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 0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之江新語》輯錄了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期間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232篇短論。首次接觸《之江新語》是在2014年的夏天,她就安靜地在新華書店最明顯的位置,猶自被風吹開。只是匆匆地看了幾眼,便發現自己已經被她簡練的語言、深邃的思想所深深吸引。馬上捧回家一口氣讀了三四十篇,半個月便盡數看完,仍意猶未盡。四年後的今天,我又捧起了她,仿佛人生只如初見她般,激動的心止不住顫抖!
《之江新語》給我的印象:首先最明顯的特點是短小精湛、主旨鮮明,會有連續多篇文章同一個主題,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全面闡述,而且每篇文章的每一個字節都是旗幟鮮明的,通讀起來既有古文的精煉儒雅,更有現代的務實通達;其次,她的涵蓋的方面很廣,232篇短論從關心幹部思想作風,到扶貧攻堅應有的態度,再到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生態思考,廣泛涵蓋一名共產黨員對家國的初心思考;最後就是文風樸實,如口號般朗朗上口、深入人心。比如「抓而不實,等於白抓」「人無壓力輕飄飄」等。讓人眼前一亮,過目不忘。
事實上,《之江新語》也是中國現行政策的一個縮影。比如其中有一篇文章,寫的是「把幫扶群眾放到更突出位置」,其中明確指出「幫助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解決各類實際問題,除了要不斷完善面向全社會的各類社會保障制度外,還要建立面對困難群眾的長效幫扶機制」。這不正是如今如火如荼,「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內核嗎?
再比如,經濟與生態方面的「既要GDP,又要綠色GDP」「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雙贏」「讓生態文化在全社會紮根」「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從多個角度強調科學發展規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不就是近年供給側改革、垃圾分類推廣的現實寫照嗎?
還有,「不能在『溫室裡'培養幹部」「樹立五種崇高情感」「不要引導領導幹部當『滿票幹部'」「政去人聲後、民意閒談中」「領導幹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對腐敗多發領域要加強防範」等多篇文章,寄託了對領導幹部的的工作作風、思想方法、黨性修養上的殷切期盼。這不正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以貫之的戰略要求嗎?
總之,《之江新語》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為民治國的方略與燈塔,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正如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會見義大利眾議長菲科時,面對菲科的問題:「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麼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麼想的?」,習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靜而充滿力量,他說「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作者簡介
庫倫旗稅務局,常天成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