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將逐步推廣高鐵票價差異化的浮動定價機制。相較以往的售票模式,筆者認為,浮動定價是更接近市場化的定價模式,讓服務與價值對等,「以旅客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也得以彰顯。
自2020年12月23日以來,京滬高鐵和成渝高鐵首次推廣票價浮動的定價模式,實行優質優價、靈活的票價浮動機制,邁出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票價浮動模式在保障乘客需求的同時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往固定的票價模式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不利於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且價格固定也給旅客帶來諸多限制失去更多的選擇性,使得乘客不能夠很好地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出行時間;而票價浮動模式的實施使得乘客需求通過價格機製得到有效引導,出行旺季可以利用高額定價策略,在滿足剛性出行需求的同時減少部分不必要的彈性出行需求,淡季時則可以通過降低票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去乘坐高鐵,使客流得到有效調節,極大地避免資源浪費,同時對高鐵服務的提升、人們幸福指數的提升有著巨大幫助。
票價浮動模式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加快發展,公路、民航、水運運輸能力不斷增長,爭奪市場份額的營銷活動日益活躍,鐵路發展正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當前背景下,鐵路運輸服務實施市場化改革順應經濟發展的形勢所需,實行票價浮動模式也是滿足旅客個性化出行的必然之舉。新的定價機制給了旅客們更多的選擇性,同時也提升了鐵路在市場中的競爭份額,促進了交通領域各行業的良性競爭,從而為旅客帶來更高的出行品質和更好的旅行體驗。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推廣高鐵票價差異化的浮動定價機制,是鐵路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必經之路,是鐵路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高鐵現代化的重要一步,靈活的定價機制在最大限度滿足旅客乘車需求的同時提升了鐵路服務品質,這也是鐵路事業服務人民宗旨的根本體現。(李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