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覆蓋著70%的地球面積,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為人類提供營養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富饒的自然資源。不可持續的漁業捕撈行為、環境的破壞正影響著漁業種群資源、棲息地和生態系統。海洋健康,與人類生活健康息息相關。
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中國海洋宣傳日到來之際,作為「綠色可持續消費宣傳周」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可持續海鮮周」可持續海鮮推廣活動落地深圳,將繼續踐行「綠色消費,品質生活」主題,在全國多家零售、酒店餐飲企業以及認證供應商的支持下,與產業上下遊與各利益相關方攜手同行,為市場提供多元化的綠色可持續海產品,傳達海洋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海洋到餐桌,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聯動,以「健康生活健康海洋」為主題,與中國消費者一起關注海洋健康,推廣優選認證可持續海產品,共同打造可持續生活方式。
MSC中國區代表安延博士在會上公布了由全球知名獨立調研機構GlobeScan面向全球23個國家、超過2萬消費人群開展的全球最大的海產品消費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過去的兩年中,全球有58%的海鮮消費者認為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保護海洋資源做出了努力。MSC中國區代表安延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於海洋健康的關注和可持續海產品的認知度也進一步提升。30%的中國消費者擔憂他們喜歡的海鮮品種將在20年後消失,而88%的海鮮消費者為保護海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過去一年中已經開展了不同形式的行動,還有62%的消費表示他們在市場中注意到過產品包裝上的MSC生態標識,而較2018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23個百分點。這些市場終端的積極變化體現了水產行業與零售餐飲行業對的可持續海鮮的積極貢獻,從而實現了保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的目標。」
「可持續海鮮周」活動自6月起到,得到眾多可持續消費圓桌的響應與支持,目前已有天虹商場、華潤萬家旗下Ole』、盒馬鮮生等零售品牌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攜手MSC認證的生產企業,開展了形式豐富的線上線下可持續消費宣傳活動。未來,將有更多的零售企業參與到行到中來,以踐行綠色生產和消費。
天虹:在華南,尤其在粵港澳大灣區,由於經濟的發達,消費者對於食物的要求不僅僅是美味,為了滿足市場的快速變化和消費者個性需求,天虹超市積極推陳出新,在全面復產復工的市場回暖之際,特聯合供應方青島美廚與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定製一系列「天口味MSC」新品,提升品牌價值與形象。
天虹股份超市事業部副總經理唐潔介紹,「天虹作為零售消費終端企業,歷年來積極響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號召,貫徹落實綠色可持續消費,引進綠色可持續產品,將保護環境與市民日常消費有機結合。天口味MSC海產品系列新品上市,通過開魚秀,現場烹飪及品嘗,將『產地決定品質『和MSC『健康生活 健康海洋『的海鮮可持續理念傳遞給消費者。天虹自有品牌更是堅持用嚴謹的態度為顧客定製品質更好、價格更優的健康生活產品,傳遞『品質、健康、美味、高性價比』的價值主張。」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天虹積極引進MSC認證的海鮮水產,到現在,天虹冷凍水產商品SKU數52個,MSC認證的商品有17個,佔32%。未來天虹仍將繼續重點推廣MCS認證商品,SKU目標佔比達50%以上,努力為顧客朋友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
6月7日深圳天虹活動現場
6月7日深圳天虹活動現場
華潤萬家Olé精品超市:在過往七年中,Olé持續參與支持可持續海鮮的推廣活動,積極組織消費者的宣傳,為可持續消費在零售終端的實踐起到了引領作用,此次全球消費者調查報告中顯示,接受調研的Olé會員有近經常能夠見到帶有MSC生態標識的海產品,較2018年的同期調查結果上升了6個百分點。此外,Olé消費者普遍認為漁業資源的保護非常重要。為此,MSC在6月8日國際海洋日活動當天,向Olé頒發「可持續海鮮理念傳播突出貢獻獎」,以感謝Ole多年來攜手上遊供應商,引進可持續認證產品,為建設中國的可持續海鮮市場不斷努力,推動綠色消費作出努力與貢獻。
Olé全國生鮮採購總監沈印龍代表表示:「Olé多年來致力於拓展和完善可持續、可追溯的產品供應鏈,杜絕來源不明的產品以及過度捕撈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健康隱患,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商品的同時,推動綠色採購建設也是Olé重點工作之一。未來Olé將繼續攜手CCFA、MSC及負責任的優質供應商,協助引導、培養廣大消費者形成健康、負責任的消費意識,積極投身到海洋與環境的保護與建設中。」
背景資料
聯合國世界海洋日
海洋不僅為人類提供氧氣和豐富的蛋白質,並且還有其他富饒的自然資源。認真管理這一重要的全球資源,是建設可持續發展未來的一個主要方面。但是,當前由於汙染和海洋酸化,沿海水域逐漸惡化,這對生態系統功能運轉與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也對小型漁業造成負面影響。海洋保護區需要進行有效管理並且配備充足資源,同時需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切實減少過度捕撈、海洋汙染和海洋酸化。1992年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問題首腦會議上,「世界海洋日」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旨在讚頌全世界共同擁有的海洋,強調海洋與我們個人之間的聯繫,提高人們對海洋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認識,並了解有助於保護海洋的重要方式。聯合國大會在2008年12月5日通過決議,將6月8日設立為世界海洋日。2020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正式發布最新的全球漁業報告。報告中指出,漁業種群資源面臨過度捕撈等壓力仍是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
關於海洋管理委員會(MSC)
海洋管理委員會(MSC)是一個國際非盈利組織,其成立宗旨是為了推動可持續漁業的發展以保障現在和未來的海產品供應。MSC的願景是讓全世界的海洋在今天、明天以及未來的世世代代都充滿生機。MSC在全球產業內開發並推廣可持續漁業捕撈和產銷監管鏈管理兩套標準體系。通過可持續漁業的認證和生態標籤項目,助力於打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海產品市場。MSC的標準體系被聯合國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4「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具。
截至2020年5月,全球已經有498家獲得MSC認證或進入MSC項目的漁業,這些漁業每年捕撈超過1,000萬噸的水產品,超過了全球野生捕撈海產品總量的15%。目前全球市場上有超過42,000個帶有MSC藍色生態標籤的海產單品,這些產品都可以追溯到符合MSC可持續漁業標準的漁業。中國作為MSC全球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市場,截止目前,已有600多個帶有MSC生態標籤的海產品在零售和電商平臺銷售。基於超過20年國際市場的經驗,MSC中國將繼續增強國際可持續海產品供應商與中國零售、酒店和餐飲的對接,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可持續、可追溯的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