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藍
被臺媒稱為臺灣自造、要挑戰世界紀錄的「飛鼠一號」火箭在2月13日進行了首次發射,但以發射失敗告終。
由於這個「飛鼠一號」是臺灣自造,還要挑戰世界紀錄,自然吸引了不少臺民眾前去觀光。據媒體的報導,更有甚者,還有人前一晚就趕往發射地點徹夜等待,當地民眾更是紛紛聚集觀看。
然而,13日這天,臺灣自造的這枚「飛鼠一號」火箭並沒有挑戰世界紀錄,不但沒有挑戰世界紀錄,還挑戰了世界倒數紀錄。
據環球時報熱點2月13日援引臺媒的報導消息,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13日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
據報導,臺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
不得不說,這「飛鼠一號」也可真「飛鼠一號」的,火箭是向天上飛的,怎麼會起了個與老鼠關聯的名字嗎?老鼠是鑽地的,老鼠怎麼能飛得上天呢?
這回好了吧,「飛鼠一號」不但沒有飛起來,還使得那麼多興致勃勃前去觀光的臺民眾,乘興而去,掃興而歸。
就這實力,還挑戰世界紀錄?也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驚掉下巴的。據悉,關於這次「飛鼠一號」發射失敗,臺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將其原因歸咎於發射現場風大、天氣差、下雨等。
按照臺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的說法,這枚「飛鼠一號」將在18日再次試射。18日就能飛的起來?至少在筆者看來,很難飛起來,就算飛得起來,也很難達到他們的預期,更別說如臺媒所講的創造世界紀錄了。
首先要說的是,這枚「飛鼠一號」被他們定義為是太空探測火箭,既然是太空探測火箭,按理說,其能力就能夠把一枚小型衛星送入外太空的軌道中。
然而,據相關披露,它的飛行高度,也就是彈道高點只有區區250千米,飛行高度只有250千米的火箭無論如何都無法被稱為是太空探測火箭的,更無法把小型衛星之類的送入外太空中的軌道了。
所以,在筆者看來,臺灣自造的這枚「飛鼠一號」再次試射時,就算發射成功,也極大概率會醜相百出,更無法如臺媒所渲染的創造出世界紀錄。
其實,這已經不是臺灣自造的「飛鼠」系列火箭第一次發射了,而且以前發射也都是以各種波折或失敗而告終。
比如,在去年12月27日之時,曾有媒體報導,臺灣自造的「火箭」要在這天試射,那時媒體的報導的是,臺晉升太空科技公司要發射一枚叫「飛鼠5」的小型運載火箭。
那次為什麼沒有發射成功呢?據當時環球時報援引臺媒的報導,臺東縣政府發現自己轄區內竟然在興建火箭發射場,此事引起當地養蝦農戶的一片譁然,原定於去年12月27日發射的這枚「飛鼠5」火箭也就被臨時叫停了。
據悉,臺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叫陳彥生,他曾經在NASA供職21年,2009年離開美國加入臺灣太空計劃署,從事火箭和飛彈相關技術的研究。
但他帶回臺灣的技術,是落後的混合燃料火箭發動機技術,到了2014年,他的研究項目被取消,於是他辭職下海創辦了晉升太空科技公司。
據此前美國《宇航日報與防務報告》的披露,「飛鼠5」火箭用的燃料只是某種臺灣自行生產的硬質橡膠,其水平也就在1937年德國人那級別。
若真的如此,臺灣自造的這「飛鼠」系列火箭也難怪會一次次的推遲發射與發射失敗了。
最後筆者只想說的是,雖然臺灣的這個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在以商業航天的名義搞商業發射,但我們大陸一定要謹防他把這種商業航天用於軍事彈道飛彈之類的上,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我們大陸也肯定早就予以重視了。
若臺灣圖謀不軌欲打著商業航天的幌子在軍事層面搞小動作,只會加速我們大陸武力解放臺灣。
若如此,到頭來,得不償失、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的也肯定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們。