實施考試制度,學成授予相應格西學位。

宗喀巴有八大弟子(亦說七大弟子),其中大弟子賈曹傑和二弟子克珠傑在西藏被稱為「師徒三尊」。寺廟中常把他們三人一起供奉。達賴與班禪也是他的弟子。二弟子克珠傑被追認為一世班禪,最小的弟子根敦朱巴被追認為一世達賴。達賴與班禪的轉世制度並非開始就有。班禪轉世始於第四世,達賴轉世始於第三世。之前都是追認的。清代格魯派的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轉世系統得到中央政府的認可,這是格魯派走向興盛的轉折點。

站在賽赤寺的小山上,向南可以俯瞰郎木寺鎮的全景。這個具有「東方小瑞士」之稱的甘南小鎮,坐落在山谷中的狹長地帶,周圍群山環抱,陽光灑滿河谷,寧靜悠然又有幾分神聖和神秘,使人心曠神怡。

從賽赤寺出來,驅車前往四川的格爾底寺,我們把車在小溪上不到兩米長的石橋上稍稍停留,體會了一腳跨兩省的奇妙。過了小橋,便進入四川。街道的畫風隨之變化,重慶火鍋、成都小吃等招牌立即映入眼帘。

與賽赤寺一樣,格爾底寺的售票處前也沒有寫出自己寺院的本名,它們標註的是「郎木寺景區」。進入寺院,看到一位老婦在磕長頭,每一次站起,每一次趴下,都是那麼虔誠。也許通過這種莊嚴的儀式,她的內心能得到平靜和滿足。

與甘肅的寺院相比,格爾底寺的建築相對較新,規模較大,比較氣派,但在古韻與氛圍上略有欠缺。

順著格爾底寺前的道路一直前行,盡頭便是白龍峽谷的入口。入口處的草坪上,幾位僧侶正在練習長號,音調低沉,讓人感到壓抑,也感到莊嚴。峽谷內怪石嶙峋,景觀秀美。據說峽谷也是僧人的修道之所,所以谷口升騰起的氤氳[yīn yūn]雲氣使人感到峽谷充滿著奇幻的宗教氛圍。涓涓流淌的白龍江雖然寬度不足2米,但它是孕育嘉陵江的源頭,也是川、甘兩省在地理上一分為二的界線和在人文上聯為一體的紐帶。

在西藏旅遊,由於翻譯用詞不統一,常常無法把當前的解釋與之前的知識聯在一起,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裡說格爾底寺院的創始人茸青根登降參活佛是宗喀巴大師嫡傳的七大弟子,但在之前介紹的八大弟子中卻找不到他的名字。譯詞用字也不統一,大弟子「賈曹傑」有時也寫成「嘉曹傑」,二弟子「克珠傑」有時寫成「克主傑」。藏傳佛教本來就很神秘,譯詞的不規範和用字的不統一無疑又給它增添了過度的神秘,著實讓人迷惑。

雖然做了些功課,但混亂的地名還是使我們錯過了清真寺的遊覽。

離開郎木寺,前往若爾蓋花湖。到達售票處,發現這裡是一個溼地科普教育基地。透過圍欄,並未看到網上所說的滿地花朵,加之門票較貴,所以並未入園,就在入口處藏民私人草地騎了馬。這裡的馬,是沒有人牽的,可以自己控制馬的行進速度,盡情奔跑。馬匹分為快馬、中馬和慢馬。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擇其一種以騎之。所謂慢馬,實際上就是不願奔跑的懶馬,總是慢慢地行走。除非主人騎上另一匹馬,跟在後面用鞭子趕,才肯向前小跑幾步。

從花湖出來,前往迭部。S313省道是一條蜿蜒在岷山與迭山山谷之間的公路,兩側3000米以上的高山相對而立,相距不足百米,道路一側是湍急的滔滔江水,不少路段還在修路,夜晚行進在這樣險峻的山道上,只能跟著車流慢慢往前爬行。

到達迭部縣城已經快10點了,辦理入住手續時,前臺告訴我們,從扎尕那來的客人說,通往那裡的道路也不好走。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不禁惴惴起來。【待續】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相關焦點

  • 大美甘南自駕日記:第五天,郎木寺-合作
    這是記錄「平凡之旅」2018年國慶自駕甘南環線的旅程,共6日行程,有6篇日記,這是第5篇,郎木寺到合作這一段。早上起來航拍郎木寺鎮,小鎮旁邊的山上都積了厚厚的雪,加上山下連片的草地,也難怪郎木寺有「東方小瑞士」之美稱了!確實好看。
  • 郎木寺、尕海、桑科草原,自駕甘南的第三天
    2020年7月底,我們自駕從上海,經重慶、閬中,一家人在甘南扎尕那小住了2晚,徒步了仙女灘、仙女湖、老虎嘴和一線天,在所住的業日村的觀景臺,觀日出;在達日村的觀景臺,賞夕陽照耀下的扎尕那神山,我們一家今日將離開扎尕那,前往約100公裡之外的郎木寺。
  • 「中國的小西藏」甘南,高反概率幾乎為0,郎木寺讓人心曠神怡
    甘南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地方,資深旅行者暗地裡稱之為「中國的小西藏」。甘南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全稱,位於甘肅,與青海、四川接壤。我曾經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路過,它安寧卻很驚豔。甘南雖然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但氣候宜人,相比其他高海拔藏區,甘南生活環境好,高反概率幾乎為0。它有著和西藏一樣的佛教文化,和四川一樣的花海溼地,和內蒙古一樣的起伏草原,如果你也喜歡體驗景致與人文結合的慢旅行,來甘南就對了。在甘南的秘境中,有一處尤為特別。
  • 甘南5日遊自駕路書:蘭州+蓮寶葉則+扎尕那+若爾蓋,行程住宿規劃
    甘南一般指的是甘肅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的甘肅、青海、四川交界區,被譽為「藏區金三角」。甘南的海拔沒有川西、青海與西藏高,但風景卻匯集這三地的精華,因此甘南很適合自駕旅遊。自駕甘南的線路很多,通常是從甘肅省會蘭州出發,下面為大家介紹甘南五日遊。
  • 甘南自駕日程路書:成都至色達、年保玉則、扎尕那,住宿海拔明細
    此篇文章,為大家介紹的是「甘南7日遊」自駕路書,成都出發,遊覽米亞羅、色達、年保玉則、郎木寺、扎尕那、若爾蓋、九曲黃河、瓦切塔林等景點,最後回到成都。該行程中的景點剛好處在青海、四川、甘肅三省的交界處,被稱為「藏區金三角」,風景原始而瑰麗,恍若世外仙境。全程1800餘公裡,自駕用時7日,人均花費約5000元。
  • 甘南是什麼地方?攝影師說:如果人間有天堂,那一定是甘南的模樣
    九色甘南,我尋夢的地方, 看不完的神秘,賞不盡的畫廊, 那是西部高原人間的天堂…… 」自駕前往甘南的路上,我的車上一直循環播放著仁欽卓瑪演唱的這首《九色甘南,夢想的地方》。去過甘南的人都說,那是一片梵天淨土,只要去過一次,便會愛上她,三生三世,魂牽夢縈。甘南,到底是怎樣一個地方?竟讓人如此嚮往?
  • 自駕甘南,3天、5天行程路書,多個路線可供參考
    前幾天發表了兩篇文章《自駕甘南,行程7至14天路書,含路線、裡程和途經景點及門票》和《自駕甘南,沿途各地景點匯總,深度遊攻略大全》,獲得了廣泛的閱讀。同時,也有很多朋友因為時間有限,問能否有精簡一些的旅遊計劃,我特地遴選了甘南的精華部分,分別做了3天和5天的甘南路書,以便朋友們參考。
  • 來到甘南的郎木寺,發現3個細節很神奇!朝拜的聖地如何不凡?
    我是健行漸遠,喜歡自駕旅行,17年來走過很多美麗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甘南的郎木寺絕對是卓爾不群的藏地仙境,風景與人文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自古以來,這裡就是甘肅、四川和青海各族百姓爭相朝拜的聖地,而聖地自會不凡,小鎮群山環抱,溪水長流,風光旖旎,寺院、僧舍和民居散落在蒼翠的山谷之中,頗具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環境。
  • 來到甘南的郎木寺,發現3個細節很神奇!朝拜的聖地如何不凡?
    我是健行漸遠見春光,喜歡自駕旅行,17年來走過很多美麗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甘南的郎木寺絕對是卓爾不群的藏地仙境,風景與人文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自古以來,這裡就是甘肅、四川和青海各族百姓爭相朝拜的聖地,而聖地自會不凡,小鎮群山環抱,溪水長流,風光旖旎,寺院、僧舍和民居散落在蒼翠的山谷之中,頗具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環境。下面讓我帶你看看郎木寺的神奇之處吧!
  •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總結篇」——全文連結和地圖資料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今年暑假期間,也許是為了躲避炎熱難熬的酷暑,也許是因為內心深處自己也無法言明的某種渴望,忽然有一天,決定驅車一路向西,開始了青甘大環線之旅。在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因為一個機緣,又把風景如畫的甘南加進了旅程。在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因為一個機緣,又把風景如畫的甘南加了進來。
  • 盛夏的甘南比京城低14°C,翻山飄雪花,看到郎木寺的美景,值了!
    我是健行漸遠,喜歡自駕旅行,這些年一家人沒少開車往外跑,10年前的暑假期間自駕青海、甘肅和四川之行讓人印象深刻,其中遊走甘南的一段旅程更是讓人記憶猶新。甘南地處青藏高原的最東端,也是藏族風情離內地最近的地方,來到這裡不僅可以看百花盛開的桑科草原,開可以看黃河九曲中的首曲,另外甘南還分布著多達121座藏傳佛教寺廟,尤以夏河的拉撲楞寺和碌曲縣的郎木寺最為宏大。
  • 盛夏的甘南比京城低14°C,翻山飄雪花,看到郎木寺的美景,值了
    我是健行漸遠見春光,喜歡自駕旅行,這些年一家人沒少開車往外跑,10年前的暑假期間自駕青海、甘肅和四川之行讓人印象深刻,其中遊走甘南的一段旅程更是讓人記憶猶新。甘南地處青藏高原的最東端,也是藏族風情離內地最近的地方,來到這裡不僅可以看百花盛開的桑科草原,開可以看黃河九曲中的首曲,另外甘南還分布著多達121座藏傳佛教寺廟,尤以夏河的拉撲楞寺和碌曲縣的郎木寺
  •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D11-1 行駛在風景如畫的蘭磨線上
    從合作市到郎木寺大約然而這種美麗的背後卻暗藏著風險,也許青草之下就是深深的稀泥,人或動物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難獨自脫身,常常會被沼澤慢慢吞噬。當年紅軍長徵穿越草地,不少先烈就這樣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時,不能忘記前輩們的犧牲。
  • 西藏太遠,甘南很近,除了海拔,藏地的一切甘南都有
    >宿:甘肅扎尕那秘境客棧房車驛站(暫未上線)Day3:扎尕那-花湖-九曲黃河第一灣 全程210km/約4.5h宿:若爾蓋天邊雲端房車自駕露營基地Day4:九曲黃河第一灣-郎木寺 全程110km/約2.5h
  • 大美甘南:不僅有金碧輝煌的郎木寺,也有肉嫩味美的蕨麻豬特味
    這種個奇妙的感受怕是只有甘南之旅才會有的一種視覺效應吧。在這裡一眼之間,從黃河水繫到長江水系,從陰雨連片到晴空萬裡,這樣多元化的體驗也怕是只有在這裡才能感受的到。遊玩甘南,註定是一次深度的人文與美景之旅。由於甘南地廣人稀,景點分散,交通不便,同一景區內部,不同景點彼此間距離也相差較大,今天小編就向大家簡單說下這甘南之旅的神聖與靜謐之美吧。
  • 「中國的小西藏」甘南,高反概率幾乎為0,郎木寺讓人心曠神怡
    甘南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地方,資深旅行者暗地裡稱之為「中國的小西藏」。甘南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全稱,位於甘肅,與青海、四川接壤。我曾經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路過,它安寧卻很驚豔。甘南雖然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但氣候宜人,相比其他高海拔藏區,甘南生活環境好,高反概率幾乎為0。它有著和西藏一樣的佛教文化,和四川一樣的花海溼地,和內蒙古一樣的起伏草原,如果你也喜歡體驗景致與人文結合的慢旅行,來甘南就對了。在甘南的秘境中,有一處尤為特別。
  • 最美的金秋自駕之旅!川北、甘南,那一個個遺落在人間的仙境
    汶川博物館參觀汶川博物館,了解羌塘文化,看汶川大地震圖片展,感受生命之可貴。這裡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接處,落日的餘輝下,水光瀲灩就像巨蟒的鱗片,蜿蜒曲折的黃河似乎一條白煉,盤旋在大草原上。「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這裡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築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 計劃甘南旅行前,你真的「讀懂」甘南了嗎?
    甘南有哪些美景不能錯過甘南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南與四川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黃南州、果洛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市、臨夏州毗鄰,所以甘南周邊的旅遊線路橫跨青甘川三省,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宿風情非常豐富。
  • 甘南: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
    甘南在哪?用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甘肅南部,全名「甘南藏族自治州」,它南接四川、西臨青海。早在多年前,甘南就已經是戶外圈裡流行的自駕目的地,如今這些年,隨著西部旅遊的面紗越來越被揭開,甘南已經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了甘肅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 甘南: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
    甘南在哪?用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甘肅南部,全民「甘南藏族自治州」,它南接四川、西臨青海。早在多年前,甘南就已經是戶外圈裡流行的自駕目的地,如今這些年,隨著西部旅遊的面紗越來越被揭開,甘南已經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了甘肅旅遊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